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871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docx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监护常规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心律失常护理常规第五节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第六节冠心病护理常规

第七节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第八节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第九节心肌疾病护理常规

一、扩张型心肌病

二、肥厚型心肌病

第十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一节心包炎护理常规一、急性心包炎

二、收窄性心包炎

第十二节主动脉夹层护理常规

第十三节心血管介入性诊疗护理常规一、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护理常规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常规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常规

四、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常规五、先心病介入术的护理常规

六、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常规

七、主动脉夹层术后的护理常规

第一节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体位如平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

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3(遵医嘱给予营养平衡的健康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吃八分饱。

4(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切勿过度用力,便秘时及时处理。

5(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6(根据患者病情或遵医嘱调整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7(应用洋地黄制剂者,每次用药前测脉率、心率与心律。

观察疗效和中毒表现(如倦

怠、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脉搏缓慢<60次/分、室性心律失常、黄视或绿视等)。

发现中

毒表现,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处理。

8(心律失常患者测脉率、心率时,至少计数1分钟。

对心动过速、过缓、节律不规则及时报告医师。

9(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胸痛、胸闷、心悸、气促、水肿、发绀、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及生命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常规备用并熟悉各种抢救用物与药品。

如氧气、心电监护仪、处颤仪、吸痰器、呼吸机和各种抢救药品。

1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12(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急救药的使用、出院带药的用法、膳食的基本原则、运动的强度及复诊。

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监护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向患者介绍监护的意义和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遵医嘱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等监测,随时记录异常心电、血压、呼吸变化,必要时记录全导联心电图。

及时准确地向医师报告病情动态。

4(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5(针对不同病种分别执行其护理常规。

6(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医院感染。

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慢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

1、长期心脏负荷过重

(1)前负荷过重:

可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全身性血容量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贫血、妊娠)引起。

(2)后负荷过重:

见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等。

2、心肌损害各种原发心血管疾病所致心力衰竭。

3、心室舒张充盈受限如缩窄性心包炎、肥厚性心肌病。

(二)、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初期可无症状,或仅出现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汗、疲乏和活动耐量减低等。

2、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1)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最典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2)咳嗽干咳或咳出大量带泡沫和血丝的痰。

(3)疲乏无力心排出量减少,肌体供血不足,且组织缺氧,代谢废物堆积,股病人容易疲倦。

(4)发绀主要为中心性发绀。

体征:

左心室增大为主伴左心房扩大。

心尖搏动增强且向左下移位。

可有窦性心动过速、奔马律和交替脉。

肺底部可问及湿性啰音,也可有干啰音和哮鸣音。

3、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

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尿、夜尿和肝区胀痛等。

体征:

(1)水肿:

早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重者以足背、内踝和胫前明显,长期卧床的病人以腰背部和骶尾部明显。

严重的右心衰竭病人可出现全身水肿,并伴有胸腔积液、腹部和阴囊水肿。

(2)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肝脏肿大和压痛。

(4)发绀。

4、全心衰竭病人同时有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的表现。

但当右心衰竭后,肺淤血的临床表现可减轻。

二、急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

急性广泛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严重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等。

(二)临床表现

重度呼吸困难,频率30—40次/分,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病人常极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青紫、面色苍白,被迫采取坐位,两腿下垂,双臂支撑以助呼吸。

查体可见心率和脉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潜在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呼吸道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取舒适的半座、端坐卧位。

缓解期鼓励患者做动态运动,重度心衰患者可在床边小坐,其他不同程度的心衰患者可每日多次步行,每次3~5分钟。

3(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重度心衰患者限制入水量。

4(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5(遵医嘱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水量、尿量及尿相对密度。

每日称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

利尿过程中,注意低钾、低钠的表现。

6(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持续低流量或高流量吸氧。

7(遵医嘱进行心电和生命体征监测。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8(患者急性肺水肿时,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抢救。

9(根据心衰的诱因,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

第四节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起源或冲动传导的异常导致心脏的节律和频率的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在100—150次/分(一般不超过160次),称窦性心动过速。

大多属心理现象。

常见原因为:

吸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在某些疾病时也可发生(发热、贫血、甲亢等)。

其心电图特征为:

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100次/分,p-p间期<0.6秒。

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60次/分(一般为每分钟40—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多位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老年人;病理情况下可见于颅内压增高、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过量、心肌炎等。

其心电图特征为:

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60次/分,p-p间期>1秒。

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无症状也不需要治疗;病理性心动过缓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在60—100次/分,快慢不规则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特征为:

窦性P波,p-p(或R-R)间期长短不一,相差>0.12秒以上。

二、期前收缩

(一)病因

期前收缩是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出冲动引起的心律失常。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和饮酒、进食咖啡、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等可引起期前收缩,可偶尔出现或频繁出现。

(二)临床表现

偶发性期前收缩大多无症状,可有心悸或感到一次心跳加重或有心跳暂停感。

频发期前收缩使心排出量降低,引起乏力、头晕、胸闷等。

脉搏检查可有脉搏不齐、或脉搏短绌。

心电图主要特征:

1.房性期前收缩提早出现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

0.12秒,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期前收缩后有不完全代偿间歇。

2(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QRS波群前或中或后有逆行的P’波(P’-R间期<0.12秒,R-P’间期<0.20秒),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大多完全。

3(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0.12秒,其前无相关的P波;T波常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三、阵发性心动过速

(一)病因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病人,如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甲亢、洋地黄中毒等病人。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

(二)临床表现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发停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数天不等。

发作时有心悸、胸闷、乏力、头痛等。

心脏听诊心率快而规则,常达150—250次/分。

心电图主要特征:

连续3次或以上快而规则的房性或交界区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形态正常),频率每分钟在150—250次,P波不易分辨。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快速心率及心房、心室收缩不协调而导致心排出量降低,血流动力学明显障碍,心肌缺血,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血压下降和晕厥。

心脏听诊心率增快,心律可有轻度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一。

心电图主要特征:

连续3次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宽大畸形,>0.12秒,T波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100—250次/分,节律可略不规则。

四、颤动

(一)心房颤动

1(病因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心力衰竭、心肌病等。

2.临床表现心室率不快者,病人仅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等;心室率极快者(>150次/分),可因心排出量降低而发生晕厥、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休克。

心脏听诊时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致,脉搏亦快慢不均、强弱不等,发生脉搏短绌现象。

持久性房颤,易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若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

心电图主要特征: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基线波动(f波)。

频率350—600次/分,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完全不规则,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

(二)心室颤动

1(病因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严重低血钾、心脏手术、电击伤等也可引起。

2(临床表现室颤一旦发生,表现为意识丧失、发绀、抽搐,体检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继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

心电图改变:

QRS波群与T波消失,呈形状、频率、振幅高低各异、完全无规则的波浪状曲线。

五、房室传导阻滞

(一)病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偶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

(二)临床表现

1(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多无自觉症状。

心电图主要特征:

P-R间期>0.20秒,无QRS波群脱落。

2(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二度?

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常有心悸和心搏脱落感;第二度?

型(莫氏?

型)病人心室率较慢时,可有心悸、头晕、气急、乏力等症状,脉搏可不规则或慢而规则。

心电图主要特征: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为: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之后P-R间期又恢复以前时限,如此周而复始;莫氏?

型的特征为P-R间期固定(正常或延长),每隔1、2或3个P波后有QRS波群脱落。

3(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如心率30—50次/分,则病人心跳缓慢,脉率慢而规则,出现心力衰竭和脑供血不全表现,可有心悸、头昏、乏力的感觉,当心率<20次/分,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跳暂停。

心电图主要特征:

心房和心室独立活动,P波与QRS波群完全脱离关系,P-P距离和R-R距离各自相等,心室率慢于心房率。

六、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遵医嘱进行心电监测,即时记录异常图形,必要时记录全导联心电图。

3(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多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上(R-on-T)短暂性或持续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心率<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