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促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两行文字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聊斋志异》是传世的不朽之作。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
入骨三分,则高度概括了他创作的特色和卓越成就。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希望同学们学后都能谈谈自己的见解。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
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
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正如该书自序所说:
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
古谚:
蟋蟀鸣,懒妇惊,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
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蟋蟀在古代有很多名称。
因其形似蝗而小,原与蝗虫同名,都称为蛩。
《淮南子本经训》中的飞蛩满野就是指蝗虫,而白居易《禁中闻蛩》诗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则是说的蟋蟀。
蟋蟀也就以它的善于鸣叫而与蝗虫相区别,称为吟蛩。
到了魏晋时代,因其鸣声似促织、趋织,便获得了促织的美名。
晋人崔豹在他写的《古今注鱼虫》中说:
促织,一名投机,谓其声如急织也。
这也就是说,促织的名称是因声得意。
现在北方话称蟋蟀为蛐蛐儿,也是以其叫声来命名的。
从训诂学的角度说,促织、趋织、蛐蛐为同音转化,名称都是由叫声而来。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
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宣德间:
宣德年间。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
②不终岁,薄产累尽;
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
按:
累,音l&
egrave;
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③成然之:
成名(认为)很对。
然,是;
然之,以之为然。
④展玩不可晓:
翻来覆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
展,展转,翻来复去;
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⑤业根,死期至矣!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
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
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③思试之斗以砚之:
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
以,连词而。
舰,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⑦又试之鸡:
(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
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提问:
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讨论。
明确:
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
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
根据学生的讨论,有几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
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在课外完成。
4.布置作业:
(1)编写课文的结构提纲。
(2)翻译异史氏曰一段,并对照课文第1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为了一头蟋蟀,造成百姓倾家荡产的罪魁祸首是谁?
为什么?
②安排成名发财致富的结局是否削弱了本文的批判力量?
第二教时
编写本文情节结构提纲,深入研究课文思想内容。
1.检查作业:
(1)指名两位学生板书情节结构提纲。
(2)指名一位学生口述异史氏曰一段的翻译。
讨论学生的翻译。
①篇末附异史氏曰,是作者自己假托之名。
这是仿效《史记》太史公曰的笔法附在每篇后面的评论。
②奉行者:
以译奉皇帝的命令去办的人为好,可与上文天子一致。
③加以官贪吏虐:
加以,该是两个词,加,加上;
以,由于。
贪译贪婪为好。
④一跬(kuǐ)步:
课文未注。
古代以跨出一脚的距离为跬,两跬为一步。
课文中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⑤以蠹(d&
ugrave;
)贫:
蠹,蠹虫。
课文用来比胥吏的侵害。
有的译作由于读书而贫困。
根据文意还是以译作由于胥吏的敲诈而贫困为好。
(译文见人教社编《教参》,上说略与不同,供参考。
)
(3)讨论学生板书的情节结构提纲:
边讨论边修改学生的提纲。
(附)板书设计(见下页)
2.分析课文内容: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9段,再对照朗读第1段。
读后提问:
每责一头,辄尽数家家产。
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
请从第1段和第9段中找出证据。
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
第1段提出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说明祸患起宫廷,统治者为满足宫中享乐而岁征民间。
未段尖锐地指出: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耻,贪官对上的阿谀奉承,科敛丁口,老百姓就只能落入贴妇卖儿、倾家荡产的悲惨命运。
(2)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给故事安排一个喜剧的结局?
要从课文中找出佐证的句子说明所以。
①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其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
成名因无法纳贡而忧闷欲死,继又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甚至转侧床头,唯思自尽;
接着成名子因死一蟋蟀而吓得投井自尽,成名夫妇抢呼欲绝,茅舍无烟,相对默然,这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得成名家破人亡。
其二,成子化蟋蟀,大家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写此虚幻的事实,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民命如玩小虫。
这个结局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
②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也是偶然的。
结尾明明指出独是以促织富,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这有力地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之于区区小虫,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
③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丑剧,请看成名裘马扬扬,连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思泽,这岂不荒唐可笑!
综上所述,本文结尾以及异史氏的评论,是在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
有人把异史氏的一段评论说为以因果报应来规劝人,无异是愚民,无异是助纣为虐。
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3.布置作业:
做思考和练习题一、二、三、四。
第三教时
对照比较阅读,揣摩文意,局部改写课文。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思考和练习第一、二题,参见第二课时教案,第三、四题参见人教社编教学参考书。
第一题中,关于作品的消极方面,要注意蒲松龄生活的时代(17世纪),不能超越历史条件加以苛求。
作者把成名的逆来顺受称作天将以酬长厚者,就是这种历史局限的反映。
2.对照比较阅读:
(1)《聊斋志异》有几种不同版本,文字各有出入,试对照阅读下列例子加以比较,作出评价。
1
句子的上文有问者?
香于鼎,再拜,例句a承上而下,合乎语境,更确切。
2
例句a从四个方面写出成名捕捉蟋蟀时的极度紧张,搞得精疲力尽,远比例句b形象生动,更深刻地揭露了岁征民间之苦。
3
例句b只写成名夫妇对子之爱,而例句a写失虫之优甚于失子,是对封建统治的有力控诉。
(2)读下面一则与《促织》相关的《野史》,与课文作比较,有哪几处不同?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
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
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
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
(吕毖《明朝小史》)
《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却是喜剧,两文比较,还有几处不同:
①《野史》为骏马来换蟋蟀;
②妻失促织,惧而自缢;
③鸡啄食促织;
④夫亦自经。
蒲松龄的高超之处在于想象丰富,构思灵巧,能将简单的原始材料演化出复杂曲折、扣人心弦的情节,在写作技法上值得我们借鉴。
3.练习局部改写:
要求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改写促织的结尾部分,可以写出各自设想的结局。
将《促织》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