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2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docx

五六年级科学综合环保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白天和黑夜”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揭示昼夜现象对动物的影响,说明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昼夜生物钟。

内容有:

一、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二、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三、利用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改变昼夜长短能改变动植物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进一步反映出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2、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3、利用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改变昼夜长短能改变动植物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进一步反映出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提高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

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预期教学效果

1、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昼夜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学生准备:

收集动物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

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

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

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评析】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充分讨论引发本课的研究课题,借机提醒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

思考:

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

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

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

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多媒体介绍昼夜对植物影响的相关内容)

【评析】借助相关资料和通过教师直接介绍相关知识,这在科学教学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往往用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结构中非常缺乏的情况下。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9、小结植物受到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改变光线或温度也许可行。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

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

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

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评析】教师要预想学生可能用到方法,及时做好准备。

要对需要外出调查的小组进行安全教育及礼貌教育。

在进行调查访问前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方法和步骤。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评析】动物各具特点,每一种动物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之间的爱和友谊与人类相差不远。

可它们的生活环境却十分恶劣,以致于动物的数量和存活量正在大幅度下降和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

这是一个学生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在课上完成,亦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

作业:

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畅游宇宙

一、设计思路

神秘的宇宙,浩瀚无边。

繁密的星、神秘的月亮、给人类能源的太阳向来就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畅游宇宙”这个主题活动,将把学生带向遥远的宇宙,让学生充分领略它的神秘,去认识星星、太阳,去体会人类科技的发展。

此主题活动分为三个次主题:

追逐星的足迹、太阳和我们、宇宙探秘。

这个主题主要是科学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宇宙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神奇宇宙探究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探究宇宙的积极性。

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查找和收集有关资料,锻炼他们的能力,同时,结合查找的资料,发挥想像力。

二、活动目的

1、知道什么是星座,认识常见的几种星座,并学会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2、了解有关彗星、太阳的科学知识及对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利用的同时保护我们气候、保护我们的天空。

3、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知道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

5、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探索精神。

三、课时建议

本主题活动建议6课时完成,活动内容可以选择和拓展,观察、查阅、收集等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

四、活动计划

神秘的宇宙,能引起学生许多奇妙的联想,本次主题活动预设了1、你能叫得上名字的星星、星座有哪些?

你能在繁星中辨认出它们吗?

2、太阳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如果没有太阳,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3、你想了解宇宙的奥秘吗?

你想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吗?

等三个问题。

仍然是要求学生从预设的问题入手,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认真讨论,使每个小组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来。

本项活动需要学生大量收集关于宇宙知识的资料,分类整理并与伙伴们一起分享。

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太空的相关影视片和录像资料。

五、活动分析

(一)追逐星的足迹

1、联想天空。

资源包中给出的背景图:

夏夜星空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星空,通过小资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记住天空中繁多的星星,把它们划分为一个个区域——星座。

2、认一认、说一说。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一认图中给出的星座,并说一说自己还认识哪些星座,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星座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3、制作。

是让学生制作活动星图卡片,让学生自己学会制作和观察星空的方法,并把它们记录和画下来,让学生锻炼画图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资源包提供的方法完成小制作。

4、观察。

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利用活动星图观察星座,并将观察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小资料。

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

书上给出了小资料的介绍,图上画有仙后星座、北极星和大熊星座。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星图,认识图上星座或星星的名称,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仙后或大熊星座找到北极星。

在前边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告诉同学,这一过程建议由讲述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图讲解。

5、美丽的彗星。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展示彗星的有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提出:

对于彗星,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6、查询资料、交流探讨。

通过学生查找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彗星的科学知识。

资源包中提供的文字资料介绍了彗星的构成以及它为什么会有长长的、闪光的大尾巴,这些能引起学生对彗星及天体的幻想与疑问,进而产生有关的话题。

7、思考。

这里我们给了一个思考题:

我们看过许多电影里讲述彗星撞击地球的故事,你觉得这可能吗?

彗星是否存在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目前尚无定论。

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引起学生的思考,从活动中生成新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二)太阳和我们

1、观察、查阅。

让学生通过资源包给出的图片和查阅、记录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人类与太阳的关系。

2、探究。

教师可利用书上提供的图片或地球仪,向学生进行演示,介绍四季的形成和变化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太阳与四季交替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太阳的。

3、实验。

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者将研究内容在人为因素的控制下,用比较直观、比较简化的形式重复出现。

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你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假设。

这项活动中,安排了“物体吸热多少与物体所用材料及颜色有关的实验”。

具体方法是:

用两个相同的金属易拉罐,先灌上同样多的水,然后一个用白纸包住,另一个用黑纸包住,一起放到阳光下,看哪一个热得快,就说明吸热多。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请注意指导学生认识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经过分析后,组织学生填写比较结果。

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增强对太阳能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调查。

通过学生对周围社区利用太阳能的情况的调查,使学生了解家庭太阳能热水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说明太阳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考察、了解太阳能电池、地膜及温室大棚等太阳能利用的事物,进一步探究人类生活与利用太阳能的关系。

5、收获。

这个活动结束了,学生一定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这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

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状况的了解。

(三)宇宙探秘

1、观察、我的问题。

资源包中出现的图片:

宇宙太空图,点明了主题。

关于宇宙学生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想了解、想探究的问题,“我的问题”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关注的问题整理出来,为下面的活动作准备。

2、搜一搜。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查找有关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资料(碟片、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分类整理填写在表格中与伙伴一起分享。

3、采访。

根据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找有关人士进行采访,采访对象可以是专家、老师,也可以是家长。

虽然有很多问题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就可以解决,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学生参加一些调查采访活动,让学生亲历这个过程。

4、收集整理。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让学生了解,在对太空的探索中,人类虽然多次受挫但从未停止,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5、填一填。

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填写我国神舟号飞船发射、回收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情况,从而了解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6、说一说。

这里是让学生说一说他所了解的“太空人”的生活状况,当然也可以不限于此,凡是与航空航天有关的话题都可以说一说。

7、手抄报。

让学生以“神秘的宇宙”为主题,围绕宇宙知识办一期手抄小报,强化所获得的知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8、评奖台。

比一比谁收集的信息多。

评一评哪个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好。

这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教师可以有效地加以利用。

六、总结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遨游浩瀚的太空。

还可利用身边方便的设施设备和有利资源,如科技馆、影像资料等,带领学生多看、多听,扩大学生的眼界。

我们大家共同呼吸的天地,就这样一天天的成为灰色世界,全球变暖的情况他们难道都不知道吗!

还是他们根本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