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687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研究报告地理Word格式.docx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高一地理教师、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外专家、教师共70多人参加。

陈庆军老师撰写的论文"

建构情景案例,为师生减负增效"

,发表在2006年7月"

地理教学"

杂志。

第二阶段:

2006年12月----2007年9月

1.搜集素材、编写案例。

2.整理加工、建立案例资料库。

3.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至少开一节案例教学公开课,并及时做好评议工作。

4.每学期各人至少撰写一篇研究论文,交流个人研究心得。

2007年4月14日,在厦门市第二届"

活动中,由牛志杰老师开设案例教学观摩课"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高一地理教师、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外专家、教师共70多人参加。

第三阶段:

2007年10月----2009年12月

案例教学广泛实施,推荐人选召开市级以上的案例教学公开课;

整理汇总各阶段小结,编写论文集;

结题报告。

2008年3月24日,由陈庆军老师开设全市观摩课"

工业区位分析之经典试题备考"

,及讲座"

高中地理案例研究与课堂教学"

,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市高三地理教师共60人参加。

2008年4月12日,陈庆军老师应新疆兵团教育局的邀请,在兵团二中上了一堂整合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观摩课---"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新疆兵团各区教研员、高中地理教研组长共50多人参加。

2008年5月10日,陈庆军老师在厦门市第四届"

活动中,开设案例教学观摩课"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1课时--旱灾、台风灾害。

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中地理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外专家、教师共70多人参加。

2008年12月5日,在厦门市第五届"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由马玉辉老师讲授"

山地的形成"

,由张艳梅老师讲授"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市高中地理教研组长,华东师大专家、上海市部分名师和部分重点中学教师共60多人参加。

2009年4月25-26日,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在集美中学举办的厦门市第六届"

教学研讨活动,观摩同题异构研讨课"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分别由厦门一中钟有长老师、海沧实验中学魏观红老师、厦门十中黄滨岚老师讲授。

课后,课题组成员就三节研讨课,结合案例教学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相互交流探讨。

编写校本教材:

厦门的自然灾害。

牛志杰老师撰写的论文"

重视情感交流,优化课堂气氛"

,发表在2009年6月"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编写"

,发表在2009年第11期"

乡土地理案例编写略谈"

,发表在2009年b第11期"

福建教育"

张艳梅老师,在2008年岗位大练兵中获教学设计、说课比赛优胜奖。

结合省级课题《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开展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和校本研究,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厦门自然灾害与防治》)获市一等奖。

三、成果主要内容

1、理论基础:

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主动探究;

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趋使学生探究扑朔迷离的表象下所隐藏的原理、规律、方法与技巧,借以挑战他人和自己;

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

注意信息的提取。

⑵奥书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注重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有意义学习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

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⑶案例教学的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提倡学会使用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内在学习与意义学习,注意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

2、主要观点和实施策略:

⑴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性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现阶段还只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自然地理部分很难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人文地理部分,也常需要结合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因此不能太过拘泥严格的案例教学模式。

⑵案例素材选择的原则:

案例素材要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地理性。

⑶案例编写的策略

尊重事实,适当加工。

案例编写要真实,要围绕真实事件的情境,设计主要问题,对案例进行提炼和改写,才能符合教学要求。

突出重点,力求简洁、扼要、直观。

案例的编写必须简短、扼要、直观。

案例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图文、数据、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创设一个如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情境材料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问题,分析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并从具体翔实的个案中,总结和归纳出一般的原理和规律。

突出反映地理原理或规律。

编写案例时,从背景到问题情境的描述应相对完整,有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问题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

变换角度,编写典型案例。

有时可以换个问题角度,如假设性或发展的眼光改编案例。

厦门工业区位前景展望"

,正是基于目前厦门各主要工业部门布局不甚明确的现状,根据厦门远近期工业区划,结合新税法、劳动法实施的影响,厦门及其周边交通改善的预期,国家设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利弊因素,精炼改写而成。

或者将乡土区域扩大到厦漳泉三地,从目前三地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探讨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转换问题视角,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案例教学的最主要任务。

因此,编写案例时,除应凸显案例的共性与个性外,还应针对学生存在的思维定势,转换问题视角,突破思维定势。

⑷案例的分类教学策略

从案与理的结合上看分四种基本案例类型,一是例导型,先"

案"

后"

理"

二是例证型,先"

三是例说型,"

、"

同步;

四是复合型,"

与"

有规律组合。

其中,除例证型外,为了扫清课堂案例讨论的障碍,必须在之前让学生阅读了解有关的原理和一般规律。

从案例研究的问题上看主要有决策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两种。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

案例(部分)呈现一提出问题一学生思考、判断、决策一案例(部分)呈现一检验判断或决策。

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

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

这种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研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研讨活动结合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

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四、成果、实践效果

为教学减负增效。

通过案例教学研究,实现由教"

教材"

到用"

的自然转变和平稳过渡。

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师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师生"

教"

学"

的双向互动频繁有篇二: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有效教学,是当下的热点话题,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本结题报告分析了当下地理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理论研究结合课堂实践提出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师以"

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

的理念为课题的基本原则,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教学的操作点,构建以"

有效教学"

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有效教学、地理课堂、新课程、策略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已成为我们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

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学生学的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益差"

的现象,不少学生依赖老师,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地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

这样造成了大量地"

高分低能"

的学生,大大降低了有效教学的效度。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地理科目以"

地理有效性教学"

立题,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有关地理有效性研究的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1、"

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课堂有效教学:

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

一是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

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这个公式来计算;

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是否吻合"

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

吻合程度"

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是以"

知识建构"

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

3、新课程理念,是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意义

1、本课题研究将丰富"

的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有价值的案例,从实践的层面上研究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2、有助于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本课题研究以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针对现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探索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具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系列课堂教学方法。

3、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本课题研究将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达到终身发展要求。

4、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将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素质。

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让本课题组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2、通过研究,探索出结合"

校情"

生情"

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研究,摸索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并为当前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有效教学的内涵。

4、通过研究,增强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进学校地理教学的更深层次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要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的研究: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应用和板书设计的研究:

好的板书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分析、研究、浓缩和转化的过程。

它能把教材脉络结构中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直观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记忆,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3、课堂提问的研究:

提问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思维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问正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教学手段。

4、小组活动的研究:

小组活动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如何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研究尤为重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5、使用教材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及评价体系。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借鉴、调查研究、对比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提出研究的目标和具体研究方法;

其次,收集有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反思过去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地理课堂的现状,运用统计技术描述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况;

第四,运用行动研究法等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加强学习策略,形成研究成果。

(四)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其它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

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在相关主题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研究,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论文,制作课件,开展问卷调查等。

3、总结阶段:

完成结题报告、论文撰写和课堂教学成果汇编。

课题组进一步总结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成果形式:

教案、课件、论文、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做好课题实施准备:

初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手段等,制定了研究方案,定期学习有关理论、研讨课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课题教学实验,并不定期的向各教师专家咨询、请教。

2、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我们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查,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整理学生和老师对有效教学方面的意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学生、教师对地理课堂改革的迫切愿望和需要,从而确定我们课题研究工作的突破口。

3、开展地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本课题研究是建立在"

新课程"

背景下的,是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办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环境,将学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探索促进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关注地理教师的课堂所有行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的组织、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4、不断进行反思、积极撰写论文:

我们课题组主要在理论上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迫切性;

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和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对课题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及时总结,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研究体会、反思、心得、案例等。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一堂堂的课题实验课,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教科研论坛,一个个富有思想、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总结交流活动,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体现为:

1、更新了课题成员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随着课题的确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教学理论的头脑风暴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

课题成员们经常在图书馆、网络查阅学习有效教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专家的网络视频,学习《关于"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的学习材料》等文章,并举办了"

高效课堂"

教研活动、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的管理网络和课题研究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2、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课题组已形成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资料。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把学案提早发下去,要求学生先自学,并记下疑难问题,上课时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在自学时的疑难问题,仍解决不了的,由组长报给老师;

教师在这期间主要巡回各个小组,听取讨论,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对教材中可通过分析概括出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方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直至把问题解决。

通过实施学案有效课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由原来的听众和观众变成了表演者,由原来的被提问者变成了提出问题者。

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由原来的害怕发言者逐渐变成了争先恐后发言者,实现了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的行为设计仅仅是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我们的行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普遍性,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高效课堂展示,构建有效课堂,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

创造多种机会为全校的领导、教师展示我们高效课堂的实践课,通过同行评课研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

4、形成成果并得到总结推广。

在校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勤奋钻研,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课题组带动了学校的教科研气氛,提升了学校的篇三: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

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即是,某些所谓的"

新课堂"

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

活动式"

研究性"

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

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

研究性学习"

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我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实际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实践操作措施,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得到验证,为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取了"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实验研究"

这一课题。

本研究选取某些地理教师及高一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对高一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教学的若干对策和建议,并为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构建提供一定的证据。

二、理论探讨

(一)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术语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从教与学自身的属性揭示教学内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