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5673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梯资质年审申请评审记录文本表Word格式.docx

改造:

A级350万元;

B级200万元;

C级80万元

维修:

A级250万元;

B级120万元;

施工类别等级:

营业执照(注册号):

企业名称:

企业住所:

企业性质:

成立日期:

法人:

税务登记证

查看企业税务登记证应齐全,正本应与提出申请时递交的复印件一致,应有独立的财务帐号。

税务登记证:

法人条码证书

应有法人条码证书并记录企业机构代码。

企业机构代码:

2.

人员

企业

法人

法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应熟悉特种设备施工方面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

授权代理人应有符合要求的书面授权委托书。

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应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命文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电气或机械专业相应职称(A、B级应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C级应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从事相关特种设备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5年以上,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在其他单位兼职。

任命文件编号:

姓名:

专业:

职称:

管理工作年限:

详见《附表1、申请单位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明细表》

技术

应有签订1年以上全职聘用合同的电气或机械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符合要求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人数不少于《基本条件》规定。

A级:

不少于8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不少于2人,工程师不少于4人。

B级:

不少于6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不少于1人,工程师不少于3人。

C级:

不少于3人;

工程师不少于2人。

不少于10人;

其中从事电梯设计的高级工程师不少于1人,工程师不少于2人;

其它专业高级工程师不少于1人,工程师不少于3人。

其它专业工程师不少于2人。

其中从事电梯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工程师个不少于1人。

不少于5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不少于1人,工程师不少于2人。

技术人员数量:

其中高工:

人,工程师:

其中改造从事设计的高工人,工程师人。

检验

应有《基本条件》规定数量的专职质量检验人员。

A级≥4人;

B级≥3人;

C级≥2人。

有检验人员:

作业人员

应有签订1年以上全职聘用合同的持相应作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且各工种人员比例合理。

安装、改造:

A级≥30人;

B级≥20人;

C级≥10人;

A级≥40人;

B级≥30人;

C级≥15人。

有持证作业人员:

评审内容

3.

基础设施

办公场所

必须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应具有 

办公室、

档案资料室、仪器设备室、备品备件库、联系电话)

办公室间、档案资料室间

仪器设备室间、备品备件库间

总面积m2

联系电话:

作业场所

申请改造作业时,应有满足改造作业需要的制造和试验设备、厂房、场地。

厂房建筑面积:

m2

厂区占地面积:

设备工具

应有满足作业需要的设备、工具、装备(安装、维修用吊装设备可租赁;

申请改造作业时设备、工具、装备应符合对制造企业的要求)。

电梯安装至少应有卷扬机或手拉葫芦、焊接设备、电锤、电钻、切割机、对讲机等。

起重机械安装至少应有焊接设备等。

详 

见《附表2、申请单位生产设备、工具明细表》

检测仪器

应有满足作业需要的检测检验仪器(申请改造作业时检测检验仪器应符合对制造企业的要求,理化、无损检验可外协;

自己加工的主要件的主要尺寸应检测)。

电梯安装、维修应有:

兆欧表、钳型电流表、(加速度测试仪:

改造单位)、转速表、水平尺、激光垂准仪、磁力线锤、声级计、接地电阻测试仪、万用表、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塞尺等;

起重机械安装、维修应有:

经纬仪、水准仪、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万用表、卷尺(或测距仪)、游标卡尺、钢直尺、塞尺等。

详见《附表3、申请单位检验测试仪器明细表》

评审结果

近5年累计业绩

符合《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基本条件中的要求。

近5年累计施工的申请范围内的特种设备数量至少应达到(制造单位只安装本厂制造的设备不受此业绩限制):

起重机械60台套,电梯150台套;

起重机械40台套,电梯80台套;

起重机械20台套,电梯30台套。

起重机械50台套,电梯80台套;

起重机械30台套,电梯40台套;

起重机械15台套,电梯20台套。

安装台。

改造台。

维修台。

详见《附表4、申请单位施工业绩(试安装工程)明细表》

考核年度内业绩

符合《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年度考核业绩要求中的规定。

1、考核年度内安装、改造、维修的设备数量和参数符合要求。

2、考核年度内所安装、改造、维修设备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3、考核年度内安装、改造、维修的设备,没有因质量出现过设备事故,其用户也没有提出过重大施工质量问题。

1、考核年度内安装台,处于申请等级技术参数上限的台。

考核年度内改造台,处于申请等级技术参数上限的台。

考核年度内维修台,处于申请等级技术参数上限的台。

2、首次取证单位第一年施工业绩:

安装台,处于申请等级技术参数上限的台。

改造台,处于申请等级技术参数上限的台。

维修台,处于申请等级技术参数上限的台。

试安装维修改造工程(取证时)

符合《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规定关于试安装、改造、维修种类、台数的要求。

安装台。

级别符合申请要求:

级别符合申请要求:

注:

①“评审结论”栏目中,在相应的项目画“√”。

②在“评审情况、工作见证及存在问题”栏中,填写相应见证材料的名称、编号、数量等信息,并对其情况做出说明和选择,在对应的“□”画“√”。

③对于评审论为“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在“存在问题及说明”栏中,对该部分的评审情况进行汇总说明。

没有发现问题时,填写“未发现问题”。

存在问题及说明:

评审员:

评审日期:

年月日

附件二、质量保证体系鉴定评审记录

评审要求

1.管理职责

1.1质量方针和目标

1.1.1企业应形成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文件;

应经过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批准。

1.1.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突出了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

1.1.3贯彻落实到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

1.1.4质量方针体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其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

1.1.5对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并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分解和定期考核。

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颁布的文件编号:

批准人及日期:

2、

3、

4、

5、

1.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应建立具有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管理职责、权限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1.3责任人员职责、权限

1.3.1规定了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负责;

1.3.2在管理层中任命了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并且明确其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职责和权限;

1.3.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明确规定了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人员的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

1.3.4任命了各质量控制系统的责任人员(对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其行政机构中设立若干项目部时,根据实际情况任命了各个项目部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1.3.5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胜任并履行其职责、权限。

1、

2、质保工程师

职务:

任命文件编号:

职责权限:

4、各责任人员任命文件编号:

5、

1.4管理评审

1.4.1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及报告

1.4.2管理评审应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

管理评审的规定:

管理评审的时间___________.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出

□输出问题的措施及整改

□报告内容

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1质量保证手册

质量保证手册设置的质量控制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等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手册编号:

版本号: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要素数量:

文件共分:

层次

设置控制系统个,控制环节个,控制点个。

2.2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2.2.1应贯彻了质量方针

2.2.2应与质量保证手册设置的质量控制基本要素及其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相适应

2.2.3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是否符合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制定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个。

1、

2.3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

2.3.1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符合许可项目特性,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的控制需要;

2.3.2记录的格式及其包括的项目、内容能够规范标准。

1、编写了个工艺文件,个操作规程,个控制表卡。

2、记录表数量:

个,

2.4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4.1质量计划设置的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满足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实际情况;

2.4.2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实施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控制;

2.4.3质量计划中各个控制环节、控制点均由相关责任人员签字确认

3文件和记录控制

3.1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3.1.1应对文件和记录的受控范围、程序、内容及其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对于外来文件还应当包括收集、购买、接收)和质量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3.2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3.2.1查阅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设计文件、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记录、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包括分供方提供的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等,审查这些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及其编制、审批、会签、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记录是否是有效版本。

3.2.2外来文件应齐全、有效。

3.2.3质量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了份文件、份质量记录。

3.3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完整与有效性

申请单位所持有的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是否齐全完整,是否是有效版本

4合同控制

4.1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应对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合同签定、修改、会签程序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4.2合同评审

4.2.1所签订的合同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合同的签订、修改、会签按程序审批;

4.2.3;

按照规定对合同进行了评审,并形成评审记录

4.2.4合同评审记录妥善保存

抽查份合同评审记录,合同编号:

5设计控制

5.1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设计控制程序应对设计输入、输出、验证、修改、外来设计文件控制、设计许可、设计文件鉴定、产品型式试验等等过程按相关要求作出明确的控制要求

5.2设计过程控制

5.2.1设计输入、输出、验证、修改、设计许可、设计文件鉴定、产品型式试验等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5.2.2设计文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5.2.3设计文件的修改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5.3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

5.3.1设计文件由外单位提供时,外来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5.3.2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要求进行了控制,设计责任人员履行了确认手续。

1、抽查工程设计文件,

6材料、零部件控制

6.1材料、零部件(包括配套设备,下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应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所使用材料(零、部件)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按相关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6.2采购控制

6.2.1原材料、焊材、零部件的分供方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内;

6.2.2分供方的选择、评价、重新评价按照相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对分供方的产品(设备)有行政许可要求时,应当对分供方的行政许可情况(许可项目、范围、许可证有效期限等)进行了评价;

6.2.3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按照相关程序实施,经责任人员审批、签字确认

1、检查份供方名录。

2、抽查份分供方评价报告。

3、抽查份采购合同、份采购计划。

6.3材料控制

6.3.1材料、零部件的验收(复验)按照规定的控制程序执行,材料责任人员履行了职责,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6.3.2材料、零部件存放与保管、领用和使用、标识和标识移植等符合相关要求;

6.3.3材料、零部件台帐所记录的材质、规格、型号完整清晰,与实物一致;

6.3.4发生材料代用时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

7作业(工艺)控制

7.1作业(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7.2作业(工艺)控制实施

应按作业(工艺)控制程序文件进行实施

结合抽查产品(设备)安全性能,查阅产品(设备)的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计划、工艺纪律检查记录、产品(设备)档案、施工验收记录、竣工报告等,抽查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现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使用的作业(工艺)文件、质量计划、质量记录等,审查工艺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7.3工装模具控制实施

7.3.1应有工装模具台帐;

7.3.2应有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维修、报废等资料;

7.3.3在工装模具存放、使用现场工装模具的管理情况应按相关要求执行

8焊接控制

8.1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8.2焊接人员管理

8.2.1建立了焊接人员档案并妥善保存;

8.2.2焊接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及其记录符合相关规定;

8.2.3焊接人员标识清晰(根据实际情况焊接人员标识可采用多种形式,如钢印、资料记录等),且与施焊记录一致;

8.2.4焊接人员施焊项目为持证的合格项目。

8.3焊接材料控制

8.3.1焊接材料的储存条件满足相关规定;

8.3.2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设备、焊材库的温湿度装置符合要求;

8.3.3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检验、储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8.4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

8.4.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卡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8.4.2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数量、方法、程序、检验检测、试样保管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符合规定,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覆盖特种设备焊接所需要的焊接工艺;

8.4.3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修改符合相关的规定。

8.5焊接过程控制

8.5.1现场施焊执行焊接工艺,施焊记录规范、完整齐全,焊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8.5.2焊接设备完好,满足施焊要求;

8.5.3焊接试板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要求;

8.5.4对焊接质量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8.5.5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时,按照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程序进行了审批,按照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工艺施焊,返修(母材缺陷补焊)后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复验。

9热处理控制

9.1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的热处理质量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

9.2热处理工艺和过程控制

9.2.1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发放等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定,热处理记录、报告符合相关要求;

9.2.2热处理设备、测温装置、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装置符合相关要求;

9.2.3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上注明了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确认。

9.3热处理分包控制

9.3.1对热处理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

9.3.2热处理工艺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9.3.3热处理分包方出具的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热处理报告符合相关要求(热处理报告和热处理自动温度记录上应当注明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等)。

10无损检测控制

10.1无损检测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规定的无损检测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10.2无损检测人员管理

按照申请单位提交的无损检测人员明细表、无损检测人员档案和资格证,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包括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资格证书、持证项目的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等)应符合相应规定。

10.3无损检测工艺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专用工艺及其执行情况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10.4无损检测过程控制

10.4.1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评定标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

10.4.2不合格部位的复验检测方法、扩探数量、评定标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

10.4.3射线检测底片的保管、UT试块的保管符合相关规定;

10.4.4在无损检测过程中按照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

10.4.5无损检测设备及器材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起重机安装如果此处写取证周期内未实施,

10.5无损检测报告

10.5.1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射线检测底片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

10.5.2采用的无损检测标准正确;

10.5.3射线检测底片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5.3无损检测记录、报告中标明的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评定标准等符合相关规定。

则此处应无此项,

10.6无损检测分包控制

10.6.1无损检测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出具了评价报告;

10.6.2分包方核准的无损检测项目范围、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满足相关规定;

10.6.3分包方出具的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

10.6.4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对无损检测记录、报告进行了审查确认。

11理化检验控制

11.1理化检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理化检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范围、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1.2理化检验过程控制

11.2.1理化检验人员培训上岗;

11.2.2选用的理化检验方法、试样数量正确,理化检验工艺(规程)符合要求,理化检验操作按照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

11.2.3理化检验试样、试剂、标样的保管符合相关规定;

11.2.4理化检验试样加工符合图样要求,有有效的试样检测手段;

11.2.5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和复验符合相关规定。

11.3理化检验分包控制

11.3.1申请单位应对理化检验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重新评价,并出具分包方评价报告;

11.3.2分包方所具备的理化检验能力应满足受理的许可项目要求;

11.3.3分包方出具的理化检验报告符合相关规定,理化检验责任人员对分包方理化检验报告进行了审查确认。

12检验与试验控制

12.1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所规定的检验与试验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应符合要求。

12.2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

12.2.1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按要求进行了全部检验与试验;

12.2.2各类检验与试验工艺完整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在检验试验过程中执行检验与试验工艺的规定。

12.3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

出厂检验、竣工验收、调试验收、试运行验收记录、报告,符合相关检验与试验工艺规定,检验与试验结论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