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2698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孔子还对饮食有研究。

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学不能算作作哲学,他的观点,我认为其实是对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只是别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时,还没有发现或许很少发现错误。

孔子的哲学,我认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能说是孔子比别人多了一项概括的本事。

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是一般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常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价值,说明了一点,就是一张教别人如何做菜的烹饪单子,别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头的步骤,基本上不需要研究什么的。

  可是老子不一样。

他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铭刻名也,非恒名也。

”到最终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

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

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

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最终我感激徐教师能为我们大学生读经的活动作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远古的精髓,让我们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在现代礼貌的熏陶下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礼貌,从而增加我们的文化及道德修养。

我真诚期望你的可能继续开展下去。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

(2)

  在《道德经》中,老子着眼于道与德的关系,而得到了“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而书中所讲的道与德是我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过这本书的,是不会想明白更深一层次的道与德有什么含义的。

  在老子看来,道一是宇宙产生之本源,二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在我看来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难理解清楚的,或者说是,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道怎么就是宇宙的本源呢?

那么宇宙的本源是什么?

老子的道不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吗?

这样的话,宇宙的本源不也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东西吗?

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自己是解释不了宇宙的本源问题的。

  相对而言,我更赞成道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我认为道是道理原则一类的,说简单就是天道,地道,人道。

天之道指自然变化发展的规律,地之道是指治国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是“是自然的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之生民,非为王也;

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

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是治国之道。

《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资治通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战国策》的“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是为人处世之道。

《大学》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孟子·

公孙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篇则是讲整个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结合。

  深一点的,我把“道”理解为“信仰”。

“道”有道路的含义,就像老子坚信自己的道与道路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信仰。

上文说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们所相信的吗?

道,只有在我们理解相信的基础上才能作用于我们自身。

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

先骗自己,再骗别人。

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道是信仰:

一是信仰的的虚空性与道的无声无色,无形无状是同出一则的。

二是道与信仰都是我们自己无形中所坚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种种解释都会作用于我们,形成信仰。

  道讲完,讲德。

德是什么?

与道的关系,老子的德是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成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废话,没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我们能理解到,一句话德是因为道的需要而产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时候我们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所依据的原理根据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3)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对《道德经》中这些句子耳熟能详,但是一直对这些话“不求甚解”,困惑不已。

对《道德经》总是望而却步,只在不同的场合读过一丁点片段,只能算是惊鸿一瞥,管中窥豹,难以谈得上有什么深刻体会。

上《政治学》时,楚老师为我们列的13本必读书目中,中国的经典读物有三本:

《论语》、《孟子》《道德经》,这些*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治国教材,不得不认真拜读。

“明德人生导航计划”启动后,我们与人生导师张学长达成共识---集体阅读《道德经》,并将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道德经》内容艰深晦涩,语言精练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阅读过程中经常感觉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道德经》流传千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处境,到现在,在国学热的大潮中,对《道德经》的研究如火如荼。

*版本可谓千奇百怪,多种多样。

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周末书市上买的,和《论语》、《孟子》三本十元,买来之后,认真的看了两遍《论语》,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经》。

目前看到第十九章,还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没有真正看懂。

下面就简单说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

第九章中,老子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拿的多了装不下,差不多够了就行了;

揣的`东西太多凸起来,不可能长久,大家都会发现。

满堂的金银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贵但却骄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祸上身,咎由自取。

大功告成,全身而退,这才是天道。

启示我们对待物质享受时要适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进退自如。

这使我想起了我国政界的“59岁现象”,有一些有作为有追求的好干部,在光荣隐退之际,经不起物质诱惑,抵挡不知内心不良思想的蛊惑,廉洁一生,糊涂一时。

诚然,这与我国官员的考核的激励体系有关,我国的官员体制中,有大量与职级职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随着官员退休带走。

在法治建设不健全,人们思想价值体系混乱的年代,会浑水摸鱼游走于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严格遵守规则办事的人则很难有所作为,在这种奖劣惩优的体制中,官员大多自身难保。

需要有机会,同时也需要有动机,前者是制度环境,人人面对的制度约束一样,权力不同的机会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洁身自好,没有的动机,那就不会侵蚀到你,这就是为什么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总有一些道德高尚、为民请命的清官和青天。

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祖宗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物质追求适可而止,进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4)

  读道德经已经仔细读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诵过,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记了每一段具体的文字,仅有一点心得留下,我也没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它。

可是有几点在结合我的经历进行反思的时候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守弱。

我以往小的时候说某某人真厉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么大年纪的时候反而只是认为他是平常人。

每当认为自我无所不能的时候,总是自我面临最终的苦果。

我有点明白了,道德经里说的弱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一个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我的认识、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须限度的。

正是因为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认识、思考、本事,所以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认真去对待,因为这么有限的我必须要尽全力才能够把人和事处理好。

在每一次的处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闪光点,我没有遇到过的。

  2.谦虚与好奇。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确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

世界的万物是经过我们人的观察,记录,整理构成了文字记载的书籍、数据等。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记录的资料也会是片面的,随后构成的结论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

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的时候,我就开始透过文字的表面尝试去还原事实,当我回不到记录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有疑问的,这个大概就是好奇吧。

我透过书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可是因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东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视了一些东西,结论也不必须正确。

当我无所欲求,心思宁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越高;

当我心境起伏,被贪嗔痴等杂念环绕的时候,必须会得到一个偏离结论,这个偏离的结论将我引向困境。

每一个经过我的结论,我总是审视多遍,唯恐得到一个偏离的结论。

这个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守中。

中是阴阳中和的线,是阴阳河蟹的,是不走极端的,可是我觉得应当是保证自我处于最多的可能性。

因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临问题的时候我能有最多的帮忙,最多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环境,最终我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走极端就是不断的减少自我获得各种可能性,最极端仅有一条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以无事取天下。

我觉得它十分有意思,于是我在想以无事求学,以无事求发展。

在那里有所得,可是无以言语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

想要少出现问题,那么平时就要力求多出问题。

想要更多的财,平时就要不以求财为目标。

想要大的功绩,那么就要平时就要将功绩舍于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丝一毫的功绩。

这是从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

此刻因为中国西化严重,变得越来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颇走极端。

中国的追求是不败,是不停的修正自我处的环境中最低的下限;

西方的追求是必须赢,是不断拔高自我处的环境中最高的上限。

这个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静。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动的越多,消耗越大。

动的越频繁,受到反弹的压力越大。

在追求强权制霸的过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5)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

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

二是意识。

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

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

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证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就是爱。

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

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

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我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

天长地久"

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

人定胜天"

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能够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所要到达的目标或梦想,因为"

天不负有心人"

可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

树在招风"

,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

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当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我。

,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贴合自我本事的梦想与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

因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

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

人贵有自知之明。

以他人之长补自我之短,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完美的明天将被自我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

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

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

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

所以,我们在实现自我的梦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梦想。

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

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

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

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

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

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

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

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我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我做到"

清静"

、"

无为"

这样,我们即使应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应对,最终将云开见日。

倘若自我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

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不辱,知此,能够长久。

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

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坚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

知足者,少有烦恼。

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欢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我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明白自然这理,依道而行。

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欢乐与幸福。

  

  道德经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