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0318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文档格式.docx

因为你还在受罪,所以不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会大彻大悟。

  6)真要学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个短时期要放下。

有的人不肯放下,还以功利心来求佛法,希望对他的事业有帮助。

这我就不懂了,我学佛一辈子了,对我的事业没有帮助,我也不求帮助,要这样的心情才可以学佛。

没有这个认识,不但学佛,学任何宗教我都反对。

  7)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8)以我个人的经验,执着身相的人非常多;

过份着相的人,在医学上叫作宗教心理病,没有办法治疗。

不仅是佛教方面这类人多,所有的宗教,都有些信徒并不追求教理,只是盲目的信仰,变成宗教心理病。

佛法里一句话,就是太着相。

所以金刚经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说是智慧的成就,不着相,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就是这个意思。

  9)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10)布施善行的福德,叫做人天福德,是小果报,并不是学佛的大福报。

福德跟功德大有差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功德。

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福德?

悟道,成道。

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报,所谓智慧的成就,指的并不是普通的知识。

  11)还有一种学佛的,我看了就怕,他眼睛里心里有一把佛的尺子,看到人就比一下,唉哟!

这个不是菩萨啊……他们都是着了「以爱见心庄严佛土」,以此心理成就众生,嘴里讲空无相无作,实际一点也不空。

劝人家不要着相,自己什么相都着。

讲一切无作法,自己又作又要解脱,我要回去拜佛了。

这就是无方便慧的束缚,学佛而被佛法困住了。

  12)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

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

佛就说:

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

  13)大家打坐修道搞气脉,求健康长寿,都是在信赖这个身体。

以为是在修道,已经错了,非正见也。

「真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怜惜爱护这个身体。

失掉父亲叫无怙,失掉母亲叫无恃。

这不是叫你自虐身体,而是不要姑息它。

我们对身体愈不姑息,它愈健康,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是如此。

  14)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

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

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

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

一个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报的!

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报的,不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成的。

  15)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

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16)古人说:

「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因为他的境界气派胸襟与众不同。

这种不同的境界从那里来呢?

从实相般若而来,是道体上所产生的,自然而来的。

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

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

这就是境界般若。

  17)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18)佛法在那里?

不一定在佛经上啊!

世间法皆是佛法,金刚经下面会告诉你。

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

记得当年有老前辈问我:

依你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出家呢?

我说,你要搞清楚,我从来也没有入过家。

世界上那有个出?

那有个入啊?

不出也不入嘛!

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19)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

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20)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

也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

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

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

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

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

  21)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

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22)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23)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

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

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

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24)所以佛说世界上一切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都不实在。

但是有为法,体是无为,用是有为。

所以我们想在有为法中,求无为之道,是背道而驰;

因此一切修持都是无用。

并不是把有为法切断了以后,才能证道;

有为法,本来都在无为中,所以无为之道,就在有为现象中观察,观察清楚才能见道。

  25)政治军事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

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

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26)大乘道是不限于出家在家的。

大乘的菩萨道简单的说有八个字,永远都做不到的:

「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能做到了就是决定大乘,决不退转的。

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人。

当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这样的基督徒同样害怕。

  27)这个世界政治学的大目标,十二个字就讲完了: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但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

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

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28)你理解了,也见到了这个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

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

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

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

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29)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

出离什么地方?

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30)从大乘佛法来看,宗教与哲学思想,是落在小乘的苦集灭道范围里。

所以,真正佛法是「无见苦求」,见是观点。

像《华严经》看这世界,是没有苦集灭道的,永远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真法界。

  31)佛说法四十九年,但在金刚经上却说没有说一个字。

这个法不可说,说的都不是,因为说的都会住于法相,开口就不对。

所以佛说的,他那个真正的佛法,他说他没有说,不可说,说的`就不是,一开口就不是它了。

  32)所有的佛法不论净土密宗禅宗天台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脱的。

你被自己的感情观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脱。

我告诉过你们,学佛要学解脱,学道就要学逍遥。

结果你们学得苦死了,既不解脱又不逍遥,何苦呢?

  33)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

如何做到呢?

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

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无常苦空无我,是一个影子。

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面是常乐我净。

  34)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

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

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35)有人来说昨天他夜里看到佛,我说当然真的嘛!

因为他还在说梦话嘛!

所以我们清醒人答覆他,是对付他那个说梦话的样子。

这个是什么呢?

要研究唯识才知道这是意识境界的影像。

世上人做梦,随便你做什么梦,都是你一辈子做过听过想过看过的经验,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的梦,另当别论,那个道理就很深了;

有时是你前生阿赖耶识那个影像,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是偶然带过来的。

  36)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

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

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37)涅盘是得道的最高境界,智者所受是大智慧成就,不是迷信,佛法是讲每一个人大智慧成就,自性自度,盲目信仰不会成就的。

所以真出家的,是大智慧的高人,才能智者所受,是圣人的境界,不是普通人受了痛苦,觉得世间很麻烦,因此出家,那就不算是「圣所行处」。

  38)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可不是空噢!

没有是断见!

  39)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

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

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

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40)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讲解脱的。

举这些例子,你说菩萨在哪里?

不一定在庙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会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萨道。

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听闻佛法的人,却做不到。

社会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肃然起敬,他们真是菩萨。

  南怀瑾人生哲理精选

  1)大家学佛那么久,我慢的心理可能还检查不出来。

连一个白痴都有我慢,但是知识低的人,我慢心还差一点,学识越高的人,我慢就越大,因为又加上了增上慢,自以为了不起,自己就算错了,也还是对的。

所以学菩萨道的人要先去慢心。

慢不是骄傲,慢在内心你看不出来,人的慢心挡住了自己不能成道。

  2)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

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

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

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3)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浪,想尽办法要让那个波浪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

变平了还是水!

不平呢?

不平也是水。

所以说,拚命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对不对?

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想是这个道理!

你仔细想想看。

你的想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本身就在如来清净的境界。

  4)「维摩诘言:

然!

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他说,你们说得没错,但是我要你们出家,不是要你们剃光头披上僧衣,你们的心真出家了,发了大乘心了,立了大愿,这一生一定要求得菩提,大彻大悟,发了这样的无上真心真愿,就是出家,就是得了具足戒。

反过来说,你们即使形式上出家了,如果没有真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是真出家,也不是得具足戒。

这就是大乘菩萨道,大比丘的道理。

  5)佛法与其它的宗教不同,认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认为有第一因。

其他宗教认为,只有「他」可以,我们只有等到「他」来帮忙,然后还都是听「他」的,除「他」之外,都是不对的。

佛法既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平等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

因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

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个个自性成佛。

  6)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

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

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

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7)大乘菩萨要有「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盘」的智悲双运,但是许多学佛的朋友,始终搞不清楚这个观念。

而时下的年轻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小气,自我观念极重,真没办法,也就是业力越来越重了。

大乘菩萨是不入涅盘的,没得休息的。

  8)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

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

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9)假使一个人,心里的观念着相来学佛;

譬如今天非来烧香,非来拜拜不可,就是着相。

我说拜佛为什么要放炮?

好像菩萨耳朵聋要把他吵醒才知道有人拜他。

这个就是说着相,一切众生心理上的信佛都是大着相,就是着于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着相就不是佛法。

有些宗教骂其它的宗教拜偶像,迷信,那么他的正信又是什么?

他说不拜偶像,事实上还是要拜的,这就是着相了,就是取法相,还是一样落在一个不是正信的观念上。

  10)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

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

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

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

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

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南怀瑾的人生哲理】

1.《南怀瑾人生哲理》

2.南怀瑾语录25则

3.南怀瑾名言汇编

4.南怀瑾大师语录

5.南怀瑾语录整合

6.南怀瑾语录

7.南怀瑾:

解说《心经》

8.南怀瑾名言精选

上文是关于南怀瑾的人生哲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