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583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docx

1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

第一章语文课程演变

“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此概念使用时间不长,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中国历史上包含语文要素的课程一并纳入“语文课程”这一概念。

这样,可以把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大略划分为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历史时期。

在这里,语文课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语文课程。

但许多内容都具有语文课程的性质。

原始社会,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学习内容大多已不可考。

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蜗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

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独尊一家,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学习的内容,与今天的语文课程大致对应:

幼学启蒙-----集中识字;《四书》《五经》-----阅读教学;八股文习练----写作练习。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一)“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1、《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

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2、《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

全书集姓氏400余个,后来不断增补至500多姓。

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隔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

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押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

该书在海内外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4、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最初是作为蒙学诗歌读本,流传很广。

在此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有王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后来把这两种《千家诗》合二为一,共选出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既作为蒙学诗歌读本,又作为蒙学识字课本。

把识字教学和审美体验结合起来,进行韵语化识字教学,效果更佳,所以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为“三百千千”。

(二)“五经”“四书”。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教育,汉唐以“五经”为主要课程,宋代以后以“四书”为主要课程。

1、“五经”。

“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

自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学术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五经”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四书”。

“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成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四书”作为我国古代的阅读教材一直沿用到清末,它们可以称得上语文课程的经典内容,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政治上的专制和文化上的独尊一家,导致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表现为:

禁锢了人的思想,僵化了人的思维,以至于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文选读本。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宋代真德秀编《文章正宗》,谢枋得编《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古文观止》,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孙洙编《唐诗三百首》等。

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是《古文观止》,选文200余篇,时间跨度2000余年,平均十年一篇好文章,确是文章典范。

编选体系基本上是整体按时代分,同一时代按作家分,成为以后文章选编的基本体例。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经验、三大问题

张志公先生在《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指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有三大经验:

“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一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一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并指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也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是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语文教学是科举考试的附庸。

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这样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一般古文和八股文)。

这样的性质和目的,这样的内容,决定了学语文的主要手段——记诵和摹仿。

”并由此产生了四大弊端:

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一)四大经验

1、识字教学经验:

(1)生字编入具体的语境,集中认读,低耗高效。

“三百千”三本书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可达到初级阅读所需要的基本识字量。

教学内容主要是字形和字音,也进行适当的写字练习。

字义教学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在掌握字形字音的基础上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并逐步加深。

一般私塾,在八岁之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合辙押韵,便于朗读和记诵。

“识字教学使用整齐的韵语,或者使用对偶,或者二者并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使用整齐的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兴趣,又容易记忆”,使用对偶“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

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

(3)文道结合密切。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识字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

《三字经》把伦理教育与识字教学结合得非常成功,199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世界儿童道德丛书之一。

《百家姓》只是无意义的单字组合,却能够得到广泛的、久远的流传,是识字教材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书。

通行的本子中,共收集507姓,其中单姓446,复姓61。

有学者考证,宋初出现的《百家姓》曾经配有曲谱,旋律优美,适合儿童吟诵,是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唱颂的识字课本。

全书共用15个韵,71个韵脚。

通篇语调和谐,读来顺口,听来悦耳。

如: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它与政治有一定联系,但可以不依赖政治而独立存在。

因其以“赵”字开头,所以后人据此推断是宋代人的作品,“天子第一号”是当朝皇帝的姓。

这种皇朝正统思想,在后代的改编本中体现得更为鲜明。

明朝以“朱”字打头:

“朱奉天运,富有万方。

圣神文武,道合陶唐。

学弘周孔,统绍禹汤。

”清朝统治者则把孔老夫子拖出来,以“孔”字打头,继以“孟”字,然后是孔门弟子之姓。

所以开头几句是:

“孔师阙党,孟席齐梁。

高山詹仰,邹鲁荣昌。

”。

《百家姓》满足了社会生活中认识常见姓氏的需要,并且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所以能够广泛久远地流传。

(4)联系日常生活。

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内容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

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介绍说:

“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

”“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足见“三百千”等蒙学识字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也是“三百千”等蒙学读物流传于世,成为“恒用之书”的重要原因。

(5)激发儿童兴趣。

儿童喜爱听故事,喜爱看图画,喜爱大声朗诵。

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古代蒙学识字教材中编入简短的故事,浅显的诗歌,有时配以插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例如蒙学读物中的孔融让梨、磨杵作针、击瓮出儿等故事。

明清时期蒙学的“歌诗”课程,不仅能教识字,而且能陶冶情操,树立志向,促进智力和语言发展。

反观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巧妙百出,却高耗低效。

小学毕业,识字2500。

因为而且分散,相互之间无意义联系,很容易遗忘。

过去的“三百千千”,生字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联系,学过以后,一生不忘。

2、阅读教学经验:

(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以诵读和背诵为主。

这是语文学习最有效的经验,是语文学习的“葵花宝典”,是千古不传之秘。

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通过诵读、熟读、背诵,不仅能够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和理解,能够积累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操。

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

“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

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

”即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三百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

“从古未有止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止读四书一经之名臣。

”古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即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

“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对自己有特殊感受的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理解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

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自读能力,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都非常有益。

这种读书方法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学问,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是因为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3、写作教学经验:

(1)注重基本功训练。

“蒙学教文,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项基础练习,不尽是笼统地一篇一篇写去。

”蒙学写作教学,注重进行分解练习。

写议论文,要先练习写“破题”,然后练习写“承题”,大量练习写段落,直至写整篇文章。

公式化对写作来说是不足取的,但基本功训练扎实,可谓古代写作教学的成功经验。

其中“属对”训练效果最为显著。

唐朝已经开始,作诗之前往往要先练“属对”。

先是“一字对”,渐增至二字三字,直到十一字。

“属对”训练不仅具有语音训练、词汇训练、语法训练的作用,还有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作用,是作诗写赋的基本功,也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骆宾王七岁时写成《咏鹅》诗,王维十七岁时写出成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得益于早期接受的这些基础训练。

后来发展成为对仗句和格律诗的基本要求: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反,意义相关。

蔡元培说它“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

从单项训练开始,渐至整篇作文的训练,体现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

(2)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把“读”视为“写”的前提条件,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

但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

“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工夫,其益相去远也。

我国古代的写作教学一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

要点有:

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避免挫伤学生的才思;其二,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小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使学生练就独立修改的能力。

改文有许多方法,主要是删繁就简,使文意显豁,古人称作“斧正”。

(3)从模仿入手。

朱熹曾说: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

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这是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宋代对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

实践证明,人们练习写作都是要经过模仿,而后才有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