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3366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20篇Word下载.docx

  

(2)比赛游戏若干次

  教学反思:

  活动效果非常好,通过这个活动,使我懂得怎样对待难以引导的孩子:

  1、耐心引导,以鼓励为主;

  2、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帮助;

  3、单独训练,慢慢教,使他们跟上全班节奏。

第2篇、大班体育游戏双脚玩纸球教案反思

  游戏目标:

  1、结合器材进行跳跃的练习,提高儿童用脚控制物品的能力。

  2、增强儿童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游戏准备:

  用纸裹成的球若干。

  游戏过程:

  第一步游戏:

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成纵队站立,每个小朋友发放一个纸球。

游戏开始,排头双脚夹一纸球,向前连续跳跃,到达终点后,用双脚把纸球向前抛入指定的区域内,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最快一组为胜。

  第二步游戏:

每组一个纸球。

排头双脚夹一纸球站于起点,游戏开始,排头尽力用双脚把纸球抛出,跑到纸球停滞处,用双脚把纸球夹住再次向前抛出,如此反复,到达终点后,再从终点把纸球抛回起点;

第二名小朋友接到纸球后才能出发,依次轮换,最先完成组为胜。

  规则:

  1、第二步游戏,在整个抛运纸球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拿球。

  2、回到起点,允许下一个小朋友用手把球夹好,再开始。

  建议:

  双脚夹抛纸球,用手接住的游戏方法,可用于幼儿平时独自进行的各种自由活动之中,此方法在基本动作之上,可不断增大难度,例如:

抛起的高度;

纸球由后向身前抛起;

转体次数等。

  教学反思

  1、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孩子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在游戏活动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与他人配合着玩,合作得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孩子动作协调能力差些,需要教师给予个别的指导。

  2、在练习夹包跳、投掷动作中,有一部分孩子的动作完成得不怎么好,特别是夹包跳,幼儿的双腿既要夹着包,又要往前跳起来,有的孩子跳起来时,双腿就自然地打开了,包就掉下来了,大部分幼儿练习一两次后,就能领会了要领,很好地完成了动作。

  3、在玩炒豆豆游戏时,刚开始幼儿在抖动大圆布时,有的用力太大,有的幼儿还没抓稳布角,球在大圆布里蹦不起来,有的球一下子就掉下来了,经过两三次的摸索、配合,幼儿找到了要领,球很快地在大圆满布里蹦跳起来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持续了很久球都没有掉下来。

  4、我认为在设计和完成这个活动是成功的,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地干涉,让幼儿在自己探索、摸索和实践中成长起来,找到玩中的窍门,以及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我认为是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受用的能力。

第3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走步游戏教案反思

  主要可练习的动作例如:

全脚掌着地走、前脚掌走、脚跟走、交叉走、高抬腿走、后踢步走、弹簧步走、轻轻的走、跨步走、顶脚走、闭目行走、屈体向前(后)走、半蹲走、全蹲走、后退走、侧身并步走、变向行走、结合上肢及躯体动作的行走、持物走、推拉物品走、踩高跷走、双人及多人协同走等方式。

  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走步游戏例如:

  听我指挥;

我要慢慢长大;

看谁做的像;

写个字你认认;

跨下抓棒;

大家一起来帮忙;

踩石过河;

踩着高跷晃悠悠;

掉不下来;

闭着眼睛找一找;

绳子上的舞蹈;

椅子上的行动;

小猪别跑;

三打"

白骨精"

二人三足走;

朋友总是在一起。

  各年龄段教学内容要求:

  小小班:

边走边从低矮的障碍物(如绳子、积木等)上跨过;

一个跟着一个走;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等。

  小班:

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走;

模仿各种动物或人物走的姿势;

短途远足等。

  中班:

听信号有节奏地走;

用脚尖走、蹲着走;

高举手臂走;

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

倒退步走、上下坡走等。

  大班:

一对一整齐地走;

听信号变速或变换方向走;

较长距离的远足等。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

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第4篇、大班体育游戏趣味躲闪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提高幼儿对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在追逐躲闪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二、准备1.塑料袋若干,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图案装饰口袋。

  2.把旧的挂历纸卷紧成纸棒。

3.夹子若干、小鼓一面。

  三、过程扮演角色活动身体―提供材料自由探索―难点练习重点指导―游戏结束放松身体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启发:

"

我们来做-个小熊玩泡泡的游戏,小朋友都来做小熊,每只小熊拿一个塑料袋,往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大泡泡,把口袋打个结系紧就成功了。

然后把泡泡往天上抛,看谁抛得高。

(2)全体幼儿吹气、系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往上抛塑料袋,教师旁观察指导。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师启发:

我们小熊除了把泡泡往上抛以外,还可以怎么来玩泡泡?

要和别的小熊玩得不一样。

(2)全体幼儿探索各种玩泡泡的方法。

(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教师观察,重点辅导什么玩法也不会的幼儿。

  3.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相隔.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

鼓声停,幼儿迅速互相追逐,设法去踩他人脚上拖着的泡泡,以不被人踩中为胜。

  

(2)全体幼儿把泡泡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手持纸棍,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老师的鼓声节奏慢跑或快跑。

鼓声停,幼儿迅速用手中的纸棍敲击对方身后的泡泡,以击中他人者为胜。

  说明:

若对方双手抱头,则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1)全体幼儿做"

泡泡"

,教师手持两根长纸棍来敲,纸棍敲到谁,谁就到旁边休息一次。

  

(2)全体幼儿听"

熊跳舞"

音乐,做放松动作回教室。

  游戏反思

  本节课结合幼儿所探索的方法来进行更近并组织成游戏,既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又锻炼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协作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5篇、大班体育游戏跳沟沟教案反思

  适合年龄:

5--6岁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夹包跳。

  2、发展幼儿的蹦跳能力及动作协调性。

  3、喜欢民间游戏,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乐意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沙包若干,红旗一面,"

苹果不干贴"

奖品若干。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带幼儿做准备活动。

(听音乐做律动,活动腰、膝、踝关节。

)1、整理队伍(稍息、立正、成体操队型散开)2、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沙包,在玩之前呢,我们先来活动活动筋骨。

  二、幼儿自由玩沙包,探索沙包的玩法。

  1、幼儿分散,独立或合作探索沙包的各种玩法,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2、引导幼儿小结沙包的玩法,带领幼儿模仿学习别人的玩法,并引出今天的课题。

  三、游戏《跳沟沟》

  1、教幼儿学会儿歌"

跳沟,过沟,两脚夹沙包。

跳过沟,瞧一瞧,谁的沙包丢。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在两条线之间是一条沟,小朋友双脚夹沙包跳过沟去。

边跳边念儿歌,跳沟时沙包不能丢。

谁先跳过了沟,沙包没有丢的,谁就是胜利者。

  3、幼儿分组练习跳沟沟。

要求幼儿双脚夹住沙包,不要丢沙包,尽量加快速度。

  四、综合游戏《谁最快夺红旗》

  1、老师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

  幼儿分成6个小组比赛跳沟沟,采用接力的形式,前面一个跳过沟沟后跑回来把沙包交给后面的幼儿跳,跳沟时沙包不能丢,丢了沙包的必须捡回去重新跳一次。

  最后一个人跳完了就去夺红旗,哪一组最先跳完为胜利队。

  2、老师小结:

每一个小组都需要大家的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我们小朋友要想为小组争光,必须夹住沙包,加快自己的速度才行。

这次没有得到奖品的也不要气馁,下去后经常练习,以后我们再进行比赛,你一定能拿到奖品的。

  3、反复游戏一次。

  4、老师分别为两次的冠军队颁发奖品。

给胜利的幼儿贴上苹果不干贴。

  五、活动结束:

《小燕子》音乐做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下面我对我组织的大班体育活动进行简单的反思,我认为这节活动课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1、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发展幼儿各种姿势的跳跃动作为主,提高了幼儿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

  2、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探索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该活动是在幼儿基本掌握跳跃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结组一起跳的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动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合作较好,并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亲近了孩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但也有许多不足:

  1、由于活动的场地不够宽敞,以至于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比较拥挤,不能够完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孩子们在练习跳跃的动作稍微有些拘束,如果能在户外开展这个活动效果会更好些。

  2、孩子们在练习每一个协同跳跃动作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以至于孩子们在体力上消耗稍大,如果在练习时间上缩短些,做到劳逸结合,我想效果会更好。

第6篇、大班体育游戏捕鱼教案反思

  1、通过游戏,体验捕捉到鱼的快乐。

  2、练习快跑、快躲闪,提高幼儿动作敏捷性。

  3、又互相协作的意识。

  4、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幼儿手拉手围成"

池塘"

(圆圈)、渔网一张(用尼龙纱巾代替)

  1、做活动前热身准备。

  2、观察"

,说一说,你们有没有见过捕鱼的场景没?

你们是怎么样捕鱼的?

你们想怎么玩游戏?

  3、了解游戏规则,玩游戏?

  让三分之二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做"

,两名幼儿各拿纱巾一端,做"

渔夫"

,其他幼儿充当"

大鱼"

在池塘内四散站立。

  游戏开始,大鱼在池塘内四处游动,当老师发出"

捕大鱼哦"

的信号时,"

立即向池塘跑,用网去"

捕鱼"

渔网"

碰到"

鱼儿"

就算被捕住,就要离开池塘到岸上去,被捕到的"

替换围成圆圈做"

的幼儿。

可根据时间替换"

,调换角色,让每一名幼儿都能进入到"

里来。

  游戏规则:

  

(1)、"

身体任何部位"

就算被捕住。

要行动一致、配合得好,要用渔网捕鱼,不能用手抓。

  

(2)、扮演"

的小朋友要在池塘里面躲闪,不能跑出圈外,若跑出圈外就算被捕到。

  4、游戏反复进行。

教师注意让幼儿轮换做"

、"

小鱼儿"

鼓励幼儿遵守规则

  游戏反思:

  今天我带了早操和游戏活动。

我是第一次带早操,虽然在之前我练习了很多次,但是由于紧张,我一听到音乐就开始做,而那时早操还没有真正开始,小朋友还大声提醒我“还没开始呢”。

中途我又不小心将动作做错了,然后又听到小朋友们的提醒“老师做错啦!

应该是这样!

”然后小朋友给我做了个示范,当时很尴尬啊,不过还是谢谢小朋友们。

下次有了经验我就不会这么仓促了。

  或是因为早操有点失败的缘故,我后来带游戏活动的时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开始就信心不足,乱了手脚。

将小朋友带到场地上后,忘了热身活动这个环节,直接进行游戏解说环节。

最糟糕的是解说环节,我吸取上次的经验,注重游戏儿歌的教授,但是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游戏规则解说。

到后来要玩的时候,我才意识?

这个问题,马上补上了“游戏规则”。

还好,小朋友以前玩过类似的游戏,不用说也会玩。

由于人数太多,我将他们分为两组,也带来了新问题,两方面顾及不过来,这个时候很感谢学姐们的帮助。

  这次游戏我带的比上次糟糕,没有步骤和条理,导致我的游戏的失败。

老师自身的信心和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小朋友们需要老师的带领和引导,若是老师自身因素不好,对班级组织活动有很大的?

良影响。

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会吸取之前经验,将游戏活动组织好。

5、放松小结,结束游戏。

第7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有趣的绳子教案反思

  1、有用绳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创造性地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有初步的求异求新意识。

  2、有与同伴互相合作玩耍的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4、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6、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幼儿跳绳每人一根,各种玩具动物若干,音乐带,贴地彩纸。

  场景设置:

设置一条5米宽的河流。

  1、幼儿随着老师在音乐声中轻松进入活动室。

  2、准备活动:

幼儿跟着教师在音乐声中轻松运动。

  3、适时集中幼儿,教师出示跳绳,启发小朋友想一想:

跳绳除了可以跳以外的其他各种不同的玩法。

适时,教师给予提示。

对幼儿的各种不同玩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4、让幼儿自由玩耍,大胆探索各种不同玩法,启发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更多新的玩法。

教师巡视,发现有新玩法及时肯定,并可让幼儿集体学习。

  5、以接到电话,小动物遇险,幼儿营救为由引出游戏"

营救小动物"

  6、讲解玩法,明确游戏规则。

鼓励幼儿大胆参加游戏,启发幼儿利用绳子变成各种营救工具。

如:

小桥、船、石礅、飞机等通过小河到达河岸,救出小动物。

  7、结束:

教师以"

送小动物回家"

为由,在音乐声中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设计思路是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问题的引出者,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者。

其次是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教学理念。

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增长了技能,又解决了课堂中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中一个教学器材多种用法的运用。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引导学生尝试、研究教学器材的多种用法。

  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设计本节课最突出的成就。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总结跳绳的动作要领—-创造更多的不同的跳绳方法,从而在实际中证明逻辑思维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避免了主观臆断,使每一个学生都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发明家。

  三、“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是设计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

学生都能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严肃而不失活泼,技能和快乐双丰收。

  以上是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的说明,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以下是本节课较好的几个方面:

  1、本节课的亮点就在于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问题的引出者,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者。

让学生自己通过练习体验动作技术难点,由教师引导学会各种跳小绳的方法,并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让他们人人都是发明家。

  2、在一器材多用时由组长进行组织,带领本组的成员进行摆创编。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尝试性练习相互合作,交流,相互体验不断的调整游戏的规则,思考感悟正确的游戏方法,使学生明白一种器材可以有很多种用法;

其次学会在创编时相互学习、合作.

  3、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严肃而不失活泼,技能和快乐双丰收。

  4、在副教材活动中,以游戏“看谁投得远”进行上肢的训练,又利用这个游戏使学生对小绳的用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加激发学生的创编玩法的积极性。

  5、其实,我个人认为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是在学会简单运动技术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热爱体育活动,学会“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锻炼身体。

所以,我在这节课上把学生创新的内容安排的比重较大。

我个人也是在尝试,希望大家能多给我提意见!

第8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土豆丰收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他是过河游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量。

  2.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基础单元砖8个,双倍单元砖4个、基础单元桥8个、双倍单元桥4个、百变绳8根、绒布球40个,大龟背2个。

  【场地布置】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成两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等待。

每组第一名幼儿左右交替踩着"

石头"

通过"

小河"

,走过独木桥,捡起一个土豆,站在投掷线后将"

土豆"

投进前方的"

竹筐"

里。

然后从场地外侧返回,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1.幼儿踩着"

过"

时,脚不能碰到地面。

  2.幼儿必须在"

独木桥"

上捡土豆。

  【安全提示】

  1.提醒幼儿在桥上时注意安全。

  2.根据幼儿能力调整路径难度。

  【活动反思】

  此活动趣味性强,幼儿比较感兴趣,在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表现,适时增加活动难度。

此活动多用脚部运动,做预备运动时应重点多动动脚。

有些游戏需要示范应在一开始就示范而不是等幼儿做得不标准再纠正。

教师的指导语不够准确,不够完整。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稍给孩子们休息时间。

  第9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小小旅行家教案反思

  1.尝试进行走、跑、跨、跳、钻、爬等动作进行旅行,动作灵敏,有一定耐力。

  2.在旅行活动中,能探索发现旅游线路,有勇敢向前的精神。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1.场地准备。

  2.探索路线图每组一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尝试在旅游过程中,运用多种动作进行,探索正确的行进路线。

  2.教学难点: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后。

  1.听信号走。

  --练习一路纵队走,要求一个跟着一个,保持一定间距地走。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后。

  2.探索旅行线路。

  --请幼儿自由观察场地上的游戏材料,启发幼儿可以怎么玩。

  --出示图示,了解正确的旅游线路。

  --说说自己发现的旅游路线。

  --归纳旅游路线:

走过"

一跨跳过"

一钻过"

山洞"

一爬过"

山坡"

一穿过"

树林"

一到达目的地。

  --幼儿自由探索、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幼儿讲述探索的方法并示范。

  教学反思:

  《小小旅行家》这个活动贯穿了整个主题,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一些著名旅游胜地,感受祖国山河壮丽之美;

培养幼儿能用完整生动的语言来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

由于课程贯穿整个主题,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我将本次活动划分为了三快内容,一是:

幼儿带来的记录表与小组朋友分享,然后请小朋友互相来说一说,二是:

小组请代表来说一说自己小组小朋友去了那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当你听到他将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有部分孩子说自己特别想去,觉得那里很美等等)三是:

请幼儿讲讲“我想去的地方”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想去,那里有什么特产?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吸引了你。

这节活动目标达到,从这节活动中让我感觉作为老师一定要有全方面的知识,要时时刻刻给自己“充电”。

第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