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572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到2008年底,牵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53次,派出1869人次到国外讲学,引进高端人才617名。

4.获得和积累了有价值的科学观测数据,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5年重点野外试验站启动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气候条件和农业产业特点,对土壤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开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观测监测和研究示范。

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积累了大量长期性的基础性数据,对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政府农业生产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农业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整体布局不够完善。

一些重点实验室定位不明确,学科布局和区域布局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领域重点实验室目前还基本空白,而个别学科实验室偏多,有的交叉布点。

农业野外观测试验站分布零散,难以获得系统和全面的科学数据。

二是实验室之间业务交流和互相联系不够密切。

一些重点实验室没有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有效关联,未能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三是部分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还不强。

一些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力量分散,对行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握不准,不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求,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满足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农业重点实验室体系,并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体系紧密衔接,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按照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禀赋,结合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的状况,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在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部门间协作,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产业导向、定点建设。

围绕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选择区域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建设,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引导各级财政和相关计划对实验室予以稳定和持续支持。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强化重点实验室之间联合协作,积极探索有利于重点实验室发展和壮大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立足现有、稳步推进。

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在充分发挥现有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有效调控增量、激活存量,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三个层次建设。

1.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建设30个左右综合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2.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建设170个部级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其中20个左右依托涉农科技型企业建设)。

3.围绕科学数据获取、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的需求,建设200个左右的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到2015年,初步建成30个左右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为补充的一体化布局的“学科群”。

三、建设布局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农业领域学科布局和已有建设基础等,规划建设30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1.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以动植物功能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发掘与确证为重点,开展重要功能基因组发掘和利用研究,为农业动植物育种提供目的功能基因。

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创新,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功能途径,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等研究。

3.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品质形成机理,以及水稻基因定位与克隆、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研究。

4.农业部小麦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专用、抗逆型小麦品种的资源发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重要病虫害发生、传播及流行规律,锈病等主要病害的分子致病机制等研究。

5.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玉米优良农艺性状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高油、饲用、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抗旱、抗病虫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优质、多抗、广适、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等研究。

6.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基因挖掘,纤维品质性状形成机理,超高产分子机理与品种设计,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等研究。

7.农业部蔬菜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蔬菜遗传资源研究与育种研究,基因组学研究,栽培生理研究,病虫害与植物互作机理及抗性调控研究等。

8.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油料作物和新型能源植物种质挖掘与创新,油脂与蛋白质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功能基因组学、现代育种理论与技术,环境生物学、油料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等研究。

9.农业部果树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落叶果树种质资源,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栽培生理与技术等研究。

10.农业部牧草遗传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收集、鉴定、保存与挖掘利用,牧草种质的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牧草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等研究。

11.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天然橡胶、木薯、棕榈和热带水果等生物资源的收集、挖掘、利用与遗传改良,热带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生理与分子基础等研究。

12.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猪、牛、羊、鸡等畜禽品种基因组作图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家畜胚胎工程,胚胎发育过程与分子调控机理等研究。

13.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渔业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海水养殖生态调控与环境修复、海水健康养殖以及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研究。

14.农业部植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作物主要病虫害、次生害虫的预警、发生、灾害形成机理、防控机制,作物病虫害的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及分子遗传基础,寄主、病害虫、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15.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兽药生物靶分子的药物设计,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理,药物结构的肠内生物转化,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机制等研究。

16.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新型动物疫病、重大人畜共患病原的致病机理与防控机制,动物疫病病原病害的诊断与快速检测,动物传染病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病原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分子致病与免疫机理等研究,研制新型疫苗及新型诊断试剂。

17.农业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主要围绕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洋生物发育、繁殖和营养生理学和免疫学,渔业资源的养护增殖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等研究。

18.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农业微生物战略资源收集、保藏、鉴定、评价,转基因生物用、农业蛋白质工程用两类基因和菌株遗传改良、农用代谢物等研究。

19.农业部农业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相互作用机理,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调控,农业环境演变监测与预警,农业环境污染特征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农业生物与环境作用机理及调控等研究。

20.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植物营养的生物学基础,养分转化与循环过程及调控原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作物施肥与环境质量控制原理,以及新型肥料研制与产业化等研究。

21.农业部耕地保育与农业土壤学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中低产耕地改良与质量培育的理论和技术,耕作管理措施对耕地质量影响机制,耕地水土流失防控技术,氮磷等养分流失控制技术研究,研制相应的土壤调理剂。

22.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降水资源高效转化、控制与利用的水动力学机制,作物需水和高效用水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生理调控和节水农作制度的理论与方法等研究。

23.农业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甘蔗、木薯以及抗盐碱、抗旱等能源作物的选育、改良,畜禽粪便、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新型生物质能新工艺开发等研究。

24.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动物饲料的营养与免疫、动物营养代谢机理,新型、高效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饲料对动物健康、养分转化效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动物营养代谢病与环境性疾病的分子机理等研究。

25.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干旱、盐碱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机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作物重要性状发育基础及新技术规模化应用等研究。

2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农产品中污染物溯源及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

27.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农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食品安全评价,农产品加工、储运关键技术,以及食品添加剂、食源性微生物等研究。

28.现代农业装备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开展农业机械技术基础理论与关键部件研究;

农作物种子加工、播种、栽插、管理、收获共性技术与装备研究;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丘陵山地轻简型装备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究;

渔牧业机械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29.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3S技术在农业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监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装备,重大疫病、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等研究。

30.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温室大棚材料、结构与建设标准,设施内部环境控制技术与装备、设施作物优质高效栽培、设施自动化管理、设施内部小型作业机械等研究,以及设施养殖设施和标准化技术,设施种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研究。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

按照与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相对应建设的原则,结合已有基础及相关学科发展需求,兼顾学科平衡发展等因素,以关键共性技术、主要农产品种类及其优势区域为主要布局依据,对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进行布局。

考虑到企业发展需求等各种要素,其中20个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拟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布局。

表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

序号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名称

专业性重点实验室数量

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数量

备注

1

农业基因组学

2

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

3

水稻生物学与种质创制

8

4

长江上中下游籼稻3、长江中下游粳稻2、华北粳稻1、东北粳稻1、华南1

小麦生物学与种质创制

6

黄淮海2、华北1、长江中下游2、西北1

5

玉米生物学与种质创制

7

黄淮海2、华北1、东北2、西南1、西北1

棉花生物学与种质创制

新疆1、长江中下游1、黄淮海1、麻类1

蔬菜生物学与种质创制

叶菜2、瓜果3、根茎2、水生1

油料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

油菜2、花生1、豆类1、其他1

9

果树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苹果1、柑橘1、梨1、桃1、葡萄1

10

牧草遗传资源与育种

牧区1个、农牧区1个

11

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

热带蔬菜1、热带水果1、橡胶1个

12

畜禽遗传资源与繁殖

猪2、牛2、鸡2、水禽1、羊2、蜜蜂1、蚕1、特种动物1

13

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

珠江1、长江3、东北1

14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

15

30

华南2、西南1、西北1、长江中下游5、黄淮海2、华北2、东北2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

中兽药1、生物制品5

16

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

人兽共患病2、寄生虫2、流行病4

17

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

南海1、东海1、黄海1

18

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

食用菌2、土壤微生物2、环境微生物1、发酵微生物1

19

农业环境调控

25

珠三角1、长三角2、长江中游1、黄淮海1、华北1

20

植物营养与肥料

植物营养1、缓控释肥1、生物肥1、施肥技术2

21

耕地保育与农业土壤学

东北1、华北1、华南1、长江中下游1、西南1、西北1

22

作物高效用水

西北1、东北1、华北1、黄淮海1

23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沼气1、生物乙醇1、生物柴油1、生物质固化1

24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生理生化2、营养2、饲料资源开发3

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

东北1、西北1、黄淮海1、长江上中下游3、华北1、华南1、西南1、东南1

26

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1、水产1、标准1、检测与评价2

27

农产品加工

果蔬1、畜产1、功能食品1、水产品1、茶叶1

28

现代农业装备

水田1、旱田1、牧区1、渔业1、丘陵山地1

29

农业信息化

遥感1、智能化1

设施农业工程

设施种植2、设施养殖1

合计

四、建设进度

按照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野外台站建设与综合性实验室建设同步进行的思路,结合现有建设基础,根据“加快建设、强化引导、稳步发展”的原则,用两年时间(2010-2011年)初步完成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实验室发展,并逐步对在建实验室进行评估、验收。

到2015年,在实验室装备、创新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综合性实验室基本达到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标准,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均达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标准。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在已有基础上,立足优势科研和教学单位,通过2年组建、3年建设发展,到2015年,完成30个左右的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0年:

启动农业基因组学、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水稻生物学与种质创制、棉花生物学与种质创制、植物病虫害生物学、油料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农业环境调控、现代农业装备、耕地保育与农业土壤学、畜禽遗传资源与繁殖等1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2011年:

启动其余18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重点,以现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基础,到2015年,争取在省级以上优势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建设150个左右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涉农科技型企业为主建设20个左右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三)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进度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以中央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全国资源和生态区划,以现有野外观测试验站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为基础,以中央科研教学单位和地市级农科所合作为主要方式,到2015年,建成200个左右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装备良好的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充分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的主导作用。

农业部成立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重点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等重大事宜;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根据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制定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指导,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建设工作。

(二)增强投入强度和优化投入结构

依托“种子工程”等计划,建立基本条件建设等经费向重点实验室倾斜的相关措施,支持重点实验室条件和创新能力建设。

在基本建设经费中设立重点实验室建设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建设等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建设及人才引进等,不断提升创新的“硬”实力。

强化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力度。

积极向财政争取开放研究课题经费和以学科群为单位的学术年会经费。

引导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向重点实验室适当倾斜,赋予重点实验室饱满、符合其建设和发展方向的科研任务。

调动部门、地方政府和承担单位投入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重点实验室建设,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持续稳定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三)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重点实验室之间、重点实验室与涉农企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之间,建立联合运行机制。

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原则上要与综合性实验室相对应,并接受综合性实验室的指导;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原则上与综合性实验室或专业(区域性)重点实验室相对应,并接受相关重点实验室的业务指导。

健全实验室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重大科技事项的决策机制,保障实验室的高效运行。

健全和落实农业实验室责任人制度,各依托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人要负责联系、协调本单位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提高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

加强道德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探索高效、多元化的运行与管理新模式,促进管理创新。

(四)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重点实验室的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建立以对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支撑为依据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信息采集与评估监测系统,强化对重点实验室的科学评估与考核,确保重点实验室按任务和分工运行。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据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

对于连续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实验室在承担研究项目、运行经费上给予适度倾斜。

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变化,适时对规划内容做出必要调整。

(五)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把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新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实验室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考核指标;

优先支持杰出中青年科技人才承担各类重大科研计划;

建立适于自主创新、符合实验室用人机制的人才评价制度,营造“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加速农业科技人才与科研团队的培养。

(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

扩大重点实验室对外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资源的共享能力。

引导科研人员组织或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的重大科技合作计划。

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影响,提升国际合作的竞争力,使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合作的有效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