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98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

 A.太阳B.地球C.木星D.土星

2.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放出的能量大约90%能够到达地球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C.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能源的形成也与太阳能有关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日珥

C.耀斑和太阳风D.阳风和日珥

4.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B.中山站

C.长城站D.南极点

5.当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生活在甘肃兰州的小明此时正在水中游泳,当时他的明显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D.上下颠簸

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图”(图2),回答下列6--9题。

6.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兰州将迎来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A位置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90°   B.45°   

C.0°   D.30°

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时,兰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D.全天极昼

9.2009年10月1日这一天,我国各地举行了国庆60周年盛大庆典仪式,那么这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A之间

10.月球上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月球距离太阳太遥远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D.月球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长

11.根据近百年来的气象观测数据显示,全球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那么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暧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没有好处

B.导致海平面上升,部分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C.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D.低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

读“锋面示意图”(图3),回答12---13题。

12.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

A.ab     B. ac

 C.ad     D. bd

13.下列有关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现象,不正确的是()

 A.冷锋过境时,可能会形成大风、强降水天气

 B.暖锋过境后气温逐渐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C.我国江南一带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D.冷锋过境后可能还会形成连续性降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4),回答14---15题

14.下列选项中组成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2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⑥D.②③3④⑥⑦

15.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A.①   B.②     C.⑥D.⑤

16.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则可知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17.下列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B.人工增雨

C.开渠引水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18.下列关于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②冲积扇③黄土高原的黄土

④三角洲⑤沙丘 ⑥武陵源群峰  ⑦风蚀沟谷 ⑧风蚀蘑菇

 A.①②属于流水侵蚀B.④⑦属于流水

C.⑥⑧属于风力侵蚀D.③⑤属于风力沉积

读图5中甲、乙两幅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9---20题

 

19.甲图所示地貌为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   C.冲积扇   D.沙丘

20.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21.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夏季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

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A.自然景观的复杂性B.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2.沿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基本稳定。

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A.生产功能 B.吸收功能   C.平衡功能   D.分解功能

23.读“从内蒙古到新疆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图6),图中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刺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了内蒙古高原的美丽景色。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导致该地区草原严重退化。

据此回答24--25题。

24.高原美丽景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夏季温暖湿润的气候B.肥沃的草原土壤

C.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D.径流丰富的河流

25.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破坏了

A.植被B.气候C.土壤D.地貌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图7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2分)

(2)此时,北京时间是时。

(1分)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地理坐标为()(2分)

  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日,下列地理现象中,会出现的是()(2分)

 A.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短

B.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D.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7.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

名称

AB

CD

(2)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

和力。

(3)由于太阳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大致季北移,季南移。

28.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图9),回答下

列问题。

(每空1分,共13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 ②

③④

(2)①与等压线是向是     关系,其方向是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4)实际近地面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图表示半球的风向,理由是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地,原因是

29.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

(1)在图中画出A、B、C、D四支洋流的流

向(4分)

(2)A洋流的名称是,它对沿海地区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并影响着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2分)

(3)B洋流形成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风,D洋流按性质应为  流。

(2分)

(4)图中E渔场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透射率高,生物光合作用较强

 B.寒暖流交汇

 C.沿海大陆架风浪小,适于海洋生物的生存

D.受寒流和离岸风影响产生的上升流的影响

30.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

(1)一个地区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长

期作用的结果。

图中北部山地的形成主要

是以作用为主,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   作用为主。

(2分)

(2)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高,落差大,河流流速  (快、慢),以   作用为主,多形成V形谷;河流的下游则以    作用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等地貌,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还会形成河口三角洲。

(3分)

(3)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3分)

(4)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

(说出两点)(2分)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C2.B3.A4.C5.D6.D7.A8.C9.C10.C11.A12.B13.D14.A

15.C16.A17.D18.D19.C20.B21.C22.C23.B24.A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1)23°26′S(南回归线)66°34′N-90°N(北极圈以北)

(2)14(3)D(4)AC

27.

(1)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

(2)受热不均地转偏向

(3)直射点周期夏冬

 28.

(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3)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成一夹角北风向向右偏转

(5)NN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9.

(1)呈逆时针方向

(2)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3)东南信寒(4)D

30.

(1)内力外力

(2)快侵蚀堆积

(3)②②公路沿谷地修建,成本低,难度小

(4)沿河流、山谷分布;山区分布少,平原分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