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511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题.doc

2016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能源发电比较稳定的是

A.水能B.地热能

C.风能D.太阳能

2.运用遥感影像分析,难以得到的地理事物变化是

A.沙漠扩展B.湖泊消长

C.冰川消融D.土壤养分变化

3.叠加GIS数据库中的不同图层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需利

用的图层组合是

①居民点②水系③土壤④地形⑤岩层⑥地下水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4.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是

A.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B.转出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

C.增加转入地的就业压力D.欠发达地区企业向发达地区转移

5.“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建设“海绵城市”

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D.增加绿地面积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正式通水。

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A.保障工程供水水质B.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C.改善沿线生态环境D.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7.下图为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未开垦土地所占比例。

北美洲土地开垦比例低的主要原因是

第7题图

A.历史悠久,经济水平高B.地广人稀,多山地丘陵

C.气候寒冷,冰雪冻土广D.技术落后,开垦能力差

8.下图为昆明到南宁的高铁建设规划局部略图。

云桂高铁建成后对南宁城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第8题图

A.导致南宁站的负荷下降B.促进南宁城区将向西北扩展

C.导致南宁南站地位下降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

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图示信息表明

A.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

B.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

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10.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11、12题。

第11、12题图

11.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B.背斜 C.地堑D.地垒

12.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2016年1月20日,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至14℃。

下图为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

完成13、14题。

20日夜间

21日夜间

22日夜间

19日夜间

塑料薄膜

第13、14题图

13.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寒潮来临前,果农为柑橘盖上塑料薄膜(如图),可有效防止冻害,其原理是

A.阻挡大气逆辐射B.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阻挡了地面辐射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

完成15~17题。

第15~17题图

雨林

草原

荒漠

P

针阔落叶林

苔原

永冻层

陆冰

海冰

地质时期

雨林

草原

荒漠

P

苔原

永冻层

陆冰

海冰

近现代

针阔落叶林

15°

28°

55°

82°

12°

32°

77°

81°

15.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草原

D.热带季雨林

16.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

A.热带范围明显扩大

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

C.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

D.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

17.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下图为1980-2010年三类国家平均年人口增长率。

完成18、19题。

第18、19题图

18.关于该时期三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收入国家以“高-高-低”模式为主

B.低收入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转变最快

C.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转变最慢

D.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19.导致三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家庭收入水平差异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C.生育、教育成本的差异D.社会福利社会观念差异

下图为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

完成20、21题。

第20、21题图

20.在该工业地域的形成中,影响较小的要素是

A.煤炭B.交通C.铁矿D.市场

21.该地域工业集聚的突出优点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B.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年)

13日

10日

4日

3日

28日

13日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某一年,到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

完成22、23题。

22.该期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第22、23题图

23.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对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人口关系密切。

下图表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2001-2013年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变化状况。

该区域的几何重心位于(125.507°E,44.110°N)。

完成24、25题。

第24、25题图

200120032005200720092011

125.452

经度

200220042006200820102012(年份)

125.606

125.467

125.482

125.497

125.512

125.527

125.542

125.557

125.572

125.587

125.602

200120032005200720092011

43.963

纬度

200220042006200820102012(年份)

43.968

43.973

43.978

43.983

43.988

43.993

43.998

44.003

44.008

44.012

经济重心

人口重心

24.该城市群

A.经济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B.经济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

C.人口重心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方向移动D.人口重心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方向移动

25.在2001-2013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城市群

A.受多个核心城市影响,经济重心偏离大B.受单一核心城市影响,人口重心偏离小

C.受几何重心制约,人口重心偏离小D.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重心偏离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图例

城市

40°

60°

100°

60°

20°

20°

湖泊

里斯本

小麦带

冰岛

纽芬兰岛

M

渔场

国界

26.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第26题图

(1)冰岛位于板块的边界,其所处的宏观地形是。

(2分)

(2)当气压带、风带(填写“南”或“北”)移时,里斯本受某气压带控制,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2分)

(3)M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其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这种布局既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又能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

(2分)

(4)M国小麦带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导致①②两个小麦带小麦种类差异的自然因素是。

(2分)

(5)简述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略图。

图例

大庆

富锦

城市

河流

哈尔滨

松原

石油

海参崴

长春

省界

国界

沈阳

第27题图

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矛盾。

为此,国家对辽中南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

(1)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其工业结构以型工业为主。

(2分)

(2)大庆发展石油化工主要是考虑接近,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石油化工企业应布局在城市最小风向频率的(填“上”或“下”)风地带。

(2分)

(3)松花江的松原至富锦河段水利开发的主要方向是、。

(2分)

(4)海参崴是俄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