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3284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记字;

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背诵下来。

1.制作字词卡片,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自学字词,熟读诗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猜谜语导入。

(用时:

5分钟)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

月亮)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认读生字“夜”。

1.学生认真倾听老师出示的谜语,边听边欣赏画面,思考谜语内容。

2.小组共同分析谜语内容,交流后回答。

3.齐读课题。

4.认读生字“夜”(指名读、齐读)。

5.区分同音字“夜”、“叶”,并组词,说话。

1.我会背古诗:

《赠汪伦》。

2.比一比,组词。

夜()

叶()

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圈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

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

注意正音,指导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诗文读准、读顺。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1.生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

2.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

注意正音,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5.

(1)一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全班交流正音

3.我会认生字。

连一连。

sīchuá

nɡɡuānɡyí

床夜思疑光

jǔwà

nɡdīɡù

qiá

n

低举望前故

4.我会读词语。

明月举头低头故乡

5.我会读通顺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5分钟)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

小朋友,请你们欣赏这幅图。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

他仰望天上那如霜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

难过、伤心、悲伤……)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感受诗中之情。

4.师:

诗人看着空中的明月,想到了故乡。

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播放乐曲)生:

我想到了亲人。

师:

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

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角色表演: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表演一下这首诗。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1.跟着老师的讲解,静静地欣赏课本上的插图,结合自己搜集的李白的资料,思考作者为什么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根据图意回答问题,注意说具体,说清楚。

3.听老师范读诗文,想想此时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听古诗,谈感受。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我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我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5.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诗。

6.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1)“举头望明月”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兴起()抬起()

(2)“低头思故乡”中“思”的意思是:

想办法()思念()希望()

8.《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1)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明亮的月亮。

(2)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9.我会背诵《静夜思》。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7分钟)

1.认读生字卡,并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2.教师范写。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1.生认读生字卡。

交流正音。

2.生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交流书写应注意的事项。

3.生描红,并展示作品。

10.我会写:

前低乡

 

11.比一比,组词。

乡()故()

香()放()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8分钟)

1.《静夜思》这首诗,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2.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课件出示描写月亮的古诗。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书写下列生字的笔顺:

前:

低:

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夜色

夜色

一个7岁左右的孩子,本身需要大人的呵护,更何况是在漆黑的夜晚,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就要通过他们熟知的事物入手,通过朗读,在他们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12个生字,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制作字词卡片,搜集有关夜景资料。

2课时

1.认识“胆、敢”等1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喜欢朗读诗歌。

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记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制作字词卡片,搜集有月夜的资料。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听听你们背诗,谁能给老师背一首诗,请举手。

(背到《静夜思》时请停下)。

2.你们喜欢这首诗吗?

谁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夜色)你能给大家谈一谈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吗?

3.今天我们就学习《夜色》这篇课文,你们想知道课文中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吗?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

6.认读生字“色”。

1.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问题。

2.学生背诵自己所熟知的古诗。

3.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把自己眼中的夜色说给同桌听,并交流感受。

4.齐读课题。

5.认读生字“色”,并一字组多词。

1.我会背《静夜思》。

2.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

床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疑是霜。

举头____________,

低头____________。

3.我会一字组多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

2.师:

同学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怎么办?

教师巡视指导,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3.师:

一个人学习快乐吗?

你们愿意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吗?

4.汇报交流识字情况。

5.师:

生字我们认识了。

现在,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谁读得通顺,谁读得流畅。

1.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圈生字。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识多的给予小红花奖励。

3.生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全班交流正音。

4.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

(可小组齐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4.认读生字卡。

胆敢往外勇窗乱

偏散原像微

把生字按韵母分类。

胆敢往勇

窗像乱散

ɑnɡ:

ɑn:

三、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听。

提问:

听完后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生初步感知“我”的心情变化。

板书:

害怕——不害怕

你们理解得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

谁还有读不明白的地方?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

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随机点拨。

重点感悟“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引导学生将读书思考同朗读体会相结合。

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总结后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1.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谈谈自己的收获。

2.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把握主线:

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

黑夜中都有哪些美丽景色?

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

3.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

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夜晚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学生欣赏美丽的夜景图片。

6.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胆胆小胆量大胆

勇勇敢勇气勇士

原原来草原高原

微微笑微小微风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胆小——

笑——

8.我会读下面的长句子:

(1)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2)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总结:

其实,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漆黑的夜里,各种动物也会活动,植物也会生长,许多自然景象也是在夜间形成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看见而已。

如果我们常怀热爱自然之心,再黑的夜晚,我们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认真完成作业。

9.背诵《夜色》。

第二课时

1.会写“色、外、看”等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背诵课文,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会写“色、外、看”等7个生字。

会背诵课文,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抽读生字卡片。

2.组织进行组词比赛。

3.揭示课文题目。

1.读生字卡片。

2.进行组词比赛。

10.我会组词。

色()外()

看()晚()

笑()再()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尝试背诵第一小节。

3.小组内轮流背诵。

4.全班指名背诵,其他同学帮忙。

必要时师做指导。

5.同法指导背诵第二小节。

6.各种形式背诵课文,并交流背诵方法和感受。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小组交流读书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内背诵汇报交流。

4.组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尝试背诵。

5.全班交流背诵课文。

11.我会选,我会填。

(填序号)

①勇敢的;

②美丽的;

③明亮的;

④有趣的 

()孩子()花草

()月光()故事

12.背诵课文《夜色》。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书写要点。

2.范写生字。

重点指导:

“色”的第二笔不要写得太长,“外”的第三笔是短“点”,不是长“点”,“晚”第6笔和第10笔不要连起来写成了一笔。

3.引导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4.组织展示。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交流书写要点。

2.认真观察教师范写。

3.自由练习书写。

4.全班展示。

13.我会写。

色外晚再

14.选字填空。

在再()见正()外处

野()到()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齐读全文。

交流:

学完这篇课文,你还会害怕黑夜吗?

为什么?

根据第二小节所描绘的画面,画一幅画。

1.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1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0.端午粽

端午粽

本课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认识“立”“米”“矢”等偏旁。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图文结合,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熟读课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端午节习俗。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

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

2.指名说,接着导入:

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

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什么时候吃呢?

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

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1.生观察粽子的图片,并思考图片上的实物是什么?

2.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全班交流。

3.生齐读课题。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端”、“午”、“粽”。

读不准的生字,其他同学帮忙指正。

5.生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1.听写词语:

中午节日

叶子玉米

2.选择正确的读音。

端(dānduān)

午(wú

wǔ)

粽(zò

nɡzhò

nɡ)

3.我会口头组两个词。

端、

粽、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课件)

4.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课文,生字画“○”,生词画“____”,读不准确的地方,小组内合作完成。

2.生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生词,互相帮忙正音。

3.生自由读课文,组内合作,互读互译,并交流每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4.我会认,我会连。

zǒnɡmǐjiānfēndò

u

米总豆间分

udà

izhījù

nnià

知肉带念据

5.我会补充音节。

总ǒnɡ分f

念ià

n真zh

三、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

(课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

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5.作品展示。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讨论交流:

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交流,并板书:

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理解词语:

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

8.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

1.生认真倾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5.观察田字格中生字“午”、“节”的笔顺和所占的位置,边描红,小组内讨论该注意的问题。

6.展示并交流书写作品。

7.生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组内讨论交流。

8.全班交流:

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9.生朗读以下词语:

箬竹叶糯米枣清香又黏又甜

10.朗读第2自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找出相关句子:

(1)外婆的粽子是用这些材料包成的: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2)煮熟的粽子,清香扑鼻:

外婆……一股清香。

(3)外婆包的粽子味道美极了:

剥开粽叶,……又黏又甜

6.我会读。

端午节一锅粽子

7.我会写下列生字的笔顺。

午:

节:

8.选一选,读一读。

①片②颗③股④个

一()箬竹叶

一()红枣

一()清香

一()粽子

词语模仿秀。

又黏又甜

又又

10.我会填表示颜色的词。

的糯米

的枣

的苹果

的梨

的桃花

的竹叶

11.我会写:

叶米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2.全班交流并评价。

3.作业:

你喜欢吃粽子吗?

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

和同学说一说。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粽子的情形,先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2.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12.生字变魔术。

木(加一笔)—

木(加两笔)—

1.继续识记生字,会写“真、分、豆”三个生字。

2.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会流利朗读课文3、4自然段会写“真、分、豆”三个生字。

1.生字、词卡片、课件。

(师)

2.生字、词卡片、有关屈原的资料。

(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识生字卡片。

2.听写生词。

1.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在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中能快速找到。

2.倾听朗读,全班交流。

13.听写词语:

中午节日叶子玉米

14.我会读:

端午粽总是中间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4)指名回答并板书:

花样多。

(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6)总结:

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善良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1.生先自由读第3自然段,组内交流,再讨论第3自然段的内容,准备全班交流。

2.组内互读第3自然段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