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9717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课下能力提升新人教版必修Word下载.docx

xx年4月14日,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京逝世。

这位被梁启超爱称为“老白鼻”(baby)的小儿子,圆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

1941年梁思礼赴美,在美国本来就读的是综合性的卡尔顿学院,但工业救国的思想,让他改学了工科,进入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学习,进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1949年,梁思礼获博士学位,和五姐梁思懿全家登上了“柯立芝总统号”轮船,驶向了新中国。

梁思礼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

“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里就是饮冰室,梁启超伏案奋笔之所。

他在这里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

梁启超九个子女,各个菁秀,其中三个成了院士。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回国后,他就去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

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在大后方极端困难情况下,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空白。

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曾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

1930年毕业后,回国做考古工作。

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

考古界对龙山文化类型的划分,仍导源于梁思永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创见。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他们又都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

”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提到梁家满门俊秀时说,“外公梁启超真可以含笑九泉了。

梁启超的曾孙梁鉴说:

“梁家比较自由,关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选择。

”这与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分不开。

他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们。

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女儿兴趣不大,他便写信道:

“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

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梁家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几十年来,梁家的凝聚力始终很强。

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年龄最大,谁就是家里的“头”,经过民主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家中一切重大事件都由他最终拍板决定。

梁从诫曾是历史学家、出版社编辑。

1993年,梁从诫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的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成立后,他辞掉了公职,抛弃了待遇,先后开展了保护川西洪雅天然林、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藏羚羊等工作,并参与可可西里地区的反盗猎行动。

梁从诫之子梁鉴说,“梁家几代人,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良知,有‘士风’。

”对孩子品行的要求上,梁家的教育更倾向于传统的中国士人。

(选自xx年4月26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作者:

杨洋)

相关链接

①1974年,50岁的梁思礼从北京下放到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分配他当“猪倌”。

生性乐观的他,养起猪来也别有一番意趣。

每天梁思礼戴上套袖,穿上围裙,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干得高高兴兴。

梁思礼喂养的猪一听见他“啰啰啰”端来猪食的呼唤,都争抢着扒上圈墙。

看着肥头大耳、干干净净的“八戒”军团,梁思礼很有成就感,还特地和它们合影留念。

(节选自《科学导报》xx年3月11日)

②为提高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专家梁思礼和他的同事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计算,完成了关机方程和导引方程的推导,从而有可能用一个中速度、小容量的箭上计算机完成大型运载火箭的高精度复杂运算。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怀着工业救国的思想,梁思礼进入普渡大学学习工科,并获得博士学位。

后来,他和同事们完成了关机方程和导引方程的推导,提高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

B.梁思成毕业后,选择了东北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系。

后来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空白。

C.梁思永的考古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

梁思永半个多世纪以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划分,考古界还在延用。

D.梁启超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们,让他们自由发展,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女儿兴趣不大,父亲就写信表示顺从女儿的意愿。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

A.梁启超注重言传身教,经常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深受其影响。

虽然梁思礼国学功底最弱,但父亲的“爱国”一课他不曾落下半节。

B.梁家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家里的凝聚力始终很强。

几十年来,家里的事情都是经过民主协商,少数服从多数,最后由家里年龄最大的人决定。

C.梁从诫继承了梁家的优良家风,辞掉了公职,抛弃了待遇,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的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还参与了可可西里地区的反盗猎行动等。

D.十年浩劫,拥有一颗爱国心的梁思礼没能幸免于难。

在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养猪的他仍然能够找到生活中的乐趣,甚至还和他的“八戒”军团合影留念。

E.梁氏的子孙们拥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梁思礼、梁思成、梁从诫等的生活经历证明梁家人没有辜负梁启超的期望。

8.

作为人物传记,文章多次引用梁家人的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分)

答:

 

 

三、语言运用(13分)

9.下列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倾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4分)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

游欧归来他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思想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

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

民主与科学;

精神解放,思想自由。

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

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了中国;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

一张百圆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__①__。

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的价值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__②__,就像同样是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

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

__③__,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

11.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一组以“一个成熟的人”开头的排比句。

(4分)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恼当作一阵清风一刮而过;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善于把痛苦的痕迹演变成前进的轨道。

课下能力提升(九)

1.解析:

选D 启发:

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启迪:

开导,启发。

偶尔:

着眼于数量,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

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然”相对。

精悍:

一是指人精明能干,二是指文笔等精练犀利。

精明:

精细明察,机警聪明。

“精悍”比“精明”多了一层“勇猛、能干”的意思。

2.解析:

选D 起承转合:

写作中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也用以比喻固定死板的形式,但不能用来形容讲话。

A项,左右顾盼:

临事犹豫不决或仔细观察。

B项,博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C项,短小精悍:

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3.解析:

选A B项,成分残缺,“开发”后加“新模式”;

C项,句式杂糅,删去“据”或“显示”;

D项,搭配不当,“塑造”和“类型”“过程”不搭配。

4.解析:

选D D项是含蓄的抒情,A、B、C三项都是直接抒情。

5.解析:

选A 梁启超的两句话,前者表现谦逊,后者表现自负,据此排除B、D;

依据陈述对象的前后一致,排除C。

6.解析:

选B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建立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且填补中国建筑史研究空白的是他完成的《中国建筑史》。

7.解析:

选DE A项,混淆是非,梁启超逝世时,梁思礼还不到五岁,所以说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小,但精神却通过兄长和姐姐传给了他;

B项,由家里年龄最大的“头”拍板决定的是“家中一切重大事件”,扩大范围;

C项,“自然之友”成立后,梁从诫才“辞掉了公职,抛弃了待遇”。

8.答案:

①文章引用梁家人的话写梁家的人和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②贯穿起文章的各个部分,使文章结构严谨。

如引用梁启超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一句话,引出后文对梁家三院士的记述,引用梁鉴的话“梁家比较自由,关心孩子,又不干涉孩子的选择”转入写梁家的教育风格。

最后引用梁鉴的话“梁家几代人,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良知,有‘士风’”是对文章的总结。

③有助于读者真切、深刻地了解梁家人所具有的“士风”优良家风,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④突出文章的主题。

提示梁家人有士风之因。

9.答案:

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10.答案:

①就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价值 ②位置决定价值 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11.答案:

一个成熟的人并非没有脆弱,只不过他善于把脆弱当作一缕青烟一吹而散;

一个成熟的人并非没有畏惧,只不过他善于把畏惧化作信心的砝码;

一个成熟的人并非没有失败,只不过他善于把失败的压力演变成前进的动力。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9课说“木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预习提示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强调理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

而全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说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暗示性的特征。

对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很有启发。

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

(1)抓住重点读书。

这篇课文引用了不少诗篇,疏通这些诗句的涵义,固然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但不能把这作为重点。

阅读本文仍然应当强化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在理解每个段落乃至每个层次的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进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中心。

(2)学以致用读书。

课文通过对“木”“木叶”“落木”等词语的概念及其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象意义的分析,生动地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丰富的暗示性的特征。

加深对诗歌语言这一特征的理解,很有助于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应当运用作者提示的方法,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多进行诗歌鉴赏的练习。

(3)探究提问读书。

“木”“木叶”“落木”“树”“树叶”“落叶”,这都是我们天天见到的词语,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其中有什么学问。

但是,作者不囿于俗见,从中发现一连串的问题。

为什么诗家们都爱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为什么诗歌中只见到“树”或“叶”而不见“树叶”?

为什么明明是描写“落叶”,诗人们却偏偏要写成“落木”?

作者顺着这些问题深入探索,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团。

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是很好的启示。

课文解读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出自《九歌·

湘夫人》,全诗抒写湘君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湘君来到湘江边与湘夫人约会,但湘夫人却只降临在江北的沙洲之上,湘君远远望去,却不能相会,心中愁苦万分。

此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湘君“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南朝诗人。

此两句烘托秋月初升之境,营造了一种孤独凄楚的氛围。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南朝诗人。

此诗刻画了节义之士顶天立地的形象。

这是诗开篇的景物描写,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下面节士内心的慷慨之情。

浦,水边;

歇,在这里是“萦绕”的意思。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原为南朝梁大臣,梁为西魏所灭,王褒被俘北去,途中作《渡河北》一诗。

开头这两句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对南国无限思念的感情。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一段,开门见山,径奔主题。

作者列举读者习见的古代著名诗文为例说明一个现象:

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那么,“木叶”有什么诗意,为什么会受到诗人们的钟爱呢?

读完本段,读者自然会带着这样的问题,饶有兴致地随着作者继续深入探讨。

]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诗句大意是:

橘,这天地间美好的树呀,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后皇,皇天后土,这是对天地的尊称。

徕,通“来”,句中助词。

服,习惯、适应。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汉代诗人。

诗通过描写山中的艰苦危险,劝隐士放弃山林隐居生活。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选自汉《古诗十九首》,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华滋,茂盛的花朵。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作者通过对“木”字的释义引出诗歌语言中又一个奇特的现象:

“木”的意义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却大量地运用“木叶”一词,少有“树叶”一词。

这是为什么?

由此,作者把探究推进一层。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萧纲,即南朝梁简文帝,宫体诗人。

“鸟飞得”,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得,得意,满足。

另说是“鸟飞碍”,指树叶茂密,鸟飞受到阻碍。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后面的句子是: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华,花。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

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柳恽,南朝诗人。

此诗描写江南女子对远在北国边境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诗写思妇由眼前所见江南秋天之景而遥想塞北寒秋之景。

捣衣,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亭皋,水边平地。

陇首,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沈佺期,初唐诗人。

此诗写闺妇对远行戍边的丈夫的思念。

所引诗句大意是: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

丈夫戍守辽阳十年,她日夜怀想思念。

砧,捣衣用的石头。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作者顺着“树叶”“木叶”的思路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语言现象:

古代诗人不仅常常单用一个“树”字,而且凡是在该用“树叶”一词之时也常常化繁为简,只单用一个“叶”字,而用“木叶”一词之时却反过来避简就繁,一字不省,于是作者进一步发问:

为什么在古代诗歌中“树”与“叶”竟然不连用呢?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

“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庾信,南北朝文学家,原为南朝梁臣,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

历仕西魏、北周。

此赋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

所引诗句借景物描写形容梁朝军队溃败的情景。

“涔阳”,江岸名,今湖南澧县有涔阳浦。

极浦:

遥远的水边。

涔,cé

n。

《九歌·

湘君》:

“望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作者继续探索又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古典诗歌中不仅不用“树叶”,而用“木叶”,而且还不用“落叶”,而用“落木”。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第二段,作者通过对古代大量诗歌语言的分析,发现一条规律,即明明是描写“树叶”,却偏偏用“木叶”,明明是描写“落叶”,却偏偏用“落木”。

作者说这是前人在诗歌语言上的创造。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造?

其中的创意又表现在哪里呢?

读到这里,自然又会激起继续探讨的兴致。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

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

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由对现象的分析深入到对本质的探讨。

作者分析“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一个“木”字。

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

原来诗歌是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树叶”“落叶”虽然概念准确,合符逻辑,但是无助于形象的创造;

“木叶”“落木”虽然从概念上看违背了逻辑,但是却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那么,这个“木”字是怎样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又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岂不大可思索吗?

”读者不由又期待阅读下文。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①”了。

(①万应锭:

中药名称,指一种万能药。

锭,锭药。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①,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①黄庭坚:

北宋诗人。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南朝诗人。

柳恽是吴均的朋友,他在远赴边塞之时赠吴均诗三首,吴均写了此诗作为酬答。

所引诗句描写了一幅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边地秋天的肃杀气氛,暗示友人行旅的艰险。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魏晋建安时诗人。

此诗塑造了一位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诗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发端,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自己内心的愤恨不平。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

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①”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