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9533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Word格式.docx

  2、进行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活动引入,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

(从面到点)

  

(1)认识几分之一:

平均分——分母的意义——几分之一的意义——揭示课题。

  

(2)认识1/2:

不同的图形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利用学生资源(动手操作)比较分数的大小。

  4、在生活中找分数,让学生体验分数________与生活。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

(新课标指出: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最熟悉的分苹果出发,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1、创设情境,聪聪和明明分6个苹果,怎么分?

  生1:

……

  2、师:

这两种分法哪种最特别?

为什么?

(特出“平均分”)板书

  3、如果两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

  生:

每人一个

  4、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俩人,能平均分吗?

怎么分?

  5、学生以圆为例动手操作,折出一样大,也就是平均分。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教学几分之一(大量感知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的基础上再揭示分数,目的:

传授程度减少,让学生自主探究)

  1、请选择信封里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了解情况)

  2、反馈: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给它们编号。

1/2有3个,1/3、1/4、1/8、1/6、1/16、1/32各一个,不平均分的2个)

  师:

这些图形是不是平均分的?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能平均分。

为什么认为这些是平均分的?

(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

  3、观察一下这些平均分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

(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2)把()平均分成()……

  4、(根据第3问灵活提问,全部或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

(如: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n份,涂出了其中的一份)

  5、师:

(拿出一个图形)这个图形整个用1来表示,那么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这一份用什么数来表示?

(如果生说不出师自己说)认识1/2、1/3、1/4……(在此插入书写方法)在图形下板书各种几分之一,教读法

  6、师:

为什么这一份用1/2,那一分却用1/4呢?

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它平均分成2份,它平均分成4份

  7、揭题:

象这些1/2、1/3、1/8……我们都叫它为分数(板书:

分数)

  8、举例:

1/4就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的1/4。

  空白部分还有几个1/4?

  8、练习:

(判断题)

  三、教学1/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师把学生作品用1/2表示的图往下拉)我们来看这几个作品,都用分数1/2表示,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相同的分数1/2表示呢?

  小结:

(能用1/2表示的这些图的共同点)把()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空白部分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3、(再次强调意义)1/2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选择一个分数说一说意义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拿出1/2和1/32的两个同样图形)我们来看这两个图形,涂色部分用1/2表示,那个涂色部分用1/32表示的是这一块,(可以剪下比一比)哪个大?

为什么呀?

  (1/2表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平均分成32份的一份大)

  板书:

1/21/32

  2、猜想:

1/2、1/8和1/32的大小

1/21/81/32

  3、自由选择两个分数比一比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4、说一个更小的分数。

  五、生活中的分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看到这些东西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A、用什么分数表示想到几分之一?

  B、拓展练习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同时《新课标》还指出:

“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去早餐店买食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

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一)激趣导入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询问了学生早上吃早餐的情况,学生们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都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从而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学习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

围绕教学重点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1)创设买早餐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

然后让学生探讨“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从而突破重点。

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习。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

一种是把0.5元和0.7元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

提问:

摆竖式时为什么角与角,元与元对齐?

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

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

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

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

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三)练习巩固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知识练习:

完成课本P105页1题。

2、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课本P105页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谈学习收获,促使学生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的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专题研究而设计的。

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

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二、说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练习为依托,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巩固练习,把本年级的研究结果——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针对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一些有趣味、有时代科气息的练习,但实际并没有改变知识内容和结构。

下面我对本节课知识点做了简单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先是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开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接着是由浅入深的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又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打好基础。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巩固练习的同时,我把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培养计算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加强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会成功的快乐。

  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难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从素质教育着眼点来看,要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去学。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谈话激趣、回忆交流、讨论归纳、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循循诱导,让学生在比赛、游戏、练习、合作中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

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

想一想。

学生可能会根据教材说学习新知。

是啊,从课本的内容看这节我们要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法,但是老师想让大家看看最近几次的作业,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但是老师想问问:

这几天我们学的知识,你们都熟练了吗?

作业得怎么样?

(可以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引导学生说一些学生还不太懂,应该再练习。

……那就巩固复习一下,使我们计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计算的准确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吗?

师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二)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1、回忆交流

好,那回忆一下,我们这几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对,这段时间我们就是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每天学习都一样吗?

  请学生想一想都学了哪几种情况的乘法,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在全班上说一说。

  2、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你会计算这几种乘法题吗?

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组内互相说说,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

师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方法。

  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不错,虽然有些还说不完整,但已有一些进步了。

  师生一起来说算法,并理解算理。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计算、探究、讨论、比较等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三、说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例3、例4时,让学生通过自学,根据问题层层深入探究,归纳和判断,得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计算、观察、发现的方法:

在讲解计算法则时,让学生自己算,自己发现。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合作学习的方法:

<

课程标准>

>

引导下的学习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做习题的时候,让学生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1、铺垫迁移,生成问题

  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列竖式计算,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以去商店买商品为话题,让学生谈买东西、花钱、算帐等生活的`事情,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打下伏笔。

  2、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探究,明确思路

  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自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小组学生集体智慧。

  3、巧编练习,逐步优化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创造者。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

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算法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

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

  邮递员送信,既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又及时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有了认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新知的环节中,又利用刚才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发现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________于生活。

  在学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过程中,第一个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

”算式是300×

10=3000,60×

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

”300×

30=9000,60×

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

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在应用方法的巩固练习中,分四个层次:

第一个练习是改错题,有多添加0的,有少添加0的,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