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案济南的冬天供参考.docx
《部编版教案济南的冬天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教案济南的冬天供参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教案济南的冬天供参考
2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安适、慈善、贮蓄、澄清、空灵”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泉城”济南。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济南冬天之美。
4.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品味文中的遣词造句,感悟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过程与方法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识作者老舍,了解“泉城”济南。
2.播放朗读音频,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及重音。
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结合第一课学过的知识,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中使用的各种描写手法。
4.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对济南的感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
1.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写景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肃穆,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尤其如此。
可是,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中部的济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冬天是美的,而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有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
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的、充满想象的美的享受。
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使作品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韵味。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北京人,满族。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背景资料
老舍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选自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3.知识链接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侧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明显流露出作者情感。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济南(jǐ)伦敦(lún dūn)
髻(jì)贮蓄(zhù xù)
着落(zhuó)肌肤(jī)
宽敞(chǎng)镶(xiāng)
水藻(zǎo)澄清(chéng)
地毯(tǎn)
(2)词语释义
响晴:
晴朗无云。
温晴:
温暖晴朗。
设若:
假如。
安适:
安静而舒适。
着落: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秀气:
清秀。
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水墨画:
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贮蓄:
储存,积聚。
澄清:
清亮。
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蓝汪汪:
形容蓝得发亮。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
(3)词语辨析
“宽敞”和“宽广”两个词都表示“范围大”的意思。
“宽敞”侧重指立体空间,多形容院子、房屋等,适用范围较小。
“宽广”侧重指平面面积,可形容土地、水面、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形容领域、胸怀、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答案示例:
“总—分—总”。
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首先,全文布局精心,层次井然。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其中“温晴”是一个关键词,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对济南的总体观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6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话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2.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答案示例:
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点是“温晴”。
“温”,是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晴”,则是相对于“阴”而言,不仅是指天气的晴朗,而且有色彩,鲜明而不单调。
作者写了济南四周的小山,写了雪景,写了济南的水,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3.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
各有什么特点?
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
①阳光照耀下的山:
舒适、温暖。
②白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气。
③城外的远山:
素淡雅致、安适宁静。
④济南的冬水:
暖、绿、清亮。
4.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答案示例:
山和水是济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①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城中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泉池,有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和大明湖。
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赞美济南的自然风光。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写出济南群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这些属于泰山余脉的小山或点缀城中,或环绕城外,不仅涵养了济南的泉水,也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自然段用什么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有何好处?
答案示例: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赞赏它是个“宝地”。
2.第4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秀美。
3.第5自然段是怎样描写城外远山的?
答案示例: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三笔两笔就勾画出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4.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
“不结冰”“冒着点儿热气”,有“绿萍”——水的暖。
有“水藻”,水藻绿得像拿出了“终年贮蓄的绿色”——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水边有“垂柳”,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水的清、亮。
5.怎样理解最后一段里“这块水晶”的比喻?
答案示例: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视线由下而上进行仰视,同时展开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
文章开篇将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
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接着有写水色,处处渗透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济南冬天总的特征是什么?
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
温晴。
选取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
暖、绿、清亮。
二、新课导入
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的秋天》里写道: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儿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泉城,去感受它的冬境之美。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
答案示例:
(l)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成是“看护者”,将小山表现得十分可爱而又充满温情。
(2)用人们的感受: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以及人们对于春天明天就会到来的幻想,不仅描绘了神态,更突出了心理活动。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答案示例: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绿与雪的洁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赋予雪后的山和雪以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了雪娇俏的情态。
3.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答案示例:
(1)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人们的感觉印证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覆盖下的矮松的秀美情态。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日山景充满了动态的美感。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
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
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
练习三参考答案:
1.“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做人,它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