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习了民族关系,学生对民族和民族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高一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时事关注度高,乐于思考,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还不够扎实,仍缺乏深刻的理论认识,因此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整理资料,设计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本课,搜集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及风俗习惯等具体资料。
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上课
导入新课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板书)
展示民族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示意图
探究如下问题:
1、你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吗?
2、法律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哪些自治权?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中国行政区划图,设计问题:
你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吗?
名称
成立时间
首府驻地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1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3.15
南宁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
银川市
西藏自治区
1965.9.1
拉萨市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1)含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如何认识其自治机关呢?
(探究)
展示行政区划,问题探究:
这些自治地方通过什么组织进行自治呢?
这些组织和一般国家机关是否一样?
结论: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及自治权的含义、内容
(1)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2)含义: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3)内容: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展示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1: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
如: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
《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
材料2: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
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
材料3:
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
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材料4: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
到2003年底,西藏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011所,教学点2020个,在校学生达45.34万人,小学入学率达91.8%;
文盲率下降至30%以下。
1985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内地21个省市建立了西藏班(校),为西藏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近万人。
展示表格:
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比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
原因: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探究:
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和联系?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
同
点
目的
制度
权限
范围
相同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板书)
展示文字材料,让学生思考分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组成了同甘共苦、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西藏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百年来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领土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面临被瓜分、肢解的厄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人民经过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民族区域自治,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西藏走上了与全国同步发展的轨道。
历史事实说明,没有国家的统一、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就没有西藏社会的新生和跨越式发展;
同样,没有西藏的繁荣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和西藏地方自治的有机结合,使得西藏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国家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材料2:
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6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7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
此外,还有一批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包含图片(多媒体展示孔繁森事迹)
材料4: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建设。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投资分别完成43项和62项重大工程。
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
总结得到: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本课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教师点评:
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结合这些问题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展示行政区划地图)
那么其中我国有几个自治区呢?
为什么要设行政区划啊?
你了解它们多少知识啊?
教师总结: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入下面知识点。
教师帮助分析:
其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基础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要区别是聚居而不是居住。
教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
教师进一步说明:
这些自治机关,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并思考:
怎么认识“自治权”呢?
那么该如何理解“自治权”是它的核心内容呢?
下面我们看有关材料。
教师提示:
关于我国的许多政策,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不一样呢?
教师问: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也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原因何在?
大家考虑一下:
教育方面,是不是也有不同呢?
教师补充:
除此之外,还享有其他的自治权等。
那么大家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自治呢?
其原因有哪些?
提示:
我们以前还学过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这两种自治是一回事吗?
试加以比较。
事实证明,我国的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也有它无比的优越性,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材料,看看这一制度有哪些优越性呢?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要坚持和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提升:
本节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法制化进程的示意图,认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过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并且带动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思考。
学生借助所学地理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聚居与居住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自治制度。
学生思考并积极讨论,问题不难找到答案。
学生从教材上找到答案,并展开讨论。
学生利用所给材料积极探究思考。
学生分析这段材料,认识到这是立法自治权。
学生思考讨论得到:
因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享有变通执行权。
学生得到: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享有经济自治权。
学生自然得出:
少数民族享有文化管理权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找出多方面原因。
学生结合以前所学内容,相互探讨,辩论,选出代表填写这个表格。
一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二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利
三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学生畅谈对这一政治制度的认识,升华感情,知行统一,实现教育的目的。
让学生集中精力,关注课堂。
并展开讨论,快速找到答案,使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学科交叉,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政治课的问题,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
学习知识,首先需要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概念,这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
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动脑思考,并结合前面所学政府和人大的知识,去实现对新授知识的认知。
温故而知新。
通过鲜活生动的材料让学生感受知识,增强他们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达到一定的目的。
借助情景和生动的图片,从思想上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自治权的积极作用。
研读材料,会分析其中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比较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更突出,而且这也是考试的要点之一。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借助真实的材料让学生感受自治的无比优越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并坚持党的民族自治的方针政策,更能身体力行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后的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课后练习
1、选择题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多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实现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以坚定的足迹,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C )
①自治区 ②自治州 ③自治县 ④自治乡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A )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3.2010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3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C )
A.坚持民族平等
B.民族独立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D.各民族各自当家作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这表现在( A )
①历史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③长期斗争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④我国的民族差别已经消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严重暴力犯罪,给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都带来了灾难,其煽动者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阻挠新疆发展、危害祖国统一。
要挫败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图谋,就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A )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进民族自治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D.促进民族平等
6.2010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6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民族自治地方等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7.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表述正确的是(B)
A.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
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这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
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
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请思考: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②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毕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2.2010年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51周年纪念日。
西藏自治区民主改革50多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认真履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人民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此外,自治区还依《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了许多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保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
西藏自治区是怎样贯彻我国民族政策的?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这个政策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西藏自治区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认真履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表明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坚持了国家统一这个前提。
②西藏自治区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表明这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引领学生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多媒体板书设计合理,注重系统直观清晰,把内容主干知识书写。
学生活动:
大部分学生能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分组讨论合理,探究成果明显。
不足之处:
个别知识点前后衔接不够自然,缺少必要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