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647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合唱课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

(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家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习一些音乐鉴赏知识,学会聆听,我们就会成为听懂音乐的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激发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找学习动力。

刺激学习方向。

(二)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第二自然段。

2、师生回忆所学知识: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

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常用的“形式要素”有:

节奏、

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3、依据教材上所示例运用讲授法着重讲解节奏、力度和速度。

节奏:

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

(所用示例见教材第八页)力度:

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

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为今后学习鉴赏音乐奠定知识基础

四、鉴赏《草原牧歌》(三)第一次聆听《草原牧歌》(完整聆听)

提问:

1、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

(讨论后小结出:

节奏?

?

2、独奏乐器是什么?

(琵琶)讲“琵琶协奏曲”3、音乐情绪怎样?

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

(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

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4、节奏等形式要素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

(四)对比、聆听《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和第二主题音乐

1、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

师:

给节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乐音,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就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2、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

3、介绍几个蒙古舞蹈动作(或观看蒙古族舞蹈)

(1)掌形和提、压腕。

(2)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提、压腕动作。

感受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和旋律、调式等要素的艺术功效。

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五、拓展(五)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

通过作题,学生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一、《第六(悲怆)交响曲》二、《长江之歌》[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回顾第一课内容,转入本课教学

1、课前播放《草原放牧》的音乐。

2、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

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

让学生回答。

3、提问法复习音乐的形式要素。

通过“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系统化的掌握,为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新课《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1、用“讲授法”简介作者、背景。

2、用“视唱法”熟记主部主题。

3、完整地欣赏作品

(1)提出问题:

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

(2)欣赏音乐,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

1、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熟记主题可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培养了音乐的记忆力。

3、欣赏中依据教材分析,做适当提示,促使完成音乐语言在内心的释读。

对比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画出旋律线,与《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进行比较,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

(《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上节课已一画过。

3、标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一、二主题的节奏,拍击节奏,与《草原放牧》的节奏进行比较,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4、复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二主题。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江之歌》1、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介绍。

2、让学生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作品欣赏

(1)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2)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3)复听歌曲

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

一、1、2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二、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乐曲,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拓展思考、完成拓展与探究的1,3,5题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让学生自己把课上分析、讨论的结果填入书上相应

的表格里。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第五题,采用提问的形式完成。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拓展与探究的第一、第三,旨在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本身。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第五题,旨在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欣赏音乐的方法,并且从理论上知道一些欣赏音乐的基本常识。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三、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

“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教学重点]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

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

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1、《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

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2、《刨洋芋》这首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

在表现主题时用叙事的口吻,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整首歌曲在写实的基础上含蓄地表露了劳动者——也是歌唱者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借景抒情的一首佳作。

3、《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

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

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

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播放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营造民歌氛围一、导入师生唱西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片段。

1、刚才听到的歌曲曲名是什吗?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2、会唱的同学跟老师一起领唱,合唱部分在老师的指挥下全体合唱。

〔会唱的多唱,不会唱的也能唱。

3、导入新课。

1、从熟悉的民歌入手,冗余度高,提高学习兴趣。

2、心情愉悦的情感交流,用歌声活跃课堂,让学生感受激情和爱。

“先声夺人”活跃课堂气氛。

3、全体参与,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到歌唱基础好的学生,师生平等、人人平等。

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以测试的方式在教材的“拓展与探究”的第4题的地图上找出西北五省的地理位置。

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欣赏陕西民歌《脚夫调》引导学生总结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1、学生找五省位置,并用“晋、陕、宁、甘、青”等简称填写在相应位置。

2、用谈话法、讨论法回答:

西北的自然风貌、生产方式,以及西北人的语言、性格特征。

1、集体朗诵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借景抒情〕。

2、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聆听歌曲:

⑴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大)⑵了什么演唱方法?

(假声)⑶节奏怎样?

(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

)《上去高师: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声誉极高、流传甚广的“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属山歌的一种。

1、朗诵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第一次聆听歌曲:

歌曲有几句?

(四句)3、跟唱歌曲两遍:

(用方言)找出句与句之间相同的地方。

(第一第二句:

头相同,尾不同;

第二第四句:

尾同头不同)1、“脚夫”、“婆姨”是什么意思?

(“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

脚夫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

)2、边听边思考:

⑴有几句?

〔上下两句〕⑵音乐情绪怎样?

(第一句上行,第二句下行)师: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

出示测试题:

1、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节奏怎样?

〔高亢悠长,起伏大;

节奏自由、舒展。

〕2、表现了西北人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3、歌曲内容大都表现什么阶层的生活?

〔平民生活。

〕4、师:

民歌中对家园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感情质朴,自然真切,反映大众情感,平民色彩浓厚。

1、运用知识复现法,通过做题,让学生明白,地理环境影响人的性格、生产方式、语言,这一切都与民歌的风格形成有关。

2、渗透民族文化意识,为下一步做铺垫。

1、通过朗诵引导发现:

原生性民歌衬词

【篇二:

合唱队教案】

合唱课教案

鞍山市第十三中学

音乐组

翟娜

教案

(一)

教学内容

1、介绍合唱艺术的意义:

合唱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声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

选拔队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

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

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

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

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

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

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

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

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

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分别用“啊、唔、姆”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三)请同学单独演唱,根据其演唱的情况选拔队员,并确定其声部。

教案

(二)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唱团?

了解声部的划分。

避免学生觉得低声部是唱得不好或声音条件不好的学生加入的。

按照上一课的理论要求进行发声练习。

粗排二声部合唱《青春舞曲》

让学生了解合唱团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道各个声部在合唱队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声部平等的地位。

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分声部粗排《青春舞曲》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什么是合唱团

1、什么是合唱团?

来划分的。

2、声部的划分

女高音——soprano男高音——tenore

女低音——alto男低音——basso

3、声部介绍

(1)、女高音声部处于歌唱的顶端,音域高,音色明亮。

它在合唱团里的作用主要演唱作品主旋律。

女高音声部内部还可分为两个声音小组,嗓音教高的歌唱群体为第一女高音组或声部,其余的为第二女高音组。

(2)、女低音声部的声音低、厚、饱满。

在女声二部合唱中,女低音常常起第二声部或低音衬腔的作用。

女低音声部也可分为第一和第二组或声部。

(3)、男高音声部的声音特点是多变、轻巧、坚定而有力。

男高音在合唱团中经常起主导声部的作用,单独或与女高音一起演唱旋律。

同女高音一样,在分唱时,更轻巧的嗓子为第一男高音组或声部,其余的为第二男高音组或声部。

(4)、男低音声部通常是合唱的基础,特点是浑厚有力。

有时(尤其是在男声二部合唱中)男低音声部起第二声部的作用。

在分唱时,更轻巧的嗓子为第一男低音组或声部,余者为第二男低音组或声部。

(二)、粗排《青春舞曲》

1、分声部教唱乐谱。

2、学唱歌词。

【篇三:

合唱教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合唱教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

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内容:

采用欣赏、讲授与学生体验的方式进行授课

一、欣赏经典合唱曲

1、《抚摸大海》——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

2、人声合唱《野蜂飞舞》

3、久石让800人大合唱《天空之城》

二、合唱的姿势训练

1、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

2、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三、歌唱的呼吸训练

(一)给学生讲述歌唱时气息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如何保持。

(二)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

(三)具体方法如下:

1、慢吸慢呼(解决气流平稳)

(1)吸气—保持—“嘶”慢呼—剩下的气快速“嘶”出

(2)腹腔鼓起来,两手放在腹肌感受

2、快吸慢呼(腹腔鼓起身体不要僵)

3、快吸慢呼(合唱中运用最多)

4、快吸快呼(防止抬肩膀,防止挺胸,吸气时不要出声)

四、发声训练

为学生讲述歌唱的声音位置,引导学生体验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学生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1、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2、分别用“姆、唔”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感受头腔共鸣。

五、课堂小结

在学生的练习中结束本堂课。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