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159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docx

人社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

人社局2018—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

人社局2018—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及未来五年展望

2018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2018年-2018年主要工作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五年来,全市累计实现新增就业1269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4.25%逐年下降至3.64%,提前实现全市“提前八年奔小康”确定的目标。

一是创新就业创业政策体系。

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XX市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促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十条政策意见》等,呈现出含金量高、覆盖面广、创新点多“三大”特点。

二是积极实施援企稳岗工作。

为应对金融危机,2018—2018年连续三年实施了“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9166万元,援企稳岗工作成效明显;今年,为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我局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援企政策,截止今年9月,共为企业减负4965万元。

三是积极帮扶重点群体就业。

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基本消化因企业改制等导致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通过开展专场招聘、“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招聘等工作,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通过摸底建档,结对帮扶,托底安置等措施,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50%以上的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四是大培训格局基本形成。

大力整合各类社会培训资源,已认定的31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市产业急需的工种职业技能培训。

近五年来,我市共培养新技师0.22万人,培训高级工1.72万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3.9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3.2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5.31万人,落实各项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2684.54万元。

坚持创业带就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2018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了创建省级、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迅速建立起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目标考核五大体系。

2018年率先在全省将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同时又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贴息工作,2018年6月启动了小额担保贷款“整贷直发”工作,五年来累计审核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亿多元,其中2018年1.08亿元;扶持6500人创办经济实体,共建成大学生、再就业、农民工、科技、民营创业园21个,吸纳企业914户,带动就业4756人,累计创业培训1.7万人;实施“千人创业扶持计划”,2018-2018年间共帮扶758户初创型小微企业,一大批创业者深切感受到创业服务的“零距离”;创新创业宣传方式,通过“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搭建、首届创业成果展举办、开展XX市十大青年创业之星评选、创新创意大赛、开辟“创业富民”宣传片、编制《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政策汇编》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激情。

2018年至2018年就业再就业情况一览表年份就业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失业率2018年188379035128342018年20927873811684.32018年21438878019503.92018年318821006628773.612018年274151199124983.65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围绕城乡统筹、扩面提标,我市注重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建设,重大社保政策不断出台。

一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聘用的人员;新农保率先列入全国试点,2018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元月份正式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全面实施被征地养老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机制,到2018年底,符合保障条件的被征地农民60590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参保率达96%;妥善解决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老年零时工、家属工等困难群体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区部分老人生活津贴制度;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大幅提升,连续8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累计人均月增加养老金588元,我市企业月人均养老金已从2018年末的597元提高到2018年的1435元;XX在全省率先实施户籍迁入异地的XX市离退休人员可以不用支付任何手续费用,在迁入地免费领取养老金。

二是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群体待遇。

在全省较早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非从业居民、无收入的老年居民、在校学生和儿童纳入参保范围;今年以来,又积极筹划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将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使得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18年将普济圩农场医保纳入我市统筹管理,妥善处理了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医疗费用结算最高限额,增加了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下调了部分检查项目及乙类药品个人支付比例,对治疗罕见病报销给予政策倾斜,实行了病种定额付费,扩大了医保个人账户使用渠道;今年出台《关于我市罕见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处理办法》,实降低本事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的罕见病患者医疗负担,妥善解决其医疗费用问题。

三是完善工伤保险政策。

通过在社保、地税、城建等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建筑施工等行业农民工参保;实施了老工伤纳入基金统筹管理工作,将全市老工伤人员及供养亲属17277人纳入了基金统筹管理。

四是失业和生育保险平稳推进。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适当提高了失业金标准;扩大失业金支付范围,加强困难企业转岗技能培训;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适时提高了报销比例。

五是加强扩面征缴与基金监管。

在推进制度建设的同时,我市大力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等YYY,加强稽查稽核和劳动监察执法工作,推动扩面征缴;大力加强基金监管,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全覆盖,医保基金较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基金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2018—2018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数情况表内容时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征缴数参保人数征缴数参保人数征缴数参保人数征缴数参保人数征缴数2018年18.215387423.22155714545211.0415377.439512018年19.716434324.32248014.33598811.816658.5111572018年20.587189925.526071314.14701913.07194210.2613402018年21.697421625.853114214.16849314.48287911.3919772018年22.65532426.82307614.5808715.2325912.11409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创新人事人才工作。

围绕工业立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落实人才工作政策,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现。

一是制定《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XX市“115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人才工作政策,为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建设总投资达1.9亿元的人才公寓项目,预计2018年工程主体完工,2018年9月交付使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共为137名申购人发放补贴420多万元。

三是开辟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

率先实行网上培训,缓解专业技术人才工学矛盾;关注技术前沿,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发展所急需,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建成了集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成果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四是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新模式。

五年来,我市通过柔性引进人才机制吸引近220名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博士和50多人美、英、等国经济技术和管理专家来铜为企业进行项目攻关;圆满执行了20个引智项目,外国专家来铜交流25人次。

五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扩大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了人才需求调查,加快了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建设步伐;深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出台了《关于实施“制造XX”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XX市公共实训基地挂牌运作,XX有色金属火法冶炼技能、铜化集团丁红锁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安工学院被命名为省技师学院,举办了两届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目前,我市拥有技能人才8.3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25%。

稳妥推进公共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强化公务员制度建设。

完善凡进必考机制,加大在农村和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力度。

五年来,共考录公务员473人;积极推行轮岗和竞争上岗制度试点,建设了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稳妥处理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职称申报评价标准。

三是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

出台实施了《XX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实施办法》,加强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和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完善了企业军转干部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四是稳慎做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落实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对暂未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实行了过渡性补助;积极做好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及时发布工资指导价位,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稳劳动关系。

一是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建立。

通过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建筑、餐饮服务等重点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劳动合同签订率的提高,截至2018年底,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4%。

二是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取得进展。

在全省较早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4家企业被列入首批试点单位,2018年12月我市首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书在XX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到去年底,全市已建工会组织的1154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覆盖职工15万余人。

三是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和劳动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市县区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园区。

四是劳动者维权渠道进一步畅通。

建立了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初步实现了市、县两级执法与市、县、乡镇、村“四级管理”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发起建立沿江六市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联动机制,五年来各级劳动仲裁部门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066件,法定时效结案率达100%。

五是把农民工住房纳入保障房分配体系。

XX市在全省率先每年从保障房中“切块”,拿出100套保障房专门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截至目前,已有26名来铜务工人员和74名新就业无房人员首批享受政府“直供”保障房。

六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按照“两级执法,四级管理”的原则,基本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网格体系,全市设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29人,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177人。

七是加大执法力度。

五年来,查处投诉举报立案专542件,结案率达100%;对6054户用人单位开展了劳动保障年审和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对1756户用人单位开展了日常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