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9841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南阳中学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Word格式.docx

(1)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②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改革内容

时期

概况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3.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

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

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5.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事件

项目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

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项目

领域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

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

有利于推动改革;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1)历史作用:

①积贫局面的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积弱局面的改善: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4.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

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

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

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1.(2016·

淄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之法良法也。

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

举国疲劳,不堪言状。

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

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搞自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各举一例即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解析:

(1)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

(2)问,依据材料“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

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之法的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也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

答案:

(1)措施:

惩奸宄——什伍连坐,轻罪重刑;

务耕织——奖励耕织;

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

孥贫怠——重农抑商。

(2)评述:

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

另一方面,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

2.(2016·

青岛诊断)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

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

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

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1)问,注意以材料一中的省略号分层,抓住每一层的含义总结归纳答案。

(2)问,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进步,应结合这方面分析。

(1)转型:

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过渡。

(2)评价: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3.(2015·

长郡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

“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

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

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

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

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

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

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辩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

(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

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1)问,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展开的,其措施从“富国之法”中归纳总结。

(2)问,从材料中“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和“急于见功”“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等信息归纳总结。

(1)矛盾:

调节政府、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措施:

免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或答矛盾:

调节政府、商人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市易法。

(2)长处:

力排异议,变法意志坚定;

才华和勇气超人。

因素:

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

变法手段简单粗暴;

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

4.(2015·

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公元前360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宣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

秦本纪》)

材料二 宋人《元城语录》记载了王安石和司马光就用人问题的一段对话:

公(司马光)常谓安石曰:

“介甫行新法,乃引用一副真小人或在清要,或为监司,何也?

”安石曰:

“方法行之初,旧时人不肯向前,因用一切有才力者。

候法已成,即逐之,却用老成者守之。

所谓‘智者行之,仁者守之’。

”公曰:

“介甫误矣。

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反是。

若小人得路,岂可去也,必成雠敌,他日将悔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孝公《求贤令》和商鞅入秦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之初的用人原则并进行简要评价。

(1)问,依据材料一文字以及图片信息从人才汇聚、秦国富强以及国家统一的角度回答作用。

(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因用一切有才力者”的信息来概括;

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中“小人反是。

若小人得路,岂可去也,必成雠敌”的信息从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导致失败角度回答。

(1)影响:

《求贤令》发布后,商鞅等各类人才入秦;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2)原则:

支持变法,“有才力者”。

评价:

唯“才力”用人,能够保证变法之初新法的顺利实施;

忽视品德,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2讲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内忧:

①政治: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②经济:

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③思想: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外患:

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2.改革酝酿

(1)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3.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

(1)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③组织:

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①进步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局限性:

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3)特点:

①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②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③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4.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1)政治: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

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

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③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①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

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

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

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

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5)法制: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3.历史影响

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4.改革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戊戌变法  

(1)社会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

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①康有为: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②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③谭嗣同:

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④严复:

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2.变法过程

(1)开始: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②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百日维新:

①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②内容、作用:

意义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改旧制:

改订律例;

裁撤冗员;

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

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

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④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4.历史意义

(1)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经济: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5.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

(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

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6.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主体

明治新政府

无实权的光绪帝

具体措施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

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