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531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实证研究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因素的实证研究

AnEmpiricalAnalysisoftheFactorofExpandingIncomeGapinHubeiProvince

学生姓名:

成后刚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

经济学

导师姓名:

导师职称: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学院

二○一一年五月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II

一、前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2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3

(五)可能创新点与不足4

二、湖北省经济发展与收入状况4

(一)湖北省的经济发展4

(二)城乡居民收入指标4

(三)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5

三、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7

(一)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7

(二)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其他省份的比较7

(三)湖北省部分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8

四、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9

(一)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因素9

(二)关于湖北城乡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10

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12

六、结论与建议对策13

(一)结论13

(二)缩小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与对策13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湖北省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湖北省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首先,本文从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状况入手,分析了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省内部分地区(武汉市、咸宁市、十堰市、荆门市)的变化趋势,并将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江西省、云南省、山东省和吉林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

然后,探讨了造成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适当的模型。

最后,探讨了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缩小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对策。

本文根据湖北省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湖北省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对湖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克服了定性描述的不足;

并且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较为全面。

但是本文没有对湖北省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未能针对不同的地区情况提出很好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在全国范围内,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不是很严重,不过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和城镇失业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关键词:

湖北省;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Abstract

Overthepastthirtyyears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theeconomyofHubeiProvincehasundergonetremendouschanges,meanwhilepeople'

slivingstandardshaveimprovedsignificantly.However,influencedbyvariousfactors,theincomeoffarmersinHubeiProvincehasbeensufferingaratherslowgrowth,accompaniedbyanincreasingurban-ruralincomegap.Firstly,thispaper,startingfromthecurrentsituationofeconomicdevelopmentintheurbanandruralareasofHubeiProvince,analyzesthevariationtrendofthein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focusingonpartsoftheprovince(WuhanCity,XianningCity,ShiyanCity,andJingmen),andconductsahorizontalcomparativeanalysisoftheurban-ruralincomegapbetweenHubeiProvinceandJiangxi,Yunnan,ShandongandJilinprovinces.Then,itdiscussesthemainfactorsleadingtothein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andestablishesanappropriatemodelthroughtheempiricalanalysismethod.Finally,thisthesisstudiesthenegativeimpactsoftheincomeover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andproposessolutionstoreducetheincomegap.

Thispaper,accordingtotheuniquecharacteristicsofHubeiProvinceandbasedonthedifferentsituationsinitsvariousregions,carriesoutanempiricalanalysisonthereasonsfortheurban-ruralincomegapinHubeiProvince,aimingatfindingpracticalandfeasiblemeasurestoincreasetheruralincomesandreducetheurban-ruralincomedisparity.

Inthispaper,theempiricalanalysismethodisappliedtoanalysethein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overcomingtheweaknessofthequalitativedescription;

andtheanalysisismorecomprehensivethroughahorizontal-verticalcomparativeanalysisof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However,it,withoutconductingin-depthanalysis’sonthevarioussituationsofdifferentregionsinHubeiProvince,failstogivegoodsuggestionstodifferentareas.

Itisevident,throughthisstudy,thatthein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isnotthatseriousonanationalscale,butisincreasing;

theurban-ruraldualstructure,thegovernmentinvestmentinagricultureandtheurbanunemploymentallhavecertainimpactonthein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ubeiProvince,moreoverthegovernmentshouldtakevariousmeasurestoreducetheurban-ruralincomedisparity.

KeyWords:

HubeiProvince;

urbanandruralresidents;

theincomegap;

influencingfactors;

theempiricalanalysis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但是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和严重。

本节主要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0%,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元,猛增到了2010年的397983亿元,翻了一百多倍,与此同时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居民收入(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80年为0.32,到2004年却达到了0.47(世界发展研究所,2004),有的学者认为2010年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

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湖北的经济也取得了腾飞,居民生活日新月异,但是今年来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1998年为2.22:

1,到了2009年扩大到了2.85:

1(湖北省统计年鉴,2010),这种不断扩大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在某方面也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中,收入分配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和严重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严重的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经济的发展陷入缓慢的增长。

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按劳分配,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分配制度也没能带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0世纪至今,中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分配制度鼓励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中国现阶段,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正在日益的扩大,这种分配的不平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虽然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但是效果甚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日益被政府重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各种政策都在实行。

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对各种政策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重要。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湖北省的特有情况,对湖北省居民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简要概括,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在近些年中,湖北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在中国湖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

但是湖北省的许多居民还依然生活贫困,部分县属于贫困县。

地级市与地级市的居民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

如在2007年,恩施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7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143元;

而仙桃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63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4965元(湖北统计年鉴)。

仙桃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恩施市高出两倍,仙桃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到两倍,而恩施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进4倍。

正因为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同,对湖北省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找出这种差距的深层次的原因,从而提出符合缩小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李嘉图、马尔萨斯等都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古典理论论证了不同要素所有者收入差距的演化过程;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财产的差别、个人能力的差别、教育和机会的差别等是影响差距的原因。

库兹涅茨先后在1955年、1963年和1973年分别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设”,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会扩大,随后会转入一个稳定状态,达到工业文明时期这种不平等趋势会缩小。

随后又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倒U型假设”进行了检验。

主要从横向国别分析,利用横截面数据;

纵向时序分析和微观分解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检验。

最早从横向国别分析的角度对“倒U型假设”进行检验的是阿德尔曼(Adelman)和莫里斯(Morris)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收集了43个国家的资料,将收入不良指标作为不平等指标,证实了收入分配状况在最穷的和中等的国家比较恶化,而在发达国家情况比较好。

1973年鲍克特(Paukert)对阿德尔曼和莫里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补充,将样本扩展到56个国家,并以基尼系数作为不平等指标,证明了“倒U型假设”的存在。

早期的时序分析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考尔考(Kolko)对1929—1959年美国收入进行了分析,发现最富裕的20%的居民的收入比重有所减少,但是最贫穷的20%的居民的收入比重却在下降。

从70年代末开始,部分学者对发展中国的居民收入进行了分析,检验“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1970年维斯考夫(Weiskoff)通过对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分析,证明了“倒U型假设”的存在。

菲尔兹(Fields)对亚洲新兴的四个工业国(地区)表明,在经济增长前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未必恶化。

1979年菲尔兹(Fields)从微观分解分析的角度利用鲍克特的资料指出,横向国别分析之所以能证明“倒U型假设”的存在,与多种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而人均GDP只能解释各国收入不平等的25%。

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发展经济学家从多方面解释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形成不同的理论。

主要有以刘易斯、费景龙—拉尼斯的两部剩余劳动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希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对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高度关注,主要以两种传统理论为基础,一种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另一种是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设”理论。

虽然在国外有不少学者采用纵向时序的角度验证了“倒U型假设”理论,但是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那些研究数据、方法和结论始终存在质疑与批评(汪海潮,2007)。

在中国是否符合“倒U型假说”这一问题上,陈宗胜(1999,2002)、赵人伟(1999)、吴正俊(2007)等利用相关数据回归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变动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的分配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倒U型”关系。

王韧(2006)通过构建了四个部门的双二元动态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决定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还是存在“倒U型”趋势。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同学者对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状况有不同的评价。

差距适度论:

陈宗胜(1999,2002)认为我国的收入差距适度,理由是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才是两级分化,而我国现阶段的基尼系数未达到0.5;

虽然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扩大,但是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整个社会秩序较为稳定,说明在目前人们对这种差异是认可的。

过高论:

赵人伟(1999)认为在目前我国总体收入分配还没有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但是居民收入差距确实很高了,将我国的基尼系数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基尼系数较高,说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较为严重。

两极分化论:

宋冬林(1995)根据国家统计的调查数据,发现我国收入有100万人拥有100万以上的财产,而一些地区连温饱问题都未能解决,这说明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十分明显。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较多。

韩申山(2007)对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主用通过城乡二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说明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咸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

朱芬华(2011)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说明城镇失业率、GDP的增长率、农业占地方财政一般预支比重等因素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王涛(2005)从两部门的生产率的角度研究发现,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扩大,使从事农业的居民收入低下,从而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扩大。

3.文献评述

国外学者对三个方面对“倒U型假设”进行检验,至今为止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每一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倒U型假设”仅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明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国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越来越多,从各个角度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对于这些原因的分析能够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很好的建议对策。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想通过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概括,将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程度,分析这种差距扩大的原因。

进一步比较湖北省地级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同,简要分析其不同原因。

根据分析的原因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各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单的验证。

然后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影响,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政策。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方法,比较湖北省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平均纯收入的差距,分析原因,建立模型。

定量分析就是根据统计资料所提供的湖北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

而定性分析能够对定量分析进行补充,分析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对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横向比较分析也是指静态比较分析,在同一时期将湖北省、山东省、云南省、江西省这四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分析,将湖北省的地级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分析。

纵向比较分析也是指动态分析,本文通过湖北省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差距资料的整理,分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

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五)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本文不仅仅是单独讨论湖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将湖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部分省份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全面。

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独特。

二、湖北省经济发展与收入状况

(一)湖北省的经济发展

从建国以来,湖北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上新台阶,建国初期的1952年,湖北的生产总值仅为24.51亿元,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为也只有151亿元,2008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330.38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湖北2008年GDP总量居全国第10位。

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6.7:

15.6:

27.7,呈现“一、三、二”格局,到2008年三产业结构比为15.7:

43.8:

40.5,呈现“二、三、一”格局。

此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在对外贸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二)城乡居民收入指标

在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往往运用的指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两个指标(本文采用),这两个主要是通过随机抽样统计得到的,所以它反映的是一个平均值。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总收入扣除了缴纳给国家各项税费和社会保险后可自由支配的那一部分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上是低估了城镇居民的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交纳税款、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集体提留和摊派、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农村居民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包含着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费用,所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估了。

虽然用这两个指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是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普遍两个指标,能够很好的反应城乡居民收入。

(三)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本部分包括湖北省总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各地级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状况,主要是2001年至200年这年的数据。

1.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1年到2009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865元增加到14367元,上升了2倍多;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353.2元增加到5035.3元,上升了将近2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也在不断的扩大。

表1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单位:

Table1HubeiurbanandruralincomesUnit:

yuan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之差

2001

5856

2352.2

3503.8

2002

6789

2444.1

4344.9

2003

7322

2566.8

4755.2

2004

8023

2890.0

5133.0

2005

8786

3099.0

5687.0

2006

9803

3419.4

6383.6

2007

11485

3997.0

7488.0

2008

13152

4656.4

8495.6

2009

14367

5035.3

9331.7

资料来源:

湖北统计年鉴和本人核算

2.湖北省部分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本部主要描述了武汉市、咸宁市、十堰市和荆门市四个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武汉市城镇居民收入在2005年突破了10000元,农村居民收入从2001年到2009年,翻了两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在2008年达到了10000元以上。

表2武汉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单位:

Table2WuhanurbanandruralincomesUnit:

7305.00

3100

4205.00

7820.28

3295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