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二氧化硅属于硅酸盐材料,玻璃钠属于复合材料
2O3熔点很高,可用作熔融的坩埚材料
【解析】B、常温下,铝和氧气能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C、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错误。
D、氧化铝和氢氧化钠能反应,故错误。
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电离是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与是否通电无关
C.强电解质和水混合后都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存在
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部分酸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故错误。
C、部分强电解质不易溶于水,故错误。
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金属单质,故错误。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其主要成分是氯气
B.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C.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火花四射,生成黄色固体
D.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解析】A、其成分是氧气,故错误。
B、溶液变红但不褪色,故错误。
C、不黄色火花四射,且生成淡黄色固体,故错误。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干燥H2、2、3等气体
B.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C.因海水中含有镁元素,故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D.足量的硫单质与64g铜反应,有2电子发生转移
【解析】A、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故错误。
C、镁离子生成镁单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D、有1电子发生转移,故错误。
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如图所示关系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答案】C
【解析】偏铝酸钠不能一步生成氧化铝,故C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6.02×
1023
B.标准状况下,22.4和11.2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0×
C.2.24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
·
1的氯化铁溶液中,若3+的数目为6.02×
1023,则的数目大于3×
【解析】A、转移电子数是6.02×
1023,故错误。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二氧化氮能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故错误。
C、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故错误。
9
、
为不同的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的摩尔质量是74
B.通常情况下,氯气做氧化剂,但氯气也具有还原性
互为同位素,
2与
2互为同素异形体
D.常温下,4.48L
2含有8个中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
A、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故错误。
C、
2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D、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2,故错误。
10.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A、摩尔质量不同,所以若质量相等,其质子数不等,故错误。
B、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等,故错误。
D、摩尔质量不同,如果体积相等其质量不等导致密度不等,故错误。
11.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B.若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R>M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D.同周期元素(除O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解析】A、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错误。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中,阳离子的原子序数大于阴离子的,故错误。
C、非金属元素的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故错误。
12.在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
4+32-3-
2+42-3-
4+3-[()4]-
4+3-
【解析】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溶于水:
2222↑
B.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323↓2O
C.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钠溶液:
3↑2O
D.向0.1·
1的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首先反应
【解析】A、电荷不等,故错误。
B、还有碳酸钠生成,故错误。
D、铁先反应,故错误。
14.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向浓度都为0.1·
123和混合溶液中通入2,首先反应
B.向4(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溶液,4+首先反应
C.向浓度都为0.1·
1的3和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2首先反应
1的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首先反应
【解析】该反应没有特殊现象所以不能鉴别,故选A。
15.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C.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解析】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且相互之间不反应,所以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B。
16.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32-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42-
C.滴加溶液后呈红色,一定有3+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2+
【解析】A、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故错误。
B、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故错误。
D、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碳酸钡,故错误。
17.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六种离子:
①3-②32-③④32-⑤4+⑥3-,向其中加入一定量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只有⑥B.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
【解析】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钠离子增加,氢氧化钠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导致碳酸氢根离子减少,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根离子,导致亚硫酸根离子减少,氢氧化钠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导致铵根离子减少,所以只有硝酸根离子不变,故选A。
18.向仅含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段代表2+的变化情况
B.线段I代表的变化情况
值等于6
D.原混合溶液中
氯气先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然后氯气再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最后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
A、.线段代表的变化情况,故错误。
B、线段I代表的变化情况,故错误。
C、当铁离子完全被氧化时氯气的物质的量是2,所以二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4,原混合溶液中n
(2)=4,和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4,所以a是7,故错误。
D、当铁离子完全被氧化时氯气的物质的量是2,所以二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4,原混合溶液中n
(2)=4,故D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
1.第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
评卷人
19.(9分)化工生产中通常有“三酸两碱”之说,“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上述说法中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2)向盐酸中加入浓H24时,会有白雾生成。
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填序号)。
A.浓H24具有脱水性
B.盐酸具有挥发性
C.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①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够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的是(填序号);
②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但再加入H2O2溶液后铜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2气体。
当含0.1的溶液吸收一定量2后,将溶液低温小于蒸干,称得固体质量为8g,则所得固体是(填化学式)。
【答案】
(1)23
(2)A
(3)①B②+H2O2+2H+2++2H2O
(4)233
(1)纯碱属于盐不是碱,故选纯碱。
(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增大了盐酸的挥发性,故选A
(3)①金和浓硝酸不反应,铁和铝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故选B②+H2O2+2H+2++2H2O
(4)假设全部生成碳酸钠,其质量数5.3g,全部生成碳酸氢钠,其质量是8.4g,实际上固体的质量介于二者之间,所以是生成233
20.(8分)2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氧化性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D.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2)已知2能发生如下反应:
从上述反应推知(填序号)。
A.氧化性:
I2
2B.氧化性:
2
C.还原性:
D.还原性:
(3)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2和。
现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白酒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进行本实验时,可以选用的物质至少有(填序号)。
(4)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25%的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
下列试剂中:
①②4③3④浓H24,能使2转化为N2的是(填序号)。
(1)C
(2)
(3)②⑤
(4)②
(1)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解毒时三价铁生成二价铁离子,所以被还原,故选C
(2)A.氧化性:
I2<
2D.还原性:
故选
(3)亚硝酸钠有强氧化性而氯化钠没有所以可以根据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碘遇淀粉变蓝色判断;
亚硝酸钠和食醋反应,而氯化钠和食醋不反应,故选②⑤
(4)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应该选取还原性的物质,且亚硝酸钠具有碱性应该选用酸性物质,故选②
21.(8分)阅读下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代号
相关信息
A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得到强碱性溶液
B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C
在第3周期元素中,C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D
A、B、D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X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E
所有有机物中都含有E元素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C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X的化学式为。
(3)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4)A在真空压下能与由元素D、E组成的化合物4反应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此反应在科学上有“稻草变黄金”的美称。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第二周期第族;
(3)O2-+3+
(4)4+4=4+C
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冷水反应生成强碱性物质,所以A是;
B是O元素;
C是元素;
D是元素;
E是C元素。
金属铝由原子变成离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不变的是核内质子。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大小顺序是O2-+3+
(4)钠和四氯化碳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反应方程式为4+4=4+C
22.(10分)某氯化铁样品含有2杂质。
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填仪器名称)。
(2)写出加入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及现象是
。
(4)坩埚质量为W1g,加热后坩埚与红棕色固体总质量为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列出原始算式,不需化简);
若称量准确而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1)100容量瓶、胶头滴管
(2)22++2=23++3-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滴加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
(4)
固体加热时未充分反应变为2O3
(1)配制溶液的100容量瓶和定容用的胶头滴管;
(2)氯气有强氧化性,能把二价铁离子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同时生成氯离子22++2=23++3-
(4)红棕色固体是氧化铁,其质量是2gW1g,所以其质量分数是
固体加热时未充分反应变为2O3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23.(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填序号)
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烧碱
(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二装置中的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2,K3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盛有试剂的洗气瓶;
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2,则C装置中应盛放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
(2)或;
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
(3)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②32+83=64+N2
③
2+2--+-+H2O
(1)应该选用碱性的物质,即和氨气不反应的物质且溶解时放出热量,故选
(2)有缓冲装置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故选或;
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使烧瓶的压强小于空气压强,导致水进入烧瓶;
(3)①饱和食盐水能溶解氯化氢气体但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故选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有吸水性,用浓硫酸干燥;
②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32+83=64+N2
③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能和碱反应,故选
离子方程式为2+2--+-+H2O。
24.(7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粉末A、B分别与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氯化物,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在、、中,A是,B是。
(2)将两种金属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500同浓度的盐酸加入该种混合粉末,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混合粉末质量
6.2
18.6
24.8
生成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
2240
5600
计算上述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2)解:
若甲乙中金属完全反应,则有
6.2g/224018.6g(H2)
V(H2)=6720>
5600,说明乙中盐酸不足
22
21
n5.6L/22.4L·
1
0.5
所以盐酸的浓度是0.50.5L1
(1)铜和盐酸不反应,所以是铁和锌,根据图像知,反应速率较快的是B,即B的金属性比A强,所以A是铁B是锌。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