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54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doc

论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渊源

[摘要]:

根源于东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思想的森田疗法作为一种东方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

森田疗法与中国文化有共同之处,能够在中国推广应用。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受中国影响,日本受儒学、道家思想浸染甚深,并在森田疗法中有所反映。

拟从跨文化角度对森田疗法与道家思想之广泛联系,以及该疗法在中国推行之可能性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

老子思想;森田疗法;自然

目录

一、森田疗法治疗理理论--------------------------------------------------------1

二、老子思想中的心理学内涵--------------------------------------------------4

(一)所谓‘道’-----------------------------------------------------------------4

(二)道家处世原则--------------------------------------------------------------4

三、森田疗法与老子思想之比较-----------------------------------------------6

(一)老子思想传承--------------------------------------------------------------6

(二)在我国的传播--------------------------------------------------------------7

参考文献---------------------------------------------------------------------------8

致谢词------------------------------------------------------------------------------9

随着心理治疗方法的日益完善,根源于东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思想的森田疗法作为一种东方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

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共同之处,是否能够使其在中国推广应用。

一、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一)理论基础的形成

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MoritaShoma)博士在总结国内外心理治疗方法以及自己十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基础上,反复探索实践、不断改进完善而创立的一种基于东方文化背景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适合于治疗神经症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其理论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强调对情绪要顺其自然,要树立为实现既定目标去行动的生活态度。

森田疗法自创立以来,以其对神经症治疗所取得的满意的临床疗效而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森田疗法这种根源于东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思想的心理疗法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

西方人称森田博士为“日本的弗洛伊德”。

森田对神经症的发生机制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过分强烈的“生的欲望”和“疑病性基调”,其表现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

生存欲强,求全欲也强。

森田认为,这种人的“生的欲望”过分强烈,他们追求成为完人、伟人,想长寿、想得到赞扬、想更好地生活。

森田认为“生的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量,如果向外发展,则产生建设性作用;如果向内发展,则产生“疑病性基调”。

具有疑病性基调的人,总是把精神能量投向自身,过分注意自己的心身变化,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状态十分敏感。

他们经常把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正常生理反应或轻度不适感视为病态,精神过度紧张、忧心忡忡,久而久之,导致疾病,并于身心之间造成恶性循环,使病症愈演愈烈。

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

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

具有疑病素质的人自下而上欲望强,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宁担心。

他们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误认为是病而恐惧、紧张。

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

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

(二)适用对象及理论逻辑

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

森田认为,要消除症状,就要打断恶性循环,去除精神交互作用,让病人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向外。

森田正马认为,由神经质导致的神经症可以通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办法切断心身之间的恶性循环,指导病人把对病的过度重视的焦虑态度转变为“听其自然"的无视态度,情绪就自然得以放松,使各种不良感受自消自灭直至病愈。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

“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患者的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在这一过程中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度恐惧。

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是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

这样做的结果是,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

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

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

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摒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任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

这个治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疗法对意志、情感、行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二、老子思想中的心理学内涵

(一)所谓‘道’。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乃至东方国家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思想深邃,内容极其丰富,但老子论述的主要是“道”。

老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道”,“道”乃“无为”,“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认为真正永恒的“道”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道”只能去体会、去领悟。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

从《老子》一书中可以看出,“道”乃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和法则,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即所谓的“天之道”和“人之道”,而且认为“人之道”应效法“天之道”。

由于“天道法自然”,所以“人之道”也应“法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并遵循道而运动变化的,人亦是如此,而且“道法自然”,那么人之正常的生活过程就在于它的自然性。

人道贵在自然,作为人道之重要方面就应该以自然为本。

所以探讨什么是人道之自然以及怎样做到人道之自然就成了老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而老子所提出的思想和方法也正是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来的。

(二)道家处世原则。

根据老子的认识,人道之自然主要表现为无为和虚静两个方面,这也是老子所确立的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来看无为原则,无为是道之自然的必然反映,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指不要妄为、不要乱为、不要强为的意思,因为“不知常,妄做,凶”。

也就是说,如果不懂得遵守自然规律而去盲目乱干,就会有“凶”的结果。

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自作主张,用主观的态度去对抗自然规律,凡事都要顺从天地自然之理,遵守客观规律,顺从自然。

只有无为,事物才能按照自身规律顺利发展,人生、社会更是如此。

如果人为地干涉人的发育成长和生活,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和改变社会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

只有在无为的自然状况下,人才能健康地生活。

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调节心理,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其次,从老子的无为原则进一步延伸,就必然可以得到其第二个原则:

虚静原则。

因为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神动,神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

老子告诫人们要清心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这里的“不知足”指对财富、权势、感官享乐等欲望贪得无厌的追求,受这种欲望支配的人,往往会不择手段,他们心为物役,身为物累,为追求无止境的物质享受而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并引起心理的失衡和诸多心理问题。

道家告诉人们,“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要求人们降低利己私心与过高的争权、争名,对人对己不作过高的要求,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是心理自我调适的最好方法之一。

这就是虚其心,静其神。

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

老子认为要“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即要抛弃一切杂念,使心境保持绝对的安静状态,静观万物的运行变化,就可以体会到“道”。

要做到心境的虚静,就要“塞其兑,闭其门”,“悦”在《易·说卦》中有“兑为口”,这里可引申为凡有孔窍者皆可称为兑,“门”即门户,这里兑与门户皆指与外界接触的五官,“兑塞闭门”就是指屏绝耳目感官的反映功能,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所以“兑塞闭门”就不会被外物干扰、牵累,心也就能静下来了。

三、森田疗法与老子思想之比较

(一)老子思想传承。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与老子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经症发病原理与其具体治疗的方法上,从理论到实践都可以找到老子的影子。

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这正好与老子的“道法自然”的道家学说相同。

老子的“自然”不仅是道的根本特性,而且还是天、地、人的终极价值,是人的天然本性没有被人为地扭曲,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没有被矫饰遮掩。

老子的“自然”是他所赞美的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他所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他所崇尚的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而森田把顺应自然看作是一种顿悟状态,就是让神经质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存在的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具备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

从老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