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0786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Word下载.docx

在进行地理学习中,要研究地面的地理事物,同样也可以利用地图作为工具。

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地图。

板书:

第二章地图

学习新知

指导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文字,归纳一下在本章的前言中介绍了哪些知识内容。

学生阅读,归纳

教师提问,总结,讲解。

概念、用途、种类。

过渡:

地图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同学们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掌握地图知识,学会读图和填图,是地理学习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文化素养。

本章我们将着重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一类特殊的地图:

地形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地形图能在平面图上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教师设疑:

如果我们画一张本教室的平面图,那么怎么在图上表示出讲台、讲桌的尺寸和课桌的行列间距呢?

学生思考:

回答:

可按一定比例画在图上,再在图上标上比例尺。

教师:

同样道理,为了正确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地图也需要有比例尺。

那么,什么是比例尺呢?

学生回忆: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比实行距离

1.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又称缩尺。

请同学们翻阅一下地图册,看看在地图上比例尺是如何表示的?

学生翻阅。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教师讲解: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类:

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式表示和用直线表示。

练习:

掌握了比例尺的含义,就可以用它来量算距离了。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6页,完成“做一做”练习。

学生量算。

教师强调:

在进行比例尺量算时,要特别注意单位问题。

尤其是用数字比例尺,它是无单位的,也就是分子分母单位是相同的,故可消掉。

图上距离我们量得的是厘米数,代入比例尺公式计算,得出的实地距离也是厘米数,因此还得化成千米数。

请问:

1千米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

十万厘米(100000厘米)

也就是说,千米化为厘米,后面要加上5个0;

相反,厘米化为千米,要减去后面5个0。

补充:

对于图上相距不远的两个地点,可用两脚规量出距离,然后直接拿到图上的直线比例尺上读出数值即可。

当然只能估计出大约值。

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覆盖住图下比例尺)

这是两张图幅大小相似的地图,一幅为北京市地图,一幅为中国地图,仅从图上分析,这两张图的比例尺是否一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两张图的比例尺是不一致的,因为两张图所表示的范围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同样的图上距离代表了不同的实地距离,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可知,两个比例尺是不可能相等的。

比例尺的数学式是一个分式,我们在小学习过分数的大小,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

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大,因为与中国地图相比,同样图上距离北京市地图代表的实地距离要远小于中国地图,也就是说其比例尺的分母小,由分式大小比较可知,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值就越大。

投影操作:

露出原图上比例尺

请看实际情况,北京市地图比例尺1:

400万,中国地图比例尺为1:

8000万,同学们分析得完全正确。

3.比例尺的大小

由此可得出比例尺大小与地图所示范围有什么样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相同图幅地图所示实地范围越小。

请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幅图,两者在内容精细程度上有何不同?

学生观察,分析:

北京市地图更精细,因为它能表示出北京市的形状、市区精确位置及北京市的铁路、水系,这些在中国地图上是表示不出来的。

那么,在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程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例尺越大,地图所示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地图所示内容越粗略。

请同学们自己列表对比比例尺大小与地图所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

学生列表。

教师投影:

总结全课

本节我们学习了第二章地图的引言和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第一部分:

地图上的比例尺。

在引言中,我们了解了地图的概念、用途和种类。

关于比例尺,我们复习了比例尺的公式,了解了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文字表示法、数字表示法和直线表示法,明确了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分析了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大小和图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板书设计]

课时二

一学生掌握在无方向标志、有指向标和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二学生学会在地图上判别方向,初步学会在地图上判断两地的彼此方位。

三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地图上方向的不同判读方法,体会到知识的灵活性,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综合法

教具:

地球仪

(1)北京市交通旅游图

(2)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3)某村平面图

(4)经纬线画作平行直线的地图

(5)经纬线不再是平行直线的地图

(6)经纬线呈弧形的地图

经纬线呈弧形的地图

复习

教材第18页“做一做”。

提示:

本练习复习两个内容: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比例尺的大小。

先将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统一为数字式比例尺,再按其分数值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答案:

A

直接:

下面我们来学习地图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

二地图上的方向

北京市交通旅游图

问题:

我们的学校位于北京市区的什么位置?

(东北)如何得知?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没有方向标志的地图上,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除此之外四个基本方向之外,常用的还有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个派生方向。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没有方向标志的地图上: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投影:

一辆汽车沿公路驶出村庄后,其行驶方向有何变化?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汽车在村庄中是自西南向东北行驶的,出村庄后转了一个弯,其行驶方向变为自西向东。

在这张图上,是否仍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呢?

不行。

要用图上给出的方向标志来定向。

在有些地图上,为了强调某个方向的地理事物,或为绘制和使用上的方便,会采用与通常不同的方时,这时图上会标出方向标。

读有方向标的地图,只需将方向标的正北方向转至正上方,就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了。

2.有方向标的地图:

用方向标定向

经纬线画作平行直线的地图

这里是一组经纬线,前面我们在第一章学习过经纬线的知识,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提示东西方向。

问题。

在这张图上,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C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如何得知?

学生分析:

从B点到A点,最近的直角走法是:

先沿纬线(赤道)向西,再沿经线(西经90度)向北,故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同理,C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很好,虽然在这张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但正确的判读方法却是根据经纬线。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的形状,因此,从空间看地球上各地的方向,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教具演示:

当将地面上的地理事物投影到地图上时,我们可以想象,经纬线很难保持平行直线的形态。

一般来说,在低纬度大比例尺的地图上,经纬线近似平行直线;

中纬度小比例尺地图经纬线偏离平行直线状态就较大;

而高纬度和极地地区的地图,经纬线已完全不再是平行直线了。

经纬线不再是平行直线的经纬网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这是教材第18页的图,是极地地区经纬网地图,请同学们在书上用英文字母标出A、B、C三处的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

学生读图,标注。

请同学在投影上标出,并说明你的道理。

学生甲:

在投影上覆的玻璃上用彩笔写上方向代号。

并说明:

在标方向时先找正北方向,正北方向是沿经线指向北极方向的,然后将北方转至正上方,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标注其他方向。

在图中北极点和南极点上,上下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北极的四面均为南方,南极的四面均为北方。

因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为地球的最南端,两地纬线圈已缩成点,故无东西方向。

1.无方向标志的地图:

根据方向标定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课时三

一学生知道地图上图例和注记的含义,能识别常见图例。

二学生学会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初步学会在填充图上填绘常用图例,填写常用注记。

三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填绘地图图例和注记的方法及实践活动,初步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读图和填图

挂图:

世界地形图

常用图例

使用挂图:

这是世界地形图,当我们阅读图上的内容时,我们发现,整个地图是由各种点、线、面的符号和不同颜色构成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就根本看不懂这张图。

那么,这些符号和颜色是什么呢?

这就是地图的第三个基本要素:

图例。

三图例和注记

为了方便、精练和形象,地图上是用各种符号和颜色来代表各种地理事物的。

这样,在每一张地图上,都应该有这张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说明,这就是图例。

1.图例:

符号、颜色

教师指图介绍。

为了便于交流和使用,通常我们采用统一的图例来绘制地图。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常见图例,并归纳它们的规律。

学生观察,归纳:

居民点用圆圈和点表示,不同规模用不同的层次和大小;

各种地理界线用线段和点表示,级别没有粗细和加点之分;

其他如道路、河流都是线性地理事物,在图上也是用不同形态的线表示;

湖泊、沙漠、沼泽用不同符号构成的面来表示;

水库、山峰、关隘用特殊符号表示。

同样类型的地理事物各有其名称,因此,在地图上除了使用符号和颜色之外,还要有文字说明,以及一些必要的数字。

这些就是注记。

2.注记:

文字、数字

读图练习:

请同学们在挂图上找出北京、华盛顿、长江、尼罗河、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及其高度。

学生指图

教师指图讲解:

读图时要注意的是,同一类地理事物的注记方式是相同的,比如字体、字号大小、颜色等等,读图时一定要读全。

比如这一条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的名字是什么呢?

学生读图回答。

地图是我们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有时我们还要自己来填绘图。

填绘地图时要注意,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

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总结全节

在整个前言和第一节中,我们先了解了地图的概念、用途和种类,然后分别学习了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在地图上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

复习巩固练习

1.地理填充图册本章的作业。

2.自编练习题。

3.课外实践作业:

在一张16开纸上绘制家——校交通路线图。

常用图例

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学生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不同含义,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二学生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某地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初步学会判断地面高低状况和坡度陡缓。

三学生通过了解地形图的演化和发展,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进步的,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海拔高度和等高线

等高线形态与地形

谈话法

地形模型教具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并不平坦,而是有高低起伏的,那么,在地图上,我们如何确定一地的高低起伏状况呢?

可用数字注记标明高度。

在验证其可行性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地面高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一地面高度计算方法

板图:

请问,甲有多高?

1500米

1500米是什么高度?

它相对谁而言的?

海拔高度,相对海平面

为什么不是2000米?

海拔高度是指一定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海拔

如果我们站在乙处,甲相对我们有多高?

1000米

这就是相对高度。

也就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地图上标注的高度通常是什么高度呢?

海拔

现在我们来分析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想法,也就是将海拔高度标注在地图上以表示地面高度。

这是否可行呢?

只要标注的地点不特别多,似乎还是可行的,但若我们要标注每一处地面的高度,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将所有点的高度都标出来。

那么该如何简化呢?

(停顿)有一个办法,就是只标出特定高度的点,其它高度用这些高度进行推算。

既然要标出的点的高度都相同,也没必要每点都标注高度,只要将一个高度的所有点用一条线连起来,给这条线标上一个高度就可以了。

这样的线就称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教师讲述:

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距今2400~2200年,表示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古老地图上,山脉用侧视写景符号表示。

中国《马王堆出土西汉地图》中的地形图上,用闭合的山形线表示山脉的位置及延伸方向。

直到18世纪前,在地图上主要用透视或写景法以尖锥形或笔架形符号表示山地所在的位置。

18世纪,随着地图测量技术的进步,地形表示法有了新的突破。

1716年,德国人高曼首先采用晕渲法。

1791年杜朋—特里尔最早用等高线显示了法国的地形的地形。

1799年德国人H.莱曼首创科学的地貌晕法。

将晕线的宽度与晕线之间空白的宽度之比同地形的坡度建立对应关系。

使晕既有立体感又能表示地形的坡度。

19世纪中叶,多色平版印刷应用于地图复制后,晕渲法和分层设色法得以推广采用。

19世纪后半叶,等高线成为地形的主要表示方法。

教师使用地形模型教具:

现在我们来观察等高线的特点及等高线形态与地形的关系。

观察模型我们可以发现,等高线实际就是等高面与地面的交线。

等高面就是特定高度的与海平面平行的平面。

注意观察等高线的形状,有何特点?

学生观察,回答:

像近似眼镜一样,一圈一圈的。

是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等高面之间的距离为等高距,等高距有时是固定的,这时就不需要每条等高线都标注高度;

有时根据需要等高距不固定,这时就需要将每条等高线均标注高度了。

B点和C点海拔高度是多少?

都是220米

A点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大约270多米。

好的,虽然A点并不在等高线上,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它在等高线中的位置来估计其海拔高度。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地形呢?

一个小丘陵(或小山包)。

假设一条路穿过B、A、C三点。

显然,从B点到A点和从C点到A点的相对高度是一样的,但是两边的水平距离显然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两边坡度是不同的。

BA的坡度大,CA的坡度小。

BA方向的等高线与CA方向的等高线形态有何不同?

BA方向等高线较密集,CA方向等高线较稀疏。

由此我们得出了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等高线密集——坡陡

等高线稀疏——坡缓

BA是不是最陡的坡?

CA是不是最缓的坡?

学生图示讲解:

CA是最缓的,因为这里等高线最稀疏。

BA不是最陡的,最陡的应是DA。

请同学们看课本21页图2.13,观察不同地表形态对应的等高线形状,并总结其规律。

学生观察,总结:

中间最高黑三角为山顶;

等高线向山脚外凸坡最缓为山脊;

等高线向山顶凹进为山谷;

两山间双凹处为鞍部;

等高线相交梳齿状符号为陡崖。

对陆地而言,其海拔大多为正值,固称等高线。

而对于海底而言,其海拔都是负值,这时可以连成等深线。

同样,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陡缓。

2.等深线

(略)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等高线:

密集——坡陡

稀疏——坡缓

一学生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二学生初步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断地面高低状况和坡度陡缓,初步学会在地形剖面图上判读陆高、海深和地势起伏状况。

三学生通过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关系,认识科学的严谨性。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与地面的高低起伏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读地面的高低起伏。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讲解练习法

世界地形图;

析图:

地形剖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是比较合适的,但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就有问题了,一是因为小比例尺地图地面起伏会更大,这样等高线就显得过于密集,当然可适当加大等高距,或采用不固定等高距的方法,但毕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还不够直观。

为此人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采用不固定等高距的同时,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就是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解:

这幅世界地形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时,首先要看等高线分层设色表,了解每一种颜色代表什么高程。

分层设色表又称陆高和海深表。

目前普遍采用的色层是绿褐色系。

陆地部分由平原到山地为:

深绿—绿—浅绿—浅黄—深黄—浅褐—褐—深褐;

高山(5000米以上)为白色或紫色;

海洋部分采用浅蓝到深蓝,海水愈深,色调愈浓。

这种设色使色相色调相结合,层次丰富,具有一下象征性意义和符合自然界的色彩,效果较好。

教材第22页“做一做”。

注意各地形区的海拔高度主要值和最大值。

学生读图,填表,讨论。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析区域内地形起伏是较直观的,但是,如果我们详细分析沿一定方向的一条线上的地形起伏情况就不够直观。

这时我们可采用另外的方法,那就是沿要观察的这条线将地面切开,从侧面观察其垂直剖面,这就是地形剖面图。

四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一般不必要重新测量实际地面再行绘制,它可以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

(边讲解边画)

过程:

先画等高线地形图,然后据图提问:

1.从等高线分析,这是什么地形?

2.沿剖面线分析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情况。

再绘制地形剖面图,说明:

1.水平比例尺的选择:

与等高线地形图相同(这样比较简单)

2.垂直比例尺的选择:

一般大于水平比例尺,主要为突出地势起伏效果。

3.建好横纵坐标,注意单位。

4.先描点,再用圆滑曲线相连,注意最高点山顶的位置。

5.画好的地形剖面图是夸张图,不代表真实坡度。

小结,介绍现代制图技术,强调其高技术成分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

以前地图的绘制是基于地面直接测量所获得数据,实测工作量极大,手工绘图的工作量也很大,所以绘制一幅地图要很长的时间。

现代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地图的编制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

利用人造卫星或飞机,用照相机或扫描仪可在瞬间获得地面的图像资料,这些资料传回地表,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编辑和图像处理功能,就可迅速生成一幅崭新的地图了。

这样的地图,不但速度快,而且精度高,更重要的是它能及时反应地面的变化,在自然地理、农业、资源、水文、气象、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