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67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II)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S:

32Fe:

56Ni59Co59

Cu:

64As:

75Sn:

119I:

127Ba:

137Pb:

207

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上,常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

B.制水泥和玻璃都用到石灰石原料

C.氨液化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D.Si可用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的原料

2.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lO2-+CO2+3H2O=2Al(OH)3↓+CO32-

B.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6H5O-+SO2+H2O=C6H5OH+HSO3-

C.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6H++5H2O2=2Mn2++5O2↑+8H2O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为5的澄清溶液:

K+、Fe3+、SO42-、Cl-

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

Na+、NH4+、S2-、Br-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

Ba2+、Na+、NO3-、Cl-

D.加入铝条有氢气放出的溶液:

Na+、NH4+、HCO3-、SO42-

4.某同学向一支空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四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①KI溶液②淀粉溶液③NaOH溶液④新制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

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加入以上物质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A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每减少32g,电路中就转移NA个电子

D.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NA

6.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黄色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7.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完全溶解的是

A.常温下,1molZn与含1mol浓硫酸反应

B.加热条件下,1molCu与含2mol浓硫酸反应

C.常温下,1molCu与含4mol浓硝酸反应

D.加热条件下,1molMnO2与含4mol浓盐酸反应

8.某同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

B.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

色。

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0.某可逆反应的ΔH=+146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146kJ·mol-1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小于146kJ·mol-1

C.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146kJ·mol-1

D.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11.将2molNaHCO3和一定量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150℃时所得气体中仅含有两种组分,则反应后固体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

A.n=1molB.1mol

12.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及足量的CuO制成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①多B.②多C.相等D.无法判断

13.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正确的是

A.定量检验C2H5Cl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共热后,加盐酸酸化

B.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鉴定检测液中是否有Fe2+时,用硝酸酸化,再加KSCN溶液

D.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可用盐酸酸化

14.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4—→Mn2+;IO3—→I2;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B.MnO4—C.IO3—D.HNO2

1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500

180

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Si(s)+O2(g)═SiO2(s)△H=—990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

A、462.5B、460C、920D、423.3

16.一种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Br、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O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显红棕色。

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发现试管内水位上升,最后溶液充满试管。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有

A.原气体一定含有NH3、NO、CO2

B.原气体一定不含HBr、NO2、H2

C.原气体中NO与CO2的体积比一定为3∶2

D.原气体中NO与CO2的体积比一定为2∶3

17.H2SO4和HNO3的浓度分别为4mol/L和2mol/L的混合液,取10mL加入过量的铁粉,若HNO3的还原产物为NO,则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总体积为

A.0.896LB.0.672LC.1.12LD.0.448L

18.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BCD

A.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n(O2)=1mol时,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n(NaOH)=1mol时,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

19.某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用KC1

B.导线中流过0.2mol电子时,加入4.9gCu(OH)2,CuSO4溶液可恢复原组成

C.闭合K,石墨电极上只生成铜

D.闭合K,外电路电流方向为Fe电极→石墨电极

20.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不符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SO2,溶液不变浑浊,再通CO2,溶液仍不变浑浊

BaCl2溶液

B

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C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D

通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气体,溶液无变化,再通SO2,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

2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使用催化剂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发生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少量C通入足量NaClO溶液中,产物为NaHCO3和HClO

D.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22.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Na+、NH、Ba2+、Cl-、CO32-、SO42-

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1.36g;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以下推测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B.不可能存在Ba2+、Cl-

C.Na+一定存在,且c(Na+)≥0.2mol/LD.Na+、Cl-可能存在

23.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H2O(g)===H2O(l)ΔH1=-Q1kJ·mol-1①

C2H5OH(g)===C2H5OH(l)ΔH2=-Q2kJ·mol-1②

C2H5OH(g)+3O2(g)===2CO2(g)+3H2O(g)ΔH=-Q3kJ·mol-1③

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kJB、[0.5(Q1+Q2+Q3)]kJ

C、(0.5Q1-1.5Q2+0.5Q3)kJD、(1.5Q1-0.5Q2+0.5Q3)kJ

24.右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2+8H++8e-=CH4+2H2O

C.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

D.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一定下降

 

25.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NH4+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pH降低

D.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NH4)3PO4

第Ⅱ卷(主观题共50分)

26(10分)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滴定管

(2)

Ca2+

Mg2+

Fe3+

开始沉淀时的pH

11.9

9.1

1.9

完全沉淀时的pH

13.9

11.1

3.2

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填化学式)。

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

已知:

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

2CrO42-+2H+=Cr2O72-+H2OBa2++CrO42-=BaCrO4↓

步骤Ⅰ移取xml一定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