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4951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2KMnO4

K2MnO4+MnO2+O2↑B.CuSO4+2NaOH→Na2SO4+Cu(OH)2↓

C.2Na+Cl2

2NaClD.2Mg+CO2

2MgO+C

【解析】A、2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CuSO4+2NaOH→Na2SO4+Cu(OH)2↓,该反应中反应物有2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C、2Na+Cl2

2NaCl,该反应中反应物有2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2Mg+CO2

2MgO+C,该反应中反应物有2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

7.对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B.用氢气作燃料C.汽车排放尾气D.用煤作燃料

【解析】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烟尘等总悬浮颗粒,错误;

B、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水,正确;

C、汽车排放尾气会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烟尘,错误;

D、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炭粒、尘粒等,错误。

8.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

【答案】D

【解析】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错误;

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错误;

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错误;

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正确。

故选D。

9.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红磷B.木炭C.铁丝D.硫粉

【解析】A、红磷燃烧不能生成气体,错误;

B、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生成气体,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正确。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B.淀粉C.食盐D.蔗糖

【解析】A、味精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

B、淀粉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正确;

C、食盐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

D、蔗糖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

11.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B.

溶解NaCl

C.

点燃镁条D.

加入铜片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

B、溶解固体药品一般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正确;

C、点燃镁条时,不能用手拿着加热,要用坩埚钳夹着加热,以防烫伤,错误;

D、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错误。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D.分子大小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C.分子间隔。

13.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CO3

CaO+CO2B.H2+CuO

Cu+H2O

C.C+CO2

COD.2KClO3

2KCl+3O2↑

【解析】A、CaCO3

CaO+CO2,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没有标注气体符号,错误;

B、H2+CuO

Cu+H2O,没有注明反应条件,错误;

C、C+CO2

CO,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

D、2KClO3

2KCl+3O2↑,书写完全正确。

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反应条件,以及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是解题关键。

14.硝酸铜【化学式Cu(NO3)2】受热分解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B.NO2C.NH3D.SO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D答案中含有氢元素和硫元素,而Cu(NO3)2中不含有氢元素和硫元素,故CD不正确;

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没有毒性,不正确,故选B。

15.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

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B.物质燃烧一定要点燃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解析】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错误;

B、物质燃烧不一定要点燃,如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然,错误;

C、将煤块粉碎,增大了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无法改变,错误。

16.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属于碳单质B.都由碳原子构成

C.互为同素异形体D.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都属于碳单质,正确;

B、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构成,C60由分子构成,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称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

D、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属于元素的游离态,故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正确。

17.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可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A、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B、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正确;

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正确;

D、生石灰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错误。

18.某次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

A.n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P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n、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D.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A.②中溶液中有剩余的未被溶解的固体,说明已经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③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饱和,符合题意;

C.②③中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相同,溶液的浓度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D.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由图可知,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符合题意;

选B

19.有关氧分子、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16g氧原子和16g氧分子中含相同的氧原子数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解析】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错误;

B、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16g氧原子和16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正确;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错误。

20.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

,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B.

C.

【解析】混合物中只有CaCO3含有钙元素,设CaCO3中Ca的质量为x,

,x=

设CaCO3中O的质量为y,

y=4,CaO中Ca的质量为5-

=

,设CaO中O的质量为w,

w=

,混合物中O的质量为4+

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5:

=15:

14。

掌握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二、填充题(共20分)

21.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②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I)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II)2mol甲烷(CH4)中约含______________个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Ⅲ)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应物中含碳元素的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

【答案】

(1).O2

(2).CO2(3).混合物(4).6.02×

1024(5).CH4+H2O一定条件CO+3H2(6).75%

【解析】①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其他和杂质0.03%及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解答;

②(I)根据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分析解答;

(II)根据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

1023)个微粒解答;

(Ⅲ)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化学式计算解答。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O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CO2;

②(I)可燃冰属于混合物;

(II)2mol甲烷(CH4)中约含6.02×

1023×

2(1+4)=6.02×

1024个原子;

(Ⅲ)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反应物中含碳元素的物质是CH4,CH4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

100%=75%。

2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活性炭常用于净水,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_性。

②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③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而减小。

④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⑤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cm3);

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I)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物质。

(Ⅱ)若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任写一种即可)

(Ⅲ)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IV)t1℃时,若将25g乙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乙固体未溶解,则t1℃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

(V)t2℃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逐渐冷却至t1℃,下图中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编号)

【答案】

(1).吸附

(2).硫酸铜(或CuSO4)(3).压强的减小(4).84(5).加速固体溶解速度(6).甲(7).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8).降温结晶(9).31.6g/100g水(10).C

【解析】①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解答;

②根据硫酸铜遇水变蓝分析解答;

③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分析解答;

⑤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及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固体溶解速度分析解答;

⑥(I)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

(Ⅱ)根据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解答;

(Ⅲ)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

(IV)根据溶解度概念分析解答;

(V)根据降低温度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分析解答。

①活性炭常用于净水,主要利用其吸附性;

②硫酸铜遇水变蓝,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硫酸铜(或CuSO4);

③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压强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00g×

16%=84g。

84g÷

1.0g/cm3=84cm3=84mL;

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固体溶解速度;

⑥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

(I)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甲物质;

(Ⅱ)若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Ⅲ)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IV)t1℃时,若将25g乙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乙固体未溶解,则已溶解的乙物质的质量为15.8g。

由此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

故t1℃时乙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

(V)t2℃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逐渐冷却至t1℃时,降低温度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A、刚开始降低温度时,没有溶质析出,错误;

B、降低温度,溶剂质量不变,错误;

C、降低温度,溶液由不饱和变为恰好饱和,然后有晶体析出,到温度为t1℃时为止,故溶质质量分数的图像为不变、下降、不变,正确;

D、刚降低温度时,没有晶体析出,错误。

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2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从宏观上观察:

如下图所示,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mL。

(II)从微观上分析:

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III)从符号上表示: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Ⅳ)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mL

(2).CD(3).2H2O

2H2↑+O2↑(4).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解析】

(I)根据电解水实验结论分析解答;

(II)根据水的构成及一个水分子的构成分析解答;

(III)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

(Ⅳ)根据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

(I)电解水实验结论是“负氢正氧,氧一氢二”。

a管连接电源的负极,b管连接电源的正极。

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4mL;

(II)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C、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CD。

(III)2H2O

2H2↑+O2↑;

(Ⅳ)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是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三、简答题(共20分)

24.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Ⅰ)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作为发生装置,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

(Ⅱ)如用D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Ⅲ)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反应结束后,要回收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是_______。

(Ⅳ)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分别取10mL5%、15%、30%的过氧

化氢溶液三份,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剧烈燃烧,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_________,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

③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Ⅰ)制取二氧化碳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写序号)。

(Ⅱ)反应结束后,生成了0.2mol二氧化碳,求稀盐酸中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

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Ⅲ)如图G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在软塑料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

(1).水槽

(2).A,便于添加液体药品(或能制得较多气体)

【或B,装置简单(或节约药品)】(3).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4).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作用)(5).过滤(6).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7).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8).3Fe+2O2

Fe3O4(9).CD(10).14.6g(11).软塑料瓶变瘪,试液从紫色变为红色

【解析】①根据常见仪器解答;

②(Ⅰ)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及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

(Ⅱ)根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解答;

(Ⅲ)根据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解答;

根据分离固液混合解答;

(Ⅳ)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

(Ⅴ)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反应原理解答;

③(Ⅰ)根据实验要求及装置的特点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Ⅱ)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HCl的质量;

(Ⅲ)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且瓶内气压降低解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②(Ⅰ)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理由是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等(或B,装置简单等);

(Ⅱ)用D装置收集O2,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

(Ⅲ)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反应结束后,要回收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是过滤;

(Ⅳ)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Ⅴ)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剧烈燃烧,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③(Ⅰ)制取二氧化碳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C装置,当打开止水夹时,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当关闭止水夹时,装置内气压增大,将稀盐酸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使稀盐酸与塑料隔板分离,反应停止,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应选择D做为收集装置;

(Ⅱ)稀盐酸中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1mol

x0.2mol

x=14.6g

(Ⅲ)如图G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在软塑料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变瘪,试液从紫色变为红色。

25.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①【实验猜想】猜想1:

只有CO2;

猜想2:

只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3:

含有CO和CO2。

若猜想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提示:

NaOH溶液能吸收CO2)

(Ⅰ)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CO2,A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现象1: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

现象2:

D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Ⅲ)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猜想3成立。

【答案】

(1).CO

(2).C+2CuO

2Cu+CO2↑(3).CO2+Ca(OH)2→CaCO3↓+H2O(4).不浑浊(或无明显变化)(5).固体从黑色变红色(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7).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

【解析】①根据碳的氧化物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根据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解答;

②(Ⅰ)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