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4609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文化厅工作总结第四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省四套班子领导出席观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历年来水平较高的主题文艺晚会。

大型文艺晚会《平安颂》也受到出席观看的省领导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抓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文艺晚会,(有待艺术处提供素材)……。

特别是从4月以来,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创业”专题文艺调演和全省主题晚会汇演活动。

此次活动历时半年多,规模大,参与面广,主题突出,效果很好。

全省文化部门层层发动,广泛参与,共创作各类新节目200余个,这些作品紧扣全省科学发展大局,紧贴群众和谐创业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热情。

二是突出特色抓精品,江西文化的品牌优势进一步突显。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大力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江西特色的文化精品,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引领文化的发展潮流。

紧扣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等重大活动,创江西红色文化品牌。

与上海文广局、上海文广集团联合承办了“走红军路,演红军戏”巡演活动,这是省际文化交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赣剧《等你一百年》为全国艺术创作座谈会演出,受到好评,并入选文化部纪念长征胜利75周年展演活动。

情景歌舞《井冈山》完成修改、复排并再度在省内外公演。

在全国重大艺术赛事中,我省连连获奖、捷报频传。

京剧儿童剧《岳家小将》参加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获优秀奖;

萍乡采茶戏《燃烧的玫瑰》入选中宣部、文化部纪念建党85周年展演活动,并同时入选文化部现代戏(南北片)汇演;

小戏《彩练牵,繁荣连》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表演金奖,5个优秀演员奖,2个优秀新人奖和组委会颁发的组织奖;

小戏《换亲》、《麻乡长》、《双打龙凤刀》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杂技《南瓜娃——抖杠》参加全国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大赛,获“文华奖”银奖和表演奖。

我省组织创作的美术作品参加全国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工程评选,在全国入选的X件作品中,我省有3件作品入选,成绩是非常可喜的。

这些优秀作品以其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使江西文化精品库又增添了新的内涵,使江西文化品牌在全国的份量加重。

三是面向基层抓活动,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全省文化战线充分发挥各自工作特点,紧贴群众文化需求,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开展“名剧名人下基层”、“四进社区”和“文化下乡”等活动。

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艺术院团下基层演出5400余场,观众上百万人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有效活跃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

各设区市也紧贴群众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些活动在当地已具有相当声势和品牌。

如九江市的“庆七一•万人颂”歌咏比赛,景德镇市的“万民欢乐庆和谐”广场文艺活动周活动,吉安市的“采茶小戏专场文艺巡演活动”等,他们演身边事,说家乡话,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特别是配合全省学习贯彻党章、学习贯彻《江泽民文选》和开展荣辱观教育等活动,全省文化战线利用各自优势,以文艺的形式,用文化的力量,深入开展各种样式的文化活动。

省话剧团把“八荣八耻”融入到歌舞之中,创作了一台音乐剧《“八荣八耻”进家园》,深入到社区、乡镇、村演出。

省图书馆在“江西图书网”开辟了学习党章、《江泽民文选》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荐书目,并组织党员、团员送优秀书籍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等。

文化战线的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宣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了知荣明辱的社会风尚,形成了“紧跟党走”的文化氛围。

2、“加强两项建设”,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着力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文化工作的基础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加强设施建设与夯实文化基础并重,

一是着眼于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应该说,2006年是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动作年”。

各级文化部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今年元月,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西艺术中心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1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186亩,整个工程预计两年完成。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已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土地测绘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底前进行项目基础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明年省“两会”召开前完成项目的实质性开工。

与此同时,一批代表我省水平和形象的博物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扶持,几大革命纪念馆的馆舍设施建设工程陆续上马。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上饶市婺源博物馆等建设工程正在进行。

这些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规划设计起点高、陈列展示手段先进,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各设区市一批文化建设项目也先后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

如九江市06年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无论项目数,还是投资总额,都是该市有史以来之最,超过解放以来的总和。

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文化部门广开渠道,我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改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开展多方面的文化服务。

省图书馆做到全年365天开放,实行部分服务场所的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对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残疾人员、现役军人实行免费办理阅览证。

省博物馆继续加大对未成年免费开放力度,全年接待观众人数大幅提升,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二是着眼于改善文化服务的薄弱环节,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各级文化单位切实担负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文化建设的重任,大力加强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构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

继续组织实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此项活动为我省首创,可以说我省在贯彻中央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先行了一步,此举倍受许多全国关注,许多省市以此为经验,大力推广。

自05年9月份至06年9月,全省专业剧团已到乡镇演出6717场次,观众人数1107.6万人;

电影公司到行政村放映电影9.1万场,观众人数2209.3万人;

乡镇组织各类文体活动4469次,参与人数461.3万人;

拨付资金5216.7万元,受益群众达3360万人次。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推进了乡镇文化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许多农民群众说这是“党为他们送来了‘及时雨’”。

6月,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牵头组织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实地走访27个县的44个乡镇47个村,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这项调研我省走在了全国前面,之后两个月文化部也启动了全国的农村文化调研。

实施“文化培训进农村”工程,举办了江西省首期文化站站长培训班,并组织了全省112个文化(群艺)馆,分别派出10位专业艺术人员,对农民文艺骨干进行各艺术门类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水平。

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共享长征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启动仪式,实地考察了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情况,为选取全国试点做好了准备。

三是着眼于培养干部群众的文保意识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扎实推进。

深入挖掘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全省上下的文保意识大大增强。

一是新增了一大批国家级的保护项目。

5月份,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有19个项目入选,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合并的项目分别为27处与26处。

至此,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由原来的24处增至51处,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也由1.89%升至2.17%。

二是省政府通过121处第五批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处合并单位,这样,我省省保单位已达336处;

增加约32%。

二是积极开展了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

重点组织了高速公路沿线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景德镇市珠山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2003—2004年度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考古发掘资料整理进程进一步加快,《湖田窑》等考古报告出版。

认真部署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现场会,这也是我省走在全国前面的一项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活动。

文物法制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通过公布,使我省文物保护做到了有法可依。

采取多种手段,广泛宣传《条例》,激发全民保护的自觉意识。

特别是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影响大、效果好。

精心组织安排了一台热烈的民族民间文化展演,举办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江西古代文明展》、《江西名窑名瓷特展》。

并组织各设区市围绕“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这一主题,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庆祝和宣传活动。

在全国率先开通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网”,目前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网站。

同时,按照“联强做强,联大做大”的办展思路,大力开展文物陈列展览。

《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朱元璋皇子皇妃奇珍异宝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收到了很好的宣传展出效果。

3、狠抓三个重点,江西文化的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一年来,我们把繁荣和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加大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力度,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不断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和文化产业壮大,不断扩大江西文化的实力、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

坚持繁荣文化市场与发展文化产业并重,

一是加强培育和引导,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

按照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培育和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市场。

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文化市场,促进市场格局的优化,文化市场呈现繁荣有序的发展局面。

截至10月底,全省有文化经营单位约1.2万家,文化经营单位总营业额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

从业人员16万余人。

一批歌舞娱乐场所和演艺场所蓬勃发展,进入特色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的良性发展期。

网吧市场结构调整取得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优雅环境、优良设备、优质服务的连锁网吧。

城市电影放映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票房收入收入连年攀升。

数字电影放映试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家首批资助的278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已发到县,对县电影公司放映员人员的培训已经完成。

市、县演出市场日趋活跃,全省84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走村串乡,截止10月底演出7326场(次),观众达363万人次,是繁荣演出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同时,大力实施江西文化市场诚信工程建设,建立“文化市场信用档案分级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引导文化经营业主诚信经营。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健全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省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行动”和“全省反盗版百日行动”。

1—9月,全省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检查文化市场18.4万次,检查音像经营单位4万余家次,有效促进了网吧市场、音像市场、歌舞娱乐场所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项目运作,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工作的动力和引擎,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从总量发展向质量发展、从数量增长向效益增长的转变。

大力推进文化招商,牵头承办了首届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做好整个江西展区的布展工作,突出红之魂、绿之美、古之特的三色文化发展成就,成为展会上的热门展区。

在博览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上,我省推介文化产业项目128个,成功签约35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7.37亿元,其中文化系统项目签约额突破了5个亿。

组团参加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我省的艺术精品演出项目签订了2个演出合同和3项演出协议。

组织项目参加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和2006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重点推介了一批文化招商项目。

积极运作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着手策划建立“江西文化产业园”,红谷滩管委会已原则同意划拨2600亩土地,近期集中力量规划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南昌文化博览园、江西印刷产业园、南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和南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五大文化产业项目。

大力扶植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仅有X家。

此外,还研究制定了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并在鹰潭市进行试点。

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确定,将推进我省文化产业的统计体系更加准确合理,推动文化产业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是拓展对外交流渠道,文化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

增强“文化外交”和“文化贸易”意识,加大文化“请进来”和“走出去”力度,到目前为止,交流项目55项,其中派出32项,引进和接待项目23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0%,江西文化在国内外得到进一步弘扬。

一是以我为主“引进来”。

承接了省政府与德国黑森州联合举办“莱茵河中上游河谷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省博物馆举办“历史的跨越——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十三周年暨澳门回归六周年图片展览”。

邀请英国苏格兰皇家风笛鼓乐队47人,俄罗斯国家边防中央军乐队47人在南昌市举办“2006南昌军乐节”活动。

省演出公司到目前为止,引进项目10余个,获得经济收入1378.5万元。

二是突出特色“走出去”。

我省共有涉外、涉港澳台演出16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5%和10%。

江西西山国际学校武术表演团赴英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演出,《奇瓷神韵---中国景德镇瓷器文化展》,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展出,客家高跷队赴毛里求斯参加该国举办的唐人街美食文化节。

全省文化系统分四个批次组织考察团,赴美国、西欧、北欧对文化管理、文化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考察,吸收国外文化工作的先进经验,以国际视野开展我省文化工作。

积极开展商演(展)活动,省杂技团先后赴土耳其、澳大利亚商演,在澳大利亚的商演,获纯利润80万元。

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向文化部驻海外文化中心赠送了一批外宣品,精心制作了画册“赣鄱华彩---繁荣发展的江西文化”,有效宣传了我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

4、实现四个转变,文化系统的和谐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一年来,我们注重加强全省文化系统的管理工作,推进厅机关及省直文化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创新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全省文化系统的创业氛围浓厚,文化战线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政务宏观管理与体制机制创新并重,

一是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得到建立健全。

制立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

省直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了责任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加强文化系统的理论学习,举办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系列报告会,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知识测验,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共建文明和谐社区”等活动。

加强省直文化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到目前为止,共调整充实了17个厅直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完成了14个基层党组织的换届工作,发展新党员16人。

在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和省图书馆等窗单位设置“党员示范岗”6个,在省直文化系统和对口联系的社区、村镇等基层单位和联系点80户,开展建立“党员联系户”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全省文化工作者创好业、创大业,文化战线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二是政务公开和服务载体逐步完善。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江西省文化厅网站”、“江西文化市场网”、“江西文化市场稽查网”等网站开发建设力度,实行文化政务信息公开。

特别是“江西省文化厅网站”自改版以来,调整栏目设置,加强网上办事和留言互动功能,加大网站更新频率和力度,两个月以来,点击次数从不到10万上升到16万次。

加强依法行政,编制了省文化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印发至全省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稽查单位。

先后举办了全省“文物保护行政执法培训班”、“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培训班”、“全省娱乐市场执法培训班”,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1—11月,厅行政审批受理中心共受理行政许可申请79件。

对已经精减或下放的30项行政文化审批事项,继续加大督查力度,对保留的8项行政文化行政审批事项,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我厅还被文化部授予“2001-2005年全国文化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三是干部人事管理培训全面加强。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正式启动“5511”江西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成立了江西文化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着手在5年内培养50名优秀艺术拔尖人才、100名紧缺文化专业人才和1000名文化业务骨干。

开展了全省文化系统评选先进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层层遴选,评选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16个、先进工作者20名。

采取“赛场选马”的选人方式,为厅直单位选录了15名综合素质较高、办事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

选拔了一批优秀年轻同志担任厅直单位领导干部。

从厅直单位选调了1名领导干部到厅机关任职,从设区市和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中各选调了1名年轻干部到厅机关工作,从厅机关处室选派了1名年轻干部到厅直单位担任领导,进一步疏通了干部使用渠道。

同时,注重老同志工作,积极组织老同志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为省直文化系统100多名离休干部建立了电子档案,为部分厅直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减免医保费40万元,为部分厅直企业单位的老退伍军人争取定额补助金每年1.5万元。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文化系统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全面建立和推行了聘用制度。

到目前为止,省直文化系统事业单位聘用率达100%,全省文化系统事业单位聘用率达90%。

认真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深入各单位掌握情况,起草了《厅直企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建议》,提出了整合资源、内部重组,积极发展大型文化企事业集团的建议。

定期编印文化体制改革专题简报,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反映全省各地文化体制改革情况。

省直文化各单位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纷纷进行各项改革创新。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和江西省杂技团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经过竞聘演讲、答辩和民主测评,把懂业务、善管理、事业心强的同志选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上来。

省画报社在深化本单位改革中,对改革中的未聘人员,采取帮扶措施,实施政策倾斜,保证了改革的平稳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