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2253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羊泉沟铁矿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详查工作方法及工程布置48

第二节详查工作质量评述49

第七章资源量估算58

第一节资源量估算对象及范围58

第二节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59

第三节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与依据59

第四节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60

第五节矿体的圈定原则61

第六节资源量的分类和块段划分62

第七节资源量估算结果64

第八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65

第一节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65

第二节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开采技术条件66

第三节外部条件概况67

第四节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68

第五节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68

第六节经济效益计算68

第七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71

第八节综合评价71

第九章结论72

第一节详查工作程度和主要成果72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73

附图目录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区域地质图

1:

50000

2

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地形地质图

10000

3

3-1

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后湾沟矿段地形地质图

2000

4

3-2

商南县羊泉沟铁矿李楼沟矿段地形地质图

5

4-1

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后湾矿段采样平面图

1:

6

4-2

商南县羊泉沟铁矿李楼沟矿段采样平面图

7

羊泉沟铁矿K1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000

8

羊泉沟铁矿K2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9

羊泉沟铁矿k3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0

羊泉沟铁矿0号勘探线剖面图

500

11

羊泉沟铁矿K1矿体探槽素描图

100

12

羊泉沟铁矿K2矿体探槽素描图

13

羊泉沟铁矿K3矿体探槽样坎素描图

14

羊泉沟铁矿k1矿体穿脉平硐素描图

15

羊泉沟铁矿k2矿体穿脉平硐素描图

16

羊泉沟铁矿k1、k2矿体958中段采样平面图

500

17

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区水文地质图

1:

18

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区工程环境地质图

附表目录

1、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资源量估算表

附件目录

1、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地质详查探矿权证书复印件

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3、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1:

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目的任务

羊泉沟铁矿详查属陕西天地矿业有限公司探矿权项目。

目的:

采用多种勘查手段及系统采样工程对矿体进行详查,探求控制的资源储量,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开发利用提供地质资料。

任务为:

1、对羊泉沟铁矿地表开展1︰2000地质填图,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

对已知铁矿体加密地表工程,并以浅部坑道对其进行系统控制了解,视具体情况逐步提高对矿化体(带)的控制程度,基本查明区内铁矿(化)体的数量、产态、规模、变化规律及后期构造破坏情况。

2、采取矿石的相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基本查明矿石矿物成分、含量,矿石组构,矿石有益、有害组分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3、通过水文、工程地质填图,探矿工程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及水质样、岩石力学样的分析测试,基本查明矿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特征,基本查明区内地表水体分布及其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研究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初步确定矿坑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提出矿山供水方向;

基本查明矿区断层、裂隙及软弱带等的发育、分布情况,评价其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层稳固性的影响;

基本查明岩、矿石及地表水中对人体有毒、有害元素,初步评价其对人体的影响;

收集各种自然地质灾害资料,预测矿山开采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4、对该矿开发的经济意义进行评价,估算其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价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为确定该矿是否具投资意义提供参考。

5、研究矿石的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2010年3月提交羊泉沟铁矿详查地质报告,为区内铁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矿山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第二节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一、位置

详查区位于商南县城205°

方向直距约50公里的陕鄂接壤处,隶属赵川镇管辖。

现用80西安坐标系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34′11″—110°

35′57″

北纬:

33°

15′00″—33°

13′03″

二、交通

详查区南东距商(南)-陨(湖北郧县)三级油路线上的赵川镇约16km,赵川北到商南县城84km,南到湖北十堰市103km。

商(南)-郧(县)公路北在县城与312国道相接,距西(安)-南(京)铁路商南站仅数公里,南自郧县经209国道在十堰市与武(汉)—十(堰)铁路、高速公路相连,由上述铁路、高等级公路向西至西安,向东入河南达南京、入湖北达武汉。

矿区南、中、北均有简易公路与附近的乡镇相通,交通方便(见插图1-1)。

插图1-1

三、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详查区地处秦岭东段南坡,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较强烈,地势南高北低,区内最高海拔1246米,最低(勘查区北部滔河)500米,除赵川镇周边范围内标高低于800米外,一般在800-1100米之间,相对高差400米。

为碳酸盐岩分布区。

地形坡度为30°

-40°

,大于45°

者常见,局部形成峭壁。

地表水系属长江水系丹江支流的滔河流域,滔河由西向东注入丹江。

次级沟溪发育,多呈近南北向树枝状展布,其水量较小,多为季节性河流,区内植被及坡积层覆盖面积较大。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山地气候。

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1.8℃.无霜期平均为216天/年。

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为降雪冰冻期。

多年平均降水量830.4毫米,多集中在6-9月,降水量较丰。

区内人口居住分散,人均土地不足一亩,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及坡底。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另有豆类和薯类,一般可以自给或略有节余。

经济作物有生漆、茶叶、板栗、木耳、桐油等。

区内林业较发达,大面积被松、栎林及阔叶、针叶混生林覆盖。

工业仅有十里坪萤石矿、大理岩以及米黄玉等小规模开采,近几年铁、钒矿产开发开始起步。

旅游业以金丝峡大峡谷为龙头正带动县内山上旅游产业飞速发展。

西北电网已覆盖本区,矿区电力资源充足,水资源满足要求。

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该区以往地质工作,主要是基础地质,区域物化探方面的工作,矿产工作相对薄弱。

一、基础地质工作

1992-1996年,西安地院完成了梁家湾、徐家湾、赵川及白浪幅1/5万区调联测,对区内的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比;

1996年,天津地矿研究所区调二队对杨家村、河夹店幅开展了区调联测,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

二、区域物化探

1983年,湖北物探队开展了1/20万航磁异常总结工作,编写了含本区在内的湖北省航磁说明书及郧西北航磁综合研究报告。

1987-1989年,陕西地矿局第十三地质队完成了区内1/20万化探工作,圈出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综合化探异常。

三、矿产工作

1977、1979年,湖北第五地质队先后对郧西土门—涧地一带、土门—河夹店一带进行了1/5万区域矿产普查(包括本区)。

1989-1993年,天津地矿研究所对武当山区武当群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含矿性开展了综合研究工作(包括本区)。

四、普查工作

从2006年3月—2007年3月,陕西地矿局综合地质大队对羊泉沟一带铁矿进行了普查评价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特征,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

圈定铁矿体两个,呈北北西向展布,长度大于600米,厚1.07-3.45米,单工程TFe含量最高35.61%,最低25.30%。

平均厚度2.43米,平均品位TFe32.06%;

估算推断的内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30.01万吨。

2007年4月转入详查工作,本次普查所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1。

羊泉沟铁矿普查实物工作量表表1-1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万地质草测

KM

1.93

坑探

M3

槽探

350

化学样

32

薄片

第四节详查工作情况

详查工作自2007年4月开始,到2009年12月底提交详查报告,历时24个月,大致分四个阶段。

2007年12月,编写设计。

在充分利用普查工作成果和收集、分析、研究前人相关地质资料基础上,编写了详查设计书。

2008年1月—2008年11月,为详查野外工作的主要阶段。

期间,测制了勘探线剖面和地质剖面,完成了1/2千地形地质测量,对原圈定的铁矿体以大于100米间距的探槽和浅表工程(PD2)进行了加密控制。

12月由企业组织进行了野外资料验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修正。

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对地表所圈矿体进行了深部验证,为圈定矿体取得了详细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3月,为资料综合整理及详查地质报告编写阶段。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2。

完成上述工作及详查报告的编写、评审、复制等,总投资为582万元人民币。

通过详查,已基本查明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品位等及其变化特征。

本次详查,圈定赤铁矿体三个,探求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19.32万吨,TFe平均品位42.99%;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20.53万吨,TFe平均品位43.15%。

合计矿石量39.85万吨,TFe平均品位43.07%。

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赤铁矿,品位较高,但规模甚小,其厚度、品位走、倾向基本稳定,开发利用的内部条件较好。

羊泉沟铁矿详查阶段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1-2

地形及工程

测量

2000地形测量

km2

1.60

工程测量点

地质测量

2000地质测量

0.45

1000地质剖面

m

430

500勘探线剖面

110

水、工、环地质测量(调查)

10000水文地质测量

0.48

10000工程地质测量

10000环境地质测量

探矿工程

m3

270

硐探

900.80

采样测试微量元素分析

基本分析化学样

94

物相分析样

光谱样

小体重样

内检样

外检样

矿(岩)石光薄片样

第五节矿业权设置及变更

一、矿业权设置

证号:

T61420090402027316

探矿权人:

探矿权人地址:

西安市碑林区长胜街58号

勘查项目名称:

陕西省商南县羊泉沟铁矿详查

地理位置:

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

图幅号:

I49E016012

勘查面积:

1.930平方公里

有效期限:

2009年4月30日至2011年4月30日

勘查单位:

勘查单位地址:

西安市雁塔路万达广场2栋1单元23层

勘查区由4个拐点圈定,原使用的北京54坐标系现转用为80西安坐标系,二者对照如下表:

商南县羊泉沟铁矿详查区坐标对照表表1-3

拐点号

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经度

纬度

34′42″

15′00″

34′39.3374″

15′00.3598″

34′14″

3411.3366″

15′00.3595″

36′00″

110°

35′57.3418″

13′03.3579″

13′23″

35′57.3414″

13′23.3584″

勘查区周边矿权设置:

区内无其他矿业权设置。

二、矿权变更

1、勘查阶段延续变更

商南县羊泉沟铁矿勘查是商洛市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的项目。

商南县青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3月通过摘牌有偿取探矿权,并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陕西省商南县城墙垭一带铁矿普查二号勘查区(北区)勘查证书,证号6100000630146,勘查有效期限2004年3月29日至2006年3月30日,勘查单位为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综合地质大队,其他同前。

该项目在上述有效期间并未完成勘查工作,故于2006年3月初向省厅提出了延续普查时间的申请,2006年3月31日,省厅颁发了变更的勘查证书,证号6100000630120,有效期限2006年3月31日至2007年3月31日,其他未变。

陕西省地勘局综合地质大队于2006年底完成了该区铁矿普查工作,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

2、探矿权人及勘查阶段变更

2007年4月通过有偿转让形式,陕西天地矿业有限公司依法从商南县青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该区探矿权,同时将勘查阶段由普查变为详查,2009年4月天地矿业有限公司因工作需要办了详查延续手续。

第二章区域及矿区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陇山褶皱束东端。

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东段。

地层区划属南秦地层分区徽县—旬阳小区(见构造单元划分略图)。

一、地层

区域地层分基底与盖层两大套,基底可分为结晶基底和过渡性基底。

结晶基底由上太古界陡岭岩群组成,主要地层有大明洞片麻岩(ArDgn)、红岩沟大理岩(ArHmb)、转路沟石英岩(ArZgt)。

过渡性基底由中元古界武当山岩群双台岩组浅变质酸性火山岩组成。

盖层亦可分为过渡性盖层和沉积盖层,过渡性盖层由青白口系耀岭河岩组基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绿片岩组成,与沉积盖层以一级滑脱断裂接触。

沉积盖层由上元古界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灯影组以及下古生界寒武系—上奥陶统石瓮子组、白龙洞组及两岔口组组成。

岩性组合灯影组—石瓮子组以镁质碳酸盐岩为主,白龙洞组以钙质碳酸盐岩为主,陡山沱组、两岔口组均以碎屑岩夹钙(镁)质碳酸盐岩为主。

其相邻组间均为整合接触,仅局部地段出现平行不整合接触(见图1)。

现就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双台岩组(Pt2s)

区内仅出露其第二、三岩段,大面积分布于小白岩沟—晒水台一线北东,第二岩段未见底,第三岩段未见顶,厚度不详。

1、第二岩段(Pt2s2):

为区内双台岩组(Pt2s)主体,,分布于栋草坪—陈家岩一线北东。

岩性为灰白色绢云钠长岩、绢云钠长浅粒岩和绢云钠长石英片岩。

面理发育,产状较复杂,大致以赵川镇—苇园一线为界,其北总体北倾,其南总体向南、南西倾,赵川镇以西总体向西倾,面理倾角很小,一般在8°

—30°

之间,较清晰地反映了赵川穹窿的西部形态。

2、第三岩段(Pt2s3):

仅在勘查区北东缘少量出露,岩性为灰白色糜棱岩化绢云钠长片岩、强劈理化绢云钠长片岩和绢云钠长石英片岩。

面理总体向南西(或南西西)倾,倾角40°

-61°

与下伏第二岩段为过度关系。

(二)灯影组(Z2dn)

该组在区内仅勘查区北东缘一带有少量分布,出露有第一至第五岩段。

总体倾向西或南西,倾角50°

-60°

1、第一岩段(Z2dn1):

在柿子园南侧—黄龙台一带出露。

岩性为紫红色—土黄色薄层状泥质白云石大理岩与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互层,局夹灰色千枚岩和桔黄色厚层状白云石大理岩。

与下伏双台岩组第二、三岩段均以一级滑脱面接触。

2、第二岩段(Z2dn2):

大白岩河、陈家岩一带均有少量出露。

岩性主要为灰色角砾状大理岩、杂色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夹灰色条带状大理岩、桔黄色中层状白云石大理岩,与下伏第一岩段呈整合接触。

3、第三岩段(Z2dn3):

分布于小白岩沟口—大噇沟口一线。

岩性为灰—灰白色厚层状泥—粉晶白云岩,普遍含硅质和硬石膏,与下伏第二岩段是整合接触,与下伏双台岩组第三岩段以一级滑脱面接触。

4、第四岩段(Z2dn4):

在高砭沟口、韦园一带零星分布。

岩性为紫红色、桔黄色厚层状白云石大理岩与紫红色、土黄色薄层状泥质白云石大理岩、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千枚岩或泥质岩互层。

高砭沟口一带以断层与下伏第二岩段接触。

5、第五岩段(Z2dn5):

分布于高砭沟口—玉皇顶一带,岩性:

下部为灰白色—白色厚层—块状粉晶白云岩,偶见壳状构造,中—上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粉晶白云岩、灰紫色薄层状泥晶白云岩。

与下伏第四岩段呈整合接触。

上述各段均出露不全,厚度不详。

(三)石瓮子组(∈3-O2)S

出露于图区西南角,分为两个岩段。

1、第一岩段(∈3-O2)S1:

出露于贾家沟一带,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砂屑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偶夹砾屑白云岩。

岩石重结晶普遍较强。

区域上厚1078米。

2、第二岩段(∈3-O2)S2:

出露于第一岩段两侧,构成桃园—小甘沟倒转背斜的两翼,其南西翼地层正常,倾向南西,倾角26°

,北东翼地层倒转,仍倾向南西,倾角45°

-48°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浅灰白色厚层、中—薄层白云岩,普遍含燧石团块,团块多为饼状、豆荚状或不规则状,长轴一般平行岩层面,偶见穿层现象。

燧石团块一般为黑色,有时为淡粉色,大小一般为1—5×

5—15平方厘米。

本段顶部出现十几米厚的硅结壳,其中的燧石体积含量最高可达25%以上。

区域上厚310米。

(四)白龙洞组(Ob)

呈北西—南东向大面积出露于测区,为区内主要地层,可分为两个岩性段和一个特殊岩性层。

与下伏石瓮子组为Ⅱ型不整合接触。

第一岩段(Ob1):

分布于桃园—小甘沟倒转背斜北翼的石瓮子组第二岩段北东,二者产状一致。

底部为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灰色含泥质条级粉晶灰岩与灰色厚层白云岩互层,白云岩中有时含形态不规则的灰岩块。

该段厚232米。

2、第二岩段(Ob2):

为白龙洞组主体,大面积分布于矿区,该岩段区域上厚232米,区内约244米,与下伏第一岩段(Ob1)呈整合接触。

(五)上奥陶统两岔口组(OL)

区域上该组可分为两个岩段,区内仅出露第一岩段(OL1),分布于勘查区东部的羊泉沟-后湾沟口一带,走向近南北向。

下部岩性为土黄色钙质千枚岩夹土黄色薄层状泥质灰岩,上部为灰色千枚岩夹灰色薄层灰岩。

该段与下伏灯影组第二岩段(Z2dn2)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白龙洞组第二岩段第三岩性层(Ob2-3)整合接触。

该段厚度189米。

矿(化)体主要产于白龙洞组上岩性段的马家坪钙质千枚岩和后湾的构造角砾岩及钙质糜棱岩之中。

二、构造

区内构造以赵川穹隆及其以南的马家坪—三岔褶皱带为主(见图1),构造线呈总体呈NW—SE方向。

(一)穹隆构造

赵川穹隆在区域上垮越了白浪、南化塘、杨家村和赵川四个1∶50000图幅,主体在赵川幅内,图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穹隆平面形态为眼球状,长轴为NWW—SEE走向。

核部由武当山群双台岩组二、三岩段组成,两翼盖层由上震旦统—下古生界地层组成,核翼之间为断层(一级滑脱面)接触。

穹隆核部属绿片岩相浅变质地层,所以亦可为典型的剥蚀浅变质核,剥蚀深度越大,变质程度愈高,加之多期变形变质改造,区域上已发生明显的面理置换,使S2构造面理切割或剪断S1面理,从而S2面理则代替了区域性连续面理。

(二)褶皱带

本区位于赵川穹隆南翼,区域上在赵川穹隆与武当山穹隆之间,总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向斜构造,轴向NW—SE,其间发育—系列次级背向斜褶皱,即邓家庄—陶家院背斜,泥沟—阳坪背斜,桃园—小甘沟倒转背斜及大沟—晒水台倒转向斜。

分述如下:

1、阎家沟—陶家院背斜:

该背斜为—轴面近于直立,紧闭程度中等的直立背斜构造,枢纽走向呈NW—SE向。

核部最老地层为石瓮子组下岩段,向两翼依次出现石瓮子组上岩段、白龙洞组和两岔口组,其北翼因受关帝庙—小白岩沟断裂的破坏和影响而短失部分地层,而北翼中次级褶皱较发育,且形态复杂。

另外亦有左行剪切褶皱叠加,从而显示了不同期次的构造作用。

2、泥沟—阳坪背斜:

该背斜为一紧闭直立背斜,两翼地层倾向相反,枢纽走向NW—SE,轴面近直立,核部地层为石瓮子组下岩段,两翼依次为石瓮子组上岩段及白龙洞组一、二岩段。

3、桃园—小甘沟倒转背斜:

该背斜枢纽走向呈NW—SE向延伸,轴面倾向NE,倾角50°

—70°

,南翼向NE倒转,北翼正常,属于紧闭倒转背斜。

其核部地层为石瓮子组下岩段,两翼为石瓮子组上岩段和白龙洞组一、二岩段。

4、大噇沟—晒水台倒转向斜:

分布于奥陶系上统地层中,枢纽走向NW—SE向,核部出露两岔口组地层,南翼地层倒转,为白龙洞组、石瓮子组,北翼因受断层破坏而地层残缺。

沿赵川穹隆边部的一级滑脱面附近,次级褶皱发育,所形成的小规模背向形褶皱不一一详述。

(三)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即1︰5万赵川幅地质图说明书中滑脱构造体系的滑脱面)主要有十里坪—范家山断层和大西沟—关帝庙—小白岩沟断裂(即所谓的一级滑脱面)。

前者分布于赵川穹隆北侧,近EW向延伸,向N倾,倾角40°

—60°

断裂带宽几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由糜棱岩带及破碎岩带组成。

该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晚期表现为正断层或斜滑断层特征。

大西沟—关帝庙—小白岩沟断裂,分布于赵川穹隆南侧,呈NW—SE方向延伸。

断面在西段倾向NE,倾角为35°

,表现为正断层;

东段倾向SW,倾角40°

,表现为逆冲断层性质。

断裂带宽50—200m以上,由糜棱岩带、破碎岩带组成,多期活动特征明显。

该断层在关帝庙以西与十里坪—范家山断层汇合。

三、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集中分布在赵川穹隆和大明洞穹隆核部,以小型基性侵入岩为主,局部见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脉。

不同类型侵入岩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基性侵入岩主要集中在赵川穹隆和大明洞穹隆的核部,中—酸性脉岩集中分布在大明洞穹隆部位。

侵入岩普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构造片理化和浅变质。

侵入岩主要有赵川辉长—辉绿岩、赵川辉绿岩,前者主要由十里坪岩体、大阴坡岩体和赵川岩体组成;

后者由多条规模不等的辉绿岩墙组成。

四、矿产

区内到目前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钒、铁、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