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0840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务中心及茶叶仓库项目文档格式.docx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72-74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总投资

(万元)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二、工程规模

1、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体工程内容为:

(1)将###########有限公司工艺二仓一座四层仓库改建为一座4层的商务中心,占地面积1822.76m2,总建筑面积7348.6m2,首层、二、三层为茶叶办公展柜,四层为交易大厅、展示区及VIP交易室。

(2)将###########有限公司工艺二仓一座一层仓库加盖成四层仓库。

占地面积4932m2,建筑面积20434m2,主要用作茶叶贮存;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建筑物各层功能布局见表2。

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项目

单位

数值

规划总用地

平方米

13320

总建筑面积

27782.6

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

商业

7348.6

其它

20434

配套公建

255

综合容积率

2.1

总建筑密度

%

47.7

绿地率

22.3

公共绿地面积

2970

机动车泊位数

56

表2建筑物各层功能布局一览表

设施名称

楼层

面积(㎡)

功能布局

茶叶仓库

1

4532

仓库

2

5204

3

4

商务中心

1751

产品展示

1822

电子交易、展示

2、能源规模

本工程为已有建筑改造项目。

除应急照明、消防排烟负荷为二级负荷外,其他用电按三级负荷考虑,电力供应来自市政电网。

项目设400KW备用发电机一台。

3、用水规模

本项目用水量约110m3/d,给水由市政管网提供,本项目用水全部为办公生活用水。

4、排水规模

本项目生活污水总量为36230m3/a;

生活污水近期经二级生化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排入花地河;

待市政管网接通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排放标准排入市政管网汇入西塱污水处理厂,西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花地河,最后汇入佛山水道。

5、空调通风系统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情况,本建设项目设有中央空调一套,分体式空调若干。

中央空调配套冷却塔一座位于商务中心四楼楼顶。

6、人员规模

本项目共设工作人员160人,年工作365日,每天一班,每班工作8h。

所有员工不在厂内食宿。

7、项目周边环境情况

本项目东面紧领仓库;

项目南面紧领仓库,项目南面40米处广钢支线铁路,项目西面为居民楼和仓库,其中项目与居民楼的距离为30m;

项目北面30米处为省陶瓷仓库。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有限公司用地内,交易中心地块东临花地河,南面隔铁路为大塱头村居民房,西面为葵蓬村居民房,北面为花地河支流。

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主要为附近住宅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厨房排出的油烟废气等。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

二、气象气候

本项目所在地广州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湿润。

多年年平均气温21.8℃,1月最低气温0℃;

8月最高气温38.7℃。

年降水量1657mm,5~8月为雨季,占全年雨量61.25%;

11月~翌年2月雨量较少,占全年10.32%,历年最大雨量为2865mm(1920年),最小雨量1113mm(1916年),蒸发量1276mm,日照1862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439.02千焦/平方厘米。

年均绝对湿度21.9毫巴,相对湿度77%。

广州市全年风向以北风为多,风频为17%,次为东南风、东风、风颇为13.9%,平均风速1.9m/s,静风频率为33%,夏秋间常有台风侵扰,风速达28m/s。

三、河流水文

芳村区几乎为河涌包围,属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域范畴。

花地河是沟通佛山水道与花地河东西向的河涌,从沙溪至东教止,长5.6Km,河宽150m,水深2.2m。

佛山水道自佛山市潭洲水道沙口大闸起,经佛山至芳村区沙溪、沙洛达后航道丫辔沙止,全长33Km,在芳村区平均河宽200---300m,河糟水深3.6m。

四、地貌

项目所在地荔湾区位于广州市西南部,与海珠区、越秀区相邻,中山路、环市路、黄沙大道、芳村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和地铁1号线贯穿区内,交通便利。

该地区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目前已成为广州市建成区的商业中心。

全区以鹤洞台地最高,台地高10-19.9米,由红色砂岩与砾岩组成。

四周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系沉积物。

南、北边缘的基岩分别为厚层淤泥覆盖的红色泥岩、沙砾岩和碎屑岩,平地高程1.5-3.0米。

地表层一般为耕土层及表土,往下层大部分为砂质粘土、粘质砂土,最下层多属砂岩、页岩。

五、植被、生物多样性

目前天然林、原生林极少,植被多为人工种植草皮、绿化带。

六、环境功能区划(见下表)

表3环境功能属性表

序号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饮用水源保护区

工农业用水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

环境空气功能区

二类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的二级标准

环境噪声功能区

2类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基本农田保护区

5

风景名胜保护区

6

水库库区

7

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西塱污水处理厂,暂无接驳管网)

8

管道煤气干管区

9

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

10

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24条规定的范围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位于市区西部,东与越秀区、海珠区接壤,西、北与白云区水陆相连,南与佛山毗邻。

1、人口及管辖

荔湾区与芳村区合并后的荔湾区的总面积62.4平方公里。

下辖22条行政街道,193个社区居委会。

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0.59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增长0.2%;

常住人口73.35万人,比上年增加0.51万人,增长0.7%。

人口出生率7.09‰,人口自然增长率0.9‰,计划生育率98.21%。

2、社会经济结构

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85.8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3.7%;

第二产业增加值146.44亿元,增长8.5%;

第三产业增加值335.26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为0.9∶30.1∶69.0。

3、教育科技

2008年末,全区各类学校186所,在校学生115338人,专任教师7067人,初中升学率95.9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7.59%。

在第九届中小学生软件制作活动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分别是2项、10项和62项;

2008年教育软件制作活动获得国家、市级奖项分别是2项和36项;

第十三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广州赛区)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31人;

第18届广州市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7人(与天河区并列第二)。

广州市第一中学、沙面小学、耀华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和广州市“书香校园”。

2008年,全区共获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项目3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3项;

拥有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4所,占全市36%;

拥有7个省、市科普基地,成为我市拥有最多科普基地的区域。

全年安排区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5942万元,下达区科技计划项目106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近1134件,同比增长38%,其中,发明申请161件,增长78%。

重新认定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4、文化与体育

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全区拥有文化广场40多个,总面积8万多平方米;

社区文化室建室率85%。

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350余场,参与活动人数6千多人,观众达20万人次。

群文创作喜结硕果,全年创作文艺作品720件,其中,获省奖项2个、市奖项29个。

2008年,接待读者约30万人次,外借图书约21万册次;

推出新书15016册次;

开展各类读书宣传活动20多项;

举办各类培训班10次;

送电影进社区30场次。

全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性、市及区第12届运动会等各项体育赛事。

2008年,承办和举办1项全国性体育赛事、31项广州市和全区性体育比赛活动。

2008年,荔湾区向上级运动队输送10名运动员,向省队输送1名运动员。

荔湾区籍运动员在各级体育赛事中夺得世界级比赛冠军2项、亚军5项,亚洲级比赛冠军1项,国家、省、市各类比赛冠军187项、亚军232.5项、季军158.5项。

不断完善社区体育设施。

2008年,建成31条健身路径和6个篮球场。

5、卫生与旅游文物保护设施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当地人群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地方性疾病高发现象,主要的流行病以病毒性肝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居多,其它疾病包括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

2008年,全区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32个纳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

200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25个,实有医疗病床416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59人,其中医生2395人。

全年进行食品监测6151宗,食具监测27729宗。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7.0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9.83%,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8.53%,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死亡率3.0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38‰,孕产妇死亡率为0。

2008年,全区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9593万人次(含商业步行街),星级宾馆(酒店)接待游客127万人次。

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荔湾博物馆、祠、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荔湾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商埠、古刹、老街、旧居、美食、书画、曲艺、国医、武术、民俗、收藏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新添了“千年花香”、“岭南盆景胜地”等旅游胜地。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2009年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年鉴中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点荔湾区广雅中学空气质量现状资料对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

监测结果见表4:

表42008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mg/m3)

污染物名称

SO2

NO2

PM10

年均值

0.050

0.068

0.086

评价标准(二级标准)

0.06

0.08

0.10

污染指数

0.83

0.85

0.86

从上表的监测结果可知,SO2、NO2、PM10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版)二级标准要求,说明可见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纳污水体是花地河。

根据广州市监测中心站2009年环境监测年鉴,花地涌断面的监测结果如下表:

表52008年荔湾区环境质量报告花地涌断面监测结果mg/l

监测项目

pH

CODcr

BOD5

DO

NH3-N

总磷

浓度mg/l

7.05

44.7

9.33

2.0

7.3

0.32

评价标准

6-9

≤30

≤6

≥3

≤1.5

≤0.35

评价

达标

超标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附近地表水监测指标DO、CODcr、BOD5、NH3–N、总磷等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标准的要求,说明附近水质已受到严重有机污染,达不到该水域水质功能要求。

其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工厂和周围居民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达标而直接排入纳污水体导致。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按穗府(1995)第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本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功能区属2类区,环境噪声执行2类标准,2类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为了解本项目拟选址边界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对本项目场址四周区域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实测,噪声监测结果见表6。

表6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dB(A)

编号

监测地点

昼间

夜间

测量值

标准

项目东边界

56.0

60

46.8

50

项目南边界

59.3

47.4

项目西边界

54.2

45.5

项目北边界

52.9

44.3

根据对现场进行噪声现状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及附近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噪声本底值范围为昼间:

52.9~59.3dB(A),夜间测值为44.3~47.4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的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一、主要环境敏感点

项目周边主要是仓库,主要敏感点位项目西面的居民楼。

二、水环境保护目标

控制本项目外排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BOD5、NH3-N、SS等的排放浓度,保护受纳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不受本项目影响。

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

四、声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该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护评价区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五、生态保护目标

保护该项目建设地块的城市生态环境,使其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评价适用标准

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NH3-N:

无相应标准。

2、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即(CODcr≤110mg/L、BOD5≤30mg/L、SS≤100mg/L、NH3-N≤15。

3、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2类:

昼间≤60dB(A)、夜间≤50dB(A)。

5、建设施工期间执行《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dB(A)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6、《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2001年6月。

1、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

废水排放量:

36230t/a;

CODCr:

3.99t/a。

排入西塱污水处理厂处理:

10.14t/a。

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SO2:

0.032t/a

3、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0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一、建设施工期污染工序

1、施工期间噪声污染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机械包括施工车辆、电锯、风动机等。

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应依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有关规定执行。

项目建设如果不注意施工期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将严重干扰附近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

2、建筑施工余泥、废弃材料的影响

施工期间因室内装修会产生大量的砖石、木竹废弃料等。

如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置,或者乱倒乱放在路边,则可能妨碍交通、污染环境。

在运输过程中,有些车辆不注意清洁运输,沿途撒漏泥土,污染街道与公路,影响市容与交通。

3、扬尘的影响

施工扬尘来源于材料运输、装卸、加工过程中的扬尘。

工地扬尘首先直接危害现场施工工人的健康,随风吹扬又会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

4、工地污水的影响

工地污水来自清洗设备、材料所产生的污水等。

如不注意搞好工地污水导流、排放,污水一方面会泛滥于工地,影响施工,另一方面可能流到工地外污染环境。

污水挟带的沙土可能会引起排水通道淤积、堵塞,影响排水。

5、有机废气

另外,项目装修期间可能使用有机胶粘剂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大多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可能短暂地影响到周围的环境空气。

应当加强室内通风,避免可能造成有机废气影响。

二、营运期的污染工序

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来源:

生活污水;

空调外机组及手电钻设备噪声;

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1、废水

(1)办公生活污水

根据建设单位估算,本项目约配置办公人员160人。

办公人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以0.05m3/人·

d计,则项目每天产生的办公生活污水量为8m3,按一年360天计算,办公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920m3/a。

(2)商业区生活污水

本项目商业区面积为7348.6m2,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中规定,计算项目商业用水量如下表:

表7项目商业用水量

用水区域

用水类别

规模

用水量指标

日用水量

备注

商铺

商业用水

7348.6m2

12L/m2·

d

88.2m3/d

小时变化系数取2.0

未预见水量及漏失水量

13.2m3/d

占15%

总用水量

101.4m3/d

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即91.26m3/d(33310m3/a)。

类比广州市现有的同类项目污水排放浓度,建设项目生活污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浓度、排放量见表8。

表8项目办公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CODCr

SS

产生浓度(mg/L)

280

150

120

20

年产生量(t/a)

10.14

5.43

4.35

0.72

自建污水站处理

排放浓度(mg/L)

110

30

100

15

年排放量(t/a)

3.99

1.09

3.62

0.54

排入西塱污水处理厂处理

生活污水排放量

99.26m3/d(36230m3/a)

1、废气

(1)发电机尾气

本项目设1台400kw柴油发电机组,根据《广州市蓝天工程计划》有关规定,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应采用含硫量小于0.2%的0#优质轻柴油,工作时间按每月累计工作8h,全年最多工作96h,发电机燃油量为220g/kw·

h,则发电机组耗油8.44t/a,发电机燃油烟气污染负荷见表9:

表9发电机燃油烟气污染负荷一览表

污染物项目

烟尘

废气

系数(kg/t油)

3.36

2.20

29.32m3/min

产生浓度(mg/m3)

190

167

109

--

发电机污染物产生量(t/a)

0.032

0.028

0.02

16.8m3/a

排放浓度(mg/m3)

11

发电机污染物排放量(t/a)

0.024

0.020

0.002

(2)机动车尾气

本项目停车场共设有56个机动车停车位,不设洗车服务。

机动车进出停车场时将排放一定量的CO、NOX、HC等,可按每个车位车辆日进出4次计,则平均日车流量为320车次/d,车辆在停车场范围内平均每次行驶200m计算;

参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2-2001和类比计算机动车运行时的大气污染物排污情况,见下表10:

表10机动车运行时的污染物系数

车型

CO

HC

小型车(包括轿车、出租车等)

8.61

1.69

2.32

中型车(包括小货车、面包车)

9.43

1.89

2.55

大型车(客车、大货车、大旅行车)

15.1

2.95

4.08

根据该项目特点,进入建设项目停车场的机动车以小型车为主,兼有少量中型车,其比例约为7:

2:

1,综合以上车流量、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