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678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复习课教案《地球与地球仪》》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首先看学习提纲,大家结合课本自主复习。

(一)教师展示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复习。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地球的大小

三、地球仪

四、经纬网

学法设计:

学生自主复习,回顾、理解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梳理

一、人类认识地球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师)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示意图。

(教师)强调:

(1)认识的顺序:

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关键证据:

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最终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是:

地球卫星照片。

(3)生活中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子:

①登高远望。

②海面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整个船身。

③月食现象。

(4)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重点强调:

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师生问答式。

基于学生自主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先提问学生,再据此做补充和强调。

(教师)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我们通常从半径、周长、表面积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教师注意强调单位)

提问:

毛主席在七律《送瘟神

中写道: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星河。

”这个地方在哪里?

再次强调:

赤道周长4万千米即8万里。

【练习衔接】

1.读下列图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D.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教师展示地球仪,对地球仪上的点和线作简单的回顾。

强调:

地轴是一根假想轴,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真实的地球上并不存在。

1、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圈。

多媒体展示纬线示意图

指示方向

形状

长度

关系

条数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纬线图,引导学生读图,再根据表格提示,回顾有关纬线的特点。

2、经线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多媒体展示经线示意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经线图,引导学生读图,再根据表格提示,回顾有关经线的特点。

比较归纳:

纬线

经线

东西

南北

圆圈

半圆

不相等(赤道最长)

相等

除南北极点外,纬线互相平行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

无数条

3、纬度

纬度从0°

(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增大至90°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4、经度

经度从0°

(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增大至180°

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纬度

经度

起始线

纬线(赤道)

经线(本初子午线)

划分方法

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90°

,分别为北纬(N),南纬(S)

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分别为东经(E),西经(W)

度数分布规律

 

通过比较经纬度特点,分析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学会判断经纬度。

5、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的分界线:

赤道。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

W和160°

E。

通过上图引导学生归纳出:

东半球范围:

W—0°

—160°

E(小于160°

的东经;

小于20°

的西经)

西半球范围:

160°

E—180°

—20°

W(大于160°

大于20°

6、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和方向

步骤:

①打箭头(由小----大)。

根据经纬度度数分布规律,先确定纬度为南纬还是北纬,经度是东经还是西经。

②标符号(0°

、180°

除外)

确定好南北纬,东西经后,在度数旁标上南北纬,东西经的符号,北N南S,东E西W.

③定位置

标好符号后,找到经过该点的经纬线,确定相应的经纬度。

④找方向(侧视图直接读,其他找<180°

方向)

在经纬网图中,经线与纬线互相垂直,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判断某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要以后一点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来判断。

3.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都是圆

B.纬线和经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C.经线、纬线各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与地轴不相交

4.下列关于经度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经度数从0向东越来越大

B.西经度数从0°

向东越来越大

C.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D.南纬度数从北向南越来越小

读右侧“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

A.40°

E,409NB.40°

E,40°

SC.40°

W,40°

ND.40°

S

6.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7.读“经纬网图”,下列关于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兰所在的地方位于北温带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线、经纬度、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点做了比较全面的复习和梳理,相信同学们脑海中的知识框架已建立起来,但是仍需各位同学下去查缺补漏,消化巩固。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