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8788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A

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C

酸碱盐溶液导电

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D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A.AB.BC.CD.D

7.下列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MnO2(KCl),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FeSO4溶液(CuSO4),加过量Fe粉,过滤

D.CO2(HCl),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8.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

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下图。

某同学取用Na2CO3溶液后把它放回位置最好在()

9.下列图像与对应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样品滴加过量盐酸

B.向一定质量的某碱溶液中逐渐滴加水

C.向一杯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D.对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进行高温煅烧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2CO3、NH4NO3、Ca(OH)2B.FeCl3、Na2SO4、Mg(NO3)2

C.AlC13、Ba(NO3)2、CaCl2D.NH4HCO3、AgNO3、BaCl2

12.探究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胶头滴管和集气瓶中分别盛装某种试剂,挤压胶头滴管向集气瓶中滴加适量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组合是()

胶头滴管

中的试剂

集气瓶中

的试剂

稀硫酸

Na2CO3

稀盐酸

Zn

浓硫酸

NaOH溶液

CO2

二、填空题

13.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三种离子,已知其中含有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另一种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

A.钠离子B.镁离子C.铜离子D.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农业改良酸性土壤的场景.

试回答

(1)农业机械喷洒出的白色粉末,化学式为_______,

(2)若土壤显酸性,是施加化肥造成的,施加的化肥可能是___________(答一种)

(3)我省的土壤接近中性,因种植的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两种营养素_______________而闻名全国。

(4)种植大豆,不用施加________肥(填化肥种类,以下相同),只要施加_______肥增加农作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即可。

15.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

如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流程Ⅰ中为了除去杂质,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将粗盐水中的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

(2)在流程Ⅰ中,加入Ba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流程Ⅱ中,如果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氯化氨,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__;

(4)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17.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溶液,只知道分别是K2CO3溶液、CuSO4溶液、CaCl2溶液和稀盐酸,请参与下列实验:

(1)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溶液;

(2)取另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

①若实验现象为:

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

②若实验现象为,则滴管所取的是K2CO3溶液。

(3)某同学将

(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最后烧杯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三、实验题

18.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同学们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另设计了几套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

(2)同学们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同学们要收集CO2,可用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收集,检验集气瓶中收集满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如图1是同学们设计的甲、乙、丙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甲装置中,向a中加入一定量水后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_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CaO固体,向锥形瓶加入分液漏斗中的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加入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最好是______。

②如图2装置丁是同学们利用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请回答:

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9.在学校的国庆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

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帮助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

从资料中查阅知道:

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反应后试管中的剩余物加适量的稀盐酸,并将可能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若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无此现象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军从资料中查阅知道:

若向含有OH—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就会出现红色。

于是他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剩余物中含有(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推断题

20.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不考虑微溶物)。

C是盐,D是氧化物。

(1)常温下,若A为一种气态氧化物,且A与B的相互转化能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C可用于制玻璃,俗称纯碱,E是单质。

A的固体俗称_____,C的化学式为__,D的用途_______(只说一点)。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若A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且E不能转化为A,其它关系不变,C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溶液为浅绿色,E是无色溶液,与A、C反应时都能产生明显现象,D是黑色固体,B是一种气体单质,B与D可以反应生成A和水。

①写出A

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②B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E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1.A、B、C、D、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D是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气体D常用于灭火,E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可以生成A、D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__。

(2)E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

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2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观察到的现象是:

无水CuSO4不变色,说明混合气体中不含水蒸气;

灼热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含一氧化碳;

所以N2中一定没有H2O,一定有CO.故选:

C.

2.C

【解析】A、碳酸钙和氯化钠不反应,故错误

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不溶与水,故错误

C,为防止固体烧焦,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时,就应停止加热,正确

D、:

pH试纸用水润湿以后,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相当于把待测液给稀释了,故错误

故选C

3.C

【解析】①借助电磁波无化学变化发生②燃烧天然气发生了化学变化③电能转化成热能④酒精灯是通过酒精的燃烧得到能量④利用的是太阳能.

4.B

【解析】试题分析:

开始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无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水,会有沉淀存在;

开始反应掉a克的氢氧化钡溶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稀盐酸,因为酸碱反应比较迅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掉稀盐酸后,然后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无法确定硝酸钠是否存在,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氯化铜溶液反应,故发生两个化学反应,错误;

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正确;

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没有硫酸钡,错误;

D、设与氯化铜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x,

Ba(OH)2+CuCl2=Cu(OH)2↓+BaCl2

17198

x9.8g

171:

98=x:

9.8g解得x=17.1g还有一部分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故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17.1g,错误。

故选B

考点:

图表所表示的化学信息、推断物质的成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C

【解析】A.氯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变,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错误。

故选C。

6.C

【解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C.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形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D.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来分析。

解:

A.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正确;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决定于CO分子、CO2分子的结构;

而CO分子由一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CO2分子由一个C原子和两个O原子构成;

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两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正确;

C.酸碱盐溶液导电是因为因为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形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错误;

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7.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过量Fe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

D.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盐的化学性质

8.C

【解析】

A.该项摆放的是酸类,碳酸钠属于盐类,该选项不正确;

B.该选项摆放的是指示剂,也不适合摆放盐类碳酸钠,该选项不正确;

C.该选项氯化钠是盐类,碳酸钠也是盐类,属于同一类化合物,可以摆放一起,该选项正确;

D.该选项是碱类,不易摆放盐类,该选项不正确。

物质的分类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要知道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摆放是有严格要求的,酸、碱、盐应各自摆放,以便容易找到,也防止药品间发生化学反应。

9.C

【解析】A、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样品滴加过量盐酸,盐酸会先与氧化铝反应,再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不能从零开始,错误;

B、碱性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不会变成中性或酸性溶液,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同时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直到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的稀硫酸过量,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正确;

D、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对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进行高温煅烧,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错误。

点睛:

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和反应的原理,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①CO(CO2)CO2无法点燃;

若能点燃也是将CO点燃,这样违背除杂原则,故错误;

②方法正确;

③CuO(C)加适量的盐酸盐酸既不与CuO反应也不与C反应,故方法错误。

因此本题选C。

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1.BC

A中Na2CO3和Ca(OH)2反应产生沉淀;

D中AgNO3和BaCl2会产生沉淀氯化银。

故选BC.

物质的共存

12.D

【解析】分析:

观察到集气瓶中气球变大,说明集气瓶内气体减少而使压强减小,与大气相通的气球变大,因此集气瓶内应发生气体被吸收的反应;

根据每组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

A、向碳酸钠中滴加稀硫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放出气体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气球不能变大;

故A不正确;

B、向锌中滴加稀盐酸,盐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放出气体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气球不能变大,故B不正确;

C、向气体二氧化碳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体减少甚至消失,压强减小,气球变大;

所以C正确;

D、向水中滴入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使瓶内空气膨胀而使瓶内压强变大,气球不能变大,故D不正确。

所以C是正确。

【点睛】在密闭容器内,产生气体或者放出热量都会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增大。

13.A 钾离子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另一种离子只能是阳离子。

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三种离子,铜离子是蓝色,铜离子和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均不可共存,则另一种离子可能是钠离子。

点睛∶判断溶液离子种类①根据电荷守恒原则⑵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确定。

14.Ca(OH)2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铵)蛋白质油脂(油)氮肥磷肥

(1).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

Ca(OH)2

(2).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铵)等肥料的溶液呈酸性,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显酸性,(3).大豆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油)等营养素;

(4).豆类植物有根瘤菌,能将空气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所以不需要施用氮肥(5).磷肥的作用是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15.

(1)碳酸钠和氯化铵。

(2)BC

(3)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

(4)2NaHCO3△Na2CO3+H2O+CO2↑

(1)流程Ⅱ可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氯化铵可作氮肥。

碳酸氢钠在流程III中会生成碳酸钠。

所以该厂最终的产品有碳酸钠和氯化铵。

(2)加入氯化钡可与硫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硫酸钡沉淀;

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除去镁离子;

加入碳酸钠是为了除去钙离子。

所以B项正确。

为了完全除去硫酸根离子,所以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而钡离子有毒,需要让过量的钡离子形成沉淀,而加入的碳酸钠即可与钡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钡沉淀。

所以按图示加入的顺序共产生四种沉淀。

C项正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加入碳酸钠一定要在加入氯化钡之后,其它顺序可以调整。

所以A项不正确。

所以应选BC项。

(3)将氯化钠转化为碳酸钠需要形成碳酸根,所以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

(4)流程III中,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工艺流程题、粗盐的提纯

16.

(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CO3;

(3)碳酸钙、氯化钡、氢氧化钾.

【解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钾和氯化钡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会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取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盐酸,所以原样品中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钾、氯化钡,不含硫酸钠.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通过推导可知,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是:

BaCO3;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碳酸钙、氯化钡、氢氧化钾.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7.

(1)CuSO4

(2)①稀盐酸②一支试管产生气泡,一支试管产生沉淀

(3)K+、Cl﹣

(1)CuSO4溶液为蓝色,其他的溶液都为无色,故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CuSO4溶液

(2)①根据剩余三种物质K2CO3溶液、CaCl2溶液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K2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K2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应会产生沉淀,而CaCl2溶液和稀盐酸不会反应,无现象,故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①若实验现象为:

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稀盐酸;

②若实验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一支试管产生沉淀,则滴管所取的是K2CO3溶液

(3)某同学将

(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根据离子共存的原则:

相互结合会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构成,故最后烧杯一定存在的离子有K+、Cl﹣

酸、碱、盐的性质,离子共存

视频

18.酒精灯E棉花2KMnO4△K2MnO4+MnO2+O2↑D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气球大小没有明显变化CaO与水反应放热,使瓶内气体膨胀,导致瓶内压强增大NaOH溶液等合理答案c液体不会被压往b处流出

(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故选E;

高锰酸钾分解的速率非常快,气流易将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中而堵塞导管,故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可以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

检验集气瓶中收集满CO2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4)①该装置中气球胀大后,一段时间气球体积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乙装置中,加入水,锥形瓶中装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