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6013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室上墙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docx

(3)、停用(红色)

①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②检测仪器设备无法确定者。

③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校验不合格者。

④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校验周期者。

四、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1、所有仪器设备说明书、检定、校验证书,使用维修记录存放在档案袋内,专人保管。

2、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书写上墙,并建有“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薄”。

每次检测前后按表中内容填写记录。

3、每年底将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装订成册,经计量管理员审核后,存入档案袋中。

样品的收取、保管制度

一、样品的收取

1、送检者在将样品送检的同时,需填写委托单。

应按委托单规定的项目逐项填写清楚,不得漏项。

2、接样人将委托单内容记在“委托单台帐”上,对样品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检查后进行标识,交试验室主任或副主任,尽早安排检测。

3、水泥样品接收后,取3kg于铁皮桶内,盖严并编号,保存一个月,以备复检。

其它样品待检测报告发出后,原则上不留复检品。

4、试验站的砼、砂浆试件成型拆模之后,立即送入养护室养护,直到7天、28天龄期,进行试验检测。

二、样品的检测

1、所有检测人员均应持证上岗。

2、材料检验除合同或委托检验时另有规定外,一般应按现行有关规程进行。

3、每项检测工作一般不少于2人,数据由检测员读数,校对者复读。

当实测品指标为临介数据时,应再认真复读一次。

如出现外界干扰(停电、停水等),致使测试无法进行时,检测工作应重做,并将情况记录备查;

在测试过程中,如因仪器(设备)故障或损坏而检测中断时,应用同等级性能满足测试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检验;

凡因检测失误或样品本身原因,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样品损坏,无法得出完整数据时,所有数据作废,重抽样检验,检测报告以第二次测读的数据为准。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真实记载,必须由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准确、清晰地填写在相应的统一表内,不得涂改。

如记录有错,需要改正时,应在错误处进行杠改,将正确的内容写在其上方,同时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更改时间。

2、检测人员根据原始记录,按规定进行计算,并由具有三年以上独立上岗的检测人员进行校对后签发,作为编写检测报告的依据。

3、原始记录在检验报告发出后分年度存档。

二、数据处理制度

1、数据处理以原始记录为基础,遵照有关标准及检验方法要求的精度进行取舍,并将处理结果记入原始记录表格相应的栏目中。

2、为避免检测时错判,应尽可能在检测现场对检测数据作出初步的计划。

3、如在数据处理时,对检测数据发生疑问,影响作出检测结论时,应重新取样检测,以确保检测结论的准确。

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1、检测报告实行检测、复核、主管三级负责的制度。

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员计算并交由具有三年以上独立检测工作的检测员校对、签名。

最后出具正式报告,一式两份。

2、检测报告由检测者签名之后,连同原始记录交试验室主任复核。

主任不在时,由副主任代替。

3、检测报告经复核者和主管签字并加盖本室的公章后,方能生效。

4、发送报告的同时,存档一份备查。

5、发出的检测报告如发现有错误时,应进行更正并重发送更正报告,同时收回原报告并办理登记手续。

6、年终时将当年的原始记录与存档的检测报告装订成册,在存档期内保存。

检测事故的分析、检查与处理制度

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事故处理。

(1)委托单或本室的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丢失或数据被污染造成不良影响。

(2)由于检测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检测方法错误或读数发生差错而导致结论错误。

(3)检测过程中,不按规程操作而使仪器、设备非正常损坏。

2、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报告试验室负责人,由试验室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性质等。

并研究补救措施,一般按以下方法处理:

(1)对于能重新取样复检的样品,进行重新取样复检。

(2)对砼试件等破坏性检测件,发生检测事故时,应负责对试件进行无破损检测,用构件的实际强度来代替。

(3)对以发生的检测报告发生事故时,由质量负责人签发一份“对编号为×

×

检测报告更正”的报告书,声明×

年×

月×

日,编号为×

检测报告作废并收回。

同时重发一份正确的报告。

(4)对于事故当事人,除需进行教育外,还需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经济扣罚,必要时报公司按《奖惩条例》给予惩处。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保养和检验制度

1、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掌握所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

2、检测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检验规程规定的仪器量程和精度要求。

选用时不得以粗代精,并不得超载。

所有操作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用完毕后,应对仪器进行擦试。

3、在使用仪器的性能应保持正常状态。

如发现失常时,应立即报告试验室负责人,并停止使用。

对于失常的仪器应尽快修复。

严禁使用失常状态的仪器设备。

4、属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及精度较高的仪器设备,应专人保管。

5、检测仪器应按保养规程进行保养。

各种机器的轴承,原则上半年添加黄油一次。

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压力试验机的压缩油每年更换一次。

6、具有量值的检(试)验设备,按计量部门规定检定周期进行周检。

超过周期检期的计量仪器不准使用。

所有量值的检验设备应建立计量设备履历卡,并在检验设备上进行状态标识,正常使用的应贴上合格证,对于停用或封存的设备,应贴上停用证、封存证等标签。

标准养护室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1、养护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观察掌握自动控温设备仪表加温及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保证标养室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温度为20±

2℃)相对温度90℃以上)。

2、建立试件收到登记制度,试件养护到期应及时试验。

3、试件的堆放应按先后顺序,编号放入养护架上,每层架上只能单层摆放,不能堆放。

试件之间应保持一下距离(10~20mm),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4、进入养护室人员,一般不超过2人,送取试件后,应立即将养护室门关闭,防止室内温、湿度骤变。

5、经常保持室内卫生,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技术规范、规程及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与工程有关的检验规程的技术规范由技术科情报资料负责提供。

必要时可由本室向情报室提供最新版本的信息,再由情报室设法提供。

2、完整的现有检验规程和技术规范以及上级颁发的文件,统一存放于规范专用柜内。

3、技术资料的管理由质量负责人负责。

4、定期保存的资料有:

(1)国家、部委、省、市颁发的现行有关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政策、法令、法规和规范。

(2)现行与工程有关的国内外标准、检测规程、操作方法等。

(3)现有设备仪器说明书、计量合格证书等。

(4)现有仪器设备明细表和台帐等其它文件。

5、其它保存的资料:

(1)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保存期为工程竣工后三年。

(2)委托试验台帐保存期三年。

6、技术资料的整理

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装订成册保存。

7、技术资料的管理

(1)质量负责人负责保管本室保存的与工程有关的现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

(2)室内人员使用本室的技术资料,用毕后应归还原处,非本室人员如需借阅时,经试验室负责人同意,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如期归还。

(3)与检验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借阅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

8、仪器说明书、固定资产验收、领用单的管理:

(1)所有仪器说明书均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放入仪器设备档案盒内。

(2)固定资产由技术负责人负责验收,由兼职材料员负责领用,并保管领用单。

所有固定资产验收单及领用单均放入专用资料袋内。

日常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国家、部委、地方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文件、政策、法令、法规,严格遵照国家现行规程,对样品进行测试。

2、检验人员应作风正派、秉公办事、不准假公济私、弄虚作假。

3、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确保良好的试验工作环境。

4、室内安全放置的防火设施不得随意挪用或取走,确需挪动,应通知本室全体人员。

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检测人员一览表

详见试验检测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二、岗位责任制

1、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向总工程师汇报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委、市颁发制定的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本工程有关规及检测制度。

(3)负责编写试验室检测工作制度。

(4)负责组织对进货物资进行取样和试验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试验工作。

(5)协助有关技术主办填写试验方面的有关资料,并负责提供竣工资料。

(6)负责试验记录的控制及结果的复核和分析统计。

(7)审编本试验室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的添置和报废计划。

(8)负责筹建试验室,对在编人员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2、试验室副主任岗位责任制

(1)熟悉国家和部委颁发的有关规范和检验规程、政策、法规、条例和本工程有关规及检测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

(2)协助试验室主任对在编人员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3)协助试验室主任对进货物进行取样和试验以及施工过程中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试验工作。

(4)协助有关技术主办填写试验方面的有关资料,并负责提供竣工资料。

(5)试验室主任不在时,主持试验室的日常工作,并负责试验记录的控制及结果的复核和分析统计工作。

3、质量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委、省、市制订的有关产品检验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部委、省、市制定的各项检测制度及本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条例文件。

(2)对本工程样品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3)办理委托检测任务、接收试样、检测资料的校核、发放、存档工作。

(4)协助技术负责人解决检测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4、检测员的岗位责任制

(1)熟悉国家和部委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和检测规程以及本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有关的文件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按规定的抽样频率抽取试样,并进行检验,对不合格材料应当立即向试验室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3)负责现场的配合比控制,检查称量的准确性及拌和物的和易性,并做好现场施工配料控制记录。

(4)爱护仪器设备,保持检测环境清洁。

测试前需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校正)。

用完进行清洁保养。

(5)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不弄虚作假。

安全管理制度

1、对全体人员进行防火和安全用电等知识教育及消防器材使用练习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室内外适当部位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经常检查,消防用品不得私自挪动位置,禁止挪作它用。

3、电器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及漏电保护开关。

使用前应检查电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使用中如果发生异常现象,即应拉下开关,停止使用,并请电工或其它有关人员检修。

4、开、合电闸时,眼睛应视电闸。

清扫电闸时不准用湿手或湿毛巾。

5、箱式电炉、烘箱、电炉等电热设备,应放置在水泥板上。

使用无自动控温的电热设备时,使用者不应远离电热设备。

并经常检查电线是否损坏等情况。

6、使用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切忌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诮将送油阀拧紧,防止活塞突然快速上升。

2、检查限位开关是否灵活可靠,热电流整定值是否恰当,更换保险丝时要规格相同。

3、在试验中,如电器发生失灵,启动或停止按钮不起作用,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试验机停止运转。

4、在试验中,如油泵突然停止工作,应将所有负荷卸掉,使油压降低,检查排除故障后,再新开泵,不可在高压情况下启动油泵。

5、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上、下钳口座楔形块两侧压板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应随时紧固,防止压块等飞出造成事故。

6、测力计摆杆扬程不准超出最大规定限度,指针不准超一周。

7、定期对试验机主机各相对转动,移动部件进行加油、(脂)进行润滑,并经常检查各传动部件在传动过程中的松紧程度,如发现链条过松应调紧。

压力机试验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先检查油箱内的液压油是否充足,如不足,应加之液面在油标处为宣。

2、检查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如松动则拧紧,检查防尘罩、电气接地、保险熔丝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3、首次使用时,应先将回油阀打开,关闭送油阀,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检查活塞上升有无卡住等异常现象,如有,则应卸荷,停机检查。

4、将试件按下压板定位线框放在下压板正中,转动手轮和位杠,调节上压板至适当位置。

5、接通测控系统电源,按操作步骤进行清零及时钟修改等各有关数据的输入。

6、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调控送油阀,按试件所需速率平稳进行加荷试验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打开回油阀。

7、操作时,下压板上升高度不得超过4cm(或立柱上标志线),以免发生意外。

8、操作中禁止将手等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意试件在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试后即清除破碎试块,以待下次试验。

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操作规程

1、起动前首先检查旋转部分与料筒是否有刮碰现象,如有刮碰现象应及时调整。

2、拌料前应清理料筒内的一切杂物和水。

3、起动前应将筒体限位,方能起动。

4、搅拌轴旋转方向应按筒体端面标记所示。

5、装入的混凝土物料必须清除金属或其它杂物。

6、根据搅拌时间调整搅拌器的定时,注意必须断电情况下调整。

7、按动起动按钮,主轴便带动搅拌铲运转。

8、达到调定时间后自动停车。

9、卸料时应先停机,打开锁定销,搬运手柄使料筒旋转到一定位置,再使锁紧销定位旋转主轴,使伴合料排出筒外。

10、拌合料排净后手动使筒体复位,将搅拌筒用锁定销定位。

11、清洗料筒可将水倒入料筒内使主轴旋转进行冲洗,也可以用干砂清洗。

12、在搅拌过程中切勿将手和棒状物插入筒内以免发生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