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001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石油团队.doc

2015年度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高职)

团队名称: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吕利霞

所在专业: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所在院校: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制

二○一五年四月

填表说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

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带头人负责填写。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截止时间是2014年12月31日。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

一、行业背景

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产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以煤、石油、天然气、盐碱化工为主的重化工的巨大潜力,发展前景广阔。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富集和邻近市场优势,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基地推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加强海拉尔、巴彦浩特和乌拉特川井盆地油田开发,加快煤炭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推进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天然气、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加快发展化学工业。

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五大国家示范工程产业化和二代煤化工示范建设,大力推进煤化工产品深加工,构建煤气化、液化、焦化等延伸加工循环产业链,建设国家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我区煤化工的发展同时也给石油化工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机会。

煤制烯烃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再由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均属于石油化工的范畴。

二、人才需求背景

截止2011年底,我国石化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6647家,从业人员696万人。

根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专家的报告,“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全行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要增加27.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要增加10.4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地区,很快形成了包括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炼油项目、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伊泰集团煤基合成油项目、苏里格天然气项目、包头亨通新能源开发公司等较大规模的石油化工重点项目。

这些石化企业的迅速崛起,拉动了当地对石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经调研,全区每年的石油化工专业毕业生近400人,远远不能达到高速发展的石化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专业基本情况

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业代码:

530206)是根据行业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于2003年3月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按国家新的专业目录批准设立的专业。

2005年6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修业年限三年。

2005年首次招收51名同学,截止到2014年累计招生733名,在省内同类院校办学规模第一。

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强通过培训考试取得化工总控工等相关工种的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该专业教学团队有团队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7名,校外兼职教师2名。

专职教师中副教授1人,讲师6人,高工1人。

3人本科学历,4人为硕士学历,1人博士在读,均具备工程师或技师资格,“双师”比例达100%。

外聘教师中高工1人,技术员1人,均为本科学历,为本单位的技术骨干。

五、专业建设成果

本专业自组建以来,经过系领导与各位教师的不断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于2010年被学院评为院级品牌专业,2011年申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在学院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100所骨干校后,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地方政府和学院本身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专业建设,本专业作为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的专业群也一并得到建设。

2011年经学院申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推荐,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

立项以来,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构建优势互补的合作育人平台,从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五个方面对本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形成专业支撑企业发展,企业促进专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3年本专业顺利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验收。

综上所述,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经过八年的建设与发展,办学层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而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满足当地行业发展和当地人才的需求,因此提出申请成立院级教学团队。

图1-1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图1-2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

之校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之实训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

图1-3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资金执行情况

二、团队组成

1.团队成员。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10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8人,占8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人,占20%。

学校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出生

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

资格

高校

教龄

企业经

历或工

作年限

讲授的课程(学时/年)

及承担的主要工作

1

吕利霞

1972.9

大学

副教授

工程师

18年

2年

《化工单元操作》(180学时/年)主讲教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

2

斯钦德力根

1975.4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技师/

考评员

9年

5年

《化工单元操作》(148学时/年)主讲教师;《石油化工生产性实训》等实践教学

3

吴鹏超

1981.5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技师/

考评员

7年

8个月

《石油炼制工艺学》(76学时/年)主讲教师;《炼油生产性实训》等实践教学

4

张馨

1981.2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技师/

考评员

7年

8个月

《天然气化工工艺》(70学时/年)主讲教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

5

乌仁其木格

1973.3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技师/

考评员

7年

9年

《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148学时/年)主讲教师;《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等实践教学

6

郭培英

1982.10

本科

讲师

高级工/考评员

8年

8个月

化工单元操作(96学时/年)主讲教师;《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等实践教学

7

白风荣

1978.01

硕士研究生

讲师

工程师

7年

8年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60学时/年)主讲教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

8

郑玉霞

1977.11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高级

技师

8年

8年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112学时/年)主讲教师;《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等实践教学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专业

技术

职务

职业资格

所在

单位

从事的技术领域/工作岗位/从业时间

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

1

赵明泉

1968.4

大学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总工程师/21年

生产性实训(30学时/年)实践教学;《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课程组成员

2

燕磊

1985.3

本科

技术员

助工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

伊泰煤制油生产调度/8年

化工安全培训(8学时/年)/顶岗实习(60学时/年)

2.团队带头人

姓名

吕利霞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09

民族

政治面貌

无党派

高校教龄

18

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

专业

化工

企业工作年限

0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副教授/副主任

职业资格

工程师

社会兼职

全国石油化工专指委委员

联系地址、邮编

呼和浩特赛罕区高职园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

办公电话

0471-5260489

移动电话

13171097881

电子邮箱

lvlixia2008@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学习、工作内容及岗位

1997.9—2003.5

内蒙古石油化工学校

教务科成绩、教材管理

2003.6—2006.6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专任教师化工原理课程教学

2006.7—2012.8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科长

教学运行管理

2012.9—至今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系副主任

实践教学管理

2004.3—2006.12

内蒙古工业大学

工程硕士

2011.7

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公司

下厂实践

2012.5

香港职业训练局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师资培训

2012.10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职业院校实训骨干教师研修班

2013.1

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下厂实践

2014.4

齐鲁制药、阜丰制药公司

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调研

所承担的团队建设、管理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2011年经学院申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推荐,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立项以来,带领团队成员依托国家重点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个方面对本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分析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归纳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

与团队教师研究开展了化工单元操作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化”的授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2、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选派本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学习,赴企业进行下厂实践,团队带头人赴香港参加了职业教育培训,三位骨干教师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项目化教学培训和技能培训,团队部分成员赴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野化工等企业进行了调研学习,充分了解生产企业需求,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实践能力。

由合作企业推荐优秀的技术人员参与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严谨、业务精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