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8111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NaHCO3

Na2CO3+CO2↑+H2O;

【点睛】

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

2.如图中的每一方框内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F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且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

1,B为常见液体,F为红棕色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是_____;

F是_____。

(写化学式)

(2)写出G→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3)G与Cu的反应中,G表现__________性质。

(4)写出X→A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5)以C、B、D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amolC的中心原子完全转化到G中,理论上至少需要D______mol。

【答案】NH4HCO3NO2

酸性和氧化性H++HCO3-=H2O+CO2↑2a

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CO2、D为O2,X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为NH3,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NH3)与D(O2)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据此解答。

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NH3)与D(O2)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X是NH4HCO3;

F是NO2;

(2)稀HNO3与Cu反应产生Cu(NO3)2、NO、H2O,反应方程式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3)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为不变化,部分降低,故硝酸表现酸性、氧化性;

(4)NH4HCO3与HCl溶液反应生成NH4Cl、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HCO3-=H2O+CO2↑;

(5)以NH3、H2O、O2为原料可生产HNO3,使amolNH3完全转化为HNO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理论上至少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n(O2)=

=2amol。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注意根据X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及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进行推断,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解答。

3.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M与其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是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将A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A元素与溶液中A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的该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__。

(2)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若A是一种正盐,A能分别与B、F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2:

3或2:

7Na2CO3和NaHCO31:

1(NH4)2SO3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所以C为氢气,D为氯气;

C与D反应生成的F为HCl;

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为NaCl,结合转化关系图,B为NaOH。

(1)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推断A为金属铝,将A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2)若A是CO2气体,A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可能为:

NaOH和Na2CO3、Na2CO3、NaHCO3和Na2CO3、NaHCO3;

根据加入盐酸后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来分析解答即可。

(3)若A是一种正盐,A能分别与NaOH、HCl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常见的NH3和SO2,据此来分析作答。

(1)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推断A为金属铝,将A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溶液中Al元素有AlO2-或者Al3+两种存在形式,故当得到的沉淀物Al(OH)3中Al元素与溶液中中Al元素的质量相等,也分两种情况,①碱过量时,即反应剩余的n[Al(OH)3]=n(A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此时c(AlCl3):

c(NaOH)=2:

7;

②当碱量不足时,n[Al(OH)3]=n(Al3+),再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此时c(AlCl3):

3,故答案为2:

3或2:

7。

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

①0~0.1L时,消耗盐酸没有气体放出;

②0.1L~0.3L,消耗盐酸有气体放出;

根据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1:

2,可以推测出,原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根据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不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与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1:

2,可判断出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故答案为Na2CO3和NaHCO3,1:

(3)若A是一种正盐,A能分别与B、F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推测出A的阳离子为NH4+,阴离子为SO32-,进而得出A的化学式为(NH4)2SO3。

4.A、B、C、D、E、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C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电石(CaC2),X为深红棕色液体非金属单质,写出D+X→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淡黄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X为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写出D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

③若X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鉴别等浓度的D、E两种溶液,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

a.盐酸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Ca(OH)2溶液

(4)若A为氧化物,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在溶液D中滴加KSCN溶液会变红色。

①A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明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H-+HSO3-=SO32-+H2OBrCH=CHBr+Br2→Br2CHCHBr22Na2O2+2H2O=4Na++4OH-+O2↑O=C=Oab3NO2+H2O=2HNO3+NO第四周期第Ⅷ族

(1)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应为Na,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应为SO2,则B为H2,C为NaOH,D为Na2SO3,E为NaHSO3,C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SO3-=SO32-+H2O,故答案为OH-+HSO3-=SO32-+H2O;

(2)若A为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X为深红棕色液体非金属单质,X为溴,根据流程图,B为氢氧化钙,C为乙炔,D为1,2-二溴乙烯,E为1,1,2,2-四溴乙烷,则D+X→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H=CHBr+Br2→Br2CHCHBr2,故答案为BrCH=CHBr+Br2→Br2CHCHBr2;

(3)若A为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X为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则X为C,根据转化关系可知B为氢氧化钠、C为氧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②D为二氧化碳,则D的结构式为O=C=O,故答案为O=C=O;

③若X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应为CO2,则C为NaOH,D为Na2CO3,E为NaHCO3,鉴别等浓度的D、E两种溶液,可用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故答案为ab;

(4)若A为氧化物,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在溶液D中滴加KSCN溶液会变红色,说明涉及铁离子,则X是Fe,由转化关系可知C具有强氧化性,则A为NO2,B为NO,C为HNO3,

①N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②X为Fe,铁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

5.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

已知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黑色粉末,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65g•mol-1,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应呈黄色,E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H是一种红棕色气体,I是最常见的液体,K是一种强碱。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K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N3

CuO+2NaN3

Cu+Na2O+3N23Cu+8H++2NO3- 

=3Cu2-+2NO↑+4H2O

【解析】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则C是N2;

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应呈黄色,则D中含有Na元素;

E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则E是Cu;

结合转化关系图,结合其他已知条件可得:

A是CuO、B是叠氮化钠、D是Na2O、E是Cu、G是NO、H是NO2、I是H2O、J是HNO3、K是NaOH、L是Cu(NO3)2。

(1)叠氮化钠的化学式为NaN3;

(2)NaOH的电子式为

(3)反应①为叠氮化钠和CuO受撞击反应生成N2、Na2O和Cu,故化学方程式为:

CuO+2NaN3

Cu+Na2O+3N2;

(4)反应②为Cu和稀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点睛:

无机框图推断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突破口,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猜测法等得出结论。

6.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

A、B、C、D、E、X等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X和G的化学式:

X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D+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消耗0.5molB转移电子________mol。

【答案】Na2SSO32Na2SO3+O2=2Na2SO4SO3+2NaOH=Na2SO4+H2O2Na2O2+2H2O=4Na++4OH-+O2↑0.5

【解析】单质甲、乙均能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氧气连续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为氧气,氧化物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则B是过氧化钠;

C是氢氧化钠,A是氧化钠,甲为钠;

又因为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为硫化钠,那么乙为硫,F为二氧化硫,G是三氧化硫;

从而进一步推断出D为亚硫酸钠、E是硫酸钠,而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亚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符合题意;

(1)X为硫化钠,化学式Na2S;

G为三氧化硫,化学式SO3;

正确答案:

Na2S、SO3。

(2)D为亚硫酸钠,丙为氧气,亚硫酸钠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化学方程式:

2Na2SO3+O2=2Na2SO4;

C为氢氧化钠,G为三氧化硫,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

SO3+2NaOH=Na2SO4+H2O;

SO3+2NaOH=Na2SO4+H2O。

(3)B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O2+2H2O=4Na++4OH-+O2↑;

该反应转移电子2mol,消耗Na2O22mol,现消耗0.5molNa2O2转移电子0.5mol;

0.5。

单质在氧气中发生连续氧化的有:

Na→Na2O→Na2O2、S→SO2→SO3、N2→NO→NO2、C→CO→CO2等,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做这种类型的推断题有很大帮助。

7.A、B、C、D 

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B、E均为空气的成分。

的焰色反应是黄色。

在G 

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列出):

(1)A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 

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 

与G 

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与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把硫单质氧化到最高价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答案】C

2Na2O2+2CO2=2Na2CO3+O2Na2O2+S2-+2H2O=S↓+2Na++4OH-3S+6OH-

2S2-+SO32-+3H2O6HNO3(浓)+S

H2SO4+6NO2↑+2H2O

【解析】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F是钠的化合物,而F是单质B、C化合而成,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故C为金属钠;

G是单质C、D化合而成,原子个数比为D:

C=1:

2,且原子序数D>C,故D为硫,G为Na2S;

B为组成空气的成分,最容易想到的是O2,如B为O2,E也为组成空气的成分,E只能是CO2,A即为碳,因F+E=H+B,故F是Na2O2,H是Na2CO3。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F是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C;

(2)E与F反应为CO2和Na2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故答案为:

2Na2O2+2CO2=2Na2CO3+O2;

(3)Na2O2与过量的Na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a2O2+S2-+2H2O═2Na++S↓+4OH-,故答案为:

Na2O2+S2-+2H2O═2Na++S↓+4OH-;

(4)硫与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

2S2-+SO32-+3H2O,故答案为:

3S+6OH-

2S2-+SO32-+3H2O;

(5)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把硫单质氧化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NO3(浓)+S

H2SO4+6NO2↑+2H2O,故答案为:

6HNO3(浓)+S

H2SO4+6NO2↑+2H2O。

正确推断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焰色反应及第二、三周期常见元素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本题的易错点为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要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和配平方法。

8.下图所示的是一些常见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被略去。

已知X、Y、Z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单质,X由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

D、E是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其中D呈黄绿色。

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F的稀溶液呈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I露置于空气中,颜色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与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uCl24Fe(OH)2+O2+2H2O=4Fe(OH)32Al+2OH-+2H2O=2AlO

+3H2↑

【解析】X、Y、Z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单质,X由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则X为Al;

D、E是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其中D呈黄绿色,则D为Cl2,与Y反应得到F,且F的稀溶液呈蓝色,含有Cu2+,则Y为Cu、F为CuCl2,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含有钠元素,A与B在电解条件下得到C、D(氯气)、E,可推知A为NaCl、C为NaOH、E为H2,由转化关系可知,G为HCl,与金属Z反应得到H、H能被氯气氧化得到J,金属Z为变价金属,可推知Z为Fe,故H为FeCl2,J为FeCl3,

(2)中I露置于空气中,颜色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则I为Fe(OH)2。

(1)C为NaOH,电子式为

(2)F为CuCl2,故答案为:

CuCl2;

(3)I露置于空气中,颜色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

4Fe(OH)2+O2+2H2O=4Fe(OH)3;

(4)X与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

2Al+2OH-+2H2O=2AlO2-+3H2↑。

9.A、B、C、D、E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其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若C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常温下,D为无色气体,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组成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A与冷水剧烈反应

b.C与水反应可生成B

c.E与酸反应可生成D

(2)若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是黄绿色气体.

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上述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时,生成B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答案】

(1)第三周期IA族;

abc

(2)8NH3+3Cl2=N2+6NH4Cl或2NH3+3Cl2=N2+6HCl;

4.48L

解:

(1)若C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含有Na元素;

常温下,D为无色气体,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D为CO2,二者反应生成单质B,则C为Na2O2,B为O2,E为Na2CO3,单质A为Na.

①组成A的元素为N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三周期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IA族;

②a.钠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故b正确;

c.碳酸钠与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故选abc;

(2)若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C为NH3,D是黄绿色气体,则C为Cl2,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E,则B为N2,A为H2,E为HCl或NH4Cl.

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NH3+3Cl2=N2+6NH4Cl或2NH3+3Cl2=N2+6HCl,

故答案为8NH3+3Cl2=N2+6NH4Cl或2NH3+3Cl2=N2+6HCl;

②上述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时,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生成氮气物质的量为

=0.2mol,标况下其体积为0.2mol×

22.4L/mol=4.48L,

故答案为4.48L.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Na、氮、Cl元素单质化合物性质,物质的颜色与性质是推断突破口,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0.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