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8180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6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Word下载.docx

综上所述,直扩系统的特点是:

频谱的扩展是直接由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调制而得到的

扩频码序列多采用伪随机码,也称为伪噪声(PN)码序列。

扩频调制方式多采用BPSK或QPSK等幅调制。

扩频和解扩的调制解调器多采用平衡调制器,制作简单又能抑制载被。

模拟信息调制多采用频率调制(FM),而数字信息调制多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或增量调制(M)。

接收端多采用产生本地伪随机码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解扩,或采用匹配滤波器来解扩信号。

扩频和解扩的伪随机码序列应有严格的同步,码的搜捕和跟踪多采用匹配滤波器或利用伪随机码的优良的相关特性在延迟锁定环中实现。

一般需要用窄带通滤波器来排除干扰,以实现其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5.1.2

直扩信号的波形与频谱

任何周期性的时间波形都可以看成是许多不同幅度、频率和相位的正弦波之和。

这些不同的频率成分,在频谱上占有一定的频带宽度。

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在频谱上只有一条谱线,而周期性的矩形脉冲序列,则有许多谱线。

任何周期性的时间波形,可以用富氏级数展开的数学方法求出它的频谱分布图。

现在以矩形脉冲序列为例来说明其间的关系。

图5-2(a)中为一周期性矩形脉冲序列f(t)的波形及其频谱函数An(f)。

图5-2(a),(b),(c)

图中E为脉冲的幅度,o为脉冲的宽度,To为脉冲的重复周期。

设To=5o,从图中可以看出f(t)的An(f)分布为一系列离散谱线,由基频fo及其高次谐波组成。

随着谐波频率的升高、幅度逐渐衰减。

对于棱角分明的波形,在理论上包含有无限多的频谱成分。

不难证明,时间有限的波形,在频谱无限的;

相反,频谱有限的信号,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

但一般来说,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频谱的主瓣内,即频率从0开始到频谱经过第一个0点的频率为止的宽度内,称为信号的频带宽度,以Bf表示。

从数学分析可知,信号谱线间隔决定于脉冲序列的重复周期,即fo=1/To。

而信号频带宽度取决于脉冲的宽度,即Bo=1/o。

在图5-2(b)中,

如果脉冲重复周期增加一倍,基频降低一半,谱线间隔也减少一半,谱线密度增加一倍,此时Bfo不变。

如果脉冲重复周期不变,而脉冲宽度减少一半1=0/2,则从图5-2(c)

可以看出,谱线间隔不变,但信号的频带宽度Bf1增加一倍。

此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无论是脉冲重复周期的增加,还是脉冲宽度的减少,频谱函数的幅度都降低了。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一是为了扩展信号的频谱,可以采用窄的脉冲序列去进行调制某一载波,得到一个很宽的双边带的直扩信号。

采用的脉冲越窄,扩展的频谱越宽。

如果脉冲的重复周期为脉冲宽度的2倍,即T=2,则脉冲宽度变窄对应于码重复频率的提高,即采用高码率的脉冲序列。

直扩系统正是应有了这一原理,直接用重复频率很高的窄脉冲序列来展宽信号的频谱。

二是如果信号的总能量不变,则频谱的展宽,使各频谱成分的幅度下降,换句话说,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可以用扩频信号进行隐蔽通信,及扩频信号具有低的被截获概率的原故。

5.2扩频码序列

5.2.1码序列的相关性

在扩展频谱通信中需要用高码率的窄脉冲序列。

这是指扩频码序列的波形而言。

并未涉及码的结构和如何产生等问题。

那么究竟选用什么样的码序列作为扩频码序列呢?

它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性能呢?

现在实际上用得最多的是伪随机码,或称为伪噪声(PN)码。

这类码序列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近似于随机信号的性能。

因为噪声具有完全的随机性,也可以说具有近似于噪声的性能。

但是,真正的随机信号和噪声是不能重复再现和产生的。

我们只能产生一种周期性的脉冲信号来近似随机噪声的性能,故称为伪随机码或PN码。

为什么要选用随机信号或噪声性能的信号来传输信息呢?

许多理论研究表明,在信息传输中各种信号之间的差别性能越大越好。

这样任意两个信号不容易混淆,也就是说,相互之间不易发生干扰,不会发生误判。

理想的传输信息的信号形式应是类似噪声的随机信号,因为取任何时间上不同的两段噪声来比较都不会完全相似。

用它们代表两种信号,其差别性就最大。

在数学上是用自相关函数来表示信号与它自身相移以后的相似性的。

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定义为下列积分:

式中f(t)为信号的时间函数,为时间延迟。

上式的物理概念是f(t)与其相对延迟的的f(t-)来比较:

如二者不完全重叠,即0,则乘积的积分a()为0;

如二者完全重叠,即=0;

则相乘积分后a(0)为一常数

因此,a()的大小可用来表征f(t)与自身延迟后的f(t-)的相关性,故称为自相关函数。

现在来看看随机噪声的自相关性。

图5-3(a)为任一随机噪声的时间波形及其延迟一段后的波形。

图5-3(b)为其自相关函数。

当=0时,两个波形完全相同、重叠,积分平均为一常数。

如果稍微延迟一,对于完全的随机噪声,相乘以后正负抵消,积分为0。

因而在以为横座标的图上a()应为在原点的一段垂直线。

在其他时,其值为0。

这是一种理想的二值自相关特性。

利用

这种特性,就很容易地判断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产生的相同信号复制品之间的波形和相位是否完全一致。

相位完全对准时有输出,没有对准时输出为0。

遗憾的

是这种理想的情况在现实中是不能实现的。

因为我们不能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随机信号。

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产生一种具有类似自相关特性的周期性信号。

图5-3

PN码就是一种具有近似随机噪声这种理想二值自相关特性的码序列。

例如二元码序列1110l00为码长为7位的PN码。

如果用+1,-1脉冲分别表示“l”和“0”,则在图5-3(c)中示出其波形和它相对延迟个时片的波形。

这样我

们很容易求出这两个脉冲序列波形的自相关函数,如图5-3(d)中。

自相关峰值在=0时出现,自相关函数在0/2范围内呈三角形。

0为脉冲宽度。

而其它

延迟时,自相关函数值为-1/7,即码位长的倒数取负值。

当码长取得很大时,它就越近似于图5-3(b)中所示的理想的随机噪声的自相关特性。

自然这种码序列就被称为伪随机码或伪噪声码。

由于这种码序列具有周期性,又容易产生,它就是下面即将介绍的m序列,成为直扩系统中常用的扩频码序列。

扩频码序列除自相关性外,与其他同类码序列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也很重要。

例如有许多用户共用一个信道,要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就得靠相互之间的区别或不相似性来区分。

换句话说,就是要选用互相关性小的信号来表示不同的用户。

两个不同信号波形f(t)与g(t)之间的相似性用互相关函数来表示:

如果两个信号都是完全随机的,在任意延迟时间都不相同,则上式为0。

如果有一定的相似性,则不完全为0。

两个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为0,则称之为是正交的。

通常希望两个信号的互相关值越小越好,则它们越容易被区分,且相互之间的干扰也小。

5.2.1m序列

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由于m序列容易产生、规律性强、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扩频通信中最早获得广泛的应用。

顾名思义,m序列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他延迟元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

在二进制移位寄存器发生器中,若n为级数,则所能产生的最大长度的码序列为2n-1位。

现在来看看如何由多级移位寄存器经线性反馈产生周期性的m序列。

图5-4(a)为一最简单的三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m序列发生器。

图中Dl、D2、D3为三级移位寄存器,为模二加法器。

移位寄存器的作用为在时钟脉冲驱动下,能将所暂存的“1”或“0”逐级向右移。

模二加法器的作用为图中(b)所示的运算,即0十0=0,0十1=1,1十0=l,l十1=0。

图(a)中D2、D3输出的模二和反馈为Dl的输入。

在图(c)中示出,在时钟脉冲驱动下,三级移位寄存器的暂存数据按列改变。

D3的变化即输出序列。

如移位寄存器各级的初始状态为111时,输出序列为1110010。

在输出周期为23-1=7的码序列后,D1、D2、D3又回到111状态。

在时钟脉冲的驱动下,输出序列作周期性的重复。

因7位为所能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1110010则为m序列。

这一简单的例子说明:

m序列的最大长度决定于移位寄存器的级数,而码的结构决定于反馈抽头的位置和数量。

不同的抽头组合可以产生不同长度和不同结构的码序列。

有的抽头组合并不能产生最长周期的序列。

对于何种抽头能产生何种长度和结构的码序列,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现在已经得到3---100

级m序列发生器的连接图和所产生的m序列的结构。

例如4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15位的m序列之一为111101*********。

同理我不难得到31、63、127、255、511、l023⋯位的m序列。

一个码序列的随机性由以下三点来表征:

一个周期内“l”和“0”的位数仅相差1位。

一个周期内长度为l的游程(连续为“0”或连续为“l”)占1/2,长度为2的游程占l/4,长度3的游程占l/8。

只有一个包含n个“l”的游程,也只有一个包含(n—1)个“0”的游程。

“l”和“0”的游程数相等。

一个周期长的序列与其循环移位序列远位比较,相同码的位数与不相同码的位数相差l位。

M序列的一些基本性质:

在m序列中一个周期内“1”的数目比“0”的数目多l位。

例如上述7位码中有4个“1”和3个“0”。

在15位码中有8个“l”和7个“0”。

在表5-1中列出长为15位的游程分布。

表5-1111101011001000游程分布

游程长度(比特)

游程数目

所包含的比特数

“1”的

“0”的

1

2

4

3

游程总数8

合计15

一般说来,m序列中长为R(1Rn-2)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l/2k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由下式计算:

令p=A+D=2n-1

则:

它正是图5-3(d)中所示的二值自相关函数。

m序列和其移位后的序列逐位模二相加,所得的序列还是m序列,只是相

移不同而已。

例如1110100与向右移三位后的序列1001110逐位模二相加后的序列为0111010,相当于原序列向右移一位后的序列,仍是m序列。

m序列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各种状态,除全0状态外,其他状态只在m序列中出现一次。

如7位m序列中顺序出现的状态为111,110,101,010,100,00l和011,

然后再回到初始状态111

m序列发生器中,并不是任何抽头组合都能产生m序列。

理论分析指出,

产生的m序列数由下式决定:

(2n-1)/n

其中由

(X)为欧拉数(即包括1在内的小于X并与它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

例如5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31位m序列只有6个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m序列的相关特性。

前面已经提到过m5.2.3GoId码序列

m序列虽然性能优良,但同样长度的m序列个数不多,且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值并不都好。

Gold提出了一种基于m序列的码序列,称为Gold码序列。

这种序列有较优良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构造简单,产生的序列数多,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有两个m序列,它们的互相关函数的绝对值有界,且满足以下条件:

我们称这一对m序列为优选对。

它们的互相关函数如图5-5(实线),由小于某一极大值的旁瓣构成。

如果把两个m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优选对序列模二相加,则产生一个新的码序列,即Gold序列。

图5-6(a)中示出Gold码发生器的的原理结构图。

图5-5

 

图5-6(b)中为两个5级m序列优选对构成的Gold码发生器。

这两个m序列虽

Gold序列具有三值自相关特性,类似图5-5中的自相关与互相关特性。

旁辩的极大值满足上式表示的优选对的条件。

两个m序列优选对不同移位相加产生的新序列都是Gold序列。

因为总共有2n-1个不同的相对位移,加上原来的两个m序列本身,所以,两个m级移位寄存器可以产生2n+1个Gold序列。

因此,Gold序列的序列数比m序列数多得多。

同类Gold序列互相关特性满足优选对条件,其旁瓣的最大值不超过上式的计算值。

在表2—2中列出m序列和Gold序列互相关函数旁瓣的最大值。

从上表中明显的看出Gold序列的互相关峰值和主瓣与旁瓣之比都比m序列小得多。

这一特性在实现码分多址时非常有用。

5.3直扩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在图5-l中所示出的直扩系统发送接收系统的原理方框中,在发端输入信息要经过信息调制“扩频和射频调制”,在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要经过变频、解扩和信息解调。

与一般模拟或数字通信系统比较,信息识别与解调、射频的上变频和下变频,情况基本相同。

直扩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直扩信号的产生,即扩频调制和直扩信号的接收,即相关解扩。

5.3.1扩频调制

通过对扩频信号波形与频谱关系的分析和对PN码序列性能的了解,来说明获得扩频信号的调制方法就比较容易了。

一般说来,都是用高码率的PN码脉冲

序列去进行调制扩展信号的频谱的。

通常采用的调制方式为BPSK,输入信号与PN码在平衡调制器调制而输出展宽的扩频信号;

图5-2中已经表示出直扩扩频调制的原理图。

图中平衡调制器的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位置决定于输入的载波频率,在这里是载频抑制的。

而两个边带则为展宽的频谱,它决定于调制PN码脉冲的宽度。

PN码码率越高,或脉冲宽度越窄,扩展的频谱越宽。

那么这一扩频调制的原理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

图5-7(a)中为一常见的二极管平衡调制器。

它的作用原理是:

左端上面输入为正弦载波信号,下面输入的是PN码脉冲信号。

4个二极管起作开关的作用。

当脉冲信号为正D2、D3导通,此时输出变压器中载波信号电流是向上的。

脉冲输入信号变负时,Dl,D4导通,此时输出变压器中载波电流是向下的。

换句话说,随着脉冲信号极性的不同,输出载波信号的相位改变180。

因此,平衡调制器起到了二相相移键控(BPSK)调制器的作用。

输出正弦波相位改变的情况如图5-7(b)中所示。

平衡调制器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输出的调制信号是载波抑制的。

这对于扩频通信是很重要的。

无载波发射,既可节省功率,又可使扩频信号更加隐蔽,不易被发觉。

平衡调制器对两个输入信号来说相当于乘法器。

如果载波信号用Acosct表示,脉冲信号用m(t)表示,则输出信号为二者乘积:

A[m(t)]cosct

如果m(t)取值为土l,则输出信号根据三角公式可分解为相位相差180的两个分量之和如图5-7(c)所示,它相当于只有两个边频而无载波。

但在直扩系统中,调制脉冲不是周期性的规则脉冲,而是PN码脉冲序列。

图5-7

在图5-2中已示出周期性的脉冲序列的频谱,而是呈[(sinx/x)2型的分布因此,实际PN码调制载波获得的功率谱边呈[(sinx/x)2型分布,如图5-8(a)所示,它好像是分布为[(sinx)/x]2的噪声一样。

图中这一波型是比较理想的平衡调制器的波型。

实际的平衡调制器,有时不能做到真正平衡。

因此,可能出现载波不能完全抑制,或调制的PN脉冲信号有泄漏,以及钟脉冲信号泄漏到输出端的情况。

图5-8(b),(c),(d)分别示出这三种情况的输出波形。

当然,它们都是我们所不希望的和应尽量想法避免的。

图5-8

除了BPSK调制获得扩频信号外,还可以采用QPSK及MSK调制来进行扩频调制。

5.3.2相关解扩

前面说了直扩系统在发端用PN码进行调制以扩展信号频谱。

那么在收端又如何解扩呢?

也就是如何从频谱已经扩展的信号中把要传的基带有用信息解调出来呢?

一般采用相关检测或匹配滤波的方法来解扩。

所谓相关检测,一个简单的譬喻就是用像片去对照找人。

如果想在一群人中去寻找某个不相识的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手里有一张某人的照片,然后用照片一个一个的对比,这样下去,自然能够找到某人。

同理,当你想检测出所需要的有用信号,有效的方法是在本地产生一个相同的信号,然后用它与接收到的信号对比,求其相似性。

换句话说,就是用本地产生的相同的信号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其中相关函数最大的就最可能是所要的有用信号。

图5-2中已表示出基本的解扩过程。

也就是在收端产生与发端完全相同的PN码,对收到的扩频信号,在平衡调制器中再一次进行二相相移键控调制。

在图5-1(b)中可以看出发端相移键控调制后的信号在收端又被恢复成原来的载波信号。

当然一个必要的条件是本地的PN码信号的相位必须和收到的相移后的信号在相移点对准,才能正确地将相移后的信号再翻转过来。

由此可见,收发两端信号的同步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较详细地加以讨论。

另外从图5-2(b)中的频谱图上也可以看出,平衡调制器把收到的展宽的信号解扩成信息调制的载波。

最后经带通滤波器输出。

以上所述就是所谓的相关解扩过程。

通常为了处理方便,大多在中频进行。

也就是接收到的扩频信号,先在变频器中先变换到中频,再进入到平衡调制器中解扩。

其后接中频带通滤波器输出。

有时为了避免强干扰信号从平衡调制器的输入端绕过它而泄漏到输出端去,可以来用外差相关解扩,如图5-9所示。

图5-9

本地产生的PN码先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与接收信号差一个中频信号的本地振荡信号在下面一个平衡调制器进行调制,产生本地参考信号。

它是一个展宽了的信号。

然后,此本地参考信号与接收的信号在上面一个平衡调制器调制成中频输出信号。

这时平衡调制器实际上起的是混频器的作用。

由于它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不同,也就不会发生强干扰信号直接绕过去的泄漏了。

并且后面还有一个中频带通滤波器,可以起到滤除干扰的作用。

相关解扩过程对扩频通信至关重要。

正是这一解扩过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扰能力。

图5-10(a)示出一直扩接收机的简化框图。

输入信号除直扩信号外,还有

连续载波干扰和宽带信号干扰。

图5-10(b)中示出三种信好的处理过程。

由于

解扩相关器对连续载波起作扩频的作用,把它变换成展宽的直扩信号。

同理,对输入的不是相同PN码调制的宽带信号也进一步展宽2倍。

这两种信号经窄带滤波器后,只剩下一小部分干扰信号能量。

与解扩出的信息调制载波相比较,输出的信噪比大大提高了。

由此可见,频带展得越宽,功率谱密度越低,经窄带滤波后残余的干扰信号能量就更小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接收端,窄带滤波器对提高抗干扰性起作很关键的作用,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也就很严格。

图5-10

相关解扩在性能上固然很好,但总是需要在接收端产生本地PN码。

这一点有时

带来许多不方便。

例如,解决本地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同步问题就很麻烦,还不能做到实时把有用信号检测出来。

因为匹配滤波和相关检测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匹配滤波器来解扩直扩信号。

所谓匹配滤波器,就是与信号相匹配的滤波器,它能在多种信号或干扰中把与之匹配的信号检测出来。

这同样是一种“用相片找人”的方法。

对于视频矩形脉冲序列来说,无源匹配滤波器就是抽头延迟线上加上加法累加器。

有时称为横向滤波器,其结构如图5-11(a)所示。

图5-11

但SAW匹配滤波器制作有一定难度。

主要是插入损耗较大,且工艺要求很严,特别是在码位长时。

一般情况,根据PN码序列结构做成固定的抽头,它就不能适应码序列需要改变的情况。

如果在输出端加上控制电路,也可做成可编程的SAW匹配滤波器。

这样应用起来就很方便,但制作起来就更困难了,要求有VLSI制作艺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