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133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热点专题四 世界文档格式.docx

德日法西斯化,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着这一体系彻底瓦解

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揭开序幕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开始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扩展

马歇尔计划

正式形成

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影响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美苏带来沉重军费负担;

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后的多

极化趋势

背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世界主要

力量中心

一超:

美国;

多强:

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决定因素

经济实力

现状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

相同点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都有大国意志的体现

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的是美苏两国意志

前者暂时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国家关

系的演变

英法关系

由争夺霸权到相互合作

法德关系

由互相仇视到二战后共同推行欧洲一体化

美日关系

由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到日本追随美国

美欧关系

由渗透、控制欧洲到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美欧关系是世界格局变化最明显的表现

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任人宰割

第二次

中国取得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上升;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三次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认识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历来体现了强权政治。

在当今多极化的条件下,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②在多极化格局形势下,各国把提高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作为重要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实施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要适应多极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提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重要的国际组织

三国协约和

三国同盟

性质

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成员

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德意奥组成三国同盟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一战爆发

国际联盟

美国倡议,英法主宰;

实质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轴心国集团

德意日结成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反法西斯联盟

成立于1942年,由美、英、中、苏等26国组成,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联合国

成立于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北约和华约

1949年,美国等西方12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欧洲联盟

时间、国家

1993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世贸组织

简称WTO,1995年1月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中国的加入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谐繁荣

亚太经合组织

简称APEC,它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为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异同

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都声称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成立之初都曾被大国所操纵

建立的基础不同:

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作用不同:

国际联盟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工具

组织形式不同:

国际联盟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没有参加;

联合国包括了所有大国在内

 局部战争

战争

时间

概况

印巴

冲突

1956年

至今

二战后初期,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根据蒙巴顿方案,将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这是后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的根源所在

印巴冲突的原因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等

中东

1948—

1973年

战况

从以色列建国到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战争原因

大国的争夺;

领土问题;

水资源问题、耶路撒冷归属问题等

20世纪

90年代初

中东和平出现转机

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和相互承认

科索沃

1999年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科索沃省的“人权”为幌子,避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长达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

结果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南联盟最后让步,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采取的军事干预行动,它给南联盟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原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本专题是挂靠时政热点最多的考点之一,主要集中在对冷战和多极化格局的理解分析及对地区冲突的认识。

命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因此在复习时梳理三次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史实、构建知识框架尤为重要。

其主要的命题角度有:

(1)结合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动,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及背景、形成的标志,考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和评价,认识中国在格局变换中所处的地位,理解国际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2)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切入点,考查战争对国际关系变动的影响。

(3)以“国际会议”为切入点,考查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的内容,会议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

(4)以“国际组织”为切入点,考查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协调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方面的作用,如联合国在协调战后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5)以“军事集团的对峙、对立”为切入点,考查军事集团的活动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如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对欧洲局势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学习本专题一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学会分析不同时期国际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及矛盾产生的原因;

三要掌握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了解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要注意用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与政治的联系等。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世界近现代史中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

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一战后大国们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不包括(  )

A.分区占领德国B.《凡尔赛和约》C.成立国际联盟D.《九国公约》

2.19世纪下半叶,列强之间一直在进行秘密的接触或谈判,他们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其中,德国取得的成效是(  )

A.工业生产由原来的世界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B.与意大利和日本结成“轴心国”集团

C.逐步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

D.在三国同盟中拥有了控制地位

3.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订了一份重要文件。

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对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

各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这份文件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B.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标志着联合国的建立

4.(2015·

厦门)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

“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

A.德国进攻波兰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5.2015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但是由于乌克兰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领导人集体缺席红场阅兵式。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俄之间又开始了新的“冷战”。

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曾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冷战,其深层次的根源是(  )

A.二战中结盟的德、意、日法西斯被消灭

B.双方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

C.丘吉尔、杜鲁门等反共政治家的推动

D.互相抢夺控制区域和划分势力范围

6.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反映的是(  )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7.“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

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上述材料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被迫放弃霸权政策

C.两极格局依旧,单极世界形成困难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8.(2015·

潍坊)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

这场战争(  )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二、非选择题

9.结合【热点搜索】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欧盟的前身是什么?

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是什么。

美苏冷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是什么?

俄罗斯与美国能够达成一致,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决定大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10.(2015·

菏泽)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图二 二战同盟国三巨头漫画 图三 北约与华约

(1)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

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对比图二、图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11.开放探究。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UnnecessaryWar(不必要的战争)!

”他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避免的。

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国际联盟口头上提出抗议,但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决心使用武力来制止德国的扩军备战。

1938年3月,德国悍然吞并奥地利,并把下一个攻击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战争危险迫在眉睫。

这时,苏联发出了警报,它建议与英、法等国举行会议,商讨对付德国威胁的办法,但是,英、法主政者们对苏联建议的反应都很冷淡。

……苏联既然未能与英、法结成同盟,斯大林为了苏联自身的利益,在与英、法继续谈判的同时,开始秘密地与纳粹德国举行谈判。

……就这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条款》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深夜签订,仅仅过了一星期,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爆发了。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丘吉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看法。

(2)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你是否同意?

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B 6.C 7.A 8.B

9.

(1)欧共体。

振兴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2)国家利益的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同时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3)恐怖主义。

在处理一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时,需要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应对;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4)国家利益是决定大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10.

(1)名称: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标志: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最终结局:

反法西斯联盟取得最终胜利。

世界格局:

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冷战格局)。

 (3)关系变化:

由盟友变成对手(或朋友变成敌人;

由合作变成敌对关系都可)。

发展趋势: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11.

(1)二战是可以避免的战争。

(意思相近即可) 

(2)不同意。

因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了战争隐患;

国联没有有效制止德国侵略的举措;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

主要大国各自为政等。

因此,二战不可避免。

 同意。

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制止;

大国如果能够取得一致意见;

反法西斯国家实力强大;

国联维护和平的宗旨;

一战的惨痛教训等。

因此,二战可以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