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4932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森林发生的重大或常发性病虫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灾情并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

其中营林技术措施是一种即实用又环保高效的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重要措施。

(一)选育抗病品种

(二)育苗技术措施

(三)营林抚育技术措施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实质上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调节有害虫群密度的措施,也即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

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利用茧蜂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等害虫,利用啮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螳螂、草蛉、蠾蝽等。

近年来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蚧壳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微生物治虫

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防治害虫。

1、细菌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2、真菌的应用

3、病毒的应用

集捕杀,不但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经济高效。

1、灯诱捕杀:

利用大多数昆虫的趋光性特征进行灯诱捕杀。

2、信息素:

(1)林间弥散昆虫性信息素合成物的气味,干扰昆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

(2)利用信息素诱捕器对害虫实施诱捕。

具有专一性、无公害、保护天敌等优点,已逐步成为农林害虫综合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较常用的有舞毒蛾、杨树透翅蛾、小蠹虫等性信息素。

四、化学防治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一个或几个昆虫种群的急剧增加,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其他防治措施又不能迅速地降低虫口,为保护林木,维护正常的生态平衡,这时化学防治措施作为一种急救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效、低毒、安全、经济,每公顷使用几克或几十克就能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药剂已不罕见。

农药的安全性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包括药剂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人畜等高等动物、对天敌、对水生生物和土壤中一切有益生物低毒,没有环境污染和残留毒性问题。

所谓“无公害药物”或“无污染农药”,其核心就是其安全性较常规农药有显著地提高,在正常使用下,不会造成“公害”或“污染”,高毒、环境污染严重、选择性差的农药将逐步被淘汰。

五、农药制剂的发展

(一)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发展新剂型

(二)粉剂向粒剂和悬浮剂方向发展

(三)缓释剂仍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通常使用的化学农药制剂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剂等,其使用以后有效成分都充分暴露在空间,毒性高的药剂极易引起有益生物的中毒和杀伤;

由于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或水的淋溶流失、挥发等,使药剂有效成分又大量流失,其损失率高达60%—90%,药剂的有效期也大大缩短了。

缓释剂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

1、可以使高毒产品低毒化。

避免或减轻高毒农药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及有益生物的急性中毒和伤害,也可以减轻或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可以使农药减少在环境中的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挥发、流失等,使用药量大大减少,而持效期大大延长;

3、由于药剂释放量和时间可以得到控制,因而药剂的功能得到提高,使其更能按照人们的需要发挥作用。

五、农药使用的新技术

(一)低容量喷雾技术

低容量喷雾技术是指喷药液量在每亩3.33—13.33L(约3.33—13.33kg)的喷雾施药新技术。

通常手动喷雾器或高压机动喷雾器所喷药液量每亩都在40kg以上,称为高容量喷雾。

其用水量大,消耗能量大,用工多,效率低,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药效和安全性都受到影响。

低容量喷雾技术是通过喷头技术的改进,提高喷雾器的雾化能力,使雾滴变细,增加覆盖面积,降低喷药液量。

由于喷药液量大幅度减少,不但省水省力还提供了工效近10倍,节省农药用量20%—30%。

由于施药效率高,更易做到适时用药充分保证药效。

(二)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是指喷药液量在每亩0.33L(约0.33kg)以下的喷雾新技术。

(三)静电喷雾技术

静电喷雾技术是使药液在喷洒过程中形成带电雾粒的的喷雾新技术,此项技术是超低容量喷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它的突出特点是:

1、静电喷雾形成的雾滴粒径比较小且分布比较均匀,一般粒径为20~50μm;

2、静电喷雾形成的雾滴带有相同负电荷,在空间运动中相互排斥不发生凝聚,有利于对作物的全面覆盖。

3、由于带电雾滴的感应使作物的外部产生异性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雾滴能快速吸附到目标作物的正反面,甚至隐蔽部位,特别是不带电时极易飘失的小与20μm的雾滴,也能迅速在作物上附着;

4、由于带电雾滴在作物上附着能力强且全面均匀,因此药效好,持效期长。

5、通超低容量喷雾一样,省工省时,施药效率高。

静电喷雾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农药制剂,使其在静电喷雾中能易

于带电。

同时静电喷雾器需要有产生直流高压电的电器装置,使喷雾机械更复杂化了。

静电喷雾也受条件的限制,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时,雾滴不易带电,不能进行静电喷雾;

林内植被稀疏是时,药剂飘失多,利用率低,不宜用静电喷雾;

林内郁闭度较大时,由于电场力的作用,使雾滴穿透性差。

(四)静电喷粉技术

粉剂的粉粒细度愈细愈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但是粉粒越细漂移越严重,药剂的利用率降低,造成环境污染。

六、常用农药概述

(一)有机氯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有机合成杀虫剂,代表品种是滴滴涕和六六六(BHC)。

有机氯杀虫剂大部分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杀虫广谱,残效长。

我国在80年代左右六六六和滴滴涕在杀虫剂中占很大比例,在控制农林害虫及防治卫生害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其不易分解,残留时间长,易造成环境污染,并能通过食物链在动物体内累积,对人类健康带来隐患。

(二)有机磷杀虫剂

(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四)特异性杀虫剂

(五)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源杀虫剂是一类利用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某些部位,或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的杀虫剂。

植物源杀虫剂原料植物源较丰富,采集后或直接加工成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加工成制剂即可使用,使用方便。

对植被安全,一般不会产生药害。

易降解,残效期短,对环境和食品基本无污染问题。

主要品种有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苦楝等。

(六)其它杀虫剂

阿维菌素:

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

杀菌剂:

杀鼠剂主要品种有:

敌鼠、氯鼠酮、杀鼠迷、溴鼠隆、溴敌隆等。

六、我国限制、禁用的农药

主要是其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从保护人畜、环境出发,国家

规定限制、禁止使用。

砷、铅类无机制剂、汞制剂、内吸磷、敌枯双、六六六、滴滴涕、杀虫脒、氟乙酰胺、毒鼠强、菊酯类药剂、甲拌磷、克百威、敌百虫、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