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333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生物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3.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C.高茎豌豆因缺水缺肥而生长矮小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4.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用其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是()

A.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B.多倍体,营养物质含量高

C.单倍体,高度不育D.单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21条染色体

5.低温和秋水仙素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前者的处理优越于后者的处理,具体表现在()

①低温条件易创造和控制②低温条件创造所用的成本低③低温条件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④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秋水仙素则不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已知某个核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所示:

①—GGCCTGAAGAGAAGA—

②—CCGGACTTCTCTTCT—

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改变,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

(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B.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①链转录的

C.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则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一定会癌变

D.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配子中,将不能传递给后代

7.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8.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高

C.有性生殖的个体,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子代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导的突变是定向的

10.DNA三联体GCT互补于tRNA的反密码子()

A.GCTB.CGAC.CGCD.GCU

11.一条肽链有9个肽键,控制这条肽链合成的基因中至少要有的碱基个数()

A.9个B.27个C.30个D.60个

12.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转基因生物。

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A.进行复制B.控制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C.进行转录D.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13.原核生物中某一个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变化,有可能对它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4个碱基对

1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

B.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一代传递

C.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一代传递

D.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

15.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解旋酶可作用于①②处

B.“G”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C.不同的DNA碱基种类相同,(A+G)/(C+T)的比例也相同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16.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17.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

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500B.增加1500C.增加1000D.减少1000

18.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A.辐射育种   B.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19.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

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20.用自然状态下缺乏某种抗病性的豌豆育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

21.不属于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过程的是()

A.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露出黏性末端

B.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露出黏性末端

C.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到质粒切口处

D.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

2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剪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基因的“针线”是DNA连接酶

C.基因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D.基因工程不能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2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

D.作为运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分子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24.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A.普通棉的突变基因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抗虫基因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拉马克观点的是()

A.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会越来越长

26.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工选择B.适者生存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

27.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28.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A.获得性遗传B.用进废退学说C.自然选择学说D.中性学说

29.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

30.在一个气候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31.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北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上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物种B.无法判断

C.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不同的物种D.以上说法都不对

32.据东方网2004年6月27日消息,日本东京大学人类遗传学教授对比人体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祖先可能源自朝鲜半岛。

下面对此研究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项研究表明,日本人和朝鲜人是两个不同的人种

B.这项研究表明,日本人种群发生了进化,而朝鲜人则没有

C.日本人和朝鲜人不是两个物种,因此他们的基因库是相同的

D.这两个种群有地理隔离,但没有生殖隔离

33.鉴定牧场的马和由国外赠送返回原产地放养的野马是两个物种的主要依据是()

A.野马比牧马更善于奔跑B.野马与牧马存在地理隔离

C.野马与牧马存在生殖隔离D.野马比牧马更适应野生环境

3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35.生殖隔离的形式可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是()

A.自养型,需氧型B.自养型,厌氧型

C.异养型,需氧型D.异养型,厌氧型

37.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

A.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猎豹捕食斑马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羊群的数量激增

38.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①同种生物之间 ②不同种生物之间 ③生物与环境之间 ④亲代与子代之间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9.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

D.前者认为遗传是获得性的

40.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原因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41.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00年由于筑坝,使此山谷成为沼泽。

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老鼠有蹼,偶尔才能找到一只没有蹼的老鼠。

下列四种解释中正确的是()

A.山谷环境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