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0322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同志们!

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本段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

(2)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五壮士________的精神。

(1)顶峰歼敌

(2)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

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水滴”船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

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几十米,体重一百吨左右,相当于十几头大象或三十多头公牛。

谁能想到,如此庞大的鲸,_____(竟 

竞)是海洋中最优秀的游泳健将之一。

“海上霸王”——虎鲸,每小时可游五十五千米;

抹香鲸还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呢!

另外,大鲸还有这样一些本领:

从静止不动,立_____(即 

既)达到全速游动,又能立即“刹车”;

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鲸的体形特殊:

硕大的头部,急速收缩的尾部,前肢演变成不大的鳍,后肢已经退化,整个身体像一_____(棵 

颗)拉长的“水滴”。

这类体形能大大减少水的阻力,十分适应在水中活动,这样就给舰船设计师们带来了灵感。

他们由大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

(已 

以)_____往的一些客轮、货轮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形,现在都改成鲸形,有的超级油轮也模(仿 

妨)_____鲸的体形,因而加快了航速。

原先的核潜艇是雪茄形的,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滴形的现代化水下核潜艇。

与雪茄形的核潜艇相比,水滴形核潜艇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可以减少很多,再加上核动力装置,功率有所增加,在水下航行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用选择文中的括号内用得正确的字。

________(竟 

竞)是 

立________(即 

既) 

一________(棵 

颗)

以)________往 

模________(仿 

妨)

(2)“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这句话中“望尘莫及”的意思是:

“这些本领”指的是________(多选)

A.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立即“刹车”。

B.捕食技巧。

C.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D.伪装能力。

(3)选择正确的说法________①鲸的体形适宜游泳。

②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③鲸有蓝鲸、白鲨、虎鲸、抹香鲸等种类。

(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5)舰船设计师从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

请你再举出一例人们从其他动物身上获得的启发。

(1)竟;

即;

颗;

以;

仿

(2)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AC

(3)①②

(4)鲸的游泳本领和体形特征。

(5)由大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

有蝙蝠受到启发,发明飞机。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望尘莫及”的意思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这些本领”指的是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立即“刹车”。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由大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

(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摇头;

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沉甸甸的________ 

苍老的________ 

准确的________

不失时机地________ 

用心地________ 

一再地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曲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瞧,短文怎么没有结尾?

快来试一试给它加个结尾吧!

(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1)麦穗;

声音;

判断;

摘下;

挑挑捡捡;

错失良机

(2)比喻句:

大家听到了……的声音

拟人句:

无数株小麦……嘲笑他们。

(3)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略

(1)①②③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故:

沉甸甸的麦穗、苍老的声音、准确的判断;

④⑤⑥题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结构,故:

不失时机地摘下、用心地挑挑捡捡、一再地错失良机。

(2)考查比喻和你人。

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如:

大家听到了……的声音。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结尾点题,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平时注意多练。

(3)在主体叙事的基础上,结尾进行由事及理的感悟,突出全文的主旨,这是可取的。

需要注意的是:

点明题旨要自然。

“因为有了这样的事,自然有了这样的理。

”这样才不给人突兀之感。

如果事与理脱节,或者完全是两回事,那就不行了。

点明题旨要少讲空话、俗话、套话。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5.课外阅读。

 

梅花颂

在许多人眼里,牡丹是美的象征。

的确,牡丹红得妖娆,红得明艳。

古人云: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能在百花齐放的春日“枝”压群芳,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我却更加钟情那集秀于淡雅、集傲于纤弱的梅花。

然而,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

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

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

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我喜欢梅花,喜欢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

我愿化作一枝梅,在天地间生长……

(1)试着解释词语意思,并造句。

饱经沧桑:

造句:

百花齐放:

(2)文中第1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什么呢?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呢?

(4)你喜欢梅花吗?

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赞美它吧!

【答案】

(1)泛指世事的变化。

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同一事情的不同做法、同一内容的不同形式或同一类东西的不同品种丰富繁多。

现也指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春天的山坡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2)这是为作者对梅花的钟情埋下伏笔。

(3)因为作者喜欢梅花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

(4)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在认真领会课文的内容后,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1)解释词语并造句 

饱经沧桑:

泛指世事的变化。

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

现也指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春天的山坡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2)文中第1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为作者对梅花的钟情埋下伏笔。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因为作者喜欢梅花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

(4)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6.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永远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1)找出这段话的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从正面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3)用上“如果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写一句话。

(1)光明;

黑暗;

温暖;

寒冷

(2)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从反面说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

(3)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先烈舍己为人,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社会,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的生活。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

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先烈舍己为人,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社会,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的生活。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天,它这样(淘,陶)气地(de 

)陪伴我;

天色入(暮,幕),它就在父母(再,在)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竞)趴在我的肩头睡着(zhá

zhe)了,银灰色的眼睑(jiǎn 

liǎn)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shú

shó

u)!

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地________(de 

) 

睡着________(zhá

zhe)

眼睑________(jiǎn 

liǎn) 

好熟________(shú

u)

(2)我能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淘,陶)________气 

入________ 

(暮,幕)

(再,在)________三 

(竟,竞)________然

(3)我知道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眼睑:

________

流泻:

________

(4)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你有哪些体会?

(1)de;

zhá

o;

ji3n;

shú

(2)淘;

暮;

再;

(3)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

边缘长着睫毛迅速地流出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地”是多音字,地(de 

)、“着”是多音字,睡着(zhá

)、眼睑(jiǎn 

)、好熟(shú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淘)气、入(暮)、(再)三、(竟)然

(3)词语理解的考查。

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

边缘长着睫毛迅速地流出。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撇开表面意思;

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

信赖,就是互相信任,施予他人信任,他人便会对你多一份信任与尊重,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快乐,反过来,别人给你一份信任,你定会为这份信任而自豪,也会感激别人。

如此循环,一个彼此信任,彼此快乐的美好境界就被创造出来了。

(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

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8.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________ 

思考-----________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B. 

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 

“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答案】

(1)观赏;

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欣赏:

指领略观赏,也指认为好和喜欢。

思考:

思索、考虑。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

(1)观赏、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

多美的诗啊!

精彩极了!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

”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描上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

我敬仰我的父亲。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1)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并写写这个比喻句的作用。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一项是( 

点明“我”对父亲的期待,体现出紧张的心情。

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我”实在是没事可干,就看着钟表玩。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

这个比喻句把密集的赞扬声比喻成雨点,表现出母亲当时高兴的心情,母亲为孩子感到自豪。

(3)对于“我”写的诗,母亲极力赞赏,“我”也非常高兴,并期待父亲的赞扬。

(1)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