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6817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地理选择题的做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

A.平流层下部冷,上部由于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气温迅速上升;

B.太阳辐射经过电离层时,紫外辐射被全部吸收;

c.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下冷上热,气流平稳;

D.电离层中的氧原子吸收了太阳紫外辐射。

A、D)

此外,若题干中出现了“最”、“首”、“第一”等绝对性字眼,则往往只有1个正确答案。

将一批粗铜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

C)

4.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

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此即所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是否成功,主要还是决定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鉴别、评价能力。

如果对知识学得不深不透,思维过程未能由浅入深,知识不能向纵深发展,也就难以运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5.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

A.就线速度而言,高雄小于马尼拉;

就角速度而言,高雄大于马尼拉;

B.高雄与上海的角速度相等;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但角速度最大;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B、D)

6. 

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就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地理选择题在高考试卷中占44分,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有很大的作用。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常用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选法

题干中含有明确的解题条件,根据题干要求,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断正确答案。

[例1](2005年江苏卷)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解析:

本题是考查地理概念、原理等类型知识的题目,主要靠平时掌握的基础知识,考试时重现知识予以解答,不需要更多的思考。

答案为D

2、排除法

先淘汰和题干要求不相干的或选择项本身叙述就有错误的,然后根据条件再作正确选择。

[例2](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应全流域综合考虑,这样就排除了A、C;

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

故答案为D。

例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首先要抓住“由小到大排列”这个关键。

逐一排除错误答案。

A中“地月系”最小;

B中“太阳系”最小;

C中“总星系”比“河外星系”大,故A、B、C均不是按题目要求的排列顺序。

答案:

例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又有三条或三条以上铁路交汇的特大城市有:

A.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B.昆明、贵阳、成都、重庆

C.郑州、兰州、柳州、广州D.成都、兰州、重庆、太原

从“第二阶梯“条件分析,显然北京、上海和广州、柳州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故将备选答案中的A、C排除,再从“特大城市”条件中,得出贵阳市人口在100万以下,故又去B,从而确定正确答案为D。

在应用取舍法解题时,还可依据题干中的“字意”来决定取舍,成功率亦相当高。

经验告诉我们:

一般来说,题填中有“绝对”、“一定”、“肯定”、“凡……都是……”等字或词语,表示非常肯定的答案,多数(非绝对)在舍去之列,但也应仔细辨别。

D

3、转换法

用同一事实的两种说法,考察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迁移能力———转换视角。

即当选择题题干提供的条件或要求不明确时,要将其转换成常见形式,待弄清题目本意后再行求解。

[例3](2005年江苏卷)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河流封冻影响通航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成群北迁 

D.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看起来,题干与选项无必然联系,如果把题干“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转换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那么,就可以判断A、B、C为错误选项。

因为我国冬季只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在夏秋季节;

非洲热带草原既有在北半球,又有在南半球,北半球热带草原上动物在干季时(时间上对应北半球冬季)南迁到热带雨林边缘及湿季的热带草原(南半球)去栖息,湿季返回。

南半球热带草原上动物在干季时(时间上对应南半球冬季)北迁,湿季返回,所以C选择项以偏概全;

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小麦为冬小麦,夏季收割。

D为正确选项。

例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干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Q的流向是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B.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

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

该题题干蕴含两层意思:

一是此时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干季,即为当地夏季;

二是注意直布罗陀海峡为密度流,斯里兰卡以南为季风洋流,据此可知,夏季时P从西向东(地中海区海水盐度高,海面低),Q从西向东(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顺时针的季风洋流)。

B

4、图像法

把题干的要求转换成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来辅助答题。

[例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南移动

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时间是7月初。

可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趋向的相关知识转换为下图,太阳直射点在P点位置。

故答案为C。

5、读图法

读图法与图解法有所不同,它是根据题干提供的相关示意图、表格或图像,进行分析题干要求,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5]如下图表示4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从图中可以读出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之后,③所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6、逻辑推理法

任何地理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属性和地理特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例6](2005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

答案为C。

例当亚洲低压势力强盛时(  )

①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②塔里木河断流③潘帕斯草原一片兴旺景象④旧金山进入少雨季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由“亚洲低压势力强盛时”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

这时印度半岛正是盛行西南季风,①是正确的;

塔里木河靠高山冰雪融水为水源,此时正值夏季,河里水源充足,不会断流,②是错误的;

潘帕斯草原位于南美东南部,处于冬季,不可能出现兴旺景象,③也是错误的;

旧金山地处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

7.计算法

当遇到有关地理计算问题的选择题,在弄清题意的前提下,依据题设条件,运用有关概念、知识和有关计算公式,将计算出的结果与备选答案对照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例7]甲地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

,冬至日太阳高度是36°

34′,当北京时间为4点时,甲地的地方时为7点20分,则甲地的地理坐标为(  )

A.30°

S,170°

E B.30°

N,70°

EC.30°

S,70°

ED.30°

N,170°

首先,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值求出甲的地理纬度,据公式H=90°

-|Φ-δ|,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δ=0°

  60°

=90-|Φ-0°

|   Φ=30°

  故秋分日时36°

34′=90°

-|Φ±

23°

26′|

Φ=30°

N或Φ=76°

52′S

据题意,甲地的地理纬度为30°

N。

再根据地方时求甲地的所处经度:

 北京时间为120°

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为4点,甲地为7点20分,故甲地在北京的东边。

 依地方时公式:

7点20分=4时+4分/1°

×

两地的经度差。

 得:

两地经度差为:

50°

所以甲地的经度为:

120°

E+50°

=170°

E  答案:

8.分析法

分析法是重要的地理思维方法,多用于综合性、灵活性强的选择题,运用此法往往需要前几法结合,拓宽思路,辨别正误,有助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

[例8]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

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色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的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易发生赤潮的是

A.杭州湾  B.莱州湾C.珠江口D.辽东湾

除理解赤潮形成的原因外,在选项所提供的几个海湾中虽然都有可能发生赤潮,但珠江口面临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含磷洗涤剂使用与排放更普遍。

因为珠江三角洲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居民洗澡、洗头、洗衣的频率比北方城市高;

纬度较低,海水的温度较高,更有利于赤潮生物甲藻、硅藻等大量繁殖。

所以珠江口最易发生赤潮。

  答案:

(1)D

(2)C

9.旁证法

旁证法就是解题时根据题目要求借助相同经纬度或相邻地区地理事物的成因、规律进行联想、推测、判断的过程。

[例9]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C.冬暖夏凉,降水较多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中亚与我国内陆省份新疆为邻,许多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地区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因此解答此题时,可借助所熟知的新疆的气候特点来推断中亚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另外中亚与新疆共有的地理事象还有:

丝绸之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天山(新疆的西部在中亚的东部)、帕米尔高原(新疆的西南部在中亚的东南部)、以细毛羊为主的畜牧业(皆为粗放经营)、以内流河湖为主的水体类型、相同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中纬度的地理位置、相同的经济作物长绒棉、季节及成因相同的沙尘暴和灌溉农业中的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等。

10.鉴别优选法

鉴别优选法较适用于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的多项选择题。

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应用有关地理知识的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揄,将全部备选答案进行深入浅出的综合分析、鉴别比较,排除其中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其中最主要的、最根本的答案,即最佳答案。

[例10]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时,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B.冬季时,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C.等温线与等高线大体吻合,说明气温受地形影响显著

D.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示该地区气温比相邻同纬度地区高

气候是中学地理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之一,而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又是气候特征的具体显示,解答时应将有关海洋热容量、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等温线窨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地理知识进行逻辑思维、分析,再根据季节具有半球性的特点,从而排除了A、B选项的正确性,C选项具体反映了对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特征,故C是正确的,D选项则巧妙地反映了纬度、太阳辐射和气温三者的关系。

11.中心确定法

选择题的每道题干都有一个中心,即题目的“所求”,故用此法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中心,然后逐一分析选项的中心和题意层次的联系。

如某选项和题干中心一致,则是正确答案,应选取,否则舍去。

[例11]呈反时针方向流动的大型空气旋涡是

A.北半球的反气旋B.南半球的反气旋C.北半球的气旋D.南半球的气旋

大气运动中的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难点知识,往往把气旋与气团相混淆,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气旋与气团的区别与联系,明白气旋是“动态”的,而气团则相对的“静止”。

此题的中心为“反时针流动”,解答时首先明确气旋是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区域,叫做低气压,反气旋则相反,叫高气压,再着重弄清气压梯度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二者的关系和区别,前者是由高气压垂直指向低气压;

后者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听偏信,南半球向左偏的规律,二者均为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

AD

二、 高考地理选择题中的“陷阱”

选择题是目前各类考试普遍采用的一种题型,具有客观、公平、方便阅卷的特点,也有利于扩大试卷容量,增加考点的覆盖面。

为减少考试得分偶然性,提高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命题时必须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

常见的设疑置惑方法主要有:

(一)、“混淆概念”在涉及概念的选择题中,往往是通过有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的认识来置惑诱错。

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必须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比较,注重其内涵和外延区别。

(二)、“以偏概全”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是普遍规律。

选项中的表达以偏概全时,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这时要从多角度去思考,或从语法、逻辑的角度去分析。

例一:

关于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B、以冰雪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季节变化较小。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流量没有季节变化。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取决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

本例中的A选项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考生若想到降水的季节分布类型中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就不难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并不一定出现在夏季。

C选项的表述则明显的绝对化了。

B选项是本项是错误的,因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夏季为汛期,因此其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

正确答案为D。

(三)、“表述绝对化”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表述是正确的,因此必须认真仔细分析,如例二中的C选项就是犯了表述绝对化的错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并不是没有季节变化,只是季节变化比较小。

分析这类试题时,若能举出反例,则能确定该绝对化表述是错误的。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本例中的C选项就是犯了表述绝对化错误。

新疆西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是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另外B、D选项具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陕甘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并非地势低平;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非季风区,也并非温暖湿润。

正确答案为A。

(四)、“定势诱惑”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势。

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入陷阱。

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分析思维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要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世界上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本例中,选A的考生较多。

这主要因为我国考生生活在北半球,而此半球陆地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月份,受其思维定势影响,故选了A选项。

但是,世界极端最低气温是出现在南极大陆而南极大陆的最低气温是出现在当地的冬季,既7月份。

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五)、“误联因果”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否则为错误答案。

大气臭氧层: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较低;

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集中紫外线辐射之害;

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所以我们应该善加保护;

D、能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本例中的A选项是因果型表述,但是,臭氧层温度较低,但并不是因为臭氧能反射紫外线而造成的。

因此,其因果关系是错误的,应排除。

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化,犯了表述绝对化的错误。

B选项中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而不是散射紫外线。

(六)、“无图考图”这类试题在近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比较常见,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要引起重视。

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平时一定要加强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今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丝湾运至上海港,循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在本例中,要求考生能比较完整地再现出世界主要海峡的名称及其分布,若结合地图,本题变得十分简单,甚至没有考查的必要,但是通过无图考图的形式,大大地增加了试题的迷惑度和区分度。

以上例举了高考地理选择题命题时常用的置惑诱错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答案的准确率,提高选择题的解题能力,也为地理选择题的评析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三、高考地理选择题常见误区提示

一.思维不严密

思维不严密主要表现在对所学知识不能够正确、全面地理解,在考虑问题时,只看到问题的一个侧面,不能总览全貌,因而答题时就漏洞百出。

例1北半球夏至日时,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700、500、300、100,那么关于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四点既可能都在南半球,又可能都在北半球

B.A点的纬度一定低于B点的纬度

C.A、B、C、D四点的昼长和自转线速度肯定不等

D.A、B、C、D四点都不在极圈内

错因分析:

不少同学根据“高度角的大小与各点距直射点所在的纬线的纬度有关”这一知识点,加上题中告诉的A、B、C、D四点高度角逐渐递减的信息,判断出这四点应离北回归线越来越远,当然向北每隔200可找到一点,向南每隔200也可找到一点,于是,很草率地选择了A。

这样考虑问题是正确的,但思维尚未完善,没有进一步考虑其结果,因为从北回归线向北每隔200找一点,一共只能找到A、B、C三点,即最北的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026‘,也就是说北半球不可能有正午太阳高度角为100的D点,而向南200的A点尚未到南半球,仍在北半球(北纬3026’),其余3点在南半球。

大体上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尤其是春分、秋分日前后,但夏至日时,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根据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算出A点可能是北纬43026‘或北纬3026’,B点可能是北纬63026‘或南纬16034’,可知A点纬度不一定高于B。

 答案:

C

例2某人在太平洋海域乘一艘海轮于2003年1月1日10时(当地区时),花了5分钟时间,由1800经线的一侧到达了另一侧,请问,他到达另一侧时,当地的区时可能是

A. 

2003年1月1日10时5分B. 

2003年1月2日10时5分

C. 

2002年12月31日10时5分D.2003年1月1日11时5分

在解答本题时,不少学生会认为过了1800经线,日期肯定要发生变化,要么是加一天,要么是减一天,但请注意题中所给的条件是此人穿过了1800经线,而不是穿过了日界线,这时我们就要考虑一下1800经线到底和日界线能不能划等号。

众所周知,为了避免将日界线附近的一些国家划在日界线的两侧,该线并不和1800经线吻合,而是出现了三处转折。

因此,根据题中的条件我们可分析出,这艘轮船可能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

(1)、由1800经线之东过日界线到1800之西;

(2)、由1800经线之西过日界线到1800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