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633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docx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

[专业课]数据结构考研知识点总结

数据结构考研真题及知识点解析

考察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C++或Java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第2章线性表

一、考研知识点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

2.链式存储

3.线性表的应用

二、考查重点

1(线性结构的特点;

2(线性表在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方式下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及链式存储情况下,其不同和优缺点比较,及其各自适用的场合。

单链表中设置头指针、循环链表中设置尾指针而不设置头指针的各自好处;

4(能分析所写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分析:

线性表是一种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在线性表方面,主要考查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线性表的实现。

在线性表实现方面,要掌握的是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特别是链式存储结构,是考查的重点。

另外,还要掌握线性表的基本应用。

线性表一章在线性结构的学习乃至整个数据结构学科的学习中,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线性表一章小的知识点比较少,一般会出一个综合题,并且容易和第三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结合来考,注意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够利用书上的理论解决具体问题。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看、多写一些相关算法。

三、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近几年第2章没有考选择题,只有两个计算时间复杂度的题目,因为此章主要是线性表的操作,而且又是这门课的一个基础,考综合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和第3章、第9章和第10章的内容结合来出题。

1((11年)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A)。

x=2;

while(x

2A.O(logn)B.O(n)C.O(nlogn)D.O(n)

2.(12年)求整数n(n>=0)的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B)。

intfact(intn)

{

if(n<=1)return1;

returnn*fact(n-1);

}

2A.o(logn)B.O(n)C.O(nlogn)D.O(n)22

分析:

考查的是算法时间复杂度的计算。

可以放在第二章,实际这内容贯穿每一章内容中算法的度量。

(二)综合题

1.(09年)已知一个带有表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结构为(data,link),假设该链表只给出了头指针list。

在不改变链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查找链表中倒数第k个位置上的结点(k为正整数)。

若查找成功,算法输出该结点的data值,并返回1;否则,只返回0。

要求:

(1)描述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2)描述算法的详细实现步骤;

(3)根据设计思想和实现步骤,采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算法(使用C或C++或JAVA语

,关键之处给出简要注释。

言实现)

分析:

此题考查线性表的链式存储,主要是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的应用。

做此题时要把握算法的效率。

(1)算法基本思想如下:

从头到尾遍历单链表,并用指针p指向当前结点的前k个结点。

当遍历到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时,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即为所查找的结点。

(2)详细实现步骤:

增加两个指针变量和一个整型变量,从链表头向后遍历,其中指针p1指向当前遍历的结点,指针p指向p1所指向结点的前k个结点,如果p1之前没有k个结点,那么p指向表头结点。

用整型变量i表示当前遍历了多少结点,当i>k时,指针p随着每次遍历,也向前移动一个结点。

当遍历完成时,p或者指向表头结点,或者指向链表中倒数第k个位置上的结点。

(3)算法描述:

ntlocate(Linklistlist,intk)i

{

p1=list->link;

p=list;

i=1;

while(p1)

{

p1=p1->link;

i++;

if(i>k)p=p->next;//如果i>k,则p也后移

}

if(p==list)return0;//链表没有k个结点

else

{

printf(“%\n”,p->data);

return1;

}

}

2.(10年)设将n(n,1)个整数存放到一维数组R中,试设计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尽可能有效的算法,将R中保有的序列循环左移P(0,P,n)个位置,即将R中的数据由(X0X1„„Xn-1)变换为(XpXp+1„„Xn-1X0X1„„Xp-1)要求:

(1)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2)根据设计思想,采用C或C++或JAVA语言表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

(3)说明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数组的操作,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核心就是数组,因此此题实质上是考查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操作及其应用。

做此题时要考虑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解法一:

(1)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可以将这个问题看做是把数组ab转化成数组ba(a代表数

-1组的前p个元素,b代表数组中余下的n-p个元素),先将a逆置得到ab,再将b逆置得

-1-1-1-1-1-1-1到ab,最后将整个ab逆置得到(ab)=ba。

设reverse函数执行将数组元素逆置的操作,对abcdefgh向左循环移动3(p=3)个位置的过程如下:

reverse(0,p-1)得到cbadefgh;

reverse(p,n-1)得到cbahgfde;

reverse(0,n-1)得到defghabc。

注:

reverse中,两个参数分别表示数组中待转换元素的始末位置。

(2)算法描述:

voidreverse(intR[],intlow,inthigh)

{//将数组中从low到high的元素逆置

inttemp;

for(i=0;i<=(high-low)/2;i++)

{

temp=R[low+i];

R[l0ow+i]=R[high-i];

R[high-i]=temp;

}

}

voidconverse(intR[],intn,intp)

{

reverse(R,0,p-1);

reverse(R,p,n-1);

reverse(R,0,n-1);

}

(3)上述算法中三个reverse函数的时间复杂度分别是O(p/2)、O((n-p)/2)、O(n/2),故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

(1)。

解法二:

算法思想:

创建大小为p的辅助数组S,将R中前p个整数依次暂存在S中,同时将R中后n-p个整数左移,然后将S中暂存的p个数依次放回到R中的后续单元。

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p)。

3.(11年)一个长度为L(L>=1)的生序列S,处在第?

L/2?

个位置的数称为S的中位数,例如,若序列S1=(11,13,15,17,19),则S1的中位数是15,两个序列的中位数是含它们所有元素的升序序列的中位数。

例如,若S2=(2,4,6,8,20),则S1和S2的中位数是11。

现在有两个等长升序序列A和B,试设计一个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找出两个序列A和B的中位数。

要求:

(1)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2)根据设计思想,采用C或C++或JAVA语言描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

分析:

此题考查线性表的顺序存储,主要是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的应用。

做此题时要把握

算法的效率。

(1)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如下:

分别求出序列A和B的中位数,设为a和b,求序列A和B的中位数过程如下:

1)若a=b,则a或b即为所求中位数,算法结束;

2)若a

3)若a>b,则舍弃序列A中较大的一半,同时舍弃序列B中较小的一半,要求舍弃的长度相等;

在保留的两个升序序列中,重复过程1)-3),直到两个序列中只含一个元素时为止,较小者即为所求的中位数。

(2)算法实现如下:

intM_search(intA[],intB[].intn)

{

ints1=0,d1=n-1,m1,s2=0,d2=n-1,m2;

//分别表示序列A和B的首位数、末尾数和中位数

While(s1!

=d1||s2!

=d2)

{

m1=(s1+d1)/2;

m2=(s2+d2)/2;

if(A[m1]==B[m2])returnA[m1];

elseif(A[m1

if(s1+d1)%2==0

{s1=m1;d2=m2;}

else{s1=m1+1;d2=m2;}

else

if(s1+d1)%2==0

{d1=m1;s2=m2;}

else{d1=m1+1;s2=m2;}

}

returnA[s1]

A[s1]:

B[s2];

}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空间复杂度为O

(1)。

4.(12年)假定采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如果有共同后缀,长度分别为len1和len2(这个条件是我查了一些资料后加上的,网上给的资料这个题目不完整),则可共享相同的后缀存储空间,例如,“loading”和“Beijing”,如下图所示。

设str1和str2分别指向两个单词所在单链表的头结点,链表结点结构为(data,next),请设计一个时间上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找出由str1和str2所指向两个链表共同后缀的起始位置(如图中字符i所在结点的位置p)。

要求:

(1)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2)根据设计思想,采用C或C++或JAVA语言描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

(3)说明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分析:

两个单链表有公共结点,则从公共结点开始,它们的next都指向同一个结点。

由于每个单链表结点只有一个next域,因此,从第一个公共结点开始,之后它们所有的结点都是重合的,不可能再出现分叉。

因此,我们判断两个链表是不是有重合的部分,只要分别遍历两个链表到最后一个结点。

如果两个尾结点是一样的,说明它们有公共结点;否则两个链表没有公共的结点。

因为两个链表长度不一定一样,在顺序遍历两个链表到尾结点时,并不能保证在两个链表上同时到达尾结点。

假设一个链表比另一个长k个结点,我们先在长的链表上遍历k个结点,之后再同步遍历,此时能够保证同时到达最后一个结点。

在遍历中,第一个相同的结点就是第一个公共结点。

(1)算法思想:

根据两个单链表的长度,求出它们的长度之差;在长的单链表上先遍历长度之差个结点;同步遍历两个单链表,直接找到相同的结点,若有相同结点返回该节点,若没有则一直到链表结束。

(2)算法实现:

LinkListsearch(LinkListstr1,LinkListstr2,intlen1,int2)

{

if(len1>len2)

{long=str1->next;short=str2->next;k=len1-len2;}

else{long=str2->next;short=str1->next;k=len2-len1;}

while(k){long=long->next;k--;}

while(long)

{

if(long==short)returnlong;

el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