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582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docx

南京师范大学土壤学模拟密押卷

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模拟密押卷一

考试科目:

土壤学科目代码:

851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土壤生产力2、根外营养3、土壤经度地带性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

5、化学风化作用6、腐质化系数7、氮肥利用率8、养分的主动吸收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

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

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       和        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

、、等。

5、植物缺氮时,植株       而叶片       、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     ,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点是;

和。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毫微米的固体颗粒。

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a老叶b幼叶c老叶和幼叶d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a块状结构;b柱状结构;c单粒结构;d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a优先施于水稻b优先施于旱作c水旱等量施d重水轻旱

4、土壤中的CaHPO4、MgHPO4是(    )。

a水溶性磷; b弱酸溶性磷;  c难溶性磷d热溶性磷

5、适合作为种肥的肥料有(    )。

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

6、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     。

a碳酸氢铵  b硫酸铵   c普钙    d人粪尿

7、下列粘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

(    )

a高岭石b水云母c蛭石d蒙脱石

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分解速率从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

a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b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

c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

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12%N,12%P2O5,12%K2Ob12%N,12%P,12%K

c12N:

12P2O5:

12K2Od12%N2O,12%P2O5,12%K2O

10、土壤的CEC、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

a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b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

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d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在施用微肥时,一般应把微肥溶液调节到碱性,提高其溶液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

2、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的好处在于利用机肥料混合堆沤产生的酸分解释放磷素养分。

(   )

3、施用等量磷的情况下,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对一般作物而言,重过磷酸钙和过磷酸钙符合“等量等效”的原则,但对喜硫作物水稻、玉米来说,重过磷酸钙的效果优于过磷酸钙。

(   )

4、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砂质土壤的水吸力大于粘质土壤。

在相同的条件下,粘土保持的水分虽多,但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差。

()

5、土壤能够生长绿色植物收获物,是土壤的本质,也是土壤的基本属性。

()

 

6、CEC高的土壤比CEC低的土壤,能保持较多的养分、并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

(   )

7、国制的粉粒是指直径为0.05-0.002mm的土壤颗粒,胶粒是指直径为10-7-10-9mm;而国际制的粉粒是指直径为0.02-0.002mm的土壤颗粒;物理性砂粒是直径为1-0.01mm的土壤颗粒。

(   )

8、土壤的容种大于土壤比重(   )。

9、常将土壤孔隙分为三级,从粗到细为通气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空隙,这些孔隙中的水分,对旱作有效性大的是毛管孔隙和非活性空隙中的水分。

(   )

10、2:

1型粘土矿物蒙脱石比高岭石固钾能力强,先施铵态氮肥后施钾肥会减少土壤对钾的固定。

(   )

 

五、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红壤的主要特性,怎样改良中低产红壤?

(8分)

2、简述氮肥施入土壤中的主要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减少这些损失?

(8分)

3、从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入手,说明我们国家肥料工作的方针。

(7分)

4、为什么钾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为什么钾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7分)

 

六、计算题(10分)

1、欲配制7-12-7的混成复肥50吨,用尿素(N46%)、重钙(P2O552%)、氯化钾(K2O60%)和钾盐(K2O9%)供应三要素。

在配制中用氯化钾和钾盐相互配合而不用填料,问各种原料各需要多少?

(7分)

2、称取某土壤10.0克湿土,在摄氏105度烘干至8.5克,计算其土壤含水量为多少?

(3分)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土壤生产力:

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2.根外营养:

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3.土壤经度地带性:

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

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

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

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7、氮的利用率:

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

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

1、肥料混合后不能降低任何一种养分的肥效;不能使物理性质变差;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工效。

2、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

3、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和后熟保肥阶段

4、光照、温度、水分、通气、反应、养分浓度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5、植株矮小、瘦弱、直立而叶片小而少,叶色淡绿或淡黄

6、小,注意施用浓度和施用均匀

7、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钾在作物体内主要以离子态存在;钾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强,再利用程度高

8、1-1000nm,正,负

9、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

三 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答案:

1c;2d;3b;4b;5a;6a;7c;8a;9a;10c 

四、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答案:

1-;2+;3-;4-;,5+;6+;7+;8-;9-;10+

五、问答题(共30分)

1、红壤的主要特性:

(1)粘粒多而品质差;

(2)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3)酸性强;(4)土层厚而耕层浅薄。

改良中低产红壤的主要措施:

(1)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建设梯地梯田;

(2)合理间作套种与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3)大量施用有机肥,培育土壤肥力;(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5)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无机肥料。

2、化学氮肥施入土壤的主要损失途径:

(1)氨的挥发损失;

(2)硝酸盐的淋溶损失;(3)硝酸盐的反硝化脱氮损失。

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破坏臭氧层,使进入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造成温室气体效应等。

减少损失的主要途径:

(1)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特性以及氮肥的性质合理分配氮肥;

(2)确定合理的施肥量;(3)深施覆土;(4)使用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5)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6)使用缓释肥料。

3、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

(1)有机肥料含养分种类多、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含养分种类单一、养分含量高;

(2)有机肥料肥效长,供应养分数量少,而化学肥料肥效短,供应养分数量多;(3)有机肥料含腐殖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化学肥料常含副成分,影响土壤的性质;(4)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改良土壤性质,而化学肥料易流失、固定、挥发损失。

我们国家肥料工作的方针:

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方针。

4、钾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的原因:

钾供应充足时,

(1)植株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糖减少,减少了病虫的营养物质;

(2)茎叶纤维素含量增加,细胞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增加,因而增强抗病虫入侵的能力,抗倒伏性也增强;(3)作物组织酚类化合物增加。

钾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是因为:

(1)植物钾含量增加,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增加了土壤和根间的水势差;

(2)钾可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从而减少干旱条件下蒸腾失水;(3)钾可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从而增加水分吸收。

 

六、计算题(10分)

1、答:

需尿素7.61吨,重钙11.54吨,氯化钾1.42吨,钾盐29.43吨。

2、答:

17.7%。

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模拟密押卷二

考试科目:

土壤学科目代码:

851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土壤2、土壤粘土矿物3、土壤肥力4、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5、土壤6、养分的被动吸收7、氨化作用8、微量营养元素

 

二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

1、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

、和。

2、成土因素主要包括、、、

       和。

3、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和。

4、土壤养分迁移到达根表的方式有、和三种。

5、目前常用的化学氮肥有      、       等;常用的化学钾肥有      、      。

6、按照磷肥溶解性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化学磷肥一般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7、绿肥除具有一般有机肥的作用外,还具有        、       、

和        等特殊作用。

8、在主要的家畜粪中,      粪的发热量大,故称为热性肥料;

粪的发热量小,故称为冷性肥料。

9、土壤三相的热容量从大到小顺序是,土壤三相的导热率从大到小顺序是。

 

三、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何种肥料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

a硝铵b尿素c硫铵d普钙

2、不溶于水的微肥有(   )。

a硫酸铜    b氧化锌 c磷矿粉;   d钼酸铵

3、(   )不是忌氯作物。

a烟草    b马铃薯  c茶树    d玉米

4、c情况下,作物吸收磷的主要形态是(   )。

a有机磷bH3PO4cH2PO-4和HPO-24dPO4-3

5、15-12-17复合肥属于(   )浓度复合肥。

a二元,高浓度;b 三元,高浓度;c三元,低浓度; d多元,高浓度;

6、肥料的利用率越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则(   )。

a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