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210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艾尔曼说:

“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

”作者认为()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D.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7.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植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据此判断,李鸿章认为抵抗外来侵略的措施是()

A.机器制造,主张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工业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武器制造,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抵御外侵

8.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

“(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

9.近代中国有人指出: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0.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李鸿章、张之洞B.李大钊、胡适C.康有为、梁启超D.曾国藩、奕

11.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

观察右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13.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1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15.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虎门销烟

16.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

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A.推翻清朝统治B.建立共和制C.推翻封建制度D.建立君主立宪制

17.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做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争发生在(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20.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1.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C、鲁迅 

D、胡适 

22.据载:

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23.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

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2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

”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5.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①组织工会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④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非选择题。

(共2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

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那次侵华战争?

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4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

(3分,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2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历史三次侵华战争是如何一步步的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分)

27.(13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

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1分)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菇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改革最终失败。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

(1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1分)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请说明它产生的历史意义(2分)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历史科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75分)

1.B2.C3.B4.B5.C6.C7.A8.C9.A10.C11.D12.B13.B14.D15.A16.B17.D18.D19.C20.B21.C22.B23.A24.A25.B

二.非选择题(25分)

26.(12分)

(1)鸦片战争中的《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马关条约》。

(4分);

(2)割地;

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

(3)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或成为“洋人的朝廷”)(2分)

(4)鸦片战争改变中国历史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7.(13分)

(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

(1分)成功说:

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

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

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

失败说: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

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辩证说:

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

(4分。

观点2分,理由2分。

前两种观点各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三种观意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答出一个理由即可)

(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1912年。

(1分)袁世凯。

(4)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片面性。

(5)规律:

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