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372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B. 

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

C. 

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

(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

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泰戈尔;

新月集;

花的学校

(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

看见园丁——愿做园丁

看见更夫——愿做更夫

(4)C

(5)略

【解析】【分析】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

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题要大胆想象,敢于去想,敢于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职业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故答案为:

(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

(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

看见园丁—愿做园丁;

(4)C

(5)略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请找出来。

(2)找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3)“小溪________地流向河流,河流________地流向大海,大海________地汹涌澎湃。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3)淙淙;

潺潺;

哗啦啦;

顶针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2)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每一句的最后一个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词相同,这是运用了顶针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

(3)①淙淙、②潺潺、③哗啦啦、④顶针。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顶针修辞手法的掌握。

3.课外阅读。

筷子

①说起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到了商代,筷子称为“箸”(zhù

),大约过了上百年后改为“筷”。

从读音和字形上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③使用筷子不只是能吃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好处呢!

通过实验发现,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

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 

)进食方便,( 

)可以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增强脑力,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④中国的筷子原料各异、做工精细。

杭州天竺筷,是由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

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选用上等毛竹或优质楠木做原料,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

漆筷头上印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

[A]陕西省商洛地区生产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陕西省一项著名特产。

它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崖冬青木”为原料。

制作时,烙花艺人用300~500℃的电热钢火笔,在细细的筷子上绘出明快雅致的花纹。

[B]

⑤中国筷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C]现在,在国外凡吃中餐者,几乎都用筷子。

大家以学习使用筷子为乐趣。

许多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双中国筷子作为纪念。

小小的筷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递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筷子”的?

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第③自然段的括号中。

(3)短文中标出了[A][B][C]三个位置,如果把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就被一位加拿大记者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4)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能不能删去?

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答案】

(1)围绕“①筷子历史悠久;

②使用好处很多;

③原料各异做工精细;

④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四方面回答。

(2)不但……而且……

(3)C

(4)不能删去。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使用筷子的好处。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但……而且……”。

(3)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三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2)不但……而且……。

(3)C。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结合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一簇________(zú

 

) 

红缨________(yīng 

yīn)

扇________(shà

shān)子

(2)找出选文中说明鱼多的四字词语:

________。

(3)选文共有________句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请用横线在选文中画出来________。

本课中还有其他表示相同作用的句子,请你摘抄一句________。

(4)从全文看,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请你用这种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补充分述句。

操场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杨。

________,________。

我爱校园里的小白杨,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②给总结句,补充总述句和分述句。

我们爱美丽的校园。

③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补充分述句。

校园里的生物角可真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生物角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

(5)水族馆里也有很多观赏鱼。

你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把它们写出来吗?

试一试吧。

【答案】

(1)cù

yīng;

shà

n

(2)成群结队、各种各样

(3)4;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4)它们的树干直直向上生长;

叶子迎风沙沙作响;

校园里处处生机盎然;

到处是枝繁叶茂的大树;

到处是美丽的花儿;

小鸭子嘎嘎叫着;

小鸡跑来跑去找食物;

小兔子快乐地蹦来蹦去

(5)水旗馆里的鱼可真多呀!

有红色的,有黑色的,还有金黄色的。

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动着,可爱极了!

有的一摇一摆,仿佛在展示自己那漂亮的尾巴;

有的嘴巴一张一合,仿佛在对我们说着什么;

有的眼睛一直盯着我们,仿佛很久之前就与我们认识一样。

瞧!

那只鱼正在喝水呢,它喝得可真痛快!

还有的鱼在一起肩并肩地游着,仿佛在说悄悄话呢。

好一派迷人的景象啊!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3)考查这篇短文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学到的方法,能做到语意连贯;

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1)cù

、yīng、shà

(2)成群结队、各种各样。

(3)4;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4)它们的树干直直向上生长;

小兔子快乐地蹦来蹦去。

(5)水旗馆里的鱼可真多呀!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

(3)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总”方法的掌握。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5.课内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①)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②),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③)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当小雨滴(④)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

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

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A.美妙 

B.美好 

________ 

②A.吹过 

B.拂过 

________

③A.雄壮 

B.雄伟 

④A.汇聚 

B.聚集 

(2)短文的2-4自然段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具体写_______。

( 

拟人;

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

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比喻;

风的声音、雨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

(3)读一读,火眼金睛地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读着这句,我发现:

用前面_______的词语做下文的_______,这样的方法用了两次,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能巧妙地突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

如果给这样的修辞手法起个名字,我会选( 

结尾;

开头;

排比 

顶针 

拟人

(4)这篇短文的_______是文章的总起句,即_______自然段是围绕着它来分述介绍的。

除此这外,2-4自然段的_______也是各段的总起句,因此这几个段落也同样是_______的结构。

第1自然段;

2-4;

第1句;

总起—分述

最后一句;

第2自然段;

3-4;

【答案】

(1)A;

B;

A

(2)A

(3)A

(4)A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A;

A;

(2)A;

(3)A;

(4)A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悄悄走来,默默无声。

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

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

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硕果累累,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好可爱啊!

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

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红一黄,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

我赞美你啊,秋!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结合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美不胜收:

②天际:

(2)本文是按先________,再________,最后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其中,第2至5自然段又是按________转移,即由花园到田间,到果园,到山坡的顺序叙述的。

(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修辞手法。

(填序号)

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Ⅰ稻谷笑弯了腰。

Ⅱ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

(4)用横线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2)总写;

分写;

总写;

地点

(3)③;

(4)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5)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收获的喜悦之情。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即可。

(3)Ⅰ把“稻谷”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Ⅱ把“一片片庄稼”比作“翻滚的千层波浪”是比喻。

(4)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

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2)总写、分写、总写、地点

(3)Ⅰ③;

Ⅱ①

(4)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5)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收获的喜悦之情。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4)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逗人喜爱的黄燕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

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

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

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

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B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

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

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

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

A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________ 

内疚--________ 

灵巧--________ 

希望--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是( 

)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3)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B,从中“我”明白了( 

黄燕特别的乖巧和讨人喜爱。

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黄燕很爱整洁,所以特别惹人喜爱。

(4)小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______到注意它,______它;

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______,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示______。

经常看它、观察、很可爱、我们要多观察和了解黄燕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明白许多的道理。

懒得管它、观察、很可爱、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事物就会得到更多知识和明白许多道理。

懒得管它、观察、很可爱、我们要多观察和了解动物。

【答案】

(1)偶尔;

惭愧;

乖巧;

愿望

(2)C

(3)B

(4)B

(1)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先理解词义再带着这些词语就从文中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