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623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docx

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

2010届高考历史先秦时期2

第一先秦时期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

1.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教训是

A.自然灾害B.外族入侵.统治残暴D.横征暴敛

2.西周分封制中,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级与下级B.主人与奴才.权利与义务D.劳动与报酬

3.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最主要原因是

A.齐国管仲改革B.齐国盛产鱼盐

.提出“尊王攘夷”D.举行葵丘会盟

4.右图的遗迹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

.齐魏争霸D.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最主要的是

A.确立了土地私有B.建立了地主阶级统治

.实现了富国强兵D.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

6.反对苛政的春秋战国思相家不包括

A.孔子B.老子.孟子D.韩非子

7.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是

A.军国大事非同儿戏B.红颜误国应当铲除

.游戏娱乐应有节制D.诚实守信至关重要

8.管(仲)鲍(叔牙)之交齐国兴、庞(涓)孙(膑)反目魏军败,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主要是

A.惜才之心B.容人之量.挚友之道D.手足之情

9.据专家考证,对越王勾践说,“尝胆”确有其事,“卧薪”后人杜撰。

这事告诉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应是

A.故事不能等同历史B.突出英雄人物应当予以理解

.前人成果尽管照用D.渲染历史情境可以适当铺陈

10.在战国七雄的形成环节中,齐国大夫田和“大斗出、小斗进”最终“田氏代齐”成功,下列历史结论较为恰当的是

A.鱼与熊掌不可兼得B.想取天下并非易事

.亏本生意得不偿失D.得民心者终得天下

11.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这是“大幸”;但商鞅却遭车裂而死,这是“小不幸”。

假如你是商鞅,你怎样既要实现“大幸”又要避免“小不幸”?

你觉得下列哪一方案较好?

A.风险太大别改革B.得罪权贵应妥协

.找棵大树好乘凉D.改与不改两兼顾

12.人们常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有“过”。

下列表述最贴切的是

A.孔子主张“礼”B.老庄太消极.墨家有幻想D.韩非太严酷

13.司马迁说:

“(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

”“修善政”的根本措施是

A.通工商之业,兴鱼盐之利B.兴修水利,开河凿渠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D.“尊王攘夷”,扩充势力

14.某名胜有一幅对联:

“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

”这幅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A.大禹陵B.古运河.都江堰D.苏轼祠

1.春秋后期,在各诸侯国内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国政的政治势力是

①没落奴隶主贵族②卿大夫阶层③新兴地主阶级④立功将士阶层

A.①②B.①④.②③D.③④

16.商鞅变法政治上主要的前提条是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17.最能体现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现象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

.水利工程的兴修D.封建城市的兴起

18.战国时期墨家显赫一时的社会根是

A.兼爱主张深得人民拥护B.尚贤主张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参政欲望

.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19.我们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A.奴隶制改变了人类无国无家的落后状态

B.这种制度基本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它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明时代D.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

20.“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0分,第24题9分,共4小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者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生病的父亲去买药。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三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周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分析,《礼记》中所提到的小康社会处于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

这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礼记》中的“小康”和鲁迅《呐喊•自序》中的“小康”的含义有何不同?

(4分)

 

(3)材料三所提出的小康社会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进步?

(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史公曰: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谮差无度。

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

(3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

否定了什么?

(3分)

 

(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

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2分)

 

(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

举上述材料中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3分)

 

23.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自古以英雄豪杰辈出。

回答:

(引自《高考第1方案》P14)

(1)按照西周分封制的规定,齐、鲁诸侯国对周王负担哪些义务和责任?

(分)

 

(2)春秋时期齐桓公采取了哪些对内对外措施从而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

(2分)

 

(3)春秋时期,齐、鲁相继出台了哪些重大的税制改革?

这些税制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对社会变革有何影响?

(3分)

 

24.“百家争鸣”是指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众多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化运动。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经济、政治原因是什么?

(2分)

 

(2)当时,儒、墨、道、法四家的思想实质分别是什么?

(4分)

 

(3)怎样评价儒、道、法三派的学术观点?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夏桀和商纣都因暴政而亡国,而横征暴敛只是暴政的一个方面。

2.分封制是西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诸侯应享权利和应尽义务的统一。

3.A齐国成首霸,是因国强;而国强主要因为国内改革。

4.图中反映的马陵之战是齐魏之间的战争。

.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D据教材,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主张中都有反对苛政的内容。

7.D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失信于诸侯,最终亡国。

8.B重要历史人物之间是摒弃前嫌共谋大业,还是因隙生怨各为其主,都会影响历史进程。

9.A“卧薪”杜撰一事,告诉我们要审慎地对待历史故事。

10.D获取民心支持是成大业的关键。

11.D改革应有渐进性。

12.A这里的“圣贤”是指孔子。

13.齐国善政的根本点应落在发展生产上。

14.从“秦守”、“全蜀水”等关键词判断。

1.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无实力,立功的将士主要应是在战国时期。

16.B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并获得其支持。

17.BA是原因,B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正是变革的最主要历史现象。

18.墨家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主张。

19.B一种制度是否制度,关键要看它是否顺应或推动生产力发展。

20.按军功授爵使没有军功的世袭贵族利益受冲击。

二.非选择题

21.

(1)(从家天下、世袭制、井田等现象判断)阶段:

奴隶社会。

特点:

私有制确立,世袭制确立,建立了一套奴隶社会道德规范。

(2)(联系具体的历史背景)《礼记》中的“小康”是指社会有序,人民生活安定;鲁迅《呐喊•自序》中的“小康”是指家庭比较宽裕,能安然度日。

(3)(联系当前中国的改革目标和社会发展水平)进步:

惠及的人更多,水平更高,涉及的范围更广。

22.

(1)(理解司马迁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标准:

主要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

影响:

忽略了对变法引起的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分析班固对变法实际效果和社会关系变革效果的态度)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

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或对封建制的促进作用)。

(3)(注意李斯对法家思想及改革的推崇)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主要着眼点应是生产力。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考察其社会政治变化的意义。

“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反映了变法有利新兴地主阶级。

23.

(1)(注意分封制下诸侯应尽义务)义务和责任:

拱卫王室;服从命令;定期朝觐;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2)(关键字眼,内外措施)对内管仲改革;对外“尊王攘夷”。

(3)(联系当时社会大变革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改革:

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背景:

春秋战国大变革;铁器牛耕在推广;荒地开垦私田现;新剥方式在出现;增加财政维奴统。

影响:

以国家名义承认了土地私有,促进了土地所有制转变和社会大变革的实现。

24.

(1)(注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

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确立;政治:

各国变法运动,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2)(分别分析道墨儒法四家代表的阶级利益)实质:

道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墨家代表个体小生产者利益;儒家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法家维护和壮大了地主阶级利益。

(3)(用辩证史观评价)评价:

儒家——主张“仁政”该肯定,空谈仁义该否定;道家——崇尚自然该肯定,消极避世该否定;法家——锐意进取该肯定,严刑峻法该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