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405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

郎格朗B.杜威C.洛克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B.杜威C.康德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A.杜威B.赞可夫C.夸美纽斯D.布鲁纳

21.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

2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

23.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

2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5.我国现代学制产生于()。

A.汉朝B.元朝C.明朝D.清末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E.教育自由化

2.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有教无类D.教学相长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D.教育的终身化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

5.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D.助产术E.启发

6.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

A.库姆斯B.伊里奇C.杜威D.保罗·

郎格朗

7.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模仿性B.意识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

9.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

10.“旧三中心论”一般指赫尔巴特所强调的()。

A.教师B.教材C.课堂D.学生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

________的社会活动。

2.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系统的形成。

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________。

4.瑞士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________。

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__。

7.《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8.在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在________年。

9.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和佛教手中。

10.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2.教育学3.(狭义)教育4.教育民主化5.“白板说”

五、简答题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4.怎样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5.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六、论述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3.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孑L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

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中学教育学考试测试题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B.经济C.综合国力D.教育

2.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年

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出的。

A.邓小平B.毛泽东C.胡锦涛D.周恩来

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C.同伴群体的影响D.社区的影响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

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2.()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17.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B.布局结构C.层次结构D.需求结构

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

19.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B.可能规模C.规模D.速度.

20.()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的影响C.师生的交互作用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E.社区的影响

2.教育的功能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3.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B.兴趣选择C.跨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0

A.过渡性B.非正式性C.多样性D.互补性E.整合性

6.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制度文化C.学生文化D.学校精神文化E.传统文化

7.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价值成分D.理想成分E.理性成分

8.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A.传递文化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C.构成文化本体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9.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包括()。

A.组织形态B.组织体系C.规章制度D.角色规范

10.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

A.计算机B.机械化C.网络技术D.数字通讯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_学校教育。

2.与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教育是_______的等级制教育。

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__。

4._______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5._______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6.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___。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_______作用,其次能为教育指明方向。

8._______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A._______,B_______。

9.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_______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11.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

13._______和_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14.学校教育进行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_、_______的再生产。

15.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_______的发展。

1.人力资本2.学校文化3.教育影响4.校园文化

五、简答题

1.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74.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5.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

1.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2.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中学教育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1.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

7.“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A.平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8.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B.培育“四有”新人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B.学习C.生殖D.思考

10.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学校教育D.个体因素

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遗传素质C.环境D.教育

1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科夫B.维果茨基C.皮亚杰D.布鲁纳

17.“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18.“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言论。

A.卢梭B.洛克C.康德D.柏拉图

19.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20.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B.格塞尔C.华生D.洛克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内发论B.成熟机制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D.教育E.外铄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精神活动D.思维活动E.社会实践活动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A.孟子B.荀子C.华生D.格塞尔E.洛克

6.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男女性别差异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9.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A.洛克的“白板”论B.高尔顿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10.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________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人的力量是人的________力量与________力量的综合。

4.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________。

5.所谓_____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6.个性亦称______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7.__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8.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解决________问题和________问题。

9.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________相一致。

10.教育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1.个体身心发展2.成熟3.“心理断乳期”4.发展关键期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4.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其基本作用是什么?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1.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

中学教育学考试测试题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徭分)

1.()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媒介C.教育理论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B.梁启超C.蔡元培D.陶行知

7.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8.当前,流生问题与()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B.乱收费C.唯学历教育D.辍学

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长教育D.继续教育

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

西能

12.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教育目的本质是()。

A.培养社会精英B.提高人口素质C.促进社会发展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我国的政治政策B.我国的教育方针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8.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A.道德素质教育B.思想素质教育C.政治素质教育D.心理素质教育

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激励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学生的学习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E.社会的价值取向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填空题

3.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________报告中指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_______”。

6.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________的创造。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________的新一代人才。

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9.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________素质教育。

10.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________包括________。

1.教学目标.2.培养目标3.智育4.全面发展教育5.教育目的

1.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5.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六、论述题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中学教育学考试测试题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B.1985年C.1993年D.1995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品质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B.教育手段C.教育思想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