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672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 精品.docx

最新山东高三历史单元复习题世界近现三整理精品

第十单元世界近代现代史(三)

一、选择题

1.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战胜国重新划分世界版图B.处置法西斯战败国

C.确立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D.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

2.雅尔塔体系同凡尔赛体系的不同点是()

A.大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

B.按照大国意志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

C.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大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创设了战后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

D.原则上倡导了和平、民主,有一定的进步性

3.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下列叙述正确的()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4.二战后初期美国操纵联合国,为其侵略扩张打掩护是在()

A.“柏林危机”期间B.朝鲜战争期间

C.侵越战争期间D.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

5.20世纪40、50年代亚洲购价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独立。

这些方式是()

①依据宗主国制定的方案②通过长期战争③依照亚非会议决议④按照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下列分裂对峙局面与联合国的决议有关的是()

A.南北朝鲜的出现B.巴勒斯坦地区“分治”

C.印巴分治与独立D.越南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8.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

②两大集团势均力敌相互制约,避免了新的大战爆发

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④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9.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A.积极推进新科技革命的开展B.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凋整

10.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19世纪晚期相比较,其显著特点是()

A.通过对外掠夺获得发展的资本B.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C.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D.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原因是()

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2.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的相同因素是()

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方针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③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④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扶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1967年,西欧一些国家组成了欧洲共同体。

该组织成立时的主要目标是()

A.成员国之间资源的自由交流B.反对大国争霸,对抗两极格局

C.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重建欧洲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

14.20世纪50、6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各国面临的一个带有根本性共同问题是()

A.农业生产长期停滞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的军事干预D.帝国主义国家的渗透和破坏

1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的表现不包括()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美国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对苏全面强硬政策

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日本、西欧成为强大竞争对手

16.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

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态势有直接关系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B.第三世界国家的反美运动

C.西欧、日本加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局面形成

17.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守,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D.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18.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

A.津巴布韦B.埃及C.纳米比亚D.南非

19.20世纪70、80年代以后,西亚海湾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A.收回和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B.通过提高石油价格增加国民收入

C.把主要的石油资源收归国有D.发展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20.本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第三世界的主要手段有了新的变化,其发展趋势是()

A.支持垄断组织,发展跨国公司B.利用金融科技优势,控制国际市场

C.输出剩余资本,榨取超额利润D.凭借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霸权主义

21.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70年代的奇迹”的国家是()

A.泰国B.联邦德国C.日本D.新加坡、韩国

22.在20世纪50年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

日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国家政权的更迭B.政党政治的演变C.阶级矛盾的尖锐D.社会制度的变化

24.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

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25.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斗争舞台B.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C.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争赣的两极格局D.改变了国际间旧的经济格局

26.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非拉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其主要的原因目是()

A.亚非拉各国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

B.发达国家控制下的国际经济关系旧秩序不平等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的空前发展

27.当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和分工的发展B.两极政治格局解体

C.联合国职能的加强D.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28.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最突出表现是()

A.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

C.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D.新兴工业区按人才、交通、环境等建没

29.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B.对生产力产生巨大推动力

C.在各领域出现一批新技术成果D.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30.两极格局瓦解同前两次国际格局变动最大的不同是()

A.它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出现的B.没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前提

C.新的国际格局不会立即形成D.国际形势处在“一超多强”的局势下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主宰世界达到一个多世纪。

西欧国家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进行了多次斗争,而这些斗争的结果也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但从一战开始,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1951年,法、意、比、荷、卢、西德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建立煤钢联营。

1958年,六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了“欧洲联盟”。

材料四:

1971年尼克松说: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史实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和目的。

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欧国家关系变化呈现出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欧国家在联合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时工业制成品在同时期上涨了44%。

1960年——1972年,第三世界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18472美元。

材料2: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

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体国家的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

……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

材料3: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立即把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量逐月减少5%,还决定单方面把原油标价提高70%,不久,又相继宣布对美国等国家实行禁运。

材料4:

1973年,中东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政策”,使得90%以上的石油靠中东进口的日本遭受重大打击。

日本派遣三木副总理访问阿拉伯各国,表示要“靠近阿拉伯”。

日本还发表公开声明,要求以色列军队“撒出占领的全部领土”,“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表示了与美国支持以色列政策不同的立场。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

回答:

①材料1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说明了什么?

 

②材料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说明了什么根本性问题?

 

③材料3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结合材料4说明其作用。

 

④材料2、3、4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33.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期间(1946—1955),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

 

34.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近代历史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开辟通向全球的道路”的重要的一步。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3)经济全球化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如何?

 

(4)举例说明21世纪的中国是怎样融入这一发展趋势的?

 

35.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

这些原则后来被西言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