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2241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设立评价报告大纲Word下载.docx

2.5建、构筑物及总图布置9

2.6主要工艺过程(或技术)10

2.7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10

2.8主要设备、设施10

2.9配套和辅助工程11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15

3.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特性分析结果15

3.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16

3.3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16

3.4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16

3.5重大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结果17

3.6防爆区域划分结果17

4评价单元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18

5评价方法选择及理由说明18

6危险、有害程度分析结果18

6.1固有危险程度分析18

6.2风险程度分析结果19

7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21

7.1安全条件分析结果21

7.2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21

7.3事故案例的后果和原因22

8安全对策与建议23

9安全评价结论23

10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23

附件24

1图表24

1.1平面布置图24

1.2工艺流程简图24

1.3装置防爆区域划分图24

1.4其他相关图表24

2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24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24

3.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特性分析24

3.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24

3.3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4

3.4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25

3.5重大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26

3.6防爆区域划分说明26

4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过程26

4.1固有危险程度分析过程26

4.2风险程度的分析过程26

4.3安全条件分析过程26

4.4安全生产条件分析过程26

5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能指标数据27

6安全评价依据目录27

7收集的文件、资料目录27

8营业执照或预先核准通知书(?

)27

9项目的其他批复文件(环境、消防、土地、经贸等)27

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

[根据需要选择]

1〔安全评价〕概述

[注:

或按《细则》用“安全评价经过”作标题]

1.1评价目的

1.2安全评价对象和范围

(注:

这里所说的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项目,说明评价对象在空间上包括哪些,评价内容上涉及哪些,[应明确评价对象的地域、空间范围;

具体厂房、车间、仓库、罐区名称;

原料、工艺、设备、产品;

公用与辅助工程等的安全预评价],如评价范围为:

×

厂年产×

吨∕年×

产品的建设项目,包括:

建设项目的X厂房、X仓库~~~。

1.3评价经过和程序

[注:

说明项目评价工作开展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进场时间、收集资料、开展评价、交换意见等,程序引用AQ标准中的程序图,并加上“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内容]

2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项目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主要介绍项目名称、地址、隶属关系、属什么企业、注册资本、总投资额、生产什么产品、建设方案及生产规模、机构和人员配置、生产天数、班次、人流、物流等。

[属生产企业的,说明其生产规模;

属储存企业的,说明其储存规模]

[2.2投资单位组成及出资比例]

本节视内容多少确定是否单设一节,如果内容少的,可并入第一节,列出投资单位名单位及其出资比例,投资单位超过两家的,按出资比从大到小排列,并宜列表如下:

序号

投资单位名称

出资比例

备注

1

2

3

[2.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注:

本节视内容多少确定是否单设一节,如果内容少的,可并入第一节,对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重点突出该单位在安全管理、工艺与设备先进性与成熟条件、产品与产能等方面的,不要过多介绍其他与本评价无关的内容[如产品质量、文明、获奖情况等])

2.4地理位置、周边情况及自然条件

〔标题可按内容多少折分为多个标题,“地理位置、周边情况”、“自然条件”〕

〔说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该位置周边的基本情况,含功能分布,是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与周边[相邻企业、单位、道路、居住区]的间距,建设项目与公安消防队、医院的距离等〕;

周边环境的间距可以参考下表叙述:

建设项目与周边的间距

方位*

周边建(构)筑物名称

间距(m)

东南

东北

4

5

西南

6

西

7

西北

8

注:

*①方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写;

②如果方位的一边为道路,在备注上应叙述道路的宽度和道路对面是什么建筑物。

2.5建、构筑物及总图布置

(包括建、构筑物功能、储罐区情况、道路、围墙、绿地等,用文字与列表相结合阐述);

(列[表]出各建构筑物[或装置],并说明其功能和布局,布局说明时结合生产物流的关系)

2.5.1总图及平面布置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功能分区情况,各个区的方位,各个建(构)筑物布置。

还应补充:

①道路:

内容包括道路分布、路宽、转弯半径、净空高度、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间距等。

②围墙:

内容包括围墙高度,与路边距离,与厂内建筑物距离等;

③绿地:

绿地面积、分布等。

2.5.2建(构)筑物

主要的建(构)筑物

建筑物名称

层数

高度

(米)

结构形式

占地面积

(m2)

防火分区最大面积(m2)

耐火

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

用途

必要时还可以介绍建筑物泄压面积、安全出口。

2.6主要工艺过程(或技术)

[介绍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简述、工艺流程图和主要工艺装置(设备)和设施的布局图]

这里所说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的布局”指工艺设备和设施流程布局图,是化工设计单位出的图纸。

关于工艺、技术的对比分析,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建议由建设单位提供国内几个同类企业的名称、位置、产能、主要工艺和技术情况等资料,或在各种资料上进行查找,确实没的或不了解的,就不写,宁可不写也不要写错]

2.7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

名称

类别

(原料/产品)

吨/年

[年用(产)量]

储存场所

最大储存量

(吨)

原料

中间产品

产品

2.8主要设备、设施

(列[表]出各设备、设施、特种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材质、数量和布局)

建议如下列表叙述:

主要生产装置(设备)和设施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量

技术参数

使用场所

如果有使用特种设备的话,特种设备建议专列表介绍(这样能更清晰建设项目有什么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一览表

注:

如果工厂比较大,设备多的话,可将各车间的设备分别列表。

2.9配套和辅助工程

(说明工程名称,能力[或负荷]、介质[或物料]、来源情况)

〔包括给排水、消防设施、供配电、防雷、防静电、供热、通风、供气、其他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具体内容参照下列2.9.1~~的提示描写〕;

2.9.1给排水工程

主要内容:

水源、管径、用水量、水泵型号及台数、供水压力、水池容积、生产污水量及流向、生活污水量及流向、雨水流向、清净下水与污水分流设施(参照《石油库规》第13章、《石化规》第六章有关内容)等。

2.9.2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的主要内容:

1)消防水系统

水源、水池、水箱、水泵、水泵房、稳压水泵、气压罐、管网(环状或枝状)、管径、水泵接合器、室内消防设计用水量、室内消火栓规格、室外消防设计用水量、室外消火栓规格及数量、屋顶消火栓(1-2个,屋顶水管应有压力显示器)、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室内消火栓保护半径、室内消火栓布置间距。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类型、保护范围、设计水量、喷头类型、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管道布置方式、末端试水装置、消防控制室等。

设计作用面积内平均喷水强度的校核。

3)水幕系统

作用:

水幕系统是利用水幕喷头密集喷洒所形成的水墙或水帘,起到挡烟阻火和冷却分隔物作用的一种自动喷水系统。

喷头类型、喷头流量、喷头布置、控制阀、管网管径、供水管水流速度、喷水强度(L/S·

m)和喷头工作压力、水幕作用范围。

4)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产生器、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混合液管道、泡沫液储罐、泡沫液类型、水源、消防泵、泡沫混合液的配比。

按安装方式不同分类:

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

按发泡倍数不同分类: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按泡沫喷射形式不同分类: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泡沫喷淋灭火系统、泡沫炮灭火系统。

5)泡沫—水喷淋联用系统

6)气体灭火系统

(1)类型

①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

检查系统是否有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延续灭火时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②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

检查部件是否完善,灭火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列出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设备一览表。

(2)气体灭火剂。

检查选用的气体灭火剂是否适用。

7)消防车

8)消防控制系统(主要检查是否联动配套,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1)消防控制室。

《建规》11.4.3条、11.4.4条;

(2)火灾探测器

(3)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

(5)泡沫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

(6)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

(7)常开防火门的控制功能

(8)防火卷帘的控制功能

(9)防烟、排烟设施的控制、显示功能

(10)其他消防设备联动控制

①消防疏散指示系统

②火灾应急照明系统

③火灾应急广播与警报装置

④消防专用电话

2.9.3供配电工程

2.9.4防雷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与2.10.3合并或分开)

2.9.5通风排气设施

提示:

通风是控制有害物、防尘、防毒、防暑降温工作中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1)分类

(1)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不同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2)按组织车间(仓库)内的换气原则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通风、联合通风(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同时使用)。

2)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

利用穿堂风、建筑物纵轴线与主导风向夹角>45°

利用热压差烟窗排烟(烟窗直径与高差);

屋顶天窗结构形式;

门窗开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越大,通风越好,一般不宜小于300cm2/m2,进气口与排气口的高差(高差大效果好)。

3)机械通风的影响因素

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型号、转速、功率、风量、风压、局部排气罩设计合理性、风管大小、管网阻力大小等。

4)气体净化设备

用于清洁工厂的送风过滤器;

用于含尘气体的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沉降室、湿法除尘器等。

用于有毒气体的净化器:

①燃烧净化;

②冷凝净化;

③吸收净化;

④吸附净化;

⑤气溶胶的分离与净化;

⑥其他。

5)事故通风

6)对通风量、换气次数的要求

依据《建规》10.3.17条;

《暖通设计规范》3.1.9条、5.3.10条、5.4.3条、6.5.8条;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3.1条;

《石油库规》15.2.2条;

《锅炉房设计规范》13.3.6条、13.3.7条、13.3.8条;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第5.2.3.2条;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11.1.4条。

2.9.6热力设施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

3.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特性分析结果

[列表或按危险性分类分析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危险特性]

[说明辨识危险化学品的依据,并列表。

物质名称

(危规号)

危险特性

――――――――――――――――――――――――――――――

危险化学品类别、危险货物编号、火灾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编号

火灾危险性类别

毒性

急性中毒

毒性分级

吸入LC50

(mg/m3)

经皮

(mg/kg)

经口

3.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列表说明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包装要求

储运条件

[应补充信息来源;

如果涉及的应该写,没有涉及的就不要写,例如,使用甲苯作原料,是储存在储罐区的,技术要求应针对储罐区的要求,不用写对仓库及包装桶的要求。

3.3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

(列表或按上述危险有害因素归纳分类说明其分布情况,或将3.3和3.4合并写)

危险有害因素

分布情况说明(尽可能细一些)

爆炸

火灾

中毒

灼烫

3.4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列表或归类说明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说明

――――――――――――――――――――――――――

或3.4与3.4合并写(哪种更好?

):

单元(或场所)

危险和有害因素

后果

危险因素

有害因素

或另一种写法:

(?

一行可能写不完)

存在场所或部位

危险、有害因素类别

火灾爆炸

烫伤

触电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噪声伤害

粉尘伤害

3.5重大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的重大危险源,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进行辨识]

[非危化品类的,如果按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建议亦进行辨识,具体以当地安监和专家的意见为准――――?

3.6防爆区域划分结果

[说明划分依据和结果。

4评价单元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

根据内容多少选择是否按下表形式编写:

评价单元名称

单元简介

划分理由说明

[划分单元的主要理由是:

评价需要、相对独立,按评价细则或导则等]

[备注中可说明每个单元的分析内容在第几章节,便于阅读]

[划分的单元与之后选用的评价方法要对应一致]

5评价方法选择及理由说明

如果内容较少,建议按下表形式编写:

评价方法名称

评价对象或内容

评价方法选择理由说明

国内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或工艺,尽可能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对于预评价,常用的是预先危险性分析及一些定量或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6危险、有害程度分析结果

[本章,除6.1.1和6.1.3外,其他可分别预先分析、风险矩阵、事故树、指数评价法和其他定量或半定量法进行评价。

]

6.1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按照《细则》第6.4.2.3的内容对固有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6.1.1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化学品固有危险性分析结果

作业场所

化学品名称

浓度

(含量)

状态

温度

压力

类别分别用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化学品表示]

6.1.2作业场所固有危险程度分析结果

危险程度

[危险程度如何表示?

危险程度是否统一用LEC分级的术语描述?

6.1.3评价单元固有危险程度分析结果

评价单元

危险类别

固有危险程度

固有危险程度用:

TNT摩尔量、燃烧热量、浓度计算表示]

〔参数查找的困难如何解决?

〔类别分别用:

爆炸性、可燃性、有毒性、腐蚀性化学品表示]

[?

该评价单元主要指生产或储存的单元,可按原评价单元再细分的子单元来划定,不包括管理及平面布置等单元?

6.2风险程度分析结果

1、按评价单元分析出现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1)可能性的分析可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描述,适时选用故障树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并尽可能找同类事故案例,对于描述可能性更有说服力。

(2)定量分析可能性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特别是可靠性方面数据,暂不作定量分析,当然,有条件的,可引用一些统计学上的概率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3)按评价单元进行分析

2、说明爆炸性、可燃性化学品泄漏后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和需要的时间;

(1)定性地分析其条件

(2)结合单元的情况,参照一些事故案例,定性地分析时间

3、说明有毒性的化学品泄漏扩散及达到人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

(1)定性地说明泄漏扩散能力,参照事故案例,适当结合泄漏量计算公式计算泄漏速率,扩散能力尽可能查资料或计算获得

(2)人接触最高限值用职业性接触限值或有毒有害浓度值

(3)时间尽可能按泄漏速率、扩散能力换算,有困难时,只能是定性分析,或参照事故案例。

(4)中毒的,或按毒物泄漏后果的概率函数法进行换算(按浓度、概率和时间)。

4、说明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的定量分析的后果

(1)火灾、爆炸类单元,按单元特点选用指数评价法(如道化)或池火灾、高斯扩散模型、冲击波模型、蒸气云模型等事故后果影响模拟分析模型分析其影响范围

(2)中毒的分析,可用高斯扩散模型或有毒液化气体扩散模型分析影响范围。

(3)适时结合事故案例进行影响后果的分析

6.2.1[单元一名称]风险程度分析结果

6.2.2[单元二名称]风险程度分析结果

6.2.3[单元三名称]风险程度分析结果

[亦可列表说明6.2.1~6.2.3~的分析结果]

7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

7.1安全条件分析结果

7.1.1项目选址

7.1.2项目对周边的影响分析结果

1、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按要求说明重大危险和周边场所、区域的距离。

2、结合第6章的定量分析范围,说明范围内居民活动情况。

7.1.3周边对项目的影响分析结果

[按原来报告的写法]

7.1.4自然条件的影响

7.2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结果

1)建设方案(如可研或设计)的法规符合性分析结果

[按原来报告的写法,评价中结合单元的划分]

如:

(1)总图及平面布置

(2)主要建、构筑物

厂内主要建、构筑物防火间距情况表

建、构筑物

相邻建构筑物

防火间距(米)

要求间距(米)

依据

结论

(乙类)

其他:

还可以说明对储罐区、消防系统、消防通道、工艺方案、工艺设备、厂区道路、劳动防护措施等等进行评价的结果,具体分析按以前的写法。

2)主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结果

[根据项目及资料情况确定是否需要?

(1)是否是淘汰落后的、是否是鼓励发展类的

(2)同行业内是否已采用或大量采同类的工艺或装置,

(3)建设单位是否有同类工艺或装置

(4)同类装置或工艺的事故情况

3)主要装置、设备或设施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匹配情况分析结果

(1)、危化品储存、生产设施在量的方面的匹配情况

(2)、安全设施方面的匹配情况

(3)、公用工程方面的匹配情况

7.3事故案例的后果和原因

[收集同类装置或设备或同类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案例,或可列表说明]

事故类别

事故后果

事故简述及原因

8安全对策与建议

[AQ导则:

(参照)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与措施:

对策措施要有依据,尽可能应按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并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或可按《细则》第6.7内容。

包括的内容主要是:

1)项目选址、总图与平面布置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