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9915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6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及作业题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将文具盒平放在桌面上,用手拉动时感觉所需力的大小;

再将两枝圆铅笔垫在文具盒下后,仍用力拉动时,你会感觉到所需的力()

A.比第一次大B.比第一次小C.两次一样大D.说不清楚

6.壹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B.评估C.猜想与假设D.进行实验

7.为了探究隔着透明物体看物体会有什么变化,请你选择下表的物体,并隔着它们观看近处书上的字,把观察的结果按要求填入表中.

透明物体

两个表面

字的大小变化

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都是凸面

近视眼镜片

平板玻璃

8.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请你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一下,提出一些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并填入下表中.

物理现象

提出问题

一、声音是什么

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一般规律的方法。

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

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

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

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

(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

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试一试你还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吗?

(2)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中,再把瓶内空气逐渐抽出,声音有何变化?

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一种波:

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

(1)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在空气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

介绍:

医学上的超声碎石的原理。

4.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吗?

要测量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需要测量出哪些物理量?

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1)空气中的声速:

340m/s。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ld>

v液>

v气。

5.典型例题

例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_______而发声的;

在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的。

一、声音是什么---课内作业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

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声体在振动时,压缩了附近的空气形成相间的波动,并由近及远地向四周传播,这就形成了.

5.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8.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

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10.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

11.最近日本又发生了一场地震,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D.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1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二、声音的特征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和音色;

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三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1.引入新课: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如桌子、凳子、铅笔盒和尺子等比较它们发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新课教学

(1)探究声音强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可以让鼓发出的声音大一些?

特别响时鼓面的振动有何特点?

怎样大家都能看到鼓面振幅的大小?

响度:

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

表示振动的幅度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音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按照表格的内容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锯条的音调与锯条振动快慢的关系

振动部分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1/4锯条长

3/4锯条长

结论

频率表示振动的快慢。

单位:

赫兹(Hz)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3)音色:

介绍古代编钟,音色优美。

得出结论: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2)弦乐演奏前常常调弦,要使弦发出的声音调变低应把弦调一些,以使它振动地.A.紧B.松 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

二、声音的特性---课内作业

1.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

”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2.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4.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

6.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7.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8.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高度

9.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指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图和____图;

响度相同的是___图和_____图.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分辨。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轻音乐片断(声音优美、令人愉快)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鸣声……(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2.新课教学

(1)乐音和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噪声的来源,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

(3)噪声的危害(板书)

①噪声的危害性:

噪声被列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污染之一,其危害表现在:

使人心烦意乱、神经紧张,损害人的听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工作。

噪声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

人们用分贝(符号:

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90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③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的影响(教材P16表格内容)

(4)噪声的控制

⑴控制噪声声源,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阻断噪声的传播,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典型例题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课内作业

1.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几位同学在家里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

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D.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3.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4.优美动听的音乐()

A.在任何环境下都属于一种好听的声音

B.在任何环境下都属于一种刺耳的噪声

C.在不同环境下可能是属于扰人心烦的噪声

D.声音响度大时就是噪音,响度小时就是乐音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声音有吸收作用

C.大雪过后,银装素裹,声音被反射D.大雪过后温度低,声音传播速度变慢

6.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

7.控制噪声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8.我市一些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9.小华在家里修理桌子时,有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②把门窗关闭严实;

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控制噪声;

第二种是

在中控制;

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10.如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

请举例说明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1.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学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2.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与人耳可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讨论分析:

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3.次声波

举例引出结论:

(1)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它能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很远,而且无孔不入。

(2)火山爆发、地震、核爆炸都产生相伴随的次声波。

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时感觉疲倦,这也是因为它们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所以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过渡:

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监测和预报。

4.典型例题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

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内作业

1.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C.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D.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2.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B.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D.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

5.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6.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

7.超声波具有、、的特点。

8.蝙蝠飞行时依靠发出的产生的回声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的。

9.地震前会有一些预兆,好多小动物如鸡、狗、老鼠等会有异常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小动物听到了地震前地壳发出的

10.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地形或确定鱼群、潜艇等水下目标的位置的仪器叫,它是模仿了(填一生物名)的生理功能制成的。

11.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物品却完好无损,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迷,原来他们都死于风暴产生的。

声现象复习

(1)

知道声音的产生的条件,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知道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具有能量;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

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知识梳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发声也。

振动的物体叫。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合km/h。

4.回声是由于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原理是:

5.音调:

是指。

音调跟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

频率越低音调。

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

频率单位符号。

6.响度:

响度跟和有关。

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

减小声音的发散。

7.音色:

由决定。

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典型例题】

1.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说明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

3.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声源分别是:

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

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⑴⑵。

6.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把弦拉得紧些B.把弦放松些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拉琴

声现象复习

(2)

【复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

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万HZ;

了解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