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0046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6.合理确定组团大小实施原理:

组团大小对成本的影响要点是:

(1)每个组团一般需要1-2个出入口;

(2)每个组团均有围墙;

(3)每个组团均要考虑消防要求;

(4)每个组团出入口均需配备专门安全管理与设施。

现实中的经验是:

如果组团布置过小,则上述费用均大幅增加;

如果组团布置过大,可能的物业服务能力跟不上。

合理确定组团规模,避免组团规模过小;

相对集中布置出入口。

7.路网应合理简洁实施原理:

道路(包括基层和面层)造价远高于同等面积软景造价,在满足规范与交通组织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道路面积代之以软景可以节约大量的道路开支。

减少路网的不合理曲线和弯折,道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

8.优化出入口布置

每设置一个道路出入口就意味着需增加管理人员及相应设备费用,并且此类费用将长期发生,同时也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问题。

满足消防、交通流向疏导等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出入口。

既可节省出入口的建造成本,又可减少出入口长期的人员管理费用。

9.布置消防分区

消防设计规范中有对消防分区的明确要求,各消防分区之间的消防设备有明确要求。

一般而言应尽量最大限度的布置消防分区,并使其布置的消防分区的面积尽量为其整数倍。

(1)在符合消防规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布置消防分区;

(2)布置防火分区应注意住宅、商用、地下车库(单体、复式)的区别。

10.控制地下室面积

地下室造价高昂,对建造地下室的要求是:

在满足人防要求的前提下能少建则少建。

严格控制地下室面积。

▌二、路网工程

11.道路宽度实施原理:

道路宽度与道路长度一样,减少道路宽度同样起到减少道路面积、增加建设用地、节约成本开支的作用。

(1)在满足消防与交通流量的前提下,适当地减少道路宽度,以节约建设用地。

(2)注意双车行道设置与单车行道设置,单车行道较车行道节约占地;

(3)通过设置单车行道会车区,可以有效地满足消防验收需要。

12.给水管的选择

压力等级越高的管材造价越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不同区间管道适当选择不同的压力等级。

着重考虑管材优选:

综合施工、使用等因素,给水管经济合理性排序为;

PE管→焊接钢管→无缝钢管→镀锌钢管→UPVC塑料管→球墨铸铁管→钢塑管。

13.排水管的选择

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减少人工土方开挖量,减少土方倒运量。

排水管排序为;

规格500以内;

UPVC波纹管→钢筋混凝土管→PE波纹管,规格500以上;

钢筋混凝土管→UPVC波纹管→PE波纹管。

一般情况下,机动车道下选用重型(Ⅱ级管或S2管材),对非机动车道下选用重型要严控。

14.检查井设计实施原理:

室外排水是由管道系统和检查井系统组成,检查井系统的成本优化应从井的数量、井的规格、井的深度以及井盖等几方面入手。

井太多也会影响美观和行车方便。

避免设计盲目统一选用大规格井;

控制重型井盖使用部位;

除机动车道外的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等部位严控采用重型,并尽量减少检查井数量。

15.管网埋深与井深

排水系统中一般来说管网与井的深度越深,相应的土方工程量和建造造价都会增加。

减少管网埋深与井深。

16.优化管网走向、长度

管网的长度直接关系其造价,管道走向设计的系统性则决定了管道的长度

优化管网走向、长度。

▌三、单体设计

17.建筑层高实施原理:

建筑层高直接影响建筑柱、墙体、垂直向管道管线的工程量,一般来说建筑物每增加0.1米,单层建筑成本增加2%左右。

在高层建筑中层高的累计则会对建筑的基础产生较大影响。

钢筋含量和混凝土含量是体现结构设计经济性的最终检验指标,采用限额设计能有效地对设计院的设计工作进行约束。

无特殊情况,层高采用2.8米。

18.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中,结构荷载和承载力均有一定系数和取值范围,若不对其做要求,设计院通常取值偏于保守,对其经济性考虑较少。

常用的钢筋主要有一级钢、二级钢、冷轧带肋钢、三级钢等,同样的构件使用不同的钢材其经济性不同,应该对使用的钢材种类根据不同的构件进行匹配。

向设计院下发设计限额,跟进设计参数。

1)推敲地下室布置

地下室结构在结构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地下室的结构离散性比较大,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和关联不明显,做好地下室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控制整个结构成本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公共大地下室的面积的充分利用,做好单层地下室和多层地下室的方案比较。

其次,要把握好支护成本的降低,尽量抬高整个±

0.000的标高,因为这不仅降低了支护的成本还节约了土方的开挖和外运,减少了地下水丰富区域的水压力的影响,对地下室的底板和抗拔桩的设计都起到了有利影响。

对地下室的结构成本控制还要把握好地下室顶部覆土厚度的控制和顶部活荷载的控制,地下室顶部覆土的厚度一般与景观布置和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有关系,这就要求在设计管理过程中把景观设计和管网设计提前介入,做好精细化设计和专业配合工作,严格控制好地下室顶部覆土的厚度。

最后,要把握好地下室顶板和底板的布置方案,对这些结构布置方案要做好多方案成本比较,要全方位的把握方案的可行性,对方案的取舍要慎之又慎。

2)控制层高

在满足建筑立面和使用净高的前提下,减少层高不仅可以减少竖向构件的长度和体积,同时还可以减少基础等土建成本和外装、设备及运营成本。

对于一般中档房屋来讲,层高每减少100mm,成本可减少30~40元/㎡,地下室还会更高些。

减少层高可以通过结构专业控制梁高、设备专业每层综合布线来实现。

某些部位还可以采用变截面梁或在梁中预埋套管等措施来保证楼层净高的要求。

3)控制高宽比(即结构高度和结构有效宽度的比值)

建筑高宽比越大,主体结构抗倾覆力矩也越大,安全所需抗侧力构件(剪力墙)便越长,由此便会增加结构成本。

控制高宽比成为了结构优化设计的显著环节。

4)优化剪力墙设置

底部商业、底层复式住宅或架空层层高一般较高,为满足规范要求,剪力墙墙厚必须增加较多,同时因变成了短肢剪力墙,配筋也将进一步增加,此时可以通过验算超限墙体的稳定性来减小墙厚,由此一来,墙厚变小,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剪力墙长度和数量主要以位移指标来控制,规范规定纯剪力墙结构的层间位移比限值为1/1000,为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最大作用,设计时可以以1/1050~1/2000作为层间位移比的目标限值,在保证建筑物安全富余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剪力墙体,从而从整体上节约造价。

5)优化梁的布置及配筋方式

楼盖造价占结构总造价的9%~13%,其重量占整个房屋重量的22%左右。

梁属于楼盖的一部分,其布置直接影响着板的受力情况和配筋,合理布置梁也成为了控制造价的关键。

对于常见的8.1mx8.1m~9.0mx9.0m柱网,标准层等承受荷载较小的楼板优先考虑平行梁或十字梁,其大概综合成本(计算钢筋的数量、混凝土的数量和模板的数量)会比井字梁低10%左右,而对于地下室顶板等承受荷载较大的楼板应选用井字梁,以满足协调受力、保证净高的要求。

同时,可以取消那些小跨度楼板下部为支撑上部较短填充墙而设置的小梁(如厨房、卫生间等),因为楼板本身足以承载那些填充墙,不需要单独设梁,这样梁减少,成本降低,空间也变好。

在大跨度框架梁配筋方面,应避免上部粗大钢筋全梁贯通,尽量采用较小直径钢筋配置,这样可以有效节省框架梁的钢筋用量。

6)控制楼板厚度

楼板厚度直接影响着结构荷载,20mm厚楼板自重约占标准层总荷载3.3%,厚度增加,荷载加大,梁、墙、基础均会加大,成本也随之增加。

同时,对于标准层较小楼板来讲,配筋均按最小配筋率来要求,楼板厚度增加反而配筋增大,所以实际工程设计时楼板厚度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控制要素。

7)混凝土标号的合理采用

混凝土标号每增加一级,单价提高约5~8%;

对柱及剪力墙轴压比的影响很明显,应优先选用高标号混凝土;

对梁来说,标号高低对梁的承载力变化不大,应选用低标号混凝土;

对板来说,虽然提高标号对承载力有提高,但标号提高后最小配筋率相应增大,楼板开裂的几率也增大,所以也应选用低标号的混凝土。

工程设计时通常将墙柱混凝土标号高于梁板混凝土标号一~二个等级,将混凝土承载能力最大化。

8)钢筋材料的合理选择

HRB400级钢筋无论从强度、延性还是性价比上都是其他钢材无法比拟的。

HRB335级钢筋比HRB235级钢筋贵约4%,强度提高43%;

HRB400级钢筋比HRB335级钢筋贵约2.9%,强度提高20%。

因此,设计中使用HRB400级钢筋代替传统的HRB235级钢筋和HRB335级钢筋作为受力钢筋(吊钩出外)可有效降低工程的钢筋用量。

19.防火墙设置实施原理:

专业的消防防火墙造价昂贵,规范上允许利用建筑墙体作为防火墙。

尽量利用建筑墙体设置防火墙,减少防火卷帘、防火门作为防火隔离等方法合理设置消防分区,减少消防水幕喷淋系统的设置。

20.减少沉降缝设置

每设置一条沉降缝,不仅要增加缝自身的装饰费用,缝两侧也要增加柱、墙及基础的费用,因此沉降缝数量宜越少越好。

在符合设计规范的情况下,减少沉降缝设置。

21.控制地下室层高

在地下室层数确定的情况下,地下室层高是决定地下室埋深的主要因素,控制层高能够减少埋深,从而降低地下室结构成本。

地下室层高的确定一方面需考虑地下室停车和设备放置的需要,另一方面应考虑机械车位设置的可能性。

严格控制地下室层高

22.减少地下室层数

地下室层数、层高以及室外地坪标高共同决定地下室埋深,从而影响地下室建造成本。

如果通过对地下停车布置的优化,能在两

(一)层地下室内解决三

(二)层地下室的停车要求,无疑应减少地下室层数。

严格控制地下室层数。

23.简化地下室排水

地下室内排水通过建筑找坡实现,将地面水收集到排水沟。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建筑找坡需进行大量混凝土浇注,费用昂贵。

能否取消建筑找坡层?

通过结构找坡

24.优化转换层

转换层是指柱网的转换,高层建筑中由于地下室柱网与上部住宅柱网的布置差异巨大,一般设置转换层。

转换层由于承受上部全部荷载,往往出现界面巨大的转换梁,转换层用钢量与混凝土用量一般而言非常大,设计中应予以关注。

优化转换层

25.优化设备层

设备层往往容易被忽视,设计中的保守和浪费情况也较为普遍,结构设计优化中不应忽略对设备层的优化。

优化设备层。

26.简化屋顶造型

坡屋面与平屋面、老虎窗与天窗、屋顶上造型构件之间均存在成本差异,如何对比选型应予考虑。

既有经济性的比选又满足建筑的要求。

27.优化外挑外挂构件

合理布置外挑外挂构件能较好地提高产品的素质,繁琐和过分复杂的外挑外挂件则不仅在建筑上显得多余,而且增加成本支出。

精减过度的外挑外挂构件,形成建筑和成本的双赢。

28.铝合金门窗

同样面积的门窗造价远高于建筑外墙造价,且直接影响建筑能耗。

控制门窗面积不仅是建筑成本的要求,也是建筑节能的需要。

通过节能测算指标来控制窗墙比;

避免大面积西晒玻璃的使用,日落之前可获得较好的采光条件,但是进行空气调节的费用很高。

在考虑满足通风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开启扇数量,并注意防止空气渗漏以及紧急出口设置,平开窗可以较推拉窗获得高的通风能力,但是开启形式设计需要考虑风压作用。

根据门窗系统(木、铝、塑)、项目产品定位、建设期和使用期全寿命周期费用综合选择门窗五金件系统。

避免功能不足或过剩。

慎重选择非标门窗系统,减少开模费用。

29.栏杆栏板

栏杆作为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采用300元/米

的栏杆与200元/米的栏杆总造价可能相差数十万。

因此,一方面应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栏杆档次,另一方面应尽量使用标准化栏杆,提高采购效率并降低成本。

(1)尽量使用标准化栏杆;

(2)栏杆、栏板档次规范化;

(3)兼顾后期的维护费用。

30.外墙装饰实施原理:

外墙装饰主要是建筑外立面用材,包括石材、面砖、涂料的使用以及外挂件(木材、钢构件、陶制品)等。

一般来说,外立面讲究装饰精致,能起到大幅提高建筑观感效果的作用。

同时也切忌外墙装饰材料的堆砌,万科就曾经有分公司的建筑立面方案被当地规划部门要求简化的例子;

建筑装饰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部分是:

要考虑装饰材料的耐久性与后期维护成本。

木制品容易开裂脱漆,钢制品易生锈,这些都是后期客户投诉的隐患。

多方面比较,实现价值最大化。

31.部品及材料选择(百叶、玻璃雨棚)实施原理:

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

(1)减少百叶、玻璃天窗等不易清洗的部品设计,室外防腐木的应用,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2)栏杆百叶等非承重构件,需控制断面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厚满足强度和刚度即可(需注意节点构造设计),间距满足安全和遮挡要求即可;

(3)玻璃雨蓬是由支撑系统与玻璃平板构成,一般需通过受力计算进行设计。

支撑系统兼顾受力与造型的功能,玻璃主要是起到遮挡作用。

玻璃雨蓬的优化一方面要注意玻璃的材质与厚度,另一方面则要简化支撑系统。

32.金属构件尽量标准化

金属构件主要包括住宅的阳台栏杆、围墙栏杆、空调百叶、小院门等,金属构件的标准化不仅能够减少设计、招标次数,体现规模效益,还有利于性价比较高的金属构件的定型。

金属构件尽量标准化。

33.钢构件的处理

钢构件需区分使用场所(室内外),分别采用不同的防腐处理。

室内楼梯扶手、楼梯间栏杆刷防锈漆+调和漆即可;

室外栏杆选择氟碳喷涂或热镀锌+静电喷涂或热镀锌+普通喷涂。

▌四、景观工程

34.景观方案

景观工程是项目中最能让客户产生好感的内容之一。

在景观工程中的几个重要法则是:

(1)硬景成本比软景高得多;

(2)景观中花钱多并不一定效果好;

(3)绝大多数的客户对绿化的感觉比硬地铺装要好;

(4)景观中的软硬景比例是重要的指标;

(5)水景让人感受亲切,同样存在夜间噪音大、夏日蚊蝇多、后期维护管理费用高的缺点。

对景观设计的优化决不能简单化---怎么省钱怎么来;

更多的要与设计销售在沟通中与效果的把握中达到共识。

另需关注细节,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残疾人通道、门槛斜坡等)。

35.景观标准做法

拥有多年经验的累计,万科有能力形成自己的兼备经济性与功能要求的标准景观做法,以避免在后期的各项目设计中出现不同的设计方案,增加优化工作量。

提供软硬景观标准做法表(如草坪、绿篱、道路、石材、砌块)及相应价格表。

36.控制景观构筑物的数量与体形实施原理:

景观构筑物主要包括景观桥、墙、亭、台、廊、雕塑等。

这类构筑物造价往往较高,使用过多对景观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控制景观构筑物的数量与体形。

▌五、配套工程

37.泳池设备选型

泳池设计成本控制要点为:

严格按照流量、过滤周期等参数合理选择泳池设备中的加压泵、沙缸、给水管径等主要设备。

兼顾后期的运营成本。

38.智能化方案规划比选

智能化的设计方案决定了智能化工程的成本,采用符合项目规划的智能化方案能较大程度地节约智能化工程的成本。

以项目的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思想和物业管理思路来确定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如,封闭管理社区选用红外对射周界防翻越系统、开放的大社区管理结合封闭的单元管理选用电视监控加电子巡更系统)。

39.围墙设计分层次实施原理:

小区内围墙主要包括组团围墙、小区围墙与公建(例如学校)围墙,组团围墙与小区围墙的量所占比重较大。

围墙的造价按不同的设计档次差别可达数倍之多。

不同档次项目选择不同档次围墙,且兼顾实用性。

40.配套面积的控制实施原理:

同一项目,建设1万平米的配套与建设5千平米的配套所付出的成本代价的差别是数以千万计的。

而这些成本都需要由可销售的产品来承担,因此控制配套面积是控制配套成本的最关键点。

(1)会所面积优化;

(2)学校面积优化;

(3)物业用房面积优化;

(4)架空层面积优化。

41.停车方式

同样一块停车面积内,科学地规划停车方式与不合理的停车方式设计所能得到的有效车位数量是有很大差别。

同样,从地面到地下各种停车位的建造成本有也巨大的差别。

(1)车位平面布置最优化:

限定面积内停放量最大;

(2)车位建造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地面露天车位→首层架空车位→地上独立车库→半地下车位→地下车位,具体停车方式要结合容积率情况综合考虑。

42.配电设备布置实施原理:

配电设备的布置影响到配电房的设计以及配电房面积。

(1)测算配电设备分期布置与合并布置的经济性;

(2)所有供配电设备(除发电机组外的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尽可能设在同一房间内,确保在符合规范要求下距离最短,以减少之间联接线路。

43.开闭所选址实施原理:

开闭所是所有电缆的出口,其位置直接决定了所用电缆的长度。

在电

缆价格高昂的现阶段,其长度是影响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合理布置开闭所位置,使整体走线长度最短。

44.水泵房建设

小区的供水往往有以下几种方式:

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水;

当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不够时,对部分高层住宅通过水泵方式加压供水;

为整个小区建设水泵房,统一加压供水。

统一建设水泵房往往投资在100-200万元左右。

(1)重点考虑建造水泵房的必要性;

(2)必须建造水泵房时应考虑建造位置及占用空间-应以距市政接入点最近为原则;

(3)根据项目产品组合(高层、小高层、多层),进行供水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带水箱变频加压控制系统;

无负压管网直联式供水系统、市政压力直供或多方案组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